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案?烛之武退秦师的单元要求

admin时间:2024-02-02 14:31:3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烛之武退秦师手法

一、文章构思巧妙。秦晋联盟的实质是秦为了扩张领土,才帮助晋国包围了郑国,秦国与郑国并无恩怨纠葛。“夜缒而出”对应“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晋军函陵,秦军泛南”为烛之武见秦伯做了铺垫。

二、情节环环相扣。比如,郑国被秦晋围攻,情势危急。佚之狐向郑伯举荐烛之武,郑伯于是亲自去请,烛之武却不给面子,满腹牢骚。郑伯站在烛之武角度反思自己,打动烛之武,使之出使秦国,成功退敌。

三、人物个性鲜明。烛之武面对国君敢于直言自己的政见,临危受命出使秦国成功劝退秦军。

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

烛之武说退秦师包括四个层次:一是烛之武站在泰国的立场上说话,引起对方好感。二是说明亡郑对晋有利于无害。三是陈述保郑对秦有利。四是揭示晋的贪得无厌。

但是晋、秦结盟,让秦国在郑国驻军,秦穆公因此退兵,晋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场战争被瓦解了。

烛之武是如何智退秦师的

志士

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勇士

两军交战,生死未卜;

出使秦师,成败难料;

勇入秦营,知难而上。

辩士

不卑不亢,机智善辩

烛之武退秦师用怎样的手法塑造烛之武的形象

这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秦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最后晋军也不得已而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文中烛之武说理透辟,善于辞令

烛之武退秦师的单元要求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部分:1、第一自然段秦晋围郑:寥寥数语,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也为下文的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2、第二自然段烛之武临危受命:烛之武的壮年不遇之感和郑伯的勇于自责和善于做人思想工作在这段里得到充分体现。3、第三自然段烛之武说退秦师:体现了烛之武的雄辩之才。4、第四自然段晋师撤离郑国,一箭双雕,达到目的。

烛之武退秦师行文思路

我认为烛之武退秦师行文思路是:

第一段交待事件的起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所以郑国被晋、秦两国围攻,而且已是兵临城下。“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第二段第一句话写佚之狐向郑伯推荐烛之武能解决“国危矣”的难题。郑伯听取了佚之狐的建议。请烛之武出使秦,但开始时烛之武并没有接受,他推辞的原因是“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其中有不平之气。面对这种情况,郑伯先做自我批评,“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同时给烛之武讲明利害冲突“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第三段是本文的重点,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夜缒而出”说明郑国处境的危险

烛之武退秦师课下重点注释

课下重点注释

(1)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2)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出亡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应有的礼遇接待他。以,因为。

(3)贰于楚:依附于晋的同时又依附于楚。

(4)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现在河南新郑北。

(5)氾(fán)南:氾水的南面,也属郑地。

(6)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7)若:假如。

(8)子犯请击之:子犯请求袭击秦军,子犯,晋国大夫狐偃(晋文公的舅舅)的字。之,指秦军。

(9)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10)辞:推辞。

(11)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12)犹:尚且。

(13)无能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已,同“矣”。

(14)用:任用。

(15)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过,过错。

(16)然:然而。

(17)许之:答应了这件事。许,答应。

(18)缒(zhuì):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19)既:已经。

(20)敢以烦执事:怎敢这这件事来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办事的官吏,这里是对对方的敬称。

(21)越国以鄙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做边邑。鄙,边邑。这里用作动词。远,指郑国。

(22)焉用亡郑以陪邻: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焉:何。用,介词,表原因。陪,增加。邻,邻国,指晋国。

(23)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

(24)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舍,放弃(围郑)。

(25)行李:出使的人。

(26)共(gōng)其乏困: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共,通“供”,供给。其,代指使者。

(27)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这里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的事。

(28)许君焦、瑕:(晋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

(29)朝济而夕设版焉:指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济,渡河。设版,修筑防御工事。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30)乃还: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31)东封郑: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32)肆其西封:扩展它(晋国)西边的疆界。意思是晋国灭了郑国以后,必将灭秦。肆,延伸,扩张。

(33)阙(quē)秦:使秦国土地减少。阙,侵损,削减。

(34)将焉取之: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焉,哪里。之,指代土地。

(35)唯君图之:希望您考虑这件事。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之,指阙秦以利晋这件事。

(36)杞(qǐ)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杞子等三人都是秦国大夫。戍,戍守,即守卫郑国。

(37)说:通“悦”。

(38)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晋文公曾在外流亡19年,得到秦穆公的帮助,才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微:没有。夫人,远指代词,那人,指秦穆公。

(3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因:依靠。敝,损害。

(40)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

(41)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的道义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整,指一致的步调。

(4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43)去之:离开郑国。之,指代郑国。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