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1 19:25:3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孩子胆小内向,都是父母给孩子贴上去的标签。有的孩子看上去不爱说话,但可能他有着一些你并不了解的原因。为什么孩子会这样呢?有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可能是环境换了。孩子要花点时间来了解一个新的环境。或者,他和一些陌生的孩子在一起,还不熟悉那些孩子,不知道用怎样的交往方式,所以表现得不够主动。因为孩子需要一段时间去熟悉和探索。所以,父母不要去评价自己的孩子如何,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标签撕下来。
第二种情况是他们一直都不爱说话。儿童在出生后的2-3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些儿童在早期的几年里受到过伤害、暴力或不良影响,他的性格就会发生偏离。比如:父母总是批评、指责、打骂孩子,孩子会认为父母不喜欢自己了。他们会感到自卑,认为自己不够好,自己很笨。所以就不愿说话。还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如此,他们即使哭声音也会很小。
第三种情况是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在家庭中,父母要尊重孩子,不要对孩子太强势。如果父母过于强势,孩子就不敢说话。家庭关系要和谐。如果夫妻在沟通时经常吵架,孩子看到后会感到气氛非常压抑。父母不高兴他也高兴不起来。特别是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提出离婚的事,孩子会很受伤,感到没有安全感。因此他不愿意说话,会闷闷不乐!
在我们幼儿园里,有很多家长在孩子进园的第一天就当着孩子的面告诉老师:“老师,我的孩子很胆小,想喝水肯定不敢说,上厕所也不敢说的。你要多多提醒他去。”我当时觉得很奇怪,心里想,父母怎么就知道孩子在幼儿园里不会说呢?而且当着孩子的面说孩子胆小。如果一个孩子总是听自己的父母说自己胆小的话,他就会强化孩子这种意识,他会认为自己真的是一个内向的孩子,从而越来越不爱说话。后来我私下找这位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以后不要这样去否认自己的孩子,对孩子多一点鼓励。
大多数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活泼开朗外向的孩子。这样的话,孩子会有更多的表现机会,在人际交往上会更加受到他人的欢迎。不过每种性格都有其优势,父母不用太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内向的性格。如果孩子总是不愿说话,不能主动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那么父母就有必要去适当引导孩子。
一、父母要多和孩子说话。
即使孩子不爱说话,父母也要坚持与孩子沟通。这种沟通不是你一个在说,而是你说完后要问问孩子的感受,给孩子提一些问题让他去回答。经常与孩子对话,可以了解他们的想法。让孩子有更多开口说话练习的机会。孩子在1岁半左右就开始运用词汇了,到了4-5岁幼儿就能正确的运用一些简单的句子说明自己的意思或描述一件事。到了6岁是孩子词汇量发展的高峰期。因此,父母一定要在这个年龄阶段内多与孩子说话。抓住语言的敏感期,当孩子经常听这些词汇就自然会说了。孩子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和句子后,表达起来也就容易了,更有信心了。
二、让孩子自由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如果父母总是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给他们设想的去做,孩子就会受到很多阻碍。比如:孩子喜欢玩水。而父母说:你总是会把水洒得到处都是,以后不要玩了。孩子喜欢玩这个玩具。父母说:“这有什么玩的?玩别的去。”父母处处干涉孩子,会使孩子得不到自由的发展。在蒙台梭利的课中,老师会让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教具进行工作。如果孩子不喜欢,老师会给孩子换掉。充分的尊重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得到自由的发展。自由就是让儿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
三、接纳孩子的性格。
父母都希望孩子性格活泼开朗,这一点我也非常能理解。但是,当您无论怎样努力,孩子始终不愿意多说话时,父母也要接纳孩子这种性格。接纳是指无论孩子怎样,我都在你身边,我都愿意与你说话。孩子内向的性格也同样具有很多优势。他们更爱思考、专注力非常强、做事仔细认真、不易受外界干扰,做一件事情能有始有终。很多伟人的性格都是内向的。父母的接纳会让孩子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以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孩子性格的回答,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
四、家庭中要营造快乐的家庭气氛。
父母的性格影响着孩子的性格。如果父母总是能制造一些快乐因子出来,那么家里就会充满欢声笑语,孩子也会开怀大笑。在《小猪佩奇》中,乔治在玩球,佩奇也想一起玩。于是,佩奇就教乔治:
“你这样玩是错的,要这样才可以接到球。而不是像这样,要像这样,知道吗?”
