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教案?如何设计一篇小学数学高质量教案

admin时间:2024-02-20 18:01:3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中班班级职责教案

活动目标:

1,能正确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

2,有改正缺点的容易。

3,初步认识到什么是勇敢,能改正自己身上所的缺点,是迈向勇敢地一个台阶。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点、难点:

能改正缺点不是说说就改的,并付诸于行动。体验勇敢的喜悦

活动准备:

提前教学生唱健康歌,刷牙歌。请个别学生家长。

准备课本剧《今天我又迟到了》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全班小朋友一起唱健康歌,刷牙歌。

2,对全班小朋友提出表扬。

二,活动过程:

1,对最近班里小朋友的表现提出表扬指出不月

2,都各自说说自己平时的生活习惯。

3,请家长配合表演课本剧《今天我又迟到了》

4,说一说迟到的原因

a,懒床

b,吃饭哭闹,

C,边吃边哭,不想上学,连老师教的舞蹈都没有学到

教师小结,因为懒床从而没有按时吃饭,因为担心迟到觉得自己是懒大王哭泣。因此影响了学习。

1,请小朋友们讲一讲你以后该怎么做。

2,能把自己今天说的话付诸于实践吗?

三,活动结束:

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使小朋友们认识到自己身上存在了那些不好的行为习惯。能切实做到勇敢的改正。虽然有些难,但是能努力改正这些不良的习惯,就做到了勇敢。

活动延伸:

是小朋友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有益于身心的。能引导教育好孩子是幼儿教师的职责更是家长的义务。及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希望家长做好配合工作。

活动反思:

1,活动的气氛比较活跃,小朋友的发言也很积极

2,家长对于这样的活动还是很支持的

3,能让孩子认识到什么是勇敢如何做到勇敢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还比较难,所以觉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更深入地了解每个小朋友的特点。

关于杏的幼儿教案

认识杏子教案小班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杏子名称,能仔细观察杏子的明显特征。2、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有序的观察杏子。

3、激发幼儿爱护自然的情感,保护树木。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

幼儿已获得柳树和葡萄树的相关知识。物质准备:

1、预先在户外选择一棵杏子树。

2、杏子树叶及果实。

活动过程:

1、分别出示杏树叶及杏树果实,激发幼儿猜测的兴趣。

教师: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树的叶子?这是什么

树果实?

2、观察杏树,感知杏树的特征,说出杏树的名称。

教师:这是什么树?我们站在远处看一看外形、抱抱这棵树几个人才能抱得过来、摸一摸树干、闻一闻果实的味道。有序的观察杏树的树干、树皮、树叶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形状的。

3、引导幼儿发现树的好处,激发幼儿爱护自然的情感。

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太阳下和树阴下,感受温度的变化。

教师:你喜欢杏子吗?为什么?

4、杏树下面玩一玩。

老师说"杏子",孩子双手叉腰,表示杏子的树枝想周围分叉;老师说"苹果",孩子双手向下,表示苹果树支下垂;老师说"葡萄",孩子双手侧高举头顶,表示是葡萄树枝是攀爬有架的等等。

如何改掉幼儿咬人的坏习惯中班教案

孩子们咬人的原因有很多,通常和年龄有关。咬人并不是因为强烈的感情所引起的。喜欢咬人的孩子并无伤害任何人的意思,对于一个学走路的孩子来说碰撞和推挤是他正常游戏的一部分。对于婴儿,咬人可能只是体验一种新的触觉。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咬人是一种引起别人注意的手段,也是掩饰自己失败的一种手段。

咬人也是一种吓唬其他孩子的手段,使别人在他面前退缩。高度的紧张和感觉到比自己大的孩子那种压倒性力量的时候,也会使孩子咬人。在感觉愤怒或挫败的时候咬人的孩子,当他们长大到足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时候,通常会放弃自己的这种习惯。也有可能孩子是在模仿其他人或动物咬人。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该对孩子咬人的习惯保持警惕,注意观察,直到他长大以后放弃了,或者“治愈了”这种习惯为止。注意的焦点应该放在预防他咬人上,而不是看见他咬人以后再对他进行批评。

孩子咬了你以后,即使不疼也一定要很夸张地表示你的疼痛和悲哀,以便引起你孩子的同情和歉意。(注意,戏不能演过头。如果你孩子觉得这是个非常有趣的游戏,他就会一再尝试这个游戏!)

如果你的孩子咬了其他孩子,就要让他和你一起去安慰被咬的孩子,例如帮着你拿冰块做冷敷。

如果婴幼儿咬了人,你马上把他放下来,并且要郑重其事地向他说明,咬人是不允许的!

