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2 03:25:3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可以说孩子性格的性格,最主要是受到父母的影响。
首先,在遗传方面,父母的性格是可以遗传给孩子一部分的,也就是说,孩子天生就有父母的一部分性格,但也不是完完全全的复制。
孩子性格的形成最重要的是来自后天的潜移默化的环境影响和教育,以及孩子的成长经历。而这三个部分都离不开父母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谈,对事情的看法,以及对一些突发和日常事情的做法都被孩子看在眼里,等到孩子遇到类似情况时,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脑海中父母的做法和看法。
其次,父母对孩子的日常教育也会影响孩子性格,强势的父母,孩子会相对没有主见,民主的父母,孩子会比较有自己的想法,溺爱的父母,孩子会比较任性。
还有就是孩子在小的时候没有自主行为能力,他的经历和认识大多来源于父母,父母经常带孩子出去见世面,孩子性格会更外向,而不怎么出门和陌生人接触,孩子就会相对内向害羞。
所以,对于孩子性格养成,父母应该多些关注和多下些功夫,想要孩子有好的性格,要从自己做起。
学历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死啃书本,活用知识,达到设定的目标,然后经过社会认证,发的一纸文凭的那个东西。
学历高在某种程度上不代表智商高。
有人记忆力好,有过目不忘之本领。对于背诵的东西,读过一两遍就会了,这是天生优势。这样的人对于考试,是最精通的,但不代表智商高。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或实际工作中,这类人有时候是低能的。所以才有了书呆子的说法。
智商高,在某种程度上也不代表学历高。有些人的智商高,表现在某一个方面,并不是所有的方面都存在智商高。所以有些人虽然智商高,学历也不见得有多高。因为他不适应那些条条框框的考试教条。
有高学历高智商的,他们就是社会的精英。
470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潇洒自在的活着(提问者)
2020年04月20日
关注孩子的性格与遗传基因和家庭教育方式有很大关系。平时父母与孩子要多多交流,不过要过于干涉孩子的一言一举,适当给孩子自由,遵从孩子的意愿,多带孩子出去玩,都说:孩子越玩胆子就会越大。
孩子要是不常接触除家人以外的人,不经常出去和同龄的孩子一起玩;不经常和别人交流。
在家里父母又过度保护,担心孩子安全,这也不能玩那也不能玩,磨灭了孩子该有的天性,太过限制孩子,时间长了,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心里阴影,都会导致孩子会有胆小和憨厚的表现。
孩子胆小,比如:上课回答问题时,想举手又不敢举手,真举手站起来回答时,声音又特别小,一方面他怕回答错了,老师会批评;一方面他缺乏锻炼,不敢大声在人多的时候说话。
孩子憨厚,比如:偶然和小伙伴玩耍时,别人叫他干嘛,他就会乖乖去做,哪怕是不好的事,他也无怨言,把别人当做自己的"老大"看待,还觉得别人和父母一样会真心对他,还开心的很。
如果父母想帮助孩子改善,首先自己也要反思,有所改变。
每位父母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当正确引导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不要经常打击大,多多鼓励孩子,多关注孩子内心的想法,给他需要的关爱。
谢谢邀请!一是父母长期强势必然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自卑,软弱,敏感,同时也会导致孩子性格暴躁,自大,刚愎自用。
这两个极端的性格特点,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家庭,就是因为父母长期强势。自卑,软弱,敏感是根源,暴躁,自大是一种表现。
一个极端是软弱,因为被长期压制,翻身无望,在强势的父母面前一无是处,只有听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便放弃了反抗的欲望,只能听之任之,在外表现为软弱。
另一个极端,因为自卑而处处想表现自己的正确性,以至于听不进去别人任何建议,导致刚愎自用,甚至把父母对自己的强势强加给其他人,比如配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省,无法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因为在他们的父母那里自己到处都是缺点,自卑之心使得他们不愿意再发现自己的缺点,反到是别人到处都是缺点。
我认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明白自己的缺点,不卑不亢,笑对生活的毒打!
不会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观点,理念不一样,勾通就有差异,更和况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多样化,年青人也不见得是全能王,所以说在与老人交流时就有差异,老人一班的老了思想保守,希望按自己习惯去安排事和物,不见得都是对和错,可能是想让老人改变理念或者是观点吧,争论不休不见得就是争吵。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