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4 05:10:5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不请自来。我真心希望我们的孩子不要很乖(更不能“被乖”),可以巧,可以活泼、诚实、自信、会自律等。6岁以前的孩子应该天真无邪、天真烂漫,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但若有不良行为或习惯时,则应立即制止或纠正他!
有人说,孩子乖巧可省去不少麻烦呀,家长可放心赚钱、玩乐,多好呀!经常这样想且对孩子关爱极少的家长是极不负责任的:都以为培养个孩子就像养只小猫、小狗,最好不用操心。高尔基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要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教育。”
想想有些家长真是伟大,把自己有“缺陷”的孩子培养成比常人还出色;而另有些家长我只能呵呵了。有句话我好像讲了N遍,某些人看了不高兴也要说: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或二个极不称职的家长!
注意,这里所说的“乖巧”不等同于文静或自觉。太过乖巧的孩子一般都懂事早、成熟早,且总把想法、看法或反抗隐藏在心底……只会想法迎合大人,久而久之势必会压抑自己的真实个性,造成不良的心理或精神创伤。此时的家长本应敏感发觉并多关心、过问孩子,可孩子却会因一向“被乖巧”而忽视,结局往往反转——形成不完善的个性,阻碍其进一步健康成熟。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不宜常用“真乖、好懂事、有乖”之类的话称赞孩子。但可试着同孩子交流、探讨,分享真正“聪明乖巧、聪明伶俐”孩子的处事故事。定一些同盟守则,若遵守得好可满足“购玩具、学习用品、买新衣、零食”之类的要求以作奖赏……要让孩子逐渐明白,乖巧要体现在“巧”上,而不是“不犯事、不惹大人生气”。更不是因不小心做错了事,偷偷隐瞒、设法遮盖——有这种情形的多为女孩。我曾见过一同事有这样小孩,幸亏发觉及时,引导正确,否则后果很严重。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真的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有则古老的教育孩子的寓言,建议为人父母者抽空都去找来看看,多琢磨琢磨:上帝分别给了三对夫妻同样的一个孩子。多年后,前两对夫妻的抱怨活生生就是我们大部分人的现实翻版。而第三对父母的话值得深思,其寓意、涵意太强大了:万能的上帝啊,感谢你给我们送来了一个好孩子,他热情,聪明,又有爱心,他简直成了我们快乐的源泉……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并已作改动)
孩子的倔强常常与家长的溺爱密不可分,因为孩子谁的话都不听的举动是以父母的百依百顺为前提条件的。另外,倔强的孩子常常会借助自己的行为来激发别人与自己斗争,很多家长识别不出来孩子的这种行为,常常落入他的圈套。
对此问题,我的看法是:
孩子的倔强代表着他内心的反抗和叛逆的态度。因此父母在帮助孩子之前,必须先和孩子建立好情感联结,先消除他的敌对氛围。01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倔强的行为特征?
我分析有3点原因
原因一:倔强、不听话是孩子在向父母表达拒绝服从,是孩子争夺家庭权力的有力工具。这种斗争会破坏家庭的和谐和秩序。
原因二:如果孩子从来没有感受过父母对自己的坚持和坚定,而是不断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骄纵和过度保护,那孩子就会随心所欲。父母的养育态度对孩子倔强习惯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原因三:除了父母溺爱的原因,还有一点就是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用了错误的方法。比如说,父母对孩子的指令不一致、犹豫不决、惩罚式的、重复的唠叨、没有耐心等方式。
小结:面对倔强的孩子,说教、唠叨、威胁、许诺,甚至暴力通常都不能解决问题,请父母就不要再用这些方法了,要换一个思路。
02
面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
我有4个建议,希望能帮到你
建议一:当父母告诉孩子要做某件事时,一旦说过一次,就不应该再有第二次。因为语言已经起不到作用,方法是行动。让孩子体会到他的行为会造成的自然后果。比如说,早上叫孩子一次不起床,就不要有第二次,等待他面对上学迟到的后果。
建议二:面对孩子的倔强,父母一定不要屈服。比如说,如果孩子因为某种原因不吃饭,那就没有任何加餐,不管他的反应有多么激烈。
建议三:倔强的孩子内心要表达的是:你不能强迫我做这件事。因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他自己待着。
建议四:父母必须找到赢得孩子信任的方法,从而与孩子进行友好合作。因为冲突只能带来他的反抗。
03
总结
孩子的倔强习惯是来自于父母的养育习惯,溺爱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就是错误的教育方式,比如说,父母反复的唠叨一件事,却没有一次真正的行动,那孩子就不会执行父母的指令。
最后,我想用美国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一段话,作为今天话题的结束: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好,那么父母就必须成为更好的教育者。父母们必须学习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的想法,并且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
【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独特观点(第82篇)
——END——
“我一直在努力学习像阿德勒一样思考和生活,我相信我们可以带着勇气去幸福的生活。”
我是【陪娃儿读书的娃儿她爸】,以我70后中年男人的家庭教育经验和你一起,我们共同进行一次有深度的思考,找出一个有温度的答案。
谢谢持续关注我,感谢!