在孩子咬人的时候,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他的下巴,告诉他:“不许咬人!”(不要太用力。)

给孩子一些可以咬的东西,例如橡皮制作的玩具,或者苹果和百吉饼之类的食物。

把你孩子的手放到他自己的嘴边,怂恿他“自己咬一口”,让他也尝尝被咬的滋味。再把你的大拇指伸到他的嘴里压着他的牙齿,稍微向下用点力,告诉他:“这就是你咬人的感觉。”

健康超级好宝宝教案怎么写

健康超级好宝宝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儿歌,知道多吃蔬菜对身体是有益的;

2.培养幼儿从小要养成不挑食,不厌食的饮食习惯;

3.通过幼儿画圈圈,加深幼儿对健康食品的印象。

重点难点

课前做个健康食品大游戏,以便提高幼儿兴趣,从而入手。

活动准备道具;水果,蔬菜,牛奶,面食图标一张。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表,引起幼儿兴趣,并提问;这些蔬菜,水果,牛奶,面食你喜欢吃吗?(喜欢)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图表,并完整说出蔬菜的名字。

1.幼儿在模拟厨房里,挑出自己喜欢吃的蔬菜,并告诉其他幼儿这些蔬菜有什么营养。

2.教师教幼儿儿歌

3.幼儿练习儿歌

三.教师讲解蔬菜,水果,牛奶,面食对身体的益处.同时告诉幼儿不能挑食,偏食。挑食偏食不利于身体的健康,容易生病。

四.知道幼儿看书,请幼儿在爱吃的蔬菜,水果,牛奶,面食前用彩笔给圈起来。

儿歌,多吃蔬菜身体好

大萝卜,水灵灵

小白菜,绿莹莹

西红柿,像灯笼

多吃蔬菜身体好

壮壮实实少生病

教学反思通过学习儿歌,要幼儿知道蔬菜是对身体有益的通过对幼儿画圈圈,加深幼儿对健康食品认识。

如何设计一篇小学数学高质量教案

如果你要参加比赛的话我建议你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一个个知识点的设计,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内在联系的理解,注重知识点的整体建构。

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单元学习主题。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连接着各个知识点。我们要从多维度理解这个知识点。把知识点的内外本质找出来,具有同样本质的东西可以进行整体设计教学。比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它们其实都是计数单位的计算,都是整体与部分之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他们设计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加减乘除的内在本质。

其次,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整个单元有一个大目标,所有知识点的教学不能偏离这个大目标。

再次,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围绕主题进行,设计问题,创造情境。

最后,开展持续性的教学评价。

所以我们的单元设计应该抓住核心,整体建构,凸显本质。

大家不防尝试一下吧。

幼儿园健康《学习的好习惯》听课评语

1.课前准备充分,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学重难点突出,板书清晰有条理。教学步骤设计合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教师基本功扎实,知识讲解准确,教学设计合理,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学习,小组交流讨论,上台交流展示等形式,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对问题的阐述简练准确,重点突出,思路清晰。

5.对课程内容娴熟,运用自如。

6.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效果好,语言清晰,能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问题设计富有启发性。

7.教学环节设计安排清晰明了,过渡自然。

8.教师教态自然,语调亲切,并不断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推进了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9.教师准确的把握了设疑的方向,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进入积极的的思维状态。

10.对问题的阐述深入浅出,有启发性。

中班安全走楼梯要慢行教案

目标:

知道上下楼梯的正确方法,养成良好的上下楼

梯的习惯。

准备:

录像、自编儿歌、事先帮助幼儿学习区分左右

手、动物玩具若干。

过程:

1.出示手偶小猪,引起大家的兴趣:小猪来看望

大家,却在上楼时被小朋友给推到摔疼了。

2.大家一起回忆平时在上楼梯时经常会碰到哪

些问题,可能会存在哪些危险?

3.针对大家说到的危险,一起想想有什么可以

预防的办法?师生共同讨论得出上下楼梯的一些

正确方法:

(1)上下楼梯靠右走。(知道右手的方向)

(2)上下楼梯慢些走,眼睛看前面。知道争抢和

推挤是危险的。

(3)前面如果有人蹲下的话,应等等再走。

(4)如果发现别人做得不对,还应该及时进行提

醒。

4.小猪为小朋友带来了一段录像,提醒大家上

下楼梯要小心。请大家看看他们做得对不对?应该向

谁学习?

做得不对的-幼儿互相拥挤、争抢、推别人、阻

碍别人上下楼梯等。

做得对的-幼儿上下楼梯知道扶栏杆靠右慢速

走,不推挤,眼睛看前面,不争不抢。

5.小猪和大家一起学习儿歌。

附儿歌:

上下楼梯要当心

小朋友,要听清,

上下楼梯要当心。

上楼梯,下楼梯,

都要靠着右边走。

不争抢,不推挤,

一个一个慢慢走。

互相谦让有礼貌,

人人争做好儿童。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