妈妈看到了,认为佩奇逗乔治逗的有点过分了。她说:“佩奇,你是不是在逗乔治玩呢?”
“不是的,妈妈。我在教他怎么接球呢。”
“真的吗?噢,我有个游戏可以教乔治怎么玩,叫做——小猪在中间。”
最后,妈妈和小猪们一起玩抛接球的游戏。在玩的过程中,妈妈主动与孩子们说话沟通,参与其游戏,语言幽默风趣,让孩子感到非常快乐。
五、父母要多鼓励孩子。
孩子不敢做的事,要多鼓励他,放手让她去做。孩子有时胆小是担心做得不好,遭到指责,所以就开始退缩。父母可以适当的示弱,去鼓励孩子做:
“宝贝,这个图妈妈拼不出来,你帮妈妈想想看是怎么拼的好吗?”这时,孩子会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是被需要的。
“宝贝,我需要你的帮助,你帮妈妈去问一下苹果是多少钱一斤好吗?”请求孩子的帮助,而不是命令孩子,这时,孩子是放松的,是没有压力的。
“宝贝,如果你也想玩秋千的话,可以对小朋友说,给我玩一下好吗?你不用担心被拒绝,如果他不让我们就先玩别的。”让他知道,别人不让玩也没有关系。
如果孩子愿意帮你,无论他做得怎样,我们的要对孩子表示致谢:“谢谢你,宝贝,你帮了妈妈很大一个忙!”
如果孩子没有帮助你,也没关系,等孩子准备好了以后还有机会。
在《接纳力》一书中指出:一切的发生都是来成就你生命的。请对生命说OK,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才能清空内心,生发出爱。允许孩子,才能够让他们体会到生命的完整。爱孩子,从接纳开始!
我是雨后山林静,您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感谢您为我点赞并关注我!
感谢头条君的邀请。
以前大人也说我长大是个“闷货”,我听了心里不是滋味。经过了这么多年,脸皮也厚了不少,人当然不是一成不变的。现在已经不在乎自己是什么类型和别人的看法了。只要能在社会中立足者,沉默寡言未尝不是代表另一种强大。
大人所担忧的不是内向与外向的问题,其实是孩子对事物不能表达出应有的回应,会吃亏和耽误事儿。
别看有些孩子在家里很调皮,人面前也爱哇啦哇啦讲话,但是,遇到事情就像换了个人,不能表达自己,成了“老实”孩子。
1、首先看爸爸和妈妈的性格,是否很内向,很宅的那种。如果是属于“出厂前设置”,家人想要改变孩子这种性格,还真得下一番功夫。
2、如果爸爸妈妈喜欢在家待着,出门时间很少,或者经常不带孩子出去接触外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会受家境影响。
3、尊重孩子的性格,给孩子一定的空间。性格内向,特别爱害羞,也是一种高级情感,这绝不是一种缺陷。每个宝宝都像天上的星星,有着自己的闪光点。
多去倾听孩子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表达,适当参加社交培训,将鼓励进行到底。
首先不是急于想方法改变孩子的性格。而是应该可能导致孩子内向一些环境因素,在转化外因的过程中帮助孩子开朗大胆起来。首先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是否和孩子有足够的交流。对于孩子来说:最信赖的人莫过于父母。如果父母都不能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自然会走向闭塞,不会像别人分享心事。所以父母要学会找时间找机会和孩子聊开了。
和孩子的聊天中,发现孩子的难题,解决孩子的难题。如果发现孩子有某些方面的问题就要学会帮助他们排解困难。比如有的时候孩子新入学,很难找到朋友,你就可以教教他如何表现自己。对于孩子来说交到新的朋友增进交流是有益于其交流能力的发展的。所以家长可以鼓励他们交朋友。
孩子还会在某些时候遇到挫折失败。这个时候不仅仅是要有一个倾听,还需要有人给予支持和给予信心。比如鼓励孩子参与一些比赛去展示自己,并且亲自去加油。这样不仅会增加孩子的自信,而且在展示自己的过程中,孩子也会被别人熟悉,自然更容易有更多人缘。
从家长来说,不要给孩子太早灌输一些太过势力的观点。也不要给孩子灌输太强的攀比和竞争的心里,孩子很相信父母。一旦他照你的做,变成一个斤斤计较的人,这样容易被群体疏远,这样会导致孩子的内向。所以要教会孩子有坦荡的心胸去容纳别人。
