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5-03-09 11:16:1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及央视《消费主张》栏目公开数据,2021年抽检的7119批次奶粉中,不合格产品共21批次,合格率99.7%。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类:
以下为部分被曝光品牌及问题详情(按事件严重性排序):
品牌 | 不合格项目 | 危害及处理结果 |
---|---|---|
倍恩喜(羊奶粉) | 香兰素 | 干扰婴儿味觉发育;涉事企业被罚8.2万元 |
雅培铂优恩美力 | 香兰素污染 | 涉事批次罚没超1252万元,企业公开致歉 |
美赞臣铂睿 | 香兰素、乙基香兰素超标 | 宁波市场监管部门罚款1.5万元 |
麦蔻乐芬 | 铁含量超标 | 总经销商被罚130万元 |
安纽希 | 菌落总数超标 | 生产商被罚没近90万元 |
典型案例:阪崎肠杆菌污染
雅培密歇根州工厂生产的奶粉因阪崎肠杆菌污染导致9名婴儿死亡。该病菌可引发新生儿脑膜炎、败血症,死亡率超50%。涉事产品虽未直接进入中国市场,但暴露出跨国品控风险。
生产环节污染
阪崎肠杆菌多源于工厂环境或设备清洁不足。2021年抽检中,标称哈尔滨太子乳品生产的奶粉因核苷酸不达标被通报,问题直指原料管控缺陷。
标准差异与代工乱象
部分进口奶粉因原产国标准与我国冲突导致不合格。例如,美国奶粉铁含量无上限规定,但我国要求严格区间,美赞臣、雅培等品牌因此“水土不服”。此外,代工厂资质不全(如美素力非法灌装事件)加剧安全隐患。
虚假宣传与追溯缺失
央视调查发现,部分海淘奶粉通过电商平台以“原装进口”名义销售,实际缺乏中文标签及检测文件,消费者难辨真伪。
2021年事件后,国家加大了对奶粉生产、流通环节的抽检力度,要求企业建立全链条追溯体系。部分品牌(如飞鹤、伊利)因连续多年抽检合格率100%成为行业标杆。专家建议,消费者需理性看待“海淘奶粉”,优先选择适配中国婴标的本土化产品。
(注:本文信息综合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报及权威媒体报道)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