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5 11:45:2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十几岁的青少年在叛逆什么?
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后,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身体出现的变化:长高了、体重增加了、男孩子开始变声、女孩女性性征开始发育、初潮来临。
最大的变化,是孩子的情绪变得阴晴无定。开始挑战父母的规则,开始公然对抗。
甚至有的时候,仅仅因为一些很小的琐碎事情,和父母僵持不下。
父母觉得这个孩子似乎变成了一个自己很陌生的人。
孩子在叛逆什么?在和谁过不去?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托马斯.戈登博士认为:青春期孩子并非要反抗自己的父母,他们只是要反抗某些几乎被全世界的父母所采用的具有破坏性的教养方法。
父母——绝大多数的父母,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提供了孩子成长所需要的一切生活资料,所以,他们就是当然的规矩制定者,并且绝对不能容忍孩子违反。
当一个青春期的少年对着父母一反常态的逆反的时候,爸爸妈妈们,可能是家里的规则或者父母的教育方式惹毛了他。
青春期的叛逆因何而起?美国心理健康研究院教授朱迪斯在对一些青少年受试者进行研究后认为:少年人一些不成熟行为与其大脑前部的某些叶瓣尚未发育完全有关。
朱迪斯教授的研究历经十年,研究对象在4——25岁的人群。
他发现,人类大脑皮层上负责推理、思想和解决问题的部分,位于大脑前端的突出部,这部分成熟的最晚。
而恰恰是这个最晚成熟的部分,它直接关系着人的行为。
这一研究成果也为业界认可。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尹文刚认为:青少年容易出现极端情绪、过激行为等不成熟的表现的原因,与处于大脑最前部的额叶没有发育成熟有关系。
人体是奇妙的。人所有的过激行为无一不因为内在器官发育的不完善,或者内在心理发育的缺陷。
来看看青少年怎么说自己的父母的:
“我妈根本不理解我。”
“我不想回家,我受不了我妈对着我唠叨,她能说一个小时!就因为我玩了一会儿手机。”
“我没法跟他们说话,无论我说什么,他们都觉得我像个外星人,说着不可思议的话。”
“我妈看我哪儿都不顺眼,我说什么都是错的,我好想从来没做对过什么。”
父母觉得孩子不能理解自己养家养孩子的辛苦;孩子觉得父母应该给的更多——除外衣食住行,父母还应该“懂”自己。
家长如何做,才能风平浪静的度过孩子的叛逆期?1、接纳孩子。
家长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不要制止他——或者是孩子大脑额叶发育尚未成熟,不能的得体的控制自己;或者是家长自己制定的规则需要调整,或者是其他原因。
这不是纵容。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家长不要跟着孩子的情绪跑了,
接纳孩子和他的情绪。
2、改变观念
多数父母习惯做家庭的权威,尤其在孩子初次反抗的时间,父母惯性的以强烈的言行捍卫自己的权威;在这场“战争”中,父母认为自己必须做赢家——否则后面孩子管不住了。
而且,父母固执的认为——自己总是正确的,孩子,他什么都不懂,他得听大人的话。
也有一部分家长,希望以不过分严厉的宽严相济的方式换来孩子安然的度过青春期。然而最后家长发现,孩子变得让自己忍无可忍,就像题主一样,随时要爆发出来了。
父母在与孩子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大人要有意识的包容孩子的情绪——这还是一个行为尚未长成熟的少年,同时还要准确的判断冲突所彰显的问题因何而起——不仅仅是孩子的问题,恐怕也有大人的问题。
这其中,大人最终还是要用成年人的理性战胜自己的情绪,试着找出来问题的根结所在,放下父母的权威,听一听孩子怎么说,好多时候,父母的操作通常非常简单粗暴——你是孩子,我养活了你,你必须无条件服从。
试着放下父母的权威,倾听孩子的声音,或者是一条解决之路。
孩子的青春期问题,有内因、有外因,帮助孩子度过这段躁动的时期,还需要父母更多的努力。
————————————————————————————————
我是芯妈,与孩子共同成长;与您共同探索孕育养儿之道。每日遇到新问题,每日解答新问题;互帮互助,敬请关注[芯妈心语]。
青春期的孩子如何教育?
