“整容时代”商业医疗立法迫在眉睫

时间:2023-10-20 11:56:57来源:本站整理作者:点击:

近日,一组因整容不当导致脸部毁容的明星照片在网络上流传。她们原本挺拔的五官已经被整容“摧残”得惨不忍睹。多年来,整容行业里不乏因整容失败而毁掉五官的例子。有的彻底毁容,有的甚至失去了生命……让人不禁感叹整容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的事情。虽然大家都说现在是“以貌取人”的时代,但是大家也应该认识到,整容是一件有风险的事情,人们因为整容而毁容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从省消费者协会获悉,美容等领域多年来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全国范围内,整容行业兴起10年来,平均每年发生毁容毁容投诉近2万起,近10年毁容20万张脸。整形美容机构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往往因此受到伤害。因此,迫切需要对整形美容的商业医疗进行单独立法和管理,医疗法规和消费者法规均应进一步完善。

 A、【现状】全民整容时代低龄化现象让人忧

1月2日,记者来到位于郑州市农工东路的一家整形医院。正值元旦假期,碰巧遇到很多看起来像是学生的女孩前来咨询整容项目。这里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整容越来越年轻化,高中生中整容很常见。其中大部分是面部整形手术,如双眼皮手术、隆鼻手术等,价格从2000元到10000元不等。由于这些孩子没有经济能力,所以通常都是家长付费,或者有的家长可能陪着他们。

“我们在处理未成年人整容时非常谨慎。但如果未成年人拿着伪造的成人身份证,我们无法辨别真假,而且医院没有与公众相连的公民身份信息验证系统保卫部门,我们只能给他们做手术了。”该院整形外科医生李辉说。

李辉认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应谨慎接受整形手术,因为他们的皮肤、器官、骨骼等组织尚未成熟。此时进行的任何整形手术都可能影响他们的身体发育;未婚女孩做隆胸手术需谨慎,无论隆胸手术的材料有多好,非哺乳期的女性做隆胸手术很容易堵塞乳腺导管,影响乳腺发育,甚至影响以后孩子的母乳喂养。

王彦民律师认为,未成年人在法律上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人必须有法定代表人或者同意。整容手术是一项危险的手术,未成年人显然不具备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因此,立法必须在区分医疗和有助于康复的整形手术的同时,施加必要的限制和约束,充分体现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就执法的可操作性而言,立法规则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无论生活中美容机构鱼龙混杂,从责任设置的角度来看,想要杜绝非法整形美容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立法绝不能忽视相关法律责任的明确。例如,对非法对未成年人进行整形手术的机构应给予哪些处罚?未经监护人同意进行整容手术有什么法律后果?在一些整形机构公然将未成年人作为赚钱对象的社会环境下,上述法律责任制度设计无疑对执法具有更为关键的意义。

记者了解到,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明确规定,不鼓励未成年人实施医疗美容项目。未成年人因特殊原因确需接受医疗美容的,必须经过其法定监护人的同意。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对未成年人实施医学美容项目前,应当书面告知未成年人及其法定监护人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医疗风险等事项。

 B、【现状】整容变毁容事件层出不穷

五年前,36岁的范女士在美容院注射隆胸。她从昔日的太平公主变身C罩杯女神。如此美丽而“得意”地生活了几年,没想到最近这些“乳房”二话不说就动了,“去了”下半身,形成了一个核桃大小的袋子。整形医院医生表示,近两年来,医院几乎每年都会接到30多起类似范女士情况的病例。 “这些女性患者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她们都是被小姐妹带去做隆胸手术的,她们甚至不知道当时她们的乳房里注射了什么物质,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她们就这么做了(她们大多在多年前接受过隆胸注射,现在出现了各种并发症或后遗症。”

记者从省消费者协会获悉,美容等领域多年来一直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从全国范围来看,整容行业兴起近10年来,平均每年发生整容毁容投诉近2万起。10年有20万张面孔被毁。

事实上,目前很多人遇到因整容不当而毁容的情况,通常都会使用法律武器来解决问题。记者从新乡市牧野区法院获悉,该院不久前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2008年2月15日,小丽在吴某在新乡市开设的一家美容院接受了面部整形手术。由于吴某没有按要求聘请有资质的医生进行手术,导致小丽的眼睑在整容后一侧变宽,另一侧变窄。并留下明显的疤痕。双方就此问题发生了争执。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小丽将吴某告上法庭。同年11月6日,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约定一年后若仍无法恢复,则由被告吴某负责修复。但一年过去了,小丽的伤疤还在。 2014年初,小丽再次拿起法律武器,向吴某追讨医疗费、工资损失等各种损失。法院审理后认为,公民的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吴某经营的美容院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对小丽进行整容手术时存在过错,应当对小丽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对小丽与吴某健康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被告吴某赔偿小丽医疗费、误工费、交通费等共计26500元。

