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小孩性格极端(2岁小孩性格极端正常吗)

admin时间:2024-01-31 19:20:3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宝宝2岁很不听话,怎么给宝宝立规矩?

两岁宝宝到底应该怎样去立规矩。两岁的宝宝用麻烦的天使来形容,真的是再恰当不过。刚刚有了一点独立的思想,总是喜欢和大人反着干,每天都要声嘶力竭的大喊,一不留神,可能睡地打滚,大哭不止,当妈的分分钟想原地炸裂。不过最终还得忍者脾气,把天使先安抚下来。这就是两岁孩子的日常,在国外,这个阶段有个洋气的名字叫做:terribletwo。

所以,很多妈妈们都在问,两岁的孩子到底要不要立规矩?如果要立规矩,孩子是不是太小了,能否去执行呢?如果不立规矩,任由孩子发展下去,那还了得?我个人认为,我们要给孩子的不是去立规矩,而是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告诉他们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怎样去帮助孩子们,才是父母们需要去学习的。

换句话说,我们要怎样帮助孩子从小来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呢?生活在19世纪的德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皮尔斯曾提到过,95%的孩子在2岁前是通过无意识的印刻和模仿来自动完成学习过程,只有5%的幼儿是通过语言训练完成学习过程,也就是说,我们对孩子所用的行为要求、指示命令,这种用语言传达给他们的道理,只占到他们行为过程的5%。说直白点,想要孩子去干什么,父母就做给孩子看,让孩子去体验。所以,如果想要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妈妈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学习:

首先,学会用体验式的教学来教导孩子,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体验式的教学,就是怕孩子摔疼,那么就先告诉她摔倒了是什么感觉;告诉孩子烫手,不能动之前,先让孩子体验到什么是烫。我们学习的过程是有感知,才能明白,所以对于孩子,不要只是一味的命令她什么不能做,而是让孩子知道做了这件事的后果,让她明白后果之后,选择不去做。

其次,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只是去命令孩子,而是要自己做给她看。比如每次孩子玩了玩具都不会去收玩具,不要单纯的去命令孩子收玩具,她不会明白,也不会照做的。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她该收玩具了,边说边做给孩子看,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参与。也可以把收拾玩具设计成游戏,每天都如此去做,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玩完了就收拾玩具的习惯。父母的带头去做,起的是引导和养成习惯的作用。

第三,给孩子立规矩,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两岁的孩子,她是好动的,如果家长命令孩子静坐五分钟,孩子当然是做不到的。当孩子在秩序敏感期的时候,她一切都要建立自己的顺序,作为父母,如果和孩子对着干,只能得到一个喜欢乱发脾气,不听话的孩子。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她喜欢按照自己的秩序来,那么就不要和她对着干;他喜欢蹦蹦跳跳,就不要让她时刻保持安静。

第四点,学会温柔而持久的去重复。我女儿,每次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是因为我每天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去洗手。久而久之,每次只要问她回家第一件事干什么,她都会回答:洗手。刚开始她也会反抗到:先吃东西再去洗手,我从不吼他,但是洗手必须是进门的第一件事,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习惯。

其实,帮助孩子去建立好的习惯,也并不是那么难,最难的是父母本身就缺乏耐心。所以,在给两岁孩子立规矩的时候,家长一定不要用错方法,比如:

1.从来不尊重孩子的天性,强行的去立规矩。比如孩子就喜欢走来走去,父母非逼着坐在垫子上玩;

2.盲目的去立规矩。很多父母教育孩子,总是忽略她还是个孩子。比如妈妈说,今天必须把玩具收起来,否则就不要去吃饭。最终,孩子可能玩具没收,妈妈气了一肚子火,孩子的饭还得吃,规矩没有建立,妈妈还失去诚信。

3.总是大吼大叫,甚至大打出手。不管是吼叫还是打骂,对于两岁的孩子都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相反,经常被吼叫、打骂的孩子更容易脾气暴躁,这在一个家庭里,就像是恶性循环一样。父母传染孩子。

作为父母,耐心是最重要的,所以,不管我们学会多少方法,最终还是需要有耐心的去实施,去坚持,可能才会看到效果。

两岁孩子叛逆应该怎么办?

两岁宝宝叛逆,恭喜你,这说明宝宝开始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和意识,这是宝贝成长的标志。他再也不是那个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小家伙。这个时候他可能最常说的词就是“不”,最爱干的事就是和你对着干。

那么,为什么之前那个可爱乖巧的小宝贝一下子变得叛逆、不听话呢?

