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正确的习惯会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帮助

wsl时间:2025-01-08 04:40:0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们成年人在平时会有好习惯和坏习惯,不过我们知道自己的哪些习惯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但是孩子是比较单纯的,他们的思维就像白纸一样,不过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是很有必要的,八宝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适合孩子养成的好习惯。

这些习惯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养成

养成正确的习惯会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帮助

0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一定要培养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从小事开始,自己的袜子自己穿,自己选择上学时穿的衣服,自己检查作业的完成情况。遇到事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判断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从小就有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孩子的人生早晚都是他自己的,所以让在他很小的时候有着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着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意识,当有一天你放手的时候就不会过于担心,他自己也不会恐惧。

02参与家务劳动,培养责任感

凡凡妈从小就会给孩子分配固定的家务活。妈妈对凡凡说:妈妈负责做饭,爸爸负责洗碗,凡凡负责倒垃圾。所以凡凡一直很习惯的看到垃圾桶里垃圾多了就自己去倒。

而且每次家里要置办大的物件都会开会,比如买电视,买汽车,都让孩子参与一份意见,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凡凡,一直对家里有一份责任感,觉得自己是家里的主要成员,这是我们的家,而不是爸爸妈妈的家。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孩子看作是无知的,什么事情都要为孩子做主,都要替孩子着想,一直呵护着。其实这样反而让孩子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03养成阅读习惯

很多家长都知道,小慧经常在文章里面强调:一定要让孩子大量阅读,阅读真的很重要!

大量阅读收获到的好处是:积累词汇,增强语感,提升写作能力,扩大知识面,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孩子12岁之前,是阅读能力(即学习能力的基础)发展的最佳时期,尤其是小学阶段,这六年,可以说,什么都没有比大量阅读、提高阅读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要。

只有在这个阶段博览群书、见多识广,孩子今后的成绩上升才会力量强大、后发制人、潜力无穷。

可能有些家长会说,我家孩子就是不喜欢看书。那是因为孩子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家庭环境中也没有看书的氛围。

爸妈们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爱读书的好榜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看书,不用限定孩子必须看经典名著,先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只要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能够静下心来看书就可以了。

养成正确的习惯会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帮助

04学会选择,懂得取舍

皓皓的爸爸每次带皓皓去超市之前,都会和皓皓做好约定。他会对皓皓说:我们这次去超市,你只能选择一样东西,薯片或者玩具。如果你选择了薯片,很好,你吃到了很美味的东西。如果你选择了玩具也不错,因为玩具可以玩很久。

皓皓第一次选择了薯片,而且爸爸让他在众多品牌和众多口味里快速挑选。第二周,他再次和爸爸去超市的时候,他选择了玩具。

我们的人生不可能同时拥有很多东西,人长大的过程就是要一次次面对取舍,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也是培养他的一种思考习惯,这对他以后的人生中,在重大选择的时候就会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越早有自己目标的人,成功的几率越大。

05有规律的生活

帮助孩子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比如每天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几点做作业,几点阅读,几点睡觉。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坚持下来并不容易。但是如果孩子能习惯了这样的生物钟,不仅对孩子的身体成长有好处,而且对他长大以后做事的规划性和统筹安排性都是有极大好处的。

有规律生活长大的孩子,做任何事都会自发地制定计划,而且比较有耐力。

对于孩子能坚持制定和完成计划,家长一定要从小就给予极大的肯定和鼓励,甚至奖励,这会是难能可贵的优点,在长大后,有计划并能坚持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06学会倾听,乐于助人

每个孩子在有了自己的想法,以及对世界的认识时,都会急于要与人分享,聪明的父母永远懂得细心和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倾听孩子说话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家长倾听了孩子说话,也要告诉孩子耐心倾听别人说话,你要告诉孩子:别人的想法听起来也会有趣的。

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让孩子懂得帮助别人,这样的孩子谁都会喜欢的。长大后,懂得倾听别人、乐于帮助别人的人,在人际交往方面也会有超高的人气,会拥有更多人脉。

