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2-20 17:52:3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教案:准备几粒毛豆,其中一粒有虫子,实物分析虫子的豆已坏,不能食用。
您好,教学目标:
1.了解豆子的种类和形态。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认识豆子的营养价值。
教学准备:
豆子、纸杯、盆子、水、勺子、筛子、毛笔、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豆子图片,让幼儿识别,引导幼儿谈论豆子的形态和种类。
2.教师出示豆子制成的食品图片,引导幼儿认识豆子的营养价值。
二、教学内容:
1.制作豆子手链
(1)教师将豆子放入盆子中,加入适量的水,让幼儿用勺子搅拌。
(2)将搅拌好的豆子倒入筛子中,沥干水分。
(3)教师将豆子倒入纸杯中,让幼儿用毛笔蘸取颜料,在豆子上画图案。
(4)将画好图案的豆子串成手链。
2.豆子分类游戏
(1)将不同种类的豆子放在一起,让幼儿分类。
(2)教师可以出示豆子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分类。
(3)教师可以出示豆子的形态,让幼儿猜测是哪一种豆子。
三、课堂总结:
1.教师让幼儿回答豆子的种类和形态。
2.教师引导幼儿谈论豆子的营养价值。
3.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四、延伸活动:
1.教师可以让幼儿制作豆子画,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教师可以让幼儿用豆子制作简单的手工制品,如豆子画、豆子拼图等。
教学反思:
幼儿园的幼儿普遍喜欢动手制作,豆子手链的制作让幼儿们在制作中学会了分类、观察、表达等技能。同时,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对豆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幼儿的思维,引导幼儿积极参与,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愉悦和成长。
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学习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仔细、耐心地进行观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通过种植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幼儿观察豆子成长的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豆子呀?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基本部分。
教师陈列幼儿种植的豆子,引出观察兴趣。
小朋友,这就是你们种的豆子,它怎么样了?它现在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以前的样子吗?
幼儿拿出自己的记录,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相互介绍豆子的成长过程。
活动过程:(一)导入:以给幼儿介绍新朋友的形式,引出课题。(二)展开:1、初步了解黄豆的外形特征。(1)课件中提出问题:观察黄豆宝宝长什么样的?(2)教师进一步引导:“黄豆宝宝是什么颜色的?它是什么形状的?小朋友可以看一看,摸一摸,捏一捏自己盒子里的黄豆宝宝。”(3)教师小结:黄豆宝宝是一粒粒黄颜色的圆溜溜的小豆豆。
我个人认为'小班药丸不是糖豆豆安全教案反思是本节课依据幼儿园小班身心认知规律、通过观察、闻一闻、明白药丸和糖豆豆的区别、不随便往嘴放、注重安全、加强安全教育。
1.是必要的。2.因为粽子是中国传统的食品,通过教学可以让小班幼儿了解中国文化,同时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口味感受能力。3.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观察、品尝、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幼儿更好地认识粽子,同时也可以引导幼儿探究粽子的历史、制作工艺等知识,从而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和视野。
《小熊种豆子》讲述的是一只小熊种豆子结果种的是一粒扣子的故事。本课配合故事内容安排了三幅图片,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看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教育幼儿做事要认真,不能粗心大意,不要向小猴学习。根据学前班幼儿语言发展的水平,我认为这一活动应达到以下目标:
1、能根据画面讲述故事内容。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急急忙忙、绿油油、纳闷。
3、懂得做事不能粗心,要认真的道理。
4、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幼儿初步的判断、推理能力。重点:让幼儿按情节发展顺序看图并用连贯地语言讲述一个完整地故事。难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