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劳动课开启幼儿品格教育新实践

admin时间:2025-03-04 15:08:5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某幼儿园将经典童话《小熊的苹果树》改编为特色课程,通过沉浸式劳动体验与情感教育结合,帮助4-6岁儿童建立分享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课程设计背景

该教案基于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幼儿社会性发展需求,选取具有冲突情节的森林童话。故事中小熊与伙伴们经历苹果树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涉及责任承担、资源分配、诚实守信三大核心议题,契合中班至大班儿童心理认知水平。

三维目标体系

维度具体内容
知识目标掌握10个生字词(如施肥、嫩芽),理解植物生长要素
能力目标提升口语复述能力,完成“苹果生长周期”手工模型
情感目标通过角色扮演体会分享快乐,建立“互助实现共赢”的价值观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阶段:故事重构(25分钟)

  1. 悬念导入:展示被风吹落的青苹果图片,提问“如何拯救最后一个苹果”
  2. 分层阅读
    • 初读:用布偶剧呈现故事梗概
    • 精读:聚焦三次同伴协助场景,标注动作词汇(抬水/挖坑/捉虫)
  3. 思辨讨论:设计“小熊该隐瞒苹果存在吗”辩论环节,使用红绿卡片进行观点表决

第二阶段:劳动实践(35分钟)

  1. 科学实验:分组培育绿豆苗,记录浇水、光照对生长的影响
  2. 艺术创作
    • 低阶:手指画拓印苹果树
    • 高阶:用超轻黏土制作故事场景立体画
  3. 戏剧演绎:分配小熊、小猴等角色,重点排练“发现隐藏苹果”矛盾场景

跨学科延伸

设计《苹果树成长手册》,整合多领域学习:

  • 数学:统计每周苹果数量变化,制作柱状图
  • 自然:对比沙漠骆驼与苹果树生存需求的差异
  • 语言:仿写句式“等苹果熟了,我请你...”

教学评价改革

采用“彩虹进度卡”记录幼儿发展:

  1. 红色卡:故事复述完整度
  2. 蓝色卡:劳动任务参与度
  3. 紫色卡:同伴协作积极度
    每两周举行成果集市,幼儿用积累的彩虹卡兑换种植工具套装,形成正向激励循环

家园共育方案

发放《家庭实践包》,包含:

  1. 苹果种子种植套装
  2. 亲子阅读指导手册(含20个延伸问题)
  3. “爱心苹果”分享记录表
    要求家长拍摄孩子照顾植物的过程,在班级群创建“成长时间轴”相册

教学成效数据(实施一学期后)

行为指标提升率典型案例
主动分享行为73%儿童将自制苹果模型赠予新生
任务坚持度68%连续30天记录植物生长数据
矛盾自主解决能力81%小组合作时自发制定浇水值日表

此案例现已被纳入华东师范大学《学前社会教育课程创新50例》,为儿童品格教育提供可复制范式。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