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6 10:13:1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心理扭曲就是从外界得到的信息经过大脑后,被封闭的心理给扭曲了,形成了错误的认知,进而影响一个人的行为。它是一种逆向心理,往往对某些事物的发生感到抗拒。
其具体的特征可以分为三大类型1.不守规则,无视道德底线
一般人大多被道德、法律和自制力约束着,维系着社会秩序。但生活中有这么一种人,他们不想克制自己内心的欲念,只要一有机会,就各种钻空子,无视道德,甚至对所谓的规则表现出厌恶和不屑,这样的人以自己各种不择手段的成功为自豪,丝毫不在意自己的言行可能造成什么后果,即使形成了什么后果,他们也毫无悔意。
2.冷酷无情,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痛苦遭遇时,我们的同理心会使我们不自觉的将自己替换成事件中的主人公,来感受当事人的心情。但这种品质并非每个人都有,有的人在看到别人的不幸后,反而很冷漠,甚至表现出异常兴奋,情绪高涨。比如,这次疫情中,某许姓女留学生面对大家抗疫行动,在微博上骂出了一句,“救你妈逼”。
3.严重的被害妄想,报复心重
通常,对于伤害,我们会及时处理,然后会慢慢随着时间遗忘伤害带来的痛苦。但是,有这么一类人,随着喜欢到处收集别人对他造成的各种伤害,甚至一直对这些伤害耿耿于怀,哪怕这些伤害可能是细小的、无心的,他都能想象成各种阴谋。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他们对于这种“伤害”的记忆不是越来越模糊,而是越来越清晰,反复“复习”,报复心越来越重。而他们最明显的一个外在表现就是:只要一有人和他聊天,或旁边有人聊天,他就开始控诉某某对自己造成多大的“伤害”,并且强烈渴望引起他人的共鸣。
如果按性格特征,还可以分为七种类型1.极度自卑型
自卑,很多时候来源于对自己的不够自信或某种挫折,即使是对于抗挫能力较强的人而言,也是或多或少有点自卑的。但一般人往往只是某方面自卑,还不至于全方位的自卑,甚至对自己不合理的低评价。而对于心理扭曲的人,他们的自卑也是扭曲的。他们一旦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产生各种不良情绪,一味的抱怨、自怜自哀、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丝毫不会想着去分析事情产生的原因和自己不良情绪的根源,总结经验,东山再起。
2.自以为是型
自以为是,顾名思义就是自诩正确无误,容不得别人一丝批评。这种自以为是下,可能有两种心理作祟。一种是害怕别人比自己强,因而故作清高,表现出一副强势、傲慢、声色俱厉的样子,自欺欺人,本质上是害怕面对失败和自己的缺点。另一种是自高自大、飞扬跋扈,认为自己就是比任何人都强,目中无人,属于典型的婴儿期全能幻想,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也不能接受他人的意见,任何情况下,不能客观的面对和分析事实,片面而偏执。
3.疯狂嫉妒型
人人都有一颗嫉妒的心,但对于心理扭曲者而言,他们的嫉妒是病态的,可以渗入到各个细节。通常,人们由于个人出身、学习能力、工作水平、个人技能等造成的不一样的结果,或因为财产、地位等社会资源分配不平均造成的不平等、贫富贵贱,多少会产生一些嫉妒。有些人会把嫉妒化为自己前进的动力,有些人则是反复攀比、细嚼慢咽,使得原本就不太理智的心理产生了过大的压力,导致心理扭曲,以至于别人的优点或成功对他是一种刺激,别人的失败反而成了他的安慰,整天打听别人,制造是非,对别人的不幸幸灾乐祸。
4.自私自利型
自私之心自古有之,是万恶根源之一。作为人性的阴暗面,自私在主观上表现为因私心杂念不顾情义,不讲公德,使坏心眼;客观上则表现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假公济私。一个人的自私一旦到了扭曲程度,便会只知索取,不知感恩,不愿付出,犹如吸血鬼、白眼狼,甚至可以翻脸不认人。
5.虚荣型
所谓虚荣,就是只讲究表面上的风光。心理学上将虚荣描述为一种扭曲了的自尊,是人们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社会关注而表现出的一种不正常的情感,属于性格缺陷。例如,有些人成名后,各路“亲戚”都来认领,甲说这个人是他们学校毕业的;乙说这个人是他们村出生的;丙说这个人在他们的地区长大;丁说这个人在他们那里受教育……总之,怎么能让自己觉得脸上有光,就怎么往自己脸上贴金。但事实上,人家和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6.妄想型