孩子成长的阶段

宝宝在2岁之前多是可爱乖巧、恬静温和的,但是一到2~3岁,就会出现他们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在国外,他们有专门的一个名词叫“terrible2”(糟糕的2岁)、“horrible3”(可怕的三岁),可见,这个时候的宝贝是相当难对付的。

这个时候的宝宝正是从婴儿的状态,过渡到幼儿状态的这么一个过程中。

宝宝在这个时期喜欢不停的说“不”。他们往往会通过这种行为表达自己反对的意见,表达“不”这个意识,他们以这样的方式来向大人表明自己的立场。

叛逆期孩子特点这个时期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喜欢做一些夸张行为引起别人的注意,以做对抗性行为为快乐。

有很多时候,他们甚至仅仅是为了反对而反对,而不是真的因为不喜欢或不愿意。他们喜欢一遍遍的尝试这种独立意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他们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像个大人,所以什么事情喜欢亲力亲为不喜欢别人帮助他完成。如果别人帮助甚至会大声哭闹,要自己重新再来。如何应对宝贝的第一个叛逆期1,多给孩子制造机会去尝试

比如,孩子在两岁左右喜欢自己尝试扣扣子。每天起床或出门,他都愿意自己扣,而家长往往觉得孩子动作太慢而代劳,孩子可能会因此大发雷霆、哭闹不止。而大人则以为孩子不懂事,帮了他他还不满意。其实只是大人没有了解孩子想要自己完成的意愿。

孩子的一生很长,不妨这个时候,我们就这样多给他们些时间让他们慢慢尝试,慢慢长大。

2,多些理解和包容

孩子刚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他们为此兴奋不已,他们要尝试使用这种能力,于是他们不停说“不”,不停破坏来宣告自己的独立。

我们既然了解孩子此时的特点,那就多给孩子一些理解和包容,不要太当真。只要孩子没有做出出格或危险的事,大人一笑而过或许会让孩子更能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让他们觉得爸爸妈妈爱他们不是因为他们做的好而是因为他是谁。

3,少命令,多出选择题

叛逆时期的宝贝最不喜欢的就是命令,你越命令,他们越对着干。那么家长不妨给孩子出选择题。

比如,宝宝早晨赖床不愿起来,拿给他的衣服他不愿意穿,换一件还是不穿,我们与其命令他们赶快穿起来,不如对他们说:“这里有两件衣服,你是喜欢红色的呢,还是喜欢蓝色的?”。

出选择题也是有技巧的,你如果说:“你是选择赶快穿上衣服起床,还是选择不穿等着打屁股呢?”没准孩子会选择对着干。这其中的技巧需要家长慢慢体会。

4,不合理的要求适当不理睬

孩子有时候会提一些不合理的要求,比如一出门就要买东西,一不高兴就乱甩东西。这种情况如何应对?

不合理的要求不予理睬,不给满足。当然这需要家长提前给宝宝订好规矩,然后就要坚持执行。家长提前立的规矩一定要有执行力,不可以因为面子问题或孩子哭闹而改变立场,那么规矩就很难立起来了。

孩子在第一个叛逆期带起来确实会费些功夫,但是如果我们愿意花时间、花心思陪孩子顺利度过这个时期,那么对孩子一生的成长都是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加油(???_??)?

关注@伴娃成长1234

小学的孩子,脾气特别犟怎么教育?

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来分析题主的问题。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只不过有的温和,有的暴躁,有的柔,有的犟。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上小学的孩子,如果脾气特别犟,有性格的原因,家庭教育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先来分析孩子性格形成的因素。

1.在孩子小时候的教育中,家庭教育的方向不一致,容易让孩子不知道哪个对,哪个错。或者是爸爸妈妈对一件事的看法不一样,在孩子面前吵架。孩子长大后或者没有主见,或者自己钻进自己的牛角尖,也就是有自己的犟脾气。

2.当大人不能满足孩子的无理要求,大人不能坚持自己的看法,孩子的一哭一闹大人就妥协了,这样的教育方式养大的孩子也很有自己的性格,他很执着,坚信自己的闹或者其他方式能够让自己满意,也就养成了犟脾气。

3.如今二胎家庭中,有的老大和老二相差较多,在分东西时,大人往往会说,你是哥哥,让着弟弟之类的话。这也会让老二产生优越感,大家都得让着我。这对哥哥也不公平,心甘情愿的谦让和无理由的让是不一样的。后者只能让二娃从心理上觉得世界都得让着她,到了学校,她得不到想要的东西,没有人像哥哥那样让着她了,她会大闹或者不再争取,这两种方式都让别人感觉孩子很犟,听不得别人意见。

家庭环境的影响会造成孩子之间性格的差异,那么如果家里有一个犟孩子,该怎么办呢?