我想这是让作为父母的我们非常头疼的事情。
原来的乖乖女,原来的乖宝宝,现在突然的变得跟魔兽似的,让父母无法忍受。他们逆反、叛逆专门和父母对着干。让父母有非常强烈无力、抓狂、不适应的感觉。甚至一度怀疑孩子是不是心里出现了什么问题和毛病。
其实处于青春期孩子有这样的行为,作为父母的我们不要紧张,这是青春期孩子常见的行为。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人类从出生到成年有三个比较重要的证明自己独立时期。
第1个时期,是孩子在三岁左右的时候,抚养过孩子的父母可以去回想一下,在这个时期孩子会特别逆反,我们越不让他做的事情,他越愿意去做,越想去尝试。其实在这个时期,孩子开始意识自己与父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想尝试着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第2个时期,是在孩子六七岁左右的时候。
第3个时期,是孩子在青春期的时候,在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发育趋于成熟,接近成年人。孩子是想向父母证明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对我自己的事情做主。
那我们应该怎么样的去陪孩子度过青春期这个阶段呢?
第一,信任,我们要与孩子建立一个朋友的关系,信任他。信任对于这时期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尊重,对于孩子与我们的想法不同,观念不一样的地方,我们可以表达我们的想法的和观点,但同时更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观点。与孩子相关的事情,一定要争取孩子的意见,再做决定,或者是让孩子做出最后的决定。
第三,接纳,接纳孩子与我们的不同,接纳孩子与其他人的不同。
第四,陪伴,陪用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个强说愁的年龄段。
欢迎朋友留言,也欢迎提出问题,我们一起交流
本文作者:
梁先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威海市总工会职工心理健康专家
田戈教育,专注教育。欢迎关注交流。
谢邀!
孩子性格叛逆,这是很多家长都会遇到的教育问题。
14岁,正值进入初中学习,学生学习功课重,自我意识觉醒,学生之间会出现攀比。一些孩子就容易陷入迷茫,无所适从。若是不懂事,或自律能力较差就会容易出现叛逆心理。
而那些叛逆的孩子学习不好,没有什么特长,自尊心容易受到伤害。无本事却自尊心强,怎么办?不是沉默,就是爆发。发脾气是常见的方式。
对于叛逆的孩子,教育起来比较困难。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尤其是不努力学习,沉迷于游戏。这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家长说他,他就反感。不说他,他却我行我素。对此,家长很烦,很无奈。可见,教育起孩子还真是不容易。
对于叛逆的孩子,只能和风细雨给他讲道理。如果说得太冲,孩子不仅不听劝,还容易和家长对着干。
现在的孩子,主要问题是生活过于安逸,没有吃过苦。不知道生活的艰难。因此,笔者一直强调,要让孩子从小多做家务,能参加些公益活动更好。让孩子认识社会,懂得生活的艰辛。如果一个孩子能体谅家长的不易,大多能接受大人的教诲。
再是让孩子有危机意识。可和孩子交流现在就业的困难。让孩子懂得积极进取。如果小时不努力,别说老来,就是将来要就业时,就会徒伤悲。
现在就业,大多设置的前提是本科毕业,还有有学位,获得奖学金的,或获奖的量化加分。可见文凭、成绩依旧是就业的敲门砖。这一点应该让孩子早些明白。当然一些孩子会以为一些没有什么文化的也挣到大钱,但那毕竟是少数的,或许自己可能没有那么幸运。没有知识文化的,大多只能沦为底层生活的群体。没有文化的,大多生活得更为艰辛。
先苦后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是万古不变的定律。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生活的教训。我们当为警醒。
叛逆,往往是无能的表现。也是情商低的表现。一个思想比较成熟的孩子,他可以叛逆,但他一定会尊重大人,尊重师长。真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学会明辨是非,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尤其父母的意见建议。
一点浅见,欢迎留言交流。