 C、【调查】有些整容医生缺乏相应资质

“这两年,我们医院的整容手术数量迅速增加,整容逐渐成为一件普遍的、公共的事情。”李辉表示,今年的手术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30%,整个行业的增长趋势也是如此。记者了解到,中国已成为继美国、巴西之后的世界第三整形大国。中国整形美容市场产值约3000亿元,行业从业人员超过2000万人。目前,一些美容机构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却擅自开展美白、除皱、塑身等医疗美容服务;有些员工没有行医资质,却冒充专业医生提供医疗美容服务。

目前整容市场一片混乱,韩国医生在针灸方面很受欢迎。记者了解到,根据卫生部规定,外国医师来华短期行医必须注册并取得统一印制的《外国医师短期行医许可证》。由卫生部。外国医师申请来华短期行医注册时,须提交申请书、经公证的外国医师学位证书、外国医师执业许可证或者行医权证明、外国医师健康证明、邀请单位或用人单位的证明、同意书或相关承诺书。民事责任声明等文件。如果你没有取得合法的注册和执照,你就是非法行医。

“目前,很多人对于整形美容机构和生活美容院的区别还不太了解。整形美容机构都是正规医院,属于卫生部门管辖,但生活美容院则不同。它们不是正规医院,本质上是商业性的。归工商部门管辖。”省卫生厅工作人员表示,整形手术是通过药物、手术、器械或者其他侵入性、创伤性医疗手段对形体进行的重建或重塑,属于医学美容范畴,手术过程中,从业者有对专业素质要求高。如果缺乏相应的资质和条件,就很容易发生医疗事故。生活美容院不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不能使用医疗药品和设备。

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一般来说,合格的医疗美容主治医师至少必须持有三证:医师资格证、医师执业证和医疗美容主治医师资格证。因此,消费者在从事医疗美容前,一定要检查经营者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是否齐全、有效,执业人员是否具备行医资质。执业医师必须书面告知患者或亲属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医疗风险和其他注意事项,并征得患者或监护人签字同意并签署《手术知情同意书》。

 D、【建议】商业医疗单独立法迫在眉睫

“目前整形美容行业的监管依据的是2002年颁布的《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和《美容医疗机构和医疗美容科室基本规范(试行)》。随着整形美容行业的快速发展,整形美容行业已经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有必要及时修改和出台新的相关法律法规。”法律工作者张继光认为,整形美容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不完善,执行力度不够,监管困难。行业监管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滞后,对现实存在的问题还缺乏统筹考虑和发展战略研究。例如,生活美容院不能进行涉及侵入人体的美容项目。如果这样做,那就是非法的。但由于是在工商部门注册的,卫生部门无法监管。工商部门认为,美容院是否超范围经营,应由卫生部门认定。这使得一些美容院的整容手术实际上成为了监管的真空区。

整形美容行业属于为健康人群服务的商业医疗范畴。张建伟律师认为,商业医疗大多以盈利为目的。由于医患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任何夸大、误导、欺诈行为都容易给消费者带来麻烦。而且,商业医疗从业者不可避免地会在经济利益与医疗行为规范之间产生纠葛。当道德约束存在不确定性时,就需要制定比基本医疗更严格的法律制度。事实上,目前医疗整形行业的医生准入门槛与整个整形行业是一致的,只是相关部门在这方面的监管和执法速度较慢。实践证明,现行法律法规已不能完全适应人们医美需求的变化。鉴于此,美容医疗行业有其特殊性,行业立法也愈发紧迫。

“整容是外在的,无法改变基因,也无法维持一生完美。所以,只要你看起来不是很震撼,就没有必要整容。多花点精力和金钱在健康上,你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处。好处。”一位整容失败的患者告诉记者。

小编寄语:术前只要选择有资质、正规的整形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就可以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来源:大河网)

相关阅读:

微创提臀手术恢复完美臀部

激光美容去除顽固痤疮和痤疮痕迹

面部脱毛不再让你成为“毛小孩”

如何打造和谐完美的脸型?

最新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