这些是孩子需要养成的好习惯,不过也有一些习惯孩子在生活中慢慢的形成确实坏习惯的,继续和八宝网小编看看吧。

孩子这些坏习惯要纠正

养成正确的习惯会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帮助

关于吃饭

现在很多家庭都没有了做早饭的习惯,一觉睡到大中午,早饭和午饭就一起吃了,而孩子只好和父母一样,被迫养成不吃早饭的习惯。殊不知,早饭是距离上一餐时间间隔最长的一顿饭,胃里的食物经过一晚上的消化,热量已被用尽,如果不及时吃早餐补充人体消耗的能量的话,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头晕恶心的症状。

而这些症状如果反映到孩子身上的话,那孩子一上午的思维活跃度都会很低,出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昏昏欲睡的情况。

另外,如果孩子每一顿饭都吃的太饱的话,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商。因为吃的太饱的话,人的大脑就会反应迟钝,总有昏昏欲睡的感觉。长时间下来,孩子的脑细胞会出现早衰,智力也会下降,从而越来越笨。

所以,家长给孩子吃的每一餐都要吃好,吃饱,但不能过饱。

关于睡眠

现在很多家长都有熬夜的习惯,看电视、上网、加班……连带着孩子都跟着熬起夜来。而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期,如果长期熬夜的话,不仅会影响身高和免疫力,出现一系列健康问题,最主要的是,孩子经常熬夜,第二天就起不来,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早餐来不及吃,上学经常迟到。

由于睡眠不足,孩子上课时自然会昏昏欲睡,脑细胞无法处于活跃状态,影响智力发展,并使学习成绩下降。

关于阅读

大家都知道,阅读是一个人锻炼思维的最好方式,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人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而一个经常思考的人,大脑细胞必定处于活跃状态。

但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口口声声要求孩子多看书,自己却当着孩子面玩手机、打游戏,以为自己的行为跟孩子没有任何关系,那你就大错特错了。父母的行为习惯,影响着孩子的言行举止;父母所营造的家庭氛围,直接决定了孩子的性格。

一个经常在孩子面前看书、看报的父母,在家里摆放着图书的父母,一定会有一个爱阅读的孩子;反之,如果父母不爱看书,不爱学习,家里没有一个学习的环境,孩子也一定不喜欢阅读。

孩子不爱读书,不爱学习,长期不动脑,就会加速大脑衰退,再聪明的孩子也会变迟钝了。

养成正确的习惯会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帮助

关于批评教育

孩子嘛,犯个错很正常,每一次试错都是孩子的一次成长啊。可家长却不会换位思考,总是以成人的价值观来要求孩子,于是一遇到孩子犯错,就忍不住对孩子大吼大叫,有的甚至动用武力……

没错,你的吼叫当时的确能吓住孩子,让孩子安静下来,不知所措。可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不能让孩子很好地认识到错误,而且孩子情绪上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形成内向、孤僻的性格。

另外,美国惩戒与家庭暴力专家曾对1510名2岁—9岁的儿童进行了4年的跟踪研究后发现,在806名2岁—4岁的儿童组中,未遭体罚过的儿童,智商的平均商数比经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组704名5岁—9岁的儿童,这一差距是2.8分。也就是说,体罚孩子是会降低孩子智商的。

关于玩

“玩”这个字眼对于家长来说,一直是敏感词,因为家长觉得孩子玩就是在浪费时间,耽误学习。只要看到孩子在看书写字,那家长心里就舒坦了 ;如果看到孩子在玩,那保准气不打一处来,又开始了“一天天就知道玩,作业做完了吗”这样的絮叨中。

学习最重要的,是讲究劳逸结合。如果只知道学习,很容易给人“书呆子”的印象,做事容易一根筋,不懂得变通,不会人际交往;而如果整天只知道玩,一点东西也不学,那自然不会有出息。

因此,我们父母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在“学”与“玩”之中找到一个平衡。与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作息时间,什么时候该学习,什么时候尽情的去玩耍,做到张弛有度。让孩子学会劳逸结合,给孩子释放压力的机会,只有坏情绪得以释放,新知识才能被接纳啊。

关于谦虚

生活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场景:

A妈妈:“这就是你们家孩子啊,哎呀,看着就带着股聪明劲儿,将来肯定是上清华北大的苗子。”

B妈妈:“聪明啥啊,我家孩子可笨了,可不如你家孩子聪明。”