田戈教育,专注教育。更多精彩期待分享!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看来父母既是有心人,又对部队情有独钟,结合自己的经历谈几点建议吧,仅供参考。
第一,身体条件是前提。参军入伍的方式渠道虽然有很多,条件不一,但最基础的当然是身体条件,不管你什么兵种什么专业,身体不合格,肯定不能参军入伍。所以如果想让小孩以后参军入伍,首先身体得锻炼好。当然没必要刻意地去准备什么,只要不能孩子太宅,在学习生活的同时,养成爱运动的习惯,平时跑跑步,散散步,打打球等,一般都不会有问题。当然,还有其它一些具体的要求,比如纹身、视力等,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要注意,不能由着孩子,该提醒时提醒,该督促时督促。如果你对兵种或者专业有更高的要求,比如飞行员等这些,那身体更为重要,要求也更高。不光是参军入伍,其实不管干什么,身体是前提和基础,没有好身体所有的一切都是假大空。
第二,政治条件得合格。参军入伍在政审的问题上也是一票否决的,正常情况下,孩子受过行政或者刑事处罚是不符合入伍条件的,还有父母或者直系亲属受过严重的刑事处罚也是不符合条件的,当然有些兵种有些专业有些地方要求比这更严格一些,这就要求孩子和家庭都要努力,尤其孩子在年轻气盛的叛逆期等几个关键时间段要格外用心,看管紧点,最起码不能因为这些成为孩子参军入伍的限制条件。
第三,能力素质要全面。这个要求就有点高了,但是中国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有要求是好事,但相应的付出必然会多些。如果你想孩子考军校,那么孩子的成绩得很好吧,现在部队体制编制调整以后,军校的招生规模缩小,竞争也更为激烈,没有好的成绩肯定没有好机会。如果你想孩子先入伍再提干或者转士官,那么一样,你最起码有相对应的能力素质吧。现在部队对兵员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专业性方面的素质,之前部队的直招士官等政策就是尝试,所以在孩子的专业性上可以考虑军地通用融合的一些专业,这样选择的余地更多,机会也更多。
第四,多参加实践活动。现在很多地方都开设有少年军校、军训以及军事的一些拓展课目等,可以多让孩子参加这些实践活动,也可以多让孩子看一些军事方面的纪录片影视作品等,既可以让孩子了解相应的知识,又可以锻炼相应的军事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意识。归根结底,父母希望孩子在部队发展是一回事,关键是孩子愿不愿意去部队发展,所以这种意识就很重要。
你好。我是@墨兮妈妈。二胎妈咪。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的妈咪。
性格是天生的,看你的描述她更偏向于内向性格。内向性格不好这种观点是错的。我们不应该要求她内向变外向。而是顺应她原有的气质,肯定她,理解她,激发她无限的潜能。
但品格是可以塑造的。3是孩子性格羞涩懦弱,其实对应的就是不自信和不勇敢。
那如何培养自信和勇敢的孩子?肯定她某一方面独特之处。大家知道,自信源于自己是否很重要,是否有价值。让她知道自己独一无二,源自内心深处对自己的肯定。多带她参加社交活动。在集体环境锻炼她的社交处事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鼓励她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做好示范。自信和勇敢的家长可以培养孩子大气场。如果家长平常有演讲或者当众表达的机会,不妨带上孩子一起。家里玩“民主”游戏。可以设置一个每周例行的家庭会议,鼓励孩子做“会长”说说她的安排和计划,或者听她点评其他人的安排。一定多参加户外运动。大自然能培养孩子广阔胸襟。跆拳道,游泳等各种运动可以让孩子变得勇敢。鼓励孩子走上舞台。不是要去非得表演才叫舞台,在家里就可以玩表演或者老师学生的游戏,让孩子来做“领袖”。注重仪态的培养。肢体动作会暗示心理反应。挺拔的身姿,昂首挺胸,目视前方,这种“高能量”姿势会让孩子变得更勇敢和自信。培养孩子自信和勇敢的绘本推荐《我喜欢自己》《凯能行》《胆小鬼威力》《大脚丫跳芭蕾》《怪老头来了》《不会唱歌的小鸟》《爱花的牛》《我不敢说,我怕被骂》《在教室里说错了没关系》《长颈鹿不会跳舞》这里只是列举了几本,其实还有更多。
适合3岁孩子的动画片其实3岁孩子我是不太鼓励去靠动画片培养某种品格。书和父母是最好的教材。不过,电视电子产品也不是洪水猛兽,巧用他们会更好的帮你达到教育的目的。我说下姐姐会比较喜欢的动画片:
《小猪佩奇》别以为只是教会了孩子跳泥坑。里面包含了很多鼓励孩子塑造良好品格的引导。《汪汪队》《超级飞侠》《海底小纵队》后面这三部基本都是有困难找他们系列。“没有困难的工作,只有勇敢的狗狗”这句经典口号,真的时刻响彻在我家。
我的回答如果对你有帮助,记得关注我,原创不易~感谢你的点赞和评论~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