这种妄想,可以是指向个人未来的想象过程,也可以是一些不切实际的自我想象。例如严重的被害妄想,总怀疑别人对自己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是有阴谋的;整天幻想自己取得了各种成功却从不付诸行动;在自己实力与现实严重脱节的情况下,妄想别人钟情于自己或崇拜自己等,长期发展下去,会患上妄想症,甚至心理变态。
7.其他极端型
除了上述六种类型,心理扭曲还有一些极端型。例如自怜自哀的弱者心理和“我弱我有理”的强盗逻辑;再例如厌女症、整天疑神疑鬼、捕风捉影。等等。
心理扭曲与心理变态不同心理扭曲属于一种逆向心理,对事物的认识是有偏差的,不能客观分析,和心理变态不同。
心理变态指的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偏离了常态,在思维、知觉、情感、意志等方面表现异常,属于一种病态心理。拥有变态心理的人,内心其实是可以对事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的,但是他不愿意尊重规则,而是利用自己对事物的认识和自己掌握的一切知识和资源,来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比如,奸尸、性侵、骚扰、恋童癖、异装癖、念物癖等等。
一个人的心理扭曲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成长、性格等因素都可能影响个人心理成长。它可能发生在学校里;可能发生在单位上;可能发生在家庭关系上;可能发生于别人的负面评价;还可能源于自身的自卑和原生家庭灌输的“不够好”观念……每个人在生活中都可能遭遇到不信任或不安全感,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疏导、情绪宣泄,之后很可能发展成为情感隔离、认知偏差,甚至心理扭曲。无论基于何种源于,及时察觉自己的情绪,并用诸如运动、K歌、逛街、瑜伽、写日记等各种情绪宣泄的方式及时疏导,并建立起自己的社会支持资源,都可以大大缓解自己的焦虑和不适,避免心理上进一步的伤害和扭曲。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或您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350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胖爸聊儿童
2020年03月11日·优质儿童领域创作者
关注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或多或少地都会表现出分离焦虑。我家大宝儿3岁入幼儿园在这方面表现得比较明显,在入园第一个月每天早上都不想去幼儿园。
1.哭闹这是宝宝最直接地表达情绪的方式。从我家到幼儿园,步行20分钟左右,我家大宝儿一开始能从出家门哭到进班。这个时候,是无论给他换什么样的话题,他都能转到不去幼儿园上,目标很明确。送到幼儿园后,我把他交给老师坚决转身走,绝不多看一眼。因为,孩子的观察力非常强,只要他见到你有一丝心软,他就会哭闹得更加厉害。其实,我也想在班门口或者幼儿园外多看孩子几眼,可我觉得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阶段,家长心“狠”一点,孩子会成长得更快。
2.不让父母离开孩子在幼儿园适应一周左右,当他发现哭闹没有作用,自己依然要上幼儿园,于是,他们的“表演”将会升级。当然,不排除他们在模仿其他小朋友的方法。我家大宝有一段时间,好不容易路上不怎么哭了,要进班之前,立马抱住我的腿不让我走。
3.找借口当孩子看到前面的方法没有作用的时候,就会找一些借口,比如:我要去游乐场,我要去公园玩,我要回家等等,总之一句话,我就是不去幼儿园。
4.赖床有的宝宝还会通过赖床的方式拒绝上幼儿园,他们以为我不起床,就不用去了。然而,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好办法。
5.“装”病有的宝宝会说:“我生病了,今天去不了幼儿园了。妈妈你帮我请假吧。”有时,还会假装咳嗽两声,证明自己是“真的”生病了。这演技,必然走一波小红心加关注。
总之,宝宝入园的分离焦虑需要每一位宝爸宝妈的关注,帮助宝宝顺利度过入园适应期。具体的做法,我曾在《小胖子与小胖妞——小胖子入园的分离焦虑》一文中谈到,感兴趣的宝爸宝妈们可以浏览阅读,欢迎各位家长提出宝贵意见。
以上分享我的一些经验,欢迎您在下方评论,我们共同探讨。更欢迎您点开我的头像,帮我点个关注!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作者删除!
