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6-16 22:15:5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感谢头条邀请,我是六衡妈妈,很高兴分享我的想法和经验。
有一个小男孩,算数能力很差,甚至到了只知道一加一等于二,一加二等于几就不知道的程度。为此,老师告诉他的父母,孩子智商可能有问题,而同学们和邻居们也经常嘲笑他。
有一天,小男孩对着正在散步挺着大肚子的妈妈,问她肚子怎么了,妈妈告诉他,肚子里有个弟弟或者妹妹住在里面。他又问妈妈,是怎么进去的?妈妈告诉他,是爸爸送进去的,他又问爸爸怎么送进去的?周边邻居们的稍大的孩子们听到后又开始嘲笑他。
他在这之后画了一幅妈妈挺着大肚子的画,当然同样受到大家的嘲笑。然而当父亲看到这幅画后,发现孩子具有绘画天赋,在这之后将他送到专门的绘画学校……
这个孩子就是在艺术领域和达芬奇齐名的毕加索,一个不知道一加二等于几,被人称作“傻子”的天才画家。
毕加索因为有一位用发展眼光看他的爸爸,在他幼年那段日子里“拯救”了他,让他没有被他人的嘲笑击倒,并因为父亲对他的支持和鼓励,让他得以发挥自己的绘画天赋,最终成为了一个伟大的画家!
怎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首先就是要做到相信孩子,鼓励支持他。正式他的一些不足和缺点,同时善于根据孩子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发掘孩子一些隐藏的优势,并积极引导孩子,让孩子得以健康地成长!
【感谢阅读,我是六衡妈妈,所有文字皆一字一句敲出来的,您的关注和点赞是最好的支持!】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是:教会孩子自我成长。
这里所说的孩子,不仅指自家的孩子,也指学生。
有些孩子由于成长过程积累下来的一些原因,无论是学习、生活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团结,学习缺少自觉性,自律性差,对未来缺少规划,缺少行动计划,学习随意性强,对自我的认识往往趋向消极,总觉得环境不行,同学不好,喜欢挑毛病却不善于自省,等等。我感觉,就个人品质、学习方法、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有些孩子在过去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里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指引。
成功的教育者必定重视孩子的品质培养孩子的品性,不如学习成绩的表现那么直观,不容易量化体现,所以往往因为其虚渺而被教育者忽略或回避。台湾作家刘墉有一本名为《世说心语2——刘墉教育秘笈》的书,我读后深有感触——成功的教育者必定是重视孩子的品质培养的。
刘墉写作上很有成就,是一个很认真生活的人,总希望超越自己。他对孩子的教育也很成功。他的儿子是哈佛心理学博士,他的女儿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这与刘墉的悉心教导肯定是分不开的。他在书中体现出他独有的贯通中西的视角,文笔通俗优美,观念富有时代气息,总结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和经验,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从中得到启示。
规划孩子的未来在书中,刘墉系统的谈了他对教育的看法,从孩子诞生前父母怎么决定教育的方向、规划孩子的未来,到孩子出世之后如何与孩子互动、开发孩子的潜能,如何让孩子不只是考高分,而是使他们快乐、成功,均衡发展,适应未来的时代,而不是让孩子只知死读书。这些观念并不新奇,更多的是常识,但刘墉条分缕析可让我们对现实和教育的方向有更清楚的认识。
最成功的人生,应该是从生下来就能快乐、健康、积极地过好每一天书中谈到中国教育的现状,时代日新月异,我们的教育观念却止步不前,新新人类具有新时代特色,我们的家长意识却未跟上;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存在误区,一味地追求学习成绩,崇尚实用主义,忽视孩子心灵的滋养,不注意个性品质的培养,让孩子在成长中失去了本真与灵性,远离了快乐。刘墉说:“什么是成功?最好的答案,应该是为实现理想。是发挥自己的能力,发光发热,是在人生的旅途留下脚印。是在每一天都有收获,是在每一刻都寻找快乐。”“最成功的人生,应该是从生下来就能快乐、健康、积极地过好每一天。”这种“成功”理念,相信许多中国家长都会赞同,但真正能够切实行动的有几个人?
