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8 04:14:0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日渐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他们反对父母把自己当小孩去看,且为了表现自己的非凡,他们也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批判的态度。
孩子的叛逆期一般分为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个性发展,心理生理发育等特点,应对的方法也不同。
1,2到3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中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成为宝宝叛逆期
2,6到8岁时,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成为儿童叛逆期
3,12岁到18岁时人生第三个叛逆期,这是大家最常见的青春叛逆期
青少年叛逆行为呈现一些共同的特点
1,年龄特点,14岁左右的青少年叛逆行为的高峰年龄
2,性别特点,具有反叛性格的学生中,男生多于女生
3,教育特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要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更反叛
4,诱因特点,主要表现在孩子和家长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激烈对抗
5,行为特点,叛逆期的青少年大多会不计较后果,做出十分极端的事
孩子叛逆期的发展特征一般有以下几点?
1,感受并学习处理更多的情绪,
2,追求自主探险,
3,变得更为倚赖人,
4,挑战父母爱说不要
5,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孩子叛逆期的心理原因
1,我已经长大了,我行
2,为什么我不能?
3,试探家长的底线
4,想受到关注
5,我在表达我自己的观点
一般而言,处理叛逆期的教育方法
一,放手让孩子的事情让孩子自己做,家长只做一个旁观者,及时给予合理的引导,这才是不引起叛逆期,叛逆的孩子的方法
二,和孩子做朋友,叛逆期的孩子喜欢和朋友谈心,以朋友的身份与孩子交往,孩子能给父母说一些心里话,有事的时候也愿意求助父母,而不是会孤立独行,一交流有吵架
三,父母要充分认识孩子的叛逆期,孩子在叛逆期思想性格的定型时期,父母给孩子充分的自主权并不等于不管不问,而应该是更加关注
四,把决定权留给孩子,什么事都为孩子做主,等于扼杀了孩子的自主能力
五,充分相信孩子,大部分而言,孩子的叛逆期到了,并不是孩子变了,而是父母没有做好准备接受孩子出现叛逆期,父母要相信孩子自己能行,要给孩子以积极的暗示,要让孩子形成自主的好习惯
六,父母要提前做好功课,要对孩子的叛逆期,可能发生的这种情况有一个初步认识,才能对孩子的叛逆期进行合理的引导
七,注意家庭氛围的和谐,父母与孩子在叛逆期,会发生剧烈的冲突,严重的时候,孩子会不想回家,父母应考虑板家庭氛围搞好,这关系还这孩子以后性格的形成。
说实话,这样的孩子,搁在谁家里都头疼。但是是自己亲生的,不管怎么行?况且9月份开学上初三,毕业班啊!到底该怎么管?
赶紧先静下心找找原因。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不是一时半会儿形成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而要找原因,首先是家庭,其次是他的兴趣爱好。
1.从家庭中找原因。这个孩子不爱说话,爱发脾气,思想极端,如果真是这样,多半原因来自于家庭。家庭中的成年人是不是也不爱说话,性格内向?尤其是孩子的父母,有没有一方比较爱唠叨,遇到事情喜欢发牢骚,或者有没有一方爱发脾气,遇到事情容易暴怒或者总想去打骂对方?再者,父母双方感情是否和睦?如果双方感情不和,整天吵架打闹,或者进行冷暴力,都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容易出现题主所说的这些现象。
2.从孩子的兴趣点找原因。
如果没有上述的几种家庭原因,那么就直接观察孩子的兴趣点,看他是否整日迷恋于网络和手机?网络或手机成瘾,也会导致孩子不爱说话,爱发脾气,容易走极端。手机及网络上能够吸引孩子的有三种内容,第一就是游戏,对男孩子来讲,尤其是战争类游戏和一些暴力游戏,玩久了很容易变得冷漠;第二是网络小说,现在的孩子大多喜欢在手机上看电子小说,据调查,玄幻类小说最受中小学生欢迎,在孩子应该接受正能量精神食粮的时候,看过多的玄幻类小说,会影响其思想行为变化,很容易出现思想走极端;第三是自媒体,比如孩子们爱刷某音,看某某视频,这些快餐文化会让他们产生浮躁心理,久而久之就爱发脾气,甚至走极端。
针对原因赶快定策略吧!1.父母以身作则,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绝不仅仅是孩子要什么给什么,也不是说必须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一个安静的书房。这里的环境主要是精神和文化层面的,要保证家庭所有成员之间的和谐,父母要带头改变自己,做出表率,保证在夫妻之间,在父母和孩子之间能够彼此真心交流,要站在平等的基础上,所有成员共同参与家庭事务管理,共同承担家务活,构建一个真正的“家”。
2.父母帮助孩子转移原来的兴趣点,重新树立新的目标。
想让孩子放下手机,远离网络,不是靠整天的说和骂,限时使用的方法作用也不大。家长必须得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接下来,所有家庭成员都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孩子可以树立学习上的目标,而父母可以树立工作上的目标,这个目标必须是通过奋斗能够实现的。当然也可以建立家庭共同目标,记得曾看过《挑战不可能》的一期节目,有一名女选手叫钟荣芳,证明挑战者最开始个人挑战平衡,后来带着老公和儿子,全家一起挑战平衡获得成功。
3.把批评和谩骂变成肯定和表扬,试一试!
