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7 13:23:1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首先要积极的挖掘他的潜能,善于发现他的兴趣与爱好,然后去支持鼓励他,在这期间家长要考虑的是孩子是否可以进行这方面的学习,因为孩子还小,主观意识不强!所以家长要给孩子做个参考,提一些建议
孩子脾气暴躁不顺心就发飙哭闹的原因:
1.溺爱
2.家长无底线
3.学习母亲
本质是没有习得与年龄相符的情绪发泄方式,以及对发脾气哭闹的情绪发泄方式的效果深信不疑。
重点说一下“学习母亲”这一点,因为在3岁前的孩子,其形成自我性格特点的重要参照对象就是母亲,如果母亲在此时期是暴躁易怒的状态,孩子就会把这种性格特点内化为自己。
至于为什么重点强调是“母亲”,因为3岁前的孩子扔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共生的,并在逐步走出这个认知过程的(这是3岁前孩子的主要成长任务)
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治本,了解本质问题只是治标。
是不是感觉有点反过来了?
因为要让孩子学习新的情绪宣泄方式,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这会相对简单很多。
但如果我们一边教孩子这些新发泄方式,而又继续溺爱孩子、无底线容许他的要挟、或者妈妈一边教孩子要好好说话又一边自己很暴躁(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孩子必然是更改不了的。
谢谢邀请。看了问题想了很多,问题的根源也能看得出来,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为什么呢?因为孩子是聪明的,只不过孩子对一些事情的实质不清楚,也就是本质的东西,“耐心”“爆燥”“摔东西”,这是性格,情绪的问题。这种行为来至情感,遇到不喜欢的事才有这种行为。怎么解决呢?教孩子选择行为,也就是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结果让孩子看到行为的后果,后果有两种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可怕的。孩子看到好的会怎么样?看到可怕的会怎么样?孩子会怎么选择呢?如,思考妈妈为什么天天做饭,不做行不行?答案不行,人不吃就会死,这是一个结果,思考妈妈每天都重复的做饭是什么问题,是死是活的问题,决不是簡单重复,也就是弄清楚为什么要重复的意义。同样“爆燥”的后果,严重的也会死人的,生活中这样例子非常多,给孩子讲讲,孩子会明白的,“摔东西”摔坏了别人的东西要陪的,有的会陪的淸家档产的,这叫明事理,人看不到可怕的结果就不会选择,学习为什么重复?不重复就记不住,不重复就形成不了能力,孩子明理是关键,大人有时误判孩子,认为孩子懂,孩子是感情用事都多,理性孩子少一些,大人的任务就是引导孩子理性行为。与孩子共同探讨分析事物的变化结果,让结果说话,这样孩子的选择是事理,又是选择行为依据,孩子是聪明的。
小学生记忆本人没有什么高招,我感觉应该是平时上课用心听用心记并且在课本上记录重点,平时养成多看多练并且多读的习惯。大家可能有记忆印象深刻的是口述多少次不如笔记一次。所以记忆犹新是多写作业。多与同学交流。希望你学习有进步。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才华,逼她学她不擅长不喜欢的,不但学不好,更不可能
自信开朗阳光!先要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以及天赋才华,顺应孩子的性格特点和天赋才华,有的放矢的培养孩子,才能收到结果而不走弯路错路![赞][赞][赞]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