像这样,父母经常会在别人面前表示谦虚,说自家孩子的“坏话”,虽然大人之间都心知肚明,可孩子年龄还小,根本不懂得这话背后的含义,他们听到的就只是字面的意思:妈妈说我笨。

一次两次的,孩子可能还不会放在心上,若总是听到这样的话,那就会对孩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并且使孩子朝着这个方向——笨——努力。

所以,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措辞,尽量说一些带有积极性的语言,用正能量影响孩子。

关于早教

时下,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注重孩子的早期教育,只要宝宝一出生,就迫不及待地要把孩子往这个班、那个班送,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部分家长在孩子早期教育理念、认识、方法上存在偏差,在教育中出现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从众等问题。

等到孩子大一点了,家长又会对孩子进行高难度教学,总是为孩子设置一些高目标学习任务。然而每个孩子的发展规律不同,家长设置的任务,总是让孩子觉得遥不可及的话,那不管孩子再怎么努力,都不会达到目标。

自己努力了却不能成功的经历,无疑会让孩子越来越没有自信,越来越没有斗志。如果孩子总是尝不到成功的滋味,那他自然也就对成功没有了追求,变成了一个笨手笨脚的失败者。

养成正确的习惯会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帮助   

关于眼泪

小孩子哭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不过一听到孩子哭,家长就会很心烦,尤其是在公共场合时,看到周围人指指点点,好像在说:“能不能管管你家孩子啊?”这时家长就会更心烦,立马转过身指着孩子鼻子大吼:“不许哭了!再哭我就不要你了。”

孩子出于害怕,就会努力把眼泪憋回去,憋的脸通红,喘气都困难。家长还以为,只要孩子不哭了,麻烦就过去了,事情就解决了。其实,孩子在犯错或受委屈时,如果没有将坏情绪和压力及时发泄出来,反倒容易焦虑、抑郁。

特别要说一下男孩子,很多男孩子家长从小就给儿子灌输这样的理念:男儿有泪不轻弹。让孩子遇事就强忍着,不许哭。然而就算是男孩子,情绪也需要发泄,如果负面情绪长期得不到发泄和纾解,日积月累,他怎么可能保持聪明伶俐呢?

孩子的坏习惯如何纠正

养成正确的习惯会对孩子成长有很大帮助

从改善关系做起

如果家长希望孩子能更好地与自己合作,首先要从关注改变他,转变到关注改善你与他的关系上来。有些父母一听到有人“告状”或看到孩子行为不轨,就会大出手脚,恨铁不成钢。实际上,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每天都会有一两次不礼貌或不良行为,此时家长如果不分场合,不分情况,逐一加以纠正,结果只能是让家长和孩子双方都感觉不舒服。

家长感觉自己是一个坏妈妈或坏爸爸,孩子则感觉自己什么事情都不能做,从而不敢尝试或产生自卑心理。家长费了很多时间精力做的纠正工作,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正确的做法是,每天都给孩子一到两次正面积极的回应,或者在特定的某件事上给予表扬,用肯定的态度爱护和关心,一个鼓励的眼神或一句简单的表扬都要胜过一堆喋喋不休的指责或过分的物质奖励。因为孩子是爱表现的,只需轻轻一夸,孩子就会高兴,精神上都得到满足。家长还可以每天抽出时间来和孩子玩一会儿他喜欢的游戏,这对改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非常有帮助。只有关系改善了,孩子的不良行为才容易改善。

不要事必躬亲

妈妈在喂养婴儿的过程中,要给婴儿喂奶、换尿布、穿衣服等,从而在婴儿长大些的时候,让他做些以前妈妈做的事情是很难的,因为孩子已经形成习惯或有了依赖心理。但妈妈比较忙的时候,没有时间或精力做所有事情的时候,可以让宝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如何穿衣服,自己拿瓶子喝水等,但一定要给宝宝传达“他有能力做”的信息,尽可能地让他完成尽可能多的小任务,让他成为你的小帮手。

对于处理人际关系等问题,妈妈也可以给宝宝提些建议,而不是亲自上阵去替宝宝处理问题。比如:宝宝与小朋友闹了矛盾,要鼓励他去说服对方,即使是比较简单的语言,而不是对小朋友大喊大叫。相信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宝宝会得到锻炼,而妈妈也会得到难得的片刻休息。

