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奶粉测评结果:多款产品不合格引关注

admin时间:2025-03-05 15:00:0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近年来,婴幼儿奶粉安全问题持续引发社会关注。央视联合市场监督部门开展的专项测评显示,部分国内外品牌奶粉存在成分不达标、添加剂违规等问题,涉及多个知名企业。(注:此处为标题下方的内容简述部分,已删除"简述"二字)

一、进口奶粉质量问题频发
在央视曝光的进口奶粉中,8款产品被检出含有超标矿物质油或违规添加剂()。其中:

品牌名称主要问题生产批次
合生元可贝思维生素A含量低于国标2022年6月
安莱俪依维生素D检测值不达标2023年1月
荷莱蕊香兰素、乙基香兰素违规添加2023年5月
喜宝倍喜香兰素含量超标2023年8月

测评发现,部分标榜"原装进口"的奶粉实为国内代工生产。如麦蔻乐芬婴儿配方奶粉铁含量检测不合格(),其芬兰生产资质存疑;雅培铂优恩美力1段因香兰素污染被罚没款超1200万元(),暴露出跨国品牌生产线管理漏洞。

二、国产奶粉安全问题犹存
尽管国产奶粉整体质量提升,仍有企业触碰红线:

  1. 微生物污染风险:英博华威、子怡等品牌1段奶粉检出阪崎肠杆菌(),这种致病菌对新生儿威胁极大。
  2. 成分虚标问题:特福芬Lactana奶粉DHA/ARA含量不足标称值的60%(),直接影响婴幼儿脑部发育。
  3. 违规添加争议:味全欧贝儿1段奶粉生产线混用导致香兰素污染(),涉事企业已全面召回问题批次。

三、测评揭示三大行业乱象

  1. 假洋品牌泛滥:达能佳丽雅、诺优能等所谓"洋奶粉"实际专供中国市场(),其海外官网无对应产品信息。
  2. 检测标准差异:Holle有机婴儿配方奶粉虽通过欧盟认证,但因未适配中国婴幼儿体质特征被判定不合格()。
  3. 过度营销误导:部分企业利用"乳铁蛋白""活性益生菌"等概念抬高售价,实际添加量难以达到功效阈值()。

四、科学选购指南
根据央视测评数据,建议消费者重点关注:

  • 奶源追溯:优先选择北纬45°黄金奶源带、新西兰等核心产区产品()
  • 配方审核:对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核查维生素、矿物质等关键指标
  • 包装细节:罐装产品密封性优于盒装,开罐后需28日内食用完毕
  • 渠道验证:通过"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官网核对产品追溯码真伪

五、行业监管动态
2024年新国标实施后,市场监管总局建立"黑名单"预警机制,对连续抽检不合格企业实行生产许可一票否决。伊利金领冠、飞鹤星飞帆等头部品牌通过建立自有牧场、引进X射线异物检测系统()提升品控水平。

本次测评推动行业洗牌,中小品牌淘汰率预计达35%。消费者可通过"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实时查询奶粉抽检结果,监管部门提示警惕"跨境电商专供""代工贴牌"等高风险产品。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