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3 16:18:0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谢邀!以前孩子是否也这样?如果是,那就是养成的习惯。孩子太溺爱了不行!合理需求可以满足,多讲些道理给他听。如果不合理,耍脾气无理取闹,就要干预了。不是上来就打,先告诉他这样哭闹不对,不听话的后果可能要挨打,并且大家不喜欢他了,还不听,照屁股拍几下,也别太用力,大家都去干别的,别有打的有哄的,那样他也不听。当他闹过无趣了,停了哭闹找你说话时,要表达出我们还是爱他的,因为他犯了错才打的他,以后别这样了好不好?他承认错误了后,我们再夸他,让他做个懂事的宝宝才招人喜欢。经过一段时间调整,孩子的脾气应该就改了,多与孩子沟通,增加相互信任,他才听你的话。
你的心理状态,我都走过,孩子三岁半被诊断自闭症,我一夜白了头,身体消瘦面部憔悴。我是置于死地而后生了。我儿子三岁半去幼儿园,不应名,无对视,无指令,少许语言,乱跑,刻板行为一大堆。我通读十余本自闭症相关书籍,发现他所有行为的背后有原因,因为他感官敏感,有的确实迟钝。我儿子听觉敏感,对声音敏感导致他总是捂耳朵,烦躁不安。他触觉敏感,导致他不喜欢身体接触,不喜欢理发。他视觉不协调,总是注意细节上的事物,深色地上的头发,蚂蚁都能很快看到,但是远处的飞机,小鸟,远处的人物他视而不见。他本体感觉失调,喜欢转圈圈,来回跑。
我针对他的问题个个击破,带他体验各种感官的刺激和锻炼,让他不再怪异,不再敏感。除了这些感官脱敏,还有大运动,语言,绘本,游戏,随时穿插着带他互动。现在我的儿子喜欢和同学一起玩耍,做游戏,语言基本上没问题,逻辑思维比较强。我已经给他脱帽了。
我从小到大信奉的格言就是,找到问题,找出原因,消除原因就能解决问题。我总结的这几年的感官脱敏针对性的干预,互动式陪伴的方法,可以说是完全解决我家孩子自闭症的最好方法。我不能保证适合所有自闭症孩子,因为每个孩子的症状和问题不一样。希望给你们启发。
1.这是因为一岁半小孩正处于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他们的大脑发育迅速,开始对事物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同时也会在尝试中遇到一些不愉快和挫折,而他们又缺乏较为成熟的情绪处理能力,因此容易表现得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发脾气哭闹等。
2.此外,小孩子在这一时期,他们的语言能力未完全发展,很难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可能会选择哭闹发脾气来引起父母或者其他人的注意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3.因此,对于一岁半小孩发脾气哭闹等行为,家长们要保持平和心态,理解孩子的行为所表达的意思,耐心引导和教育,哄抚孩子同时也要让他们学会逐渐掌控自己的情绪。
在思考如何改变孩子性格之前,也许我们应该先思考,孩子急躁的性格就是一种缺陷吗?
首先,与常识中大家认为的不同,孩子的性格并不完全是由后天决定的。先天的基因决定了孩子从刚出生时就有了自己独特的气质(temperament)——这是一种在童年早期会展现出的性格特质。
心理学界在如何测量孩子气质方面有三个基本公认的维度:
活跃程度(喜爱活动的强度大小)
社交性(是否愿意和人建立关系)
情绪性倾向(是否容易产生情绪)
而在这些维度上的不同表现并没有优劣之分,内敛的孩子和活泼的孩子一样有自己的优势。同样地,脾气急躁并不是孩子的性格劣势,而是孩子情绪性倾向的展现。
当然,当孩子的急躁对日常生活影响比较严重时,作为家长还是可以进行引导。
如果孩子的急躁是先天造成的,那我们是不是就无能为力了呢?并不是,当我们无法避免情绪像潮水一般涌来时,合理的疏导和管理也能避免情绪带来的不良后果。面对情绪管理,我们需要注意两个重点。
第一点是学会发现和了解孩子的情绪。情绪表达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当孩子只会通过笑或哭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时,家长应该怀着理解的心态,通过发生的事件去猜测孩子可能有的情绪,通过语言引导孩子进行表达。比如在孩子乱扔东西的时候对他说,“妈妈知道你很愤怒”——让孩子明白原来这种情绪叫做“愤怒”。
每一次对情绪的成功疏导都会成为孩子学习如何控制情绪的垫脚石。
第二点是表达对孩子的理解,接纳和分享孩子的情绪。比如面对孩子的急躁,
错误的反应是:“急什么急,你就不能有点耐心吗?”(否定了孩子正在经历的“急躁”,孩子会以为他产生这种情绪是不对的,或是觉得你无法理解他)
正确的反应:“我明白你现在很急躁,妈妈有时候也会这样,当妈妈急躁的时候是因为…,那你可以告诉妈妈你急躁是什么原因吗?”(点出情绪,并表示理解,引导孩子表达)
情绪并没有优劣之分,即使是负面情绪也有它存在的意义。对孩子情绪的接纳和理解不仅能缓和孩子的情绪,也能促进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孩子会渐渐明白情绪是一件可以坦然面对的事情,负面的情绪可以通过正确的表达和调节方式疏解,不需要积压在心里,或靠不恰当的方式解决。
以上。
家有宝宝学心理:“欢迎关注头条号"家有宝宝学心理”——全网超过400万用户信赖,专业的亲子育儿心理社区,陪伴你和宝宝幸福成长。
Reference:
Perry,N.B.,Dollar,J.M.,Calkins,S.D.,Keane,S.P.,&Shanahan,L.(2018).Childhoodself-regulationasamechanismthroughwhichearlyovercontrollingparentingisassociatedwithadjustmentinpreadolescence.DevelopmentalPsychology,doi:10.1037/dev0000536
情商无非就是孩子与孩子、大众的相处应对之道。有时单凭家长的说教,孩子是不容易理解的,那怎么做呢?
首先、引导孩子多阅读。阅读不仅可以通过全面的知识为谈资铺垫,还可以学到故事中人物的相处及说话技巧。
其次,多带孩子去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孩子交朋友。在互动实践中跟孩子讲与人相处的道理。
最后,快乐是动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环境,并鼓励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问题。
引导孩子也许需要很长的过程,但是你的坚持一定会为孩子赢得未来精彩的人生!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