家里有这样的孩子,估计家长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少费心,对孩子经常性的批评,甚至很多时候进行谩骂,但是根本没有解决问题,对吗?而且还愈演愈烈,孩子与家长越来越不喜欢沟通,甚至讨厌和反抗家长。为何不尝试换一种方法呢?家长应该用夜晚看星空的方式去看待孩子,也就是对周围的黑暗暂时不管,只关注亮点。发现孩子哪方面做得比较好,及时给予肯定,有时候可以关注到一些细节,哪怕是他饭前洗了一下手,都可以肯定他很讲卫生。从心理学上讲,每一个人都喜欢听到别人的肯定和赞美,心智不太成熟的孩子更是如此。当反复的肯定之后,他会对于一些为肯定的事情越来越积极,接下来家长就可以适当的进行表扬。在整个过程当中,千万不要让肯定和表扬过度泛滥,注意程度和数量,比如说每天控制在两三个左右,表扬时要就事论事,而不是泛泛夸大,当然具体要视情况而定。
4.陪孩子一起学习,解决学习中的困难。
创造了好环境,树立了正确目标,又建立了自信心。接下来家长要做的事情就是陪孩子一起学习,把一切心思重新拉回到学业上来,准备应对9月份的初三学习。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如果孩子原来成绩就很不错,此时就需要在能力提高上下功夫;如果孩子原来成绩不好,现在就要从基础抓起,帮助孩子重新梳理七八年级的学科主干知识,查漏补缺。如果家长自身能力不足,可以找比较专业的人帮忙,但是一定不能把孩子直接交给校外辅导班,因为如果辅导没有针对性,而且孩子的自制力也不好,可能会出现低效辅导甚至无效辅导。经过九年级一整年的时间,如果重新夯实基础知识,并且学习方法得当,学习劲头十足,孩子是肯定会取得优异成绩的。
后记:坏习惯的形成可能是日积月累的效果,想要纠正过来也不是一两天的事情,凡是家里有这样让人头疼的孩子,家长一定不能着急上火,要有足够的细心帮助孩子发现问题;要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改变;要有足够的信心,相信孩子优秀。
喜欢就请点个赞!
我是紫木玉,欢迎留言探讨!
现在的学生经常宅家里抱手机玩,很少出去阳光运动,不经常和周边的人交流玩耍,不接地气都会有这种情况!
谢谢邀请
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尤其是这种偏激的性格更是顽固,做事容易走极端,不顾后果,往往会做出危险的事情,造成不可挽回的结局。
这种性格形成和家庭或生活环境有极大关系,父母和家人的性格是好是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家里的孩子。家长的性格偏激,也就造成孩子性格发展不健康,逐渐形成偏激的性格。
养成这种性格想要改变是好的,起码知道这自己的缺点在哪。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要经过长期的磨炼才行。
要多学习,提高自己的学识和修养,这样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运用自己的学识和修养冷静对待,理性分析,不至于把问题想的过于狭窄而走极端。
还要多接触社会,多和不同的人打交道,培养自己的宽容度,多做换位思考,出现问题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换个思维方式,这样心境就会宽广许多。
多交朋友,交知心的朋友,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多和朋友们说说。把自己心中的苦恼向他们倾述,让他们给你一些好的建议。这样你的心里会轻松很多,不会把问题想的过于复杂,做出格的事情。
想要改变已经形成的固有性格是很难,但不是不可能。只要下定决心,处处留意,遇事冷静对待,多往好处想,宽以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会有明显改善的。
我是志强一家之言欢迎交流
每个人生下来之后基因就无法改变,有长处,有短处,有性格,有特点。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长处得到发展,改善缺点。王安石笔下的神童方仲永就是缺乏教育,最后变得平庸。楼主所说小孩内向性格如果不是很严重,也可以从另一方面说是小孩性格沉稳的优点,如果会严重影响到将来人际交往能力,则应让小孩增加点与同伴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即可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