保持冷静

学龄前儿童,看电视没完没了,晚上不肯睡,早上赖床等行为,妈妈在当时情形下,通常会遭遇到孩子的哭闹、叫喊等抵抗,妈妈也难免会发脾气,从而开始了又一轮的吵闹比赛,这并不能促进孩子与你配合,结果只是使双方更生气,或让孩子知道如何坚持就能胜利。

处理这种情况的关键是家长保持冷静。那具体如何做才更有效呢?家长可以告诉他,无法接受他现在的行为,并再给他一个更好的替代选择,让其二选一,比如:坐在地上耍赖是不对的,你可以坐在凳子上告诉我你的想法。

家长应该知道,竞争或斗争需要对手,如果没有对手,竞争或斗争也就没有了意义。当我孩子小的时候,我时常发现我们之间的矛盾有时候就像拔河比赛,如果我在拔河比赛中放开了绳子,虽然他会摔疼,但他最后会停止抵抗我,放弃战争,从而使他关注他的行为并最终改变这些不良的行为。

适度同情

作为一个忙碌的妈妈,我们已经习惯将孩子的事情也按照计划、以自我为中心地安排,比如:我们需要孩子按时离去房间去睡觉以适应明天的早起,或者特别累的时候,希望孩子能安静地玩一会儿以使自己能打个盹。但是如果从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却可能有不同的答案,比如:当你为了工作要强迫宝宝也早起的时候,只是为了和保姆交接班,孩子的感觉就会很不好。

当你注意并接受孩子的感觉时,需要将注意力多放在孩子身上几秒,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解决问题。为了赶时间,妈妈通常会说:“我们必须马上出门,否则你去幼儿园就会迟到了!”这实际就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实际上妈妈可以换一种语气:“我知道这么早起很困难,今天晚上咱们早睡,今天克服一下,宝宝最乖了。”

有时候,妈妈应该学会容忍孩子的一些抱怨,只要孩子的行为不是很失礼。比如,孩子说不想睡觉,这可能是他吸引家长注意力的一种方式,只要哄着玩一会儿可能就顺利睡觉了。但是如果家长坚决地拒绝孩子的要求,可能又会开始新的一轮战争,最后结果一样,孩子还是没有按时睡觉。所以,有时候有一点小同情心,可能能够更好地规范孩子的行为。

建立因果联系

有的家长会时刻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使孩子始终处在紧张中;而且对于有些严厉的家长,可能孩子得到的总是“不”或唠叨。告诉那些刚会走的孩子别到处乱扔玩具,可以告诉他“当我看到屋里让你弄的一团糟,每当我整理清扫的时候我就会头痛”,接着要给孩子一个警告,并强调你将要做的事情,“如果你再乱扔玩具,我就把你的玩具给隔壁的宝宝”,这可能对孩子懒惰产生一种威胁。

当家长把重心集中在自己的行动上,而不是孩子的行为上的时候,会发现控制力会增强。因为孩子将会开始发现他的行为和家长的行动的结果之间的联系。如果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训练策略,那么这种方法有助于建立因果关系,并有效地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确立家庭规则

孩子经常未经过大人同意就随意拿水果吃,或是自己开电视看,对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父母也不能听之任之。一些生活中的规矩应早早为孩子定立,譬如不能随心所欲吃糖果,不能一整天看电视。放任孩子不遵循规矩做事绝不是好办法。如果父母继续纵容,等孩子到了8岁就可能出现不通知大人就外出的情况。

对于家庭规则的确定,要清楚地、正式地告诉孩子。如果可能,可以将其写下来并在家庭中公布。比如告诉孩子:“想吃糖时,应该问问父母,这是咱们家的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打开电视,应让他及时关闭电视机,并且大声清楚地再陈述一遍规则,这样做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不要以为孩子一定能从父母的行为、好恶中明白所有的规定和限制。事实上,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孩子只知道父母对他不满意,而不知道父母要他怎么做,难怪孩子会将父母的指责视为父母的“情绪”。不少孩子抱怨父母整天对着他发脾气,真心地感到自己很无辜。另外,每个人对同一规定的理解可能不同,因此,规定必须很明确。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