让孩子学会给自己设定生活规范许多人都渴望成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晰地知道如何走向成功。现实中许多孩子,想考出好成绩,想实现理想,想拥有美好的未来,可是他们不知道如何行动,由于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学校、班级、老师在这方面引导的缺失,致使他们无法走向成功的快车道,错失了大好的青春年华。书中第32篇《自我的要求与坚持》中说:“如果每个人都能在自己心里设个栅栏,自己告诉自己,我必须完成每天固定的工作,才走出栅栏,这种锲而不舍的态度,绝对能使你成功。”他建议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都应该给自己设定一个生活规范,为自己定个工作的时间表,比如规定自己一天读多少书或写日记,就算忙死,上床之前,发现没做,也坚持把书看了,把日记写了,让这些规定动作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习惯,并乐在其中,成功自然就属于你了。这些观念,对于正处于摸索成长的青少年来说真是太可贵了。
把培养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作为首要的教育任务成功者,往往具备一些共同的优秀品质,比如勤奋、有责任感、乐观、积极、自信、有理想和有抱负,都养成了敢作敢为、百折不挠、乐于助人、善于协作、自尊自爱、谦让而有耐心、处事镇定沉着等良好习惯。相反,所有的失败者身上则都弥漫着各种各样的恶习。
教育者应该有强烈的意识,要把培养孩子优秀的个人品质作为首要的教育任务,不断提高孩子的思想品质,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品性,教会他们做人做事,经营好自己,为将来的发展建立坚实的思想基础。
现在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个人的感觉是属于他们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减少,自主创造快乐兴趣的幸福感缺失。
前几天我和几个朋友还在探讨这个问题,当我们小的时候,其实家长对我们的关注是粗线条的,放学以后只要正常的可以准确快速的写完作业,就可以飞奔出去,和同学小伙伴玩各种游戏。
现在想想那时的美好时光是在和同龄人在一起的快乐中度过的,有自由的欢笑,有放松,甚至有时还有些冒险。记得有一次我和几个小伙伴跳皮筋,不小心摔倒了,手磕在了水泥地上,右手的两个手指和手掌的连接处磕破了,流血后肿的很大,回家后不敢告诉父母,全是自己扛着,疼也要忍,因为父母知道了,肯定不让出去玩了,那时的我们自己就自觉的有了“坚强”的意识。
而现在的很多小朋友的成长路上都是在长辈的陪伴和监督下成长的,放学有人接,写作业有人看着,出去玩有家长跟着,再也没有了,我们小时候几个同学放学后聚在哪个同学家一起写作业的愉快场景。
好不容易到了周六日,各种课外辅导班就像赶场一样的扑面而来,孩子们被迫的去参加,有的甚至两天四五门课程。这样的兴趣培养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自主的控制自己时间的机会和权利,对成长很不利,甚至有些孩子反抗的时候遭遇的是家长严厉的呵斥。
这样的童年少年时期是缺少快乐可言的。从教育的角度我很多次分析过这个问题,家长们也是无奈的说“人家都学咱们不学孩子就没自信心了”,这已经成为了盲目跟风攀比的教育形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的确需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很好的归还孩子们有美好记忆的学生时代,让他们在成长中拥有更加完美的人格。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如下看法。
陪伴孩子不是说父母整天陪着,真正的陪伴孩子是要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对他的关心,对他的支持,对的爱。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那么,作为家长,作为家庭,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很多他们将来要用的行为、思维、语言模式。孩子第一个榜样就是父母,如果我们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没有用心的跟孩子去沟通、去交流,那么孩子感受到的只是爸爸妈妈在家里,爸爸妈妈并没有跟他心贴心在一起。我们所说的陪伴是需要用心去陪伴,而不是只是人在这里心不在这里。
陪伴孩子,首先家长要学会倾听孩子,一心一意的去听。其次,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当我们能够读出孩子内心的情绪,孩子会觉得父母是理解他的,是爱他的,同时也很在意他成长中遇到的一些小困扰。当我们能够用心的去回应他的情绪,也可以让孩子学会处理自己的情绪,这其实是父母在给孩子做出一个榜样的力量。当然,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及时的回应孩子。当孩子在讲述他的情绪、他的事件、他的想法时,我们家长在用心倾听的同时,要及时的给到一些回应。另外,在与孩子互动交流过程中,家长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信任孩子就是允许孩子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并在尝试后给予他一定的鼓励。
陪伴孩子看似是一个很简单很小的行为,但是如果我们在陪伴的过程中没有用心的去倾听,没有关注到我们孩子的情绪,没有及时的给到他回应。没有让孩子感受到尊重、信任,那么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或多或少就会存在一些裂痕。总之,当我们愿意用心去陪伴孩子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孩子突然间变得那么乖巧、那么懂事、那么用心。其实想让孩子更有自信、更有能力、更愿意学习,我们家长只要做好了用心的陪伴,一切都不是问题。
点明六亿心灯,幸福三亿家庭!
一心明家庭教育:国内经验丰富的互联网家庭教育服务平台!
首先期望的是平安健康阳光,有良好的品质品德和爱心,然后在成长阶段期望他(她)认真努力学习,把学业作为实现人生目标的源泉,掌握和储备更多的知识,把自己融入到社会环境之中,使他(她)能为自己、家庭、社会做一份贡献,发一份光尽一份力。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