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4-18 19:15:1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人的性格,有遗传基因的元素,又有后天的养成。基因的东西很可怕,根深蒂固,后天养成的东西,需要自我的挑战与更新。
宝宝什么时候可以看电视,要根据孩子视力发育规律来。
孩子刚出生时只有光感,视物一片模糊,这时候宝宝主要依靠嗅觉寻找母乳。视力很差!
宝宝满月时,只能聚焦眼前20~30cm的物体,超过这个距离还是看不清。宝宝清醒状态下,妈妈可以用黑白卡片让宝宝熟悉。
宝宝两个月大时视力开始发育。眼睛可以跟随物体慢慢移动,并且会出现保护性的眨眼反射。
宝宝三个月时视力达到0.02,视野范围可以达到180°,可以分辨出红绿蓝三原色。此时卡片可以带三原色让宝宝认。
宝宝四个月时,手眼可以慢慢协调,会观察自己的手,偶尔会触摸看到的物体。视力可达到0.02~0.05左右。
宝宝六个月左右可以较长时间注意某个物体,能抓住物体或某个东西放嘴里送,手眼协调更加娴熟。视力可达0.04~0.08左右。
宝宝八个月时视力接近0.1,开始具备判断距离远近,深度知觉开始发展,能区分爸爸和妈妈不同的长相。看到感兴趣的物体会主动移动身体去拿。
宝宝12个月时视力约0.2~0.3,深度知觉进一步提升。可以处理一些细小的事物,精细化动作明显增多,比如抓取小作物体。
宝宝一岁以后视觉进一步发展,6~7岁时视力达到1.0,此时视力和视野范围与成年人无异!
所以通常建议孩子满2岁以后可以适量看电视,每次5~10分钟,之后随着年龄增长再慢慢地延长时间,但最好一次不要超过30分钟。
孩子看电视是被动关注,电视高频画面变化是很快的。一秒钟大约24帧,高清电视则可达48帧,随着技术的发展还会更快。所以孩子看电视时间长了容易造成视觉疲劳,甚至近视!
小孩无故被打,不敢还手,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么做呢?具体情况你是不清楚的。根据你的经历,你认为该怎样做的。
我成长的经历告诉我,没有人会无故去打别人。多少会有一些不顺眼的事情发生。
至于不还手的问题,孩子是经过深思熟虑,平衡得失过后做出的决定。
不还手的孩子,是有心计的,是不会轻易屈服的。也不是不报复的。这是需要大人的仔细观察,及时引导,以免酿成大祸。
通常情况下,能够忍耐的孩子,心肠会更硬。一旦反击,必然是可怕的。
对于孩子受了委屈,要帮助孩子不要放在心上,学习释怀,大度。懂得小孩打架是不能记仇的。
什么叫懂事,每一个人的看法不一。有些事至死都不懂都太有人在,懂不懂事是一生的过程。孩子能否自律学习,自古至今都是个大问题,这于生活环境和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俗话说:三岁看大、十岁看老,这几千年总结的经典之说你不得不信。我有二孙、一男一女从岀生就在我们身边长大,一样的生活环境却得到两个天差地别的孩子。老大是男孩,由于传统习惯比较喜欢,小孙女从小就说爷爷喜欢哥哥,其结果是孙女读书不用操心。家庭只是小环境,对孩子的性格和爱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忽视学校这一大环境的影响。小孙子在读一二年级的时候,在学习上还能自律。但在二年级下半年开学报名时,孩子交上寒假作业时,老师看都沒看就扔到一边,当时我就想这下完了,从此后孩子就没认真做过作业。当然这不能怪老师,因为报名时人特多,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同一想法。我只想说明一个问题:孩子的改变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变化过程中,只要大人细心点还是能看得出来,只要抓得及时方法对路孩子会慢慢地向好的方面转变。
我用我自己活生生的例子来告诉你,孩子真的会遗传父母的性格。本人母亲超级大美女,本人父亲则是较为成功的小商人一枚。但是,我母亲有一个问题就在于,她的双商真的真的非常非常低,心智发育水平低,属于那种你几乎无法和她沟通的类型……
同款家长,孩子最后全靠自己悟性好,不然一生磕磕碰碰。其实不是遗传问题,是小时候母亲的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你!父亲忙,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长。自然的学习了她的行为和性格!会反思并改进说明你双商没问题,只是以前环境所致认知有误。不然双商低如何考上高中,大学,研究生的?一般人学习不努力都考不上高中的。
很多人的性格问题,很大年纪才重塑过来,但失去的已经永远去,再也回不来,而未来也没有机会再去改变。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真的非常重要,别人在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本能就会的东西,我们却要在长大后在无数多的痛苦当中认识到再有意识的去改变,是多么的艰难,会走多少的弯路,在这一路上失去多少机会,错过多少美好的人,原生的家庭真的是一个人福报的体现。
我也是有爸爸妈妈的怪脾气,成年后,在工作和婚姻中,不断碰壁不断反思,才终成为现在的自己,蓦然回首,已是中年!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