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7 16:25:4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磨磨唧唧不是病,只是一种性格心态。
老实说,很多孩子行动迟缓并非刻意磨磨唧唧,而是对时间没概念,认为自己就随便磨蹭了一小会儿,怎么爸爸妈妈就要抓狂了呢?这种情况就属于时间观念不强,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认识到时间流逝的快速性,可采用计时法纠正,做法如下:
家长以10分钟为一轮计时单位,对孩子进行时间锻炼,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项任务。举例来说,今天家长想让孩子帮忙洗碗,那就给孩子用手机倒计时,并跟在旁边报数,让他明白一分钟只有60秒,而十分钟也不过是数到600而已。
当孩子开始被时间追着跑的时候,自然就明白了时间流逝的速度之快,为了效率,也会自我督促快速完成的。
这是生理性的原因。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发展特质,正常的。当然也和父母的日常教育习惯有关。为什么呢?
首先需要了解孩子为什么会磨蹭。追究本源是什么,才能对症下药。改变孩子磨蹭的习惯。
其一,生理性原因。四岁的孩子,刚开始上幼儿园没多久,一切面临着新的开始,而且是离开父母家人,独立一个人面对各种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身体素质还发育不够,比如:身体协调性比较差,手眼不够协调,四肢和思维不同步。而且注意力也不够集中。所以磨蹭是难免的。
其二,没有时间观念,不会管理时间。四岁的孩子,没有太多时间概念。几点钟到几点钟还不熟悉。所以也不太懂管理时间。不懂得应该多久完成一件事。应该怎么样做才是对的。别说有效率地完成一件事,他们理解这件事的主旨是什么命令是什么,都需要时间去理解,快和慢在他们看来没有什么差别。所以做事磨蹭是自然的。
其三,家庭教育的关系也就是说父母教育不到位,没有教会孩子做事计划安排,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或者孩子做某件事的时候没有兴趣。家长也没有引导他的兴趣。任之由之。孩子自然也就没兴趣了。
如果是比较大的孩子的话,排除生理原因,那就是教育的问题。所以,想要改变,就需要给孩子建立起时间观念,多和孩子沟通,做事有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方法:
1.教孩子认识时间价值。孩子并不知道时间意味着什么,不知道时间的宝贵。所以会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迭事。珍视时间和生命。
如果孩子还不懂认时间,那就先从认钟表开始教起。或者从太阳公公升起落下辨认每一天的流逝时间,或者从日常生活的早餐午餐晚餐,上学,玩耍时间,上床睡觉时间等等。
2.比赛式做事。竞争意识是孩子与生俱来的。得了第一就会有表扬有奖励,就算没有,孩子得了第一也会很高兴的。
所以可以和孩子比赛。比如看谁走得快,看谁收拾玩具快,看谁叠的积木最高……
不管是什么,比赛式做事无疑会加快孩子的速度,让孩子也明白,做的快的好处和快感。
3.多些鼓励表扬,少些批评。谁都喜欢表扬,不喜欢批评,但是很多妈妈们都喜欢批评孩子,看了孩子做什么都一副不耐烦的样子:刷个牙磨磨蹭蹭,你还能干啥?穿个衣服慢吞吞要穿到什么时候!走路慢吞吞,能不能快点?跟乌龟似的……
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语气,说不定孩子就会加快速度了:刷牙快点哦,要不牛奶都快凉了。哇宝贝今天穿衣服比昨天快多了哦,来,妈妈教你一招穿衣服更快的方法,走快点,说不定路上还能遇到你的好朋友呢,我们肯定比他先到学校……
4.让孩子尝尝因磨蹭付出代价的滋味孩子只有知道磨蹭会带来不良后果,才会自觉起来。早上起来磨蹭不肯起床,那就让他慢吞吞的,上学迟到,众目睽睽之下走进教室。还挨老师批评。孩子体验过了就不想继续这样了。
5.让孩子感觉到做事有效率的好处。比如快点做完作业可以多玩一个小时。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看一会动画片。
只有让孩子感觉到做事快对自己事有好处的,是值得的,是感觉到快乐的。他才会愿意这样做。