夜已经很深了,这时候看到您的邀请。我想你很可能很着急,就赶紧来回答你的问题。
孩子脾气大,烦躁不安,原因是什么呢?你知道吗?我感觉家长要想帮助孩子,首先应该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脾气大,为什么会烦躁不安?知道原因以后才能够对症下药,才能够有针对性的帮助他,如果不知道孩子脾气大烦躁的原因那么想帮助孩子也非常的困难。很可能适得其反,你越想帮助孩子反而呢,让孩子的脾气变得越大,因为你帮的不是地方。
当孩子烦躁不安的时候,你可以让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做他感兴趣的事情,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让孩子慢慢的变得安静,便得转移注意力,当他的精力转移到他所喜欢做而且愿意做的事情上的时候,他的脾气就会变小。
多让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氛围里面,孩子会自我约束,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会变得乖巧,而守纪律,守规则,会自我,压制自己的情绪,而且呢,孩子会受到其他人的影响,慢慢的也会变得开朗而快乐。比如说孩子可以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和他人配合。积极表现获得别人的夸奖,那么他的心情也会变得好。当然也可以听听音乐,参加体育锻炼,让自己身心放松。
还可以让孩子和心爱的朋友进行沟通,如果家长不能够帮助孩子家长,和孩子沟通有困难的话,那么可以让孩子喜欢的人和他沟通,劝劝他,让他心情变好一些,那么有可能也会对孩子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希望这些话能让你有所启发,对孩子有所帮助。
对同床异梦有什么想法?
看到这个问题之时,我除了百思不得其解,内心更是五味杂成。
所谓同床异梦,就是夫妻俩还在一起生活,但已是各怀心事,内心已经准备冷战或起义,犹豫着或已筹备着各奔前程。
我不解的是,茫茫人海,你俩就恰好偶遇,走到了一起。那么当初的爱呢,当初的以身相许呢?难道是真的糊涂姐遇上傻二哥了,那时就没有共同的梦了?
生活毕竟不仅仅是浪漫,生活真的是柴米油盐的洗礼,这一洗,既能把许多真正的爱越洗越纯;也能把一些似成熟不成熟的爱越洗越真;这一洗,洗出了许多夫妻的患难与共,也洗出了大浪淘沙下的同床异梦。
岁月是真爱的见证,患难是真爱的试金石。相恋,我们姑且看作是男女两人的事,那么结婚,或者说有孩子,这就是一个家庭乃至一个社会的问题。夫妻同梦,社会欢迎,夫妻异梦,且各自思量!我们怎么思量呢?
一,成人不易,成家更难。双方,放下身姿,为家庭、为孩子、包括为社会,耐心沟通,改己所不对,创对方所希望,解除异梦,同入梦乡。
二,梦不同在,各奔远方。如果,解释、沟通、劝慰、这些都做了,一张床,还是两方梦,那么,长痛不如短痛,解痛必须行动,摇醒对方,办纸一张,然后道声珍重,各自重生,解放自己,给她以希望。
最大原因是父母没有足够时间去了解孩子和陪伴孩子。穷养富养都不如爱养,孩子是大人的缩影,如果你脾气暴躁,他们也会失去安全感,以为暴躁才能保护自己才是解决事情的方法。所以我们大人首先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先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好好沟通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