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4-12 19:07:3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两岁多的孩子大部分很多话都会说了,也能够比较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能明白大人给的指示,理解大人说的话。喜欢表现自己,喜欢大人无条件去满足他的要求,也喜欢得到大人的肯定和称赞。但是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会发泄,会大叫大闹,经常做错事还很固执,很犟。面对这样爱发脾气,性格也越来越犟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1、家有家规,国有国规,孩子的世界也要有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2到7岁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家长必须得给孩子树立规矩,不能无条件的去满足孩子。2岁多的孩子有自己的思想了,可孩子的世界还是一张白纸,需要大人去引导,去让孩子明白可为和不可为。我堂妹家的孩子也两岁多,可他的世界里没有什么可为和不可为,看喜欢的玩具不管是谁就抢,不给就抓、咬。堂妹说他不得,一说不高兴就来打妈妈,脾气大也很犟。这样的孩子在他的世界里是没有规矩的。
2、孩子需要沟通。2岁多的孩子已经有思想了,他能理解大人所表达的意思。不管如何,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作为家长不是怒吼,而且与孩子好好沟通,为什么不能这么做,这么做的坏处是什么,让孩子去理解你的意思,同样要给他一定的鼓励。
3、家长要说一不二。有些事情该坚持原则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孩子哭闹或者撒娇就心软,要明确告诉孩子二选一。
4、答应孩子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如果给了孩子承诺就一定要做到,这也是给孩子以身作则。
两岁孩子性格倔强固执,家长们应该结合宝宝的心理特点来化解小家伙们叛逆固执的情绪。
1、给予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
少一点对孩子的成长束缚,让婴儿期的宝宝可以拥有更多探索世界的机会和可能。
2、不勉强孩子分享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身上绝情的物权意识,更加有耐心的去引导孩子,去发现分享的乐趣。
3、注重自身对孩子产生的榜样作用
父母的言行会被孩子学习模仿,所以父母就更加应该做好自我约束。
两岁宝宝到底应该怎样去立规矩。两岁的宝宝用麻烦的天使来形容,真的是再恰当不过。刚刚有了一点独立的思想,总是喜欢和大人反着干,每天都要声嘶力竭的大喊,一不留神,可能睡地打滚,大哭不止,当妈的分分钟想原地炸裂。不过最终还得忍者脾气,把天使先安抚下来。这就是两岁孩子的日常,在国外,这个阶段有个洋气的名字叫做:terribletwo。
所以,很多妈妈们都在问,两岁的孩子到底要不要立规矩?如果要立规矩,孩子是不是太小了,能否去执行呢?如果不立规矩,任由孩子发展下去,那还了得?我个人认为,我们要给孩子的不是去立规矩,而是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去帮助孩子们,才是父母们需要去学习的。
换句话说,我们要怎样帮助孩子从小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呢?生活在19世纪的德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皮尔斯曾提到过,95%的孩子在2岁前是通过无意识的印刻和模仿来自动完成学习过程,只有5%的幼儿是通过语言训练完成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所用的行为要求、指示命令,这种用语言传达给他们的道理,只占到他们行为过程的5%。说直白点,想要孩子去干什么,父母就做给孩子看,让孩子去体验。所以,如果想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首先,学会用体验式的教学来教导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体验式的教学,就是怕孩子摔疼,那么就先告诉她摔倒了是什么感觉;告诉孩子烫手,不能动之前,先让孩子体验到什么是烫。我们学习的过程是有感知,才能明白,所以对于孩子,不要只是一味的命令她什么不能做,而是让孩子知道做了这件事的后果,让她明白后果之后,选择不去做。
其次,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只是去命令孩子,而是要自己做给她看。比如每次孩子玩了玩具都不会去收玩具,不要单纯的去命令孩子收玩具,她不会明白,也不会照做的。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她该收玩具了,边说边做给孩子看,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也可以把收拾玩具设计成游戏,每天都如此去做,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玩完了就收拾玩具的习惯。父母的带头去做,起的是引导和养成习惯的作用。