1.家长首先给孩子制定并遵守规则。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让各种规则意识深入孩子内心,上学路上告诉孩子要遵守交通规则,进了学校要遵守学校规则,进了教室要遵守班级规则。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些家庭规则,因为孩子长大,懂事越来越多,越能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制定一些在家庭内需要遵守的规则,监督孩子做到,并且及时提出表扬,以促进孩子进步。犟脾气也会缓和一点。

2.家庭中,要注意教育方式方法的一致性。爸妈对待一件事情,若有不同意见,一定不能当着面吵架,有了分歧要懂得寻找合适的机会进行沟通。在家庭里给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不钻牛角尖,遇事冷静,这都是给孩子养成良好性格的最好的土壤。

3.经常带孩子到外边游玩,遇到别人需要帮助要给孩子一个表现的机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做一个能帮助别人的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扩大孩子的格局,倔强的性格格会好许多。

作为一个老师,假如班里有个犟脾气孩子,该怎么办呢?每个班级会有各种不同性格的孩子,每个老师也都有一些方法来面对这些犟孩子。两年前,我新接的班里有个男孩我以他为例,说一下我和他的一些事。

1.面对面沟通,增加信任。一开始认识他,他告诉我不会写作文,我蛮有信心地回他,好好跟我上课,保你无忧。果然,他好好上课积极回答问题,认真跟我学作文,下课后也会找我聊天,没有像以前那样咆哮课堂,没有拿凳子伤害同学。我有意识地表扬他,也有意识地暗示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但是不能因为自己伤害同学,学校和班级不是你放肆的地方。他没有像其他老师所说,打架,跟老师闹等情况。

2.犯了错要自己救赎自己。好景不长,一次下课,他的笔不下油了,他简直要气疯,歇斯底里的嚎叫,用力的甩笔,一直到笔油出来了,溅了女同学一身,哭泣的女孩害怕极了,怕妈妈回家批评,告到了我那里。我来到他身边,他已经安静了些,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坐在那里,他知道我的来意,我说,怎么办?他说给人家钱去干洗衣服,我说可以,得用自己的零花钱。他答应了。但是给班级造成的影响呢?他说,自己拖教室里的地一星期,我点头。这件事以后,他还和英语老师吵过,满教室打滚,也是冷静之后自己求得了老师的原谅。

3.允许犯错,但次数有限。只有进步,才能让他更进步。看病讲究以毒攻毒,管理学生也要讲究方法。对于他,我采用了有了进步及时表扬,然后从性格养成提出要求,希望他懂我苦心,尽快成长。进步的喜悦给他带来了动力与自信,同学们对他的认可给了他动力。他的犟,像空气里的毒,慢慢淡了,更淡了。

4.如今,即将毕业,他已经成为颇受欢迎的同学,他懂得静下心来做题,告诉同学们心静自然凉,他以他自己的犟换来了如今替人着想,我祝福他。

教育孩子需要多方努力,齐抓共管。看到优点与长处,给予肯定,在进步中促其进步,无往不胜。希望每一个孩子都有好的性格。

两个小孩发生矛盾打架你怎么处理?

大家好,碰到这类事情,对双方家庭的家长来讲都是一件揪心和折磨的事情,家长发乎于心对自己孩子的爱,心痛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的,这个时候,也是考量家长的三观,情商,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人格特征的时候,观点是:如果较严重的话,不论那方的孩子伤了,都应该共同送孩子去医院治疗或者护理,回头再和对方的家长共同商量一个,合理的处理方法,意见不一,先不急,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调皮淘气,让双方家长的情绪,脾气再升级,切记一个原则,好好处理和不好好处理的动机往往都是一致的,但两者的结果完全不一样,大家都是知道的!所以大家在处理任何事情前,有了合适的结果标准,全力以赴去想和用最妥当的方法为佳。

如果俩个孩子打完架后,都是一些皮外伤,帮助自己的孩子处理妥当后,找合适的时间和空间,好好和自己的孩子沟通,打架的原因,过程,最后,不论结果谁对谁错,都要明确告诉他,打架的后果和严重性,同时也合理的去引导他,以后不论和谁,不管争论,争执什么,沟通永远是最好的方法,绝对,绝对不能动手,同时也要严肃的让孩子知道,打架不单止伤害了别人,有可能将父母和他自己都送到了不愿意去的地方,家长们注意了,孩子在成长阶段要经常和他聊几个核心原则和要求,更调皮的孩子要和他明明白白地立规矩,同时要有合理的奖惩方法去教育,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如果俩孩子在打架过程中让家长看到,建议是,有智慧的父母把他们各自拉开后,检查孩子的双方身体,确认无大碍,直接拉远自己的孩子,或者带回家中,再参考上面一段话的方式方法去教育孩子,最后要说的就是,所有事情的处理方法都源于自身或家长自己的选择,如果你是优秀的,相信你也会用优秀的方法和行动去引导和教育孩子。最后,向所有孩子的父母亲致以崇高的敬意!辛苦了!

两三岁的孩子脾气很犟,该如何教育引导?

可能很多家长不清楚2—4周岁这个阶段,是幼儿进入第一反抗期的特