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2 19:53:0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41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冰镇火药
2019年12月15日
关注现在,发呆、好动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每次遇到孩子家长,他们都满脸愁容。分析一下原因,有以下几种:
一、玩的时候,经常被打断。
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其实注意力很集中,特别是玩的时候。但是,家长总认为孩子玩就是在浪费时间,总会时不时地打断孩子。
其实,小时候是培养注意力最佳的时机,当孩子在认真做一件事的时候,应当给他充分的时间、空间。如果真的急着离开或者要做下一件事,应当提前和孩子约定好具体时间。
二、外界诱惑太大,选择太多
现在的孩子有各种学习班、兴趣班,文具买了一大堆,衣服一大堆,就连画笔都是72色的。很多家长美其名曰“富养”。
殊不知,这是影响孩子注意力、让孩子磨蹭的罪魁祸首。
每天早上,选衣服,看来看去,不知道穿什么好,有的时候要提前考虑。
画画的时候,选择哪种颜色又成了一个问题。
做作业时,那些五颜六色的橡皮、铅笔成了他们的玩具。
做完作业,很有可能还有一大堆的兴趣班、课外作业等着他。
其实,衣服每个季节有个两三件就好,蜡笔5色也就够用了,兴趣班、学习班量力而行。
有的时候,教育孩子要学会做减法,越简单,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越集中。
三、做题时,外界的影响
很多家长在陪孩子做题时,时不时地到房间里来,给个水果、倒杯水,顺便监督监督孩子作业完成的进度。
孩子究竟应该吃东西、喝水,还是做作业呢?
这其实很容易打断孩子的思维,久而久之,他就学会了“假认真”。
其实,如果孩子注意力还算集中,就完全相信他,给他一定的时间做题,时间到了,有固定时间休息、吃水果。
如果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一直坐在孩子身后,他发呆了,就敲敲桌子提醒他。做题的时间可以从短到长,慢慢增加。
注意:
1、注意力时间,从来不是按小时来增加的,而是按秒的。所以,千万别心急。
2、家长坐在身后,只是提醒他不要发呆,在他做题时不要提醒他哪道题错了。如果要检查,一定要等孩子做完。(你善意的提醒,是不是又打断了他的做题思路?让他变浮躁了?)
四、孩子知识点不清
学校里,孩子的主科基本都在上午,经过一个下午的副科时间,孩子对于知识点,可能已经忘得七七八八了。
如果马上让他做题,很可能错误率变高,看到题目不会做。
所以,孩子回家后的第一件事,不应该是做题,而是先复习一下今天学的知识点,再做题,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原因千千万,但想要改变这一现状,不是一朝一夕的,一定要慢慢地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平时也可以多找老师询问在校情况,家校配合非常重要。
另外,如果比较严重,可以找心理医生咨询。
好动的孩子性格活泼,动手能力强,脑袋非常的聪明,孩子的爸爸妈妈可以给孩子报名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外活动夏令营,参加夏令营能让孩子愉悦身心,增长见识。
好动的孩子可以从制作小发明开始,也可以让孩子学会做饭,学会修理东西,学会跑腿等具有操作性的一些事情,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孩子的经验越来越丰富。
爸爸妈妈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周末和寒暑假别让孩子去参加补习班,没有用处,花了钱还学不到知识,开学还得重新开始学。
爸爸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在暑假去野外采集野草,野花,让孩子识别认识更多的野外生存技巧。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知识富翁。
最后记住,千万别报补习班,补习班没用,教学质量不好,老师还是业余的老师。学生打架老师不管,孩子容易让人欺负。
多动症是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简称。许多宝妈发现自己的孩子非常好动,到处惹是生非,坐立不安,担心孩子得了“多动症”。那么多动症的孩子究竟有哪些表现呢?这样的孩子最明显的表现是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分神,丢三落四。父母亲或者老师说过的话当成耳边风。在宝妈要求孩子集中精神来完成某一项任务时,常表现出效率低下出现拖延症。比如宝妈要求孩子在半个小时内完成作业,哪怕完成后孩子可以获得他心仪已久的玩具作为奖励。有多动症的孩子都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在做作业时会表现出焦躁不安,如坐针毡。常常动个不停。
如何通过孩子的行为来判断他们是否存在多动症呢?宝妈们如果发现孩子有下列症状的六项就需要考虑多动症了:
喜欢和小朋友们打斗,容易与同学发烧纠纷,非常不受同伴的欢迎。
需要静坐的场合难以静坐,常常坐立不安,在座位上扭来扭去。
很难集中精神,无法全神贯注的听课、做作业或者看书。
提出的要求必须立即得到满足,否则就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如哭吵、尖叫、撒泼、打滚等。
上课时经常做小动作,或者玩东西,和同学讲悄悄话。
难以遵守集体活动的秩序和纪律。比如老师要求按次序排队时,他就永远不会乖乖地站在队伍中。
经常话多,是个“话痨”,别人话还没说完就插嘴,问题还没有听清楚就抢着回答。
常常喧闹,发出怪异的叫声,不能安静的玩耍。
常常干扰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
动作笨拙,协调性较差。
粗心大意,做事情常常有始无终。
容易兴奋和冲动,有一些过火的行为。
常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登高爬梯,喜欢冒险,容易出现意外伤害。
学习困难,成绩差,但是智力正常。如果上述情况孩子出现的越多,多动症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孩子出现六项以上的症状时,建议及时到医疗机构的精神心理科或儿童保健科进行诊治。
答:孩子闲不着,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爱活动,甚至调皮,对于孩子都是必要的。但是,事情是要有限度的,过了度,就会走向反面,例如,过度地好动,就是多动症的隐患。有父母说,自己的孩子老也闲不住,老要这个碰碰,那个碰碰,精力旺盛,一刻也闲不住,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发生多动行为的孩子,几乎都在出生后18个月以内,这个阶段被称为感知运动能力发展期,若这个阶段调控失误,就会造成感知与行动之间的联系产生障碍,于是情绪不稳定、冲动,难以抑制自己的行为,不停地动来动去,不能持久。
所以,对于那些闲不住的孩子,要适当调一下。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生命自有其内在的活力,通过活动探索世界,体验世界,获得对世界的感知和经验。小孩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这些吸引着他们不知疲倦的去尝试,去感知。孩子显得活泼好动,这是正常的表现。大人要认识到孩子成长的特点,认识到孩子的天生气质,不要以自己的意愿去限制和要求孩子。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