从性格分析,部分人出现的内向性格很正常,只要内向在一定程度,并且有不惧陌生人交流的能力。父母需要引导的是孩子具有和别人交友的能力,并且有一个广阔的心胸。外向不一定就是话很多说不完。所以父母没必要强行去改变孩子性格之类什么的。如果每天都在孩子耳边唠叨反而是适得其反的。想想即使孩子恬静,但是不惧和陌生人交流,这样即使他不是特别话多,其实也没必要担心太多的。
如果孩子实在畏惧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可以适当让他们了解演讲的魅力,带他们听听演讲。也可以让他们学习朗诵之类的,让声音放高的方法,然后他们会适应以更加自信的语调在别人面前交流,自然交流障碍会更少了
对于学美术而言,孩子内向或是外向不是问题,类似于色盲、色弱这种才造成根本性的限制。
当然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鼓励孩子多跟老师交流,比如,有什么疑惑大胆向老师请教,老师讲解的过程中要给回应,不要呆若木鸡,这样比较受老师欢迎和注意。
您好!我是灿烂阳光,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给您些许的启发。
内向些的孩子,缺乏自信,不愿表达,不愿和他人交往,有些自卑感……这样的孩子,我们家长要重视,要积极地面对,正确地引导,孩子会渐渐走出自卑,阳光开朗起来。一、赏识激励,让孩子渐渐温暖起来。
任何孩子都需要赏识,没有赏识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赏识教育就像阳光一样让人温暖。所以,面对内向的孩子,少说教,不指责。只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或有小小的进步,就要表扬他,夸赞他,让他感觉到自己也是一个有优点的孩子。比如说:孩子爱看书,就表扬孩子:“爱看书的孩子,积累知识多,很有智慧。”;孩子自已把内务整理了一下,就马上表扬:“自理的孩子,自强、自立,人人喜欢。”……孩子也是有心人,我们类似这样的赏识教育,会孩子觉得自己也很优秀,会让孩子那颗自卑的心渐渐温暖起来。
二、实践体验,让孩子渐渐勇敢起来。
实践活动是孩子们积极发展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孩子们积累经验,初步学会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渐渐勇敢、自信起来的源泉动力。内向些的孩子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都有距离感,有些惧怕,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给孩子创造实践的机会,正确地引导他们,让他锻炼,让他勇敢。如:可以多参加一些亲子活动;多参加一些聚会;邀请小朋友们来家里做客;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种树、栽花等……这些活动都是孩子们亲身的经历,他们会从中找到乐趣,渐渐产生兴趣,会投入其中,在不知不觉中会勇敢起来。
三、充分信任,让孩子逐渐自信起来。
信赖是一把钥匙,打开交流的心锁;信赖是一束温暖的阳光,温暖我们的心房;信赖是一座桥梁,让我们心灵相通,感受美好。所以,在面对有些内向的孩子时,我们要相信他们。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让他们出谋划策,并多采取他们的建议;运用恰当的肢体语言来肯定孩子,如温暖的拥抱、鼓励的眼神、及时的大拇指等;语言上的肯定……这样坚持做下来,孩子们渐渐地就会自信起来。
总之,面对内向的孩子,只要我们用心地赏识激励他们,多参加实践活动,充分地信任他们,他们会走出自卑,渐渐阳光起来。(注:图片来源于网络)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