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1 14:54:4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良好的性格,不仅是孩子未来幸福的保障,也是学习,生活,工作重要的素养。所以,从小重视孩子的性格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俗话说,大小看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呢?
一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和父母朝夕相处,父母的一言一行无不对孩子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包括性格的培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确实很重要。为人父母,首先要求自己就要有良好的性格。
二是,协助孩子建立善恶是非观念,培养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让孩子有一个看待世界的良好视角,才会培养孩子健全的性格。
三是,生活就是最好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引导孩子如何正确的认识世界,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积极应对,自己能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帮助解决,不轻言放弃。孩子才会困难不逃避,不畏惧,性格刚毅,积极乐观。
四是,给孩子搭建舞台,允许孩子犯错。困难是成长最好的摇篮,错误是人类成长的阶梯。家长要积极为孩子搭建成长的舞台,让孩子不断试错中得到成长。
五是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对孩子付出努力,要给与及时的,正面的肯定,哪怕是错误的,失败的,去努力做,就是做好的品质,就是良好的性格。
我个人认为,性格太鲜明好还是不好是需要分情况的!
在知根知底的朋友面前,性格太鲜明好还是不好已经不重要了,毕竟都互相了解了彼此的性格习惯,只要不过分,朋友还是会包容的!
在职场里,性格还是不要太鲜明的好,毕竟职场里友谊是几乎不存在的,性格好,会容易被同事利用,性格不好,不仅容易丢失工作,还会在同事之间落下个不好印象!
感谢邀请!性格是指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性格表现了一个人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表现在他的行为举止中。性格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我们认识一个人除了看他的外部特征,如高矮胖瘦等,主要是看他的性格特质,如外向还是内向,活泼好动还是文静等等。
人们常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人的性格也是如此,即使是同卵双生子也有很多差异。
根据心理学研究,造就这种形形色色不同性格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遗传基因,同卵双生子即使在一个家庭扶养,长大后性格也比其他兄弟姐妹有更多相似之处。
2、成长和生活环境(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大的方面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域因为人文地理环境不一样造就了不同性格的群体特征;如北方人粗犷豪放,南方人秀外慧中。从小的方面讲,原生家庭,特别是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一个人的性格特质养成影响很大,可以说,每个人终其一生都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入学以后老师和同学还有学校环境也可以影响到一个人的性格。
3、自我修养,性格特质不是一成不变的,儒家思想里的修身其实就是一种完善自身性格的功夫,成年人通过自我觉察,发展自己的优势,同时不断地修正自身的不足,可以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好。
我觉得人的性格天性占很大部分,比如我,从小厚道,活泼,家中最小,很少动脑,多会依靠。爬山上树、下河捉鱼,总喜欢给伙伴们讲故事,讲到哪儿自己也不知道…。
但在文革时期我变了,看到校长老师被批斗,我想来想去不应该斗好人吧?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睡不着觉、心疼、整天想呀想,我完全变了…。胆大包天的我可能得了神经病(那时真的不懂)…。所以现在我感悟人生,环境会改变人的性格。但是暂时的,因为我现在又像儿时一样了,无忧无虑、只是年令不同,其他差不多,除了学习和工作,在生活琐事,家常待人接物都不太过脑子,老伴常取笑我:年纪活在狗身上!
81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状元老师
2020年03月18日
关注小孩脾气不好跟家长的脾气是有关系的。
首先呢,家长应该注意,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一定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要去接纳孩子的情绪。要知道当孩子看到你也发火了,恐怕孩子的火气可能会更大,场面呢就更加不好收拾了,这也是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太倔的原因。
一般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是不会听家长的教育和劝告的,而脾气很倔的孩子更不会,相反家长的劝告反而会让孩子更倔。最好的办法就是暂时离开现场,让孩子在安全的范围内尽情的发泄,发泄完之后孩子自己会冷静,待孩子安静之后,家长再跟孩子慢慢讲道理。
其次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见,一定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事情,尽量尊重孩子的意见,不要过分干涉。
最后,有时候孩子会存心想试探你而故意哭闹,这时你要站稳立场,他看看没有指望控制你了,会安静下来,就不会再任意哭闹了。
孩子因为得不到某一样东西而大发脾气,千万不要为了让他安静而把东西给他。如果一发脾气就能得到想要的东西,以后他就会随心所欲的乱发脾气!
如果孩子的任意哭闹你忍受不了,可以到别的地方做一些声音大的活动,不要理会孩子哭闹时所说的话或是所做的事,要让他明白,叫喊没有用,只有好好说话,你才会注意听。
可以突然提出一个新的事情,要孩子和你一块去干,他就会忘记发脾气的事。
在孩子耳边轻轻说些有趣的事,或者开始说故事,孩子很可能会为了听故事而停止哭泣。
如果你感觉到孩子的情绪越来越紧张,让孩子玩个有意思的游戏,或者是把他带出护外。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