第三,给孩子立规矩,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两岁的孩子,她是好动的,如果家长命令孩子静坐五分钟,孩子当然是做不到的。当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时候,她一切都要建立自己的顺序,作为父母,如果和孩子对着干,只能得到一个喜欢乱发脾气,不听话的孩子。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她喜欢按照自己的秩序来,那么就不要和她对着干;他喜欢蹦蹦跳跳,就不要让她时刻保持安静。
第四点,学会温柔而持久的去重复。我女儿,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是因为我每天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去洗手。久而久之,每次只要问她回家第一件事干什么,她都会回答:洗手。刚开始她也会反抗到:先吃东西再去洗手,我从不吼他,但是洗手必须是进门的第一件事,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
其实,帮助孩子去建立好的习惯,也并不是那么难,最难的是父母本身就缺乏耐心。所以,在给两岁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用错方法,比如:
1.从来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强行的去立规矩。比如孩子就喜欢走来走去,父母非逼着坐在垫子上玩;
2.盲目的去立规矩。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总是忽略她还是个孩子。比如妈妈说,今天必须把玩具收起来,否则就不要去吃饭。最终,孩子可能玩具没收,妈妈气了一肚子火,孩子的饭还得吃,规矩没有建立,妈妈还失去诚信。
3.总是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不管是吼叫还是打骂,对于两岁的孩子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相反,经常被吼叫、打骂的孩子更容易脾气暴躁,这在一个家庭里,就像是恶性循环一样。父母传染孩子。
作为父母,耐心是最重要的,所以,不管我们学会多少方法,最终还是需要有耐心的去实施,去坚持,可能才会看到效果。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两岁多孩子不懂得分享非常正常。你跟两岁的宝宝谈分享,无异于对牛弹琴。
不愿分享就是自私?
绝对不是!
宝宝2―3岁,进入了“物权敏感期”,自我意识觉醒,觉得什么东西都是“我的”。
这是他成长发育的必经阶段,到了3岁才会出现社交概念。我们应该理解这种行为,而不是给孩子贴上“自私”、“小气”的标签。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鼓励但不强求
分享本身是一件美好的事,但是应该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不开心的、被迫的分享就是一种掠夺。
生活中很多这种场景:家里来了小朋友,家长不管孩子愿不愿意,直接强迫孩子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结果就是孩子哭了一整天。
如果因为一个玩具让孩子哭了一天,那么分享的意义何在?
玩具是孩子的,分享应该建立在尊重物品所有者的基础上。如果分享建立在痛苦之上,那一定是失败的分享。
有技巧的引导
把分享跟快乐联系在一起。当孩子玩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可以告诉他“小朋友把玩具给你玩,你开心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告诉孩子“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会很开心。”并且告诉孩子分享出去的东西会还回来。如果孩子不愿意一定不要强求,及时向对方解释。
当孩子与别人分享东西时,要及时表扬,让孩子获得满足感,认为分享是一件快乐的事。
鼓励孩子社交
多鼓励孩子参加社交活动,比如滑滑梯、搭积木等。让孩子多与小朋友接触,并让孩子遵守“轮流”、“排队”等规则。
让孩子明确物权概念,有些东西是“我的”,有些是“别人的”,有些是“大家的”。告诉他自己的东西自己有决定权,但是也不能随意拿别人的东西。
可以多带一些玩具出门,特别是不爱玩的玩具,可以尝试让孩子交换玩具,通过交换来学会分享。
作为父母,我们不必过度担忧。孩子会分享固然是美德,但是他今天能坚守住自己的玩具,长大后也会坚守住自己的底线、原则和梦想!以上。
两岁的孩子脾气就很大很执拗,说明做父母的平时就对她宠溺娇惯的不得了了,不要看孩子年龄小,实际上,她就像个小人精,她会察言观色,当她第一次哭闹的时候,家长就屈服了,她就知道这一招好使,于是每当她不如意的时候,她都会发脾气迫使家长来满足她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执拗。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来让她改正这个毛病呢?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这样:
当她再次哭闹发脾气的时候,对她不理不睬,你们该干嘛干嘛,等她把怒火发泄完了,冷静下来之后,告诉她发脾气没有用,你们不吃她那一套,有什么话好好说,不要发脾气,发脾气是最无能的表现,她有什么想做的或者想要的,告诉爸爸妈妈,如果是合理的要求,爸爸妈妈满足她,如果不合理,就不会满足她。她一看这招不好使了,以后就不会再乱发脾气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