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肠炎轻微腹泻照顾有哪些小妙招

时间:2024-06-18 10:21:4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婴幼儿肠炎

婴幼儿肠炎是指一种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形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症。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为什么婴幼儿易发肠炎

婴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以及肝、肾功能均未成熟,当有病原菌随受污染的食物进入体内后,易造成腹泻等肠炎症状。

(1)肠道发育不成熟,收缩运动不协调。

(2)胎龄13—20周的宝宝才开始在结肠中出现乳糖分解酶,而要到胎龄32—34周才能有分泌功能。所以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容易出现阶段性乳糖酶缺乏的情况。

(3)小肠吸收力好通透性高,有利于母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吸收,但也易对其他蛋白分子(牛乳、大豆蛋白)产生过敏反应。

(4)肠壁屏障功能较弱,肠腔内毒素及消化不全的残留物容易通过肠壁而进入血液引起中毒症状。

引起婴幼儿肠炎的常见原因

(1)感染性腹泻

每天排便几十次,可伴有低烧、牛乳欠佳、呕吐、精神抑郁、轻度肚胀、不安等,可导致轻度脱水和酸中毒。严重病案全身症状严重,会有显著发热或体温不升高、回绝进餐、呕吐、肚胀、尿少、嗜睡或不安、四肢冷、肌肤花等,短时间干躁、酸中毒、电解质紊乱。

(2)碳水化合物不耐受

婴幼儿碳水化合物不耐受症是由于肠胃乳糖酶代谢偏少,无法完全消化和融解母乳或牛奶中的乳糖所引起的非感染性腹泻,又被称为乳糖酶缺乏症。在婴儿中,常表现为腹泻(乳瓣、泡沫、怪味)、肚胀、呕吐、饲养前后抽泣等。
(3)牛奶蛋白过敏

由于牛奶中的一些蛋白质分子在肠道中没有一定的消化和裂化,因此进到肠粘膜组织引起的免疫反应。牛奶蛋白过敏会影响多个器官系统,造成肠道、皮肤或呼吸道疾病,如疹子、发痒、呕吐、腹泻、哮喘和打喷涕、湿疹皮肤损害或慢性腹泻和吸收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4)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由于应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而继发的腹泻。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备受医学界重视。早产儿、低日龄儿由于本身生理特点,常有开奶延迟、喂养不足、肠道微生态平衡脆弱。加之不断升级的广谱抗生素普通应用,常导致新生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增加。

婴幼儿肠炎的危害

导致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经常腹泻呕吐,胃口不高,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现象。

电解质紊乱,更甚者还可合并脑炎、肠出血、肠套叠或心肌炎而危及生命。

婴幼儿肠炎治疗和护理

四大原则:预防脱水;合理用药;继续饮食 ;支持疗法

(1)饮食及营养维持:及时补充乳糖酶滴剂,防止出现继发性乳糖不耐受。

(2)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口服补液,家庭治疗肠炎腹泻的关键是预防和纠正脱水。

(3)控制感染:70%左右水样便腹泻多为病毒引起,不需要用抗生素。还应注意抗真菌药物对新生儿的毒副作用,谨慎应用。

(4)微生态调节:目的在于补充肠道正常益生菌群,恢复微生态平衡,重建肠道天然生物屏障保护作用。微生态制剂止泻效果并不好,急性腹泻不要作为常规应用。

(5)肠粘膜保护剂:吸附病原体和毒素,维持肠细胞的吸收与分泌功能,增强肠道屏障作用,以阻止病原微生物的侵入。适用于急性水样便腹泻(病毒行或产毒细菌性)及迁延性腹泻。

(6)乳糖酶治疗:患儿可以随餐补充乳糖酶滴剂避免继发性乳糖不耐受。如果病情十分严重,也可暂时更换低(无)乳糖配方奶,时间1-2周,腹泻好转后需再转回原喂养方式。

临床证据证明,乳糖酶制剂对婴幼儿腹泻原发性乳糖不耐症有明显疗效,可显著改善原发乳糖不耐症(90%),不改变患者的饮食构造,有益于病人的正常生长发育,具备临床观察价值。与粉乳糖酶产品对比,滴制剂乳糖酶使用便捷,用量少,不影响婴儿的奶量。同时,避免选择带有乳清蛋白或葡萄糖等物质乳糖酶,避免过敏和嗜甜。

(7)胃肠道外营养:病情严重,应先用胃肠道外营养,待肠道充分休息或恢复功能后再給以上述配方奶或谷类膳食,同时应注意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供给。

婴幼儿肠炎的预防与合理应对

1. 注意卫生条件,提倡母乳喂养,做好奶瓶与餐具消毒。

2.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看护人和小儿饭前、便前便后要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3. 保证饮用洁净水。

4. 避免孩子间的接触传染。

5. 合理应用抗生素。

6. 各种腹泻都会导致乳糖酶分泌的进一步减少,引起继发性乳糖不耐受情况,建议及时补充乳糖酶滴剂。避免腹泻病程加长。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