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1 22:20:0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抓住进步的具体细节表扬,持续不断的表扬,表扬要落实到具体的每个细节,不要空泛。比如今天扣子扣的特别好,今天书包收拾的很整齐,努力每天发现孩子的几个点,发现就正式的表扬。持续一段时间,孩子就会越来越好。
同理,批评孩子也需要批评具体错误的地方,不能搞人身攻击,诸如:笨死了,随谁啊?我怎么生出你这么个孩子来之类的话尽量不要说,这种话除了能发泄家长的不满情绪,没有任何益处,作为成年人的家长,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孩子弱小就肆意发泄情绪,肆意发泄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暴力。
首先,我们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超群拔类的、让人羡慕赞不绝口的。可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没有做到正确的引导,甚至一个不经意看起来很微呼的一句批评或埋怨就会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他以后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犹豫拿不定主意,对自己的选择没有自信心。
自信心就是相信自己的力量、能力和作用,是在自我评价上的一种积极态度。自信心是孩子学习、生活成功的精神柱。孩子有没有自信心和父母的教育密切相关。
那么,我们应该怎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说过:婴儿出生那一刻,就是才华横溢了。仅两年的时间,就学会了语言,比任何一位哲学博士都要好,三至四岁左右,在语言方面就是能手了。1.不要大声地呵斥孩子子。孩子从一生下来对这个世界都是很好奇的,孩子的天生的本能就是看见什么都要用手去摸一摸,玩一玩,而很多的父母都认为自已的孩子太过于调皮捣蛋,大声地呵斥孩子、甚至还随手打了他几巴掌,久而久之,孩子在无数次的呵斥中就会慢慢地变得越来越老实了,规规矩矩地不再爱捣蛋了。
这时候。也许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变得懂事听话了,其实是孩子本来活泼好动的本性在无数次的受挫后变得不自信了,他不敢动的原因是因为怕挨骂或挨打,他的这种不自信的表现已经产生了一种自卑的心理,会影响到孩子以后上学或工作,在学习中不敢在开动脑筋想问题,不敢大声回答问题,他害怕做错了会受到别人的嘲笑,他只能把自己的本性隐藏起来选择去做别人眼中的乖乖孩。在工作上也是逆来顺受没有自己的主见,所以说父母的行为是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都极其重要。
对于调皮捣蛋的孩子,虽然很让人头疼,但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正确地指引孩子。如你在洗衣服的时候,孩子也在跟着玩瞎帮忙,弄得满身都是水。这时候你不要冲孩子吼,你就让他玩,耐心地教他该怎样洗衣服,你要肯定孩子的动手能力,给他一个鼓励,相信他能做得好的。就算他弄提浑身湿漉漉的也没什么,大不了再换一身干衣服嘛。
要相信调皮的孩子一般都是聪明的孩子,不要轻易去阻止孩子的动手能力,这样会让孩子的自信心受挫。
2.不要总拿孩子跟别人比。我去学校接闺女放学的时候,看见一位家长拿着一张试卷对着她的女儿嚷嚷:“怎么只考得98分?小香都考100分拿第一名,真笨你”!而她的女儿畏缩地跟在她的身后一句话都不敢说。孩子不是天生的笨,孩子考98分已经是不错的了,我们要给予她一个肯定和一个鼓励,可能她不是因为不会做才输掉的2分,而是因为粗心或者因为写字马虎不工整才给扣的分,我们先找出原因,帮助孩子下次应该怎么做争取拿一百分。而不是开口就骂她笨,拿别人来把她比下去。
在孩子的头上总扣着一顶不如人的帽子,给孩子打造了一个不如人的标签,无形中就给孩子幼小的心灵增加了很大的压力,会造成她对学习或者对自己都不自信。
3.适当地给予孩子更多的肯定和鼓励。记得我从五岁开始,我妈妈总是鼓励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如扫地洗碗之类的活,不管做得好与不好,她总是要夸上我一两句,慢慢地,等我到了八岁的时候,家里所有的务活我都能帮上忙了,妈妈的这种鼓励也影响到我以后的学习,给了我满满的自信心,让我一直都认为我是最棒最优秀的,所以在学习上我的成绩一直都很好。
应该多鼓励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让孩子感受到他在父母的眼中也是有能力的、也是有作为的。
4.孩子的不自信是因为底气不足。我的小闺女,因为我们的过份宠溺,我们没让她读幼儿园就直接去读学前班了,第一次上学的时候哭得撕心裂肺的,在学样里不敢跟别的小朋友玩,不肯读书写字,我也没要求她在学校能学到什么,我特别叮嘱老师千万别大声跟她说话,先得帮我哄住她适应学校的生活再说。每天去接她放学的时候,我从没有问过她:“今天学些什么呀”?我一直都是问她今天过得好不好玩呀?跟哪个小朋友玩的呀?