孩子和大人一样,会有安全舒适区的概念,在家里,大家都爱他宠他,他就自然会表现出自己的本性,这也是很正常的,恰好说明在家人面前有信任感,在外面陌生人多了,他不能确定对方是否喜欢他,会不会凶他,自然就收敛一点,或者说混熟了就又会表现真实的自己。
谢邀回答:在人世间,各种各样的人都有是个性格问题,有特别严教下辈的,有放任不管的,还有人纵容的,还有自认为自家孩子比别人孩子要高尚的等等,往事多多,傍者可作试观,发现不少形形色色的壮态,有的家长把自已的孩子看以人称明珠似的,自相夸讚什么都比别家孩子行,不会都说会,从各个方面都尽量以无致有地方言圆孩,使侯子有了个依賴心理,反正有父母操心,自已可以无事,不必去闯荡,拼博,锻练,形成了一个无能自生之体,始终依附老辈生存,结果是成了慢性毁灭之态,害了珍爱的孩子前程,建议大家,引以为诫,.严加管教自家孩子,别让他们被毁了。
听话的孩子长大不快乐。
懂事的孩子不懂幸福,学习好的孩子不会挣钱,双语的孩子智力发育不好,富养的孩子不会经营感情,数学好的孩子不会欣赏生活。学乐器对气质没有帮助。
呵呵,高兴了吧。
你们理想的教育环境,就是像野鹿一样跑来跑去,长大以后创造出轻视规则和努力的混乱社会。
一个人要从社会上跌落到比较悲惨的境地,需要作为一个成年人,做出很多错误的选择。
是你自己做了错误的选择。
和你的家庭环境,有点关系,关系没有那么大。
不超过10%的影响吧。
是你自己做了错误选择。
别推卸责任了。
实际上,有两个性格因素对儿童以后的成就影响很大。
就是“成熟度”和“社会化”。
换句话说,“懂事听话”。
如果道理正确,为什么不听话?
“服从领导”、“会察言观色”、“想取悦别人”、“想引起别人注意”,这都是正面形容词。
服从领导,才能融入社会组织,也才有机会。
会察言观色,才能领导别人。
想取悦别人,才有追求进步的野心。
想引起别人注意,交到男/女朋友的机会更多,对异性的选择范围因此变大。
把这些优秀特质浪费在没用的地方,不是这些特质有问题,是参与竞争的领域有问题。
“察言观色”是用来取悦婆婆的吗?不是用来发现别人的优缺点和欲望,用来进行资源搭配的吗?
你们所谓“儿童的天性”,是猴子的天性。我们已经下树很久了,猴子的天性既不利于有效率地生产,也不利于有诗意地生活。
你们所谓“创造力”,大部分时候,是因为读书不多而不知道一个早已存在的东西,而已。
儿童本身没那么伟大,伟大的是我们的社会从古到今的文化积累。
服从这个积累、了解这个积累,是变有用的第一步,对社会有用以后才能幸福。
说到“童年受到影响无法改变”这件事……
没错,是有很多事情以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
在这所有事情中,性格缺陷是最好改变的。
和猩猩相比,我们长出额头来,就是为了控制住不理智的欲望。
包括逃离社会的欲望、不想被别人评价的欲望、放弃冒险的欲望、用犹豫不决来避免错误决定的欲望……很多很多。
修改性格缺陷只涉及到你一个人,这有什么难的?
或者说,还有更简单的事情吗?
这种埋怨天地的思维模式,让我觉得,无论一些人有怎样的童年,现在都不会幸福。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