6.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做事磨蹭很多时候是专注力不够的原因,做事效率就低。所以有必要做一些提升专注力的训练。
比如提供安静良好的环境,不打扰孩子,不催促孩子。或者利用一些教具做训练。或者玩扑克牌游戏,提高孩子反应能力。
7.利用小闹钟,或者番茄时间管理比如写作业,训练一下15分钟或者20分钟之内专注写作业,要写多少作业。多久完成多少。提高效率为主。还能增加压迫感。
做完就休息一会。然后再继续。如此循环。
这样大脑不容易疲劳,效率也高。专注力也得到提升。
8.家庭教育方式调整做什么事之前提前和孩子讲。去哪里,做什么,我们需要多久时间,提前做好计划,出行安排。这样孩子就知道应该做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也就不会磨蹭了。时间观念也增强了。
9.多做运动,提升孩子身体协调性。运动的好处除了让身体更健康,结实,少生病,还能提高孩子四肢的协调性,手脚和思维同步。当大脑发出信号时,手脚能够完成指令。做事就快速多了。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自由撰稿人,童话故事创作者,绘本创作者,编辑,四岁孩子的妈妈,专注科学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
孩子拖拖拉拉最好的办法就是,孩子的事让他自己处理,书包自己的卫生,大人放开手,就是大人管的太多了,养成了什么事都有父母管,不用他操心,所以才养成了孩子拖拖拉拉的坏毛病。
家长您好,很高兴收到你的提问:
孩子做事拖拉,是做什么事情都拖拉还是做不喜欢的事情会拖拉?如果孩子做什么都拖拉,可能孩子本身就是慢性子,如果孩子会选择性的做事拖拉,那可能是孩子在做这件事上的背后有情绪,当然任何情况都没有办法来给孩子定性,孩子发生这种情况也不是单一因素,我们需要多方面考虑,了解孩子这样做背后真正的原因。
我们平时生活中,经常让孩子快起来。在吃饭时,我们会强调:"赶紧吃吧,看谁能得第一名";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我们强调:"赶紧把书放好";在进行户外活动时掉队了,我们强调:"你走快点行不行,人家都走到哪去了?"相信这都是生活中我们经常出现的,那么我们家长要做哪些事情才能帮助孩子改善拖拉的坏习惯呢?
1.父母做表率
在生活中,父母是不是也有拖拉的问题,言传身教,如果希望孩子能雷厉风行,家长要以身作则。
2.提前准备
如果孩子在每次上学或者出游的早上都会拖拖拉拉,没有办法按时起床,我们可以提前叫醒孩子早点准备,孩子可能还会拖拉,可以刨除这部分的准备时间,孩子提前准备好之后,可以让孩子等你一下,“宝宝今天起得真早,都可以等妈妈了”给到孩子鼓励。有的家长会心疼孩子睡眠少,不忍心叫醒孩子,以至于严卡时间,最后孩子稍拖拉,就会让家长很焦虑,一直催促,如果这样,反倒不如提前准备。
3.巧用方法
想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贵在坚持,更重要的是要用好的方法吸引孩子的兴趣,按照孩子能够达到的发展阶段给孩子分配相应的任务。
4.及时具体化的鼓励
给孩子分配力所能及的任务,要让孩子感受到一点点难度,但是一垫脚就能够达到的,让孩子有信心去尝试,愿意去做,同时内心不会有情绪。
了解更多更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请关注“积木育儿”头条号或微信号。
首先,你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孩子有啥错误你要心平气和的说,比大吼大叫的效果好。
其次,站在孩子的层面上换位思考,不要总是感觉自己是大人就自己对,要多倾听孩子心里想的。别有事没事大声吼叫,让孩子内心会很烦的。
最后,想说的是,你也说他/她是孩子,如果他/她很懂事的话不会犯错误的话,还是孩子吗?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的表现,都会慢慢长大,越来越好的。
善意的劝告你,对任何事情都要心平气和的耐心的解决。大吼大叫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美好的生活从不大吼大叫开始吧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