慢慢地过了大半个学期,有一天回来,小闺女突然跟我说:“妈妈,我们班有两个人考了一百分,我也想要考一百分,我也想做学霸”。那一刻,我可高兴了,我闺女知道要主动学习了,她可是连笔都不肯拿过的呀。后来,她每天在我的辅导下读书写字,慢慢地在学校肯做作业了,在老师的表扬下更为积极地学习了。
因为我们给予了她的肯定,她找到了自我,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和信心。
有些孩子是因为接受能力比较差,因为在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自已听不明白,被老师提问后回答不了会觉得很丢人,会害怕同学的嘲笑。错的次数越多,他的学习心态就越消极,因为自己的底气不足而对学习越来越没有自信。这时候,作为父母的不要因为孩子的成绩差就爆燥如雷地责骂孩子,一定认真地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预习及温习功课。
帮孩子找回自信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提前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他学会了,心中的底气就足了,就不害怕老师的提问了,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赞赏会让他觉得自信满满。
5.家庭和睦,多花一些时间陪陪孩子成长。孩子的自信与他的父母的关系很大,一般家庭和睦的家庭里的孩子性格都比较活泼开朗。对于内向害羞的孩子,我们再忙也要抽空陪陪孩子,带他出去人多热闹的公园里跳跳舞,唱唱歌,培养孩子的胆量的同时,也让孩子找到了自信。
父母的陪伴就是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而安全感就是孩子最大的自信心来源地。
我是若水:专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等,专注悟空问答。欢迎关注!
古希腊哲学家亚历士多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无数的行为活动中凸显其性格的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是性格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作为父母,应尊重顺应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的性格自然形成。作为父母,不能控制孩子,也不能让孩子控制父母。要想孩子性格好,父母首先应该清楚:孩子生而平等,地位不比父母高,也不比父母低;父母只有培养教育孩子既是义务,也是责任;没有控制、命令孩子的权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让孩子感到他是家庭的一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要给孩子做好表率。父母也不能做口头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参与到孩子具体的学习生活活动当中去,和孩子一起做事,一起探究,一起思考,一起分享。
学校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是性格的教育,是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受玩小动作,孩子做事粗心大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做事、做作业拖拉,孩子的日常学习活动中专注度不高等,都是客观而真实的存在着。什么是好学校?悦纳自己的就是好学校。什么是好校长?有办学思想的校长就是好校长。什么是好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我们每个人高矮不一、美丑不等、各有所长、五光十色、甚至千奇百怪,一个好的学校就是绝不大惊小怪,无论怎样,都统统接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这就是教育的内涵;这就是校长的担当,这就是老师的作为。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无论是家长、校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是既能享受得了幸福,也能担负得起苦难。良好的教育,并不会帮我们免除人生的苦痛,但可以决定我们的态度,教得我们应对的方法,直面所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结果。假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性格上,如此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相信,未来的孩子,性格上一定是坚毅的孩子,一定是果敢的孩子,一定是规矩的孩子,一定是自有作为有担当的孩子,一定是既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孩子,一定是宠辱不惊的孩子。
一家之言,敬请批评指正。(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必删。)
若水---2019年7月22日
您好,非常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我觉得小孩能喜欢独立动手爱思考,需要做家长的做到两点:第一,鼓励,第二,放手。
鼓励是来自于家长的赞美表扬,但这是有技巧的,现在流行说要夸孩子就多夸过程不要夸结果。比如,孩子画了一辆车,我们最好不要说“你真棒”“你真聪明”此类的话,而是像这样:“我看到你画了一辆车,我很喜欢,嗯,颜色很鲜艳,这个蓝色像天空一样,你画的线条也很流畅,这里很直,这里弯弯的”。在这里我只是简单的举例,当然我们可以说的更详细,各种不同角度去说,总之就是夸过程,孩子大点了也可以“因材施教”。如果他平时不够专心,就可以从这方面鼓励他,如果他平时坐不住,就可以说他今天坐的比上次时间长。话说回来,独立动手爱思考也是一样,夸他这个想法好,这件事是自己做出来的,我们可以强调这些方面。
放手也是一样。家长刚开始看到孩子做的不好不要去打乱他,家长先管住自己的手和嘴,保护好孩子的信心,让他尝试,久而久之孩子肯定愿意自己动手,但如果经常受到批评责备,他肯定不敢动了。思考能力的培养也是需要我们做到一定程度放手的,怎么讲?我的意思就是多和他交流,提问,从5w和1h的角度,也就是who,when,where,what,why,how。刚开始也许他会说不知道,那我们也不要放弃,启发他说,一点一点的说,像聊天一样,这里关键的是要给他留点思考的时间,每次问完了说完了等几秒钟,看看他的反应。
鼓励与放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好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看到效果的,坚持成为一种习惯。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谢邀。
每一个不自信的小男生背后,都有一个或者一对凶残的爸妈。
想让你家娃自信,狼爸虎妈,得先变成??。
要孩子有自信,你得让他觉得他确实是行的。
手段两个,
第一是他真行。
我们家孩子,14岁被他的教练安排他去参加广州市的跆拳道青年赛。青年赛嘛,最小年纪就是14岁。
看到第一轮抽签的对手,我就知道他不行了,对手是一个19岁的小伙子。
14岁,还没完全变声呢,怎么打的过19岁的小伙子。
我儿子没管,冲上去就打,一开始还把对手打蒙了。不过很快对手就醒悟了,一反击,我儿子就被击倒了。
打19岁的,不怂,到了学校,打同龄人,就更不怂了。
第二,你得让他觉得自己行。
要让他觉得他自己行,你得给他机会。
我儿子学钢琴,小时候我就隔三差五让他去表演,去参加比赛。去旅游住酒店,大堂有钢琴,我会创造机会让他去弹。
一个小屁孩在大庭广众弹琴,很多掌声的。观众的掌声和赞许,是他自信的源泉。
总结吧。
自己有一技之长,然后经常有展示的机会,孩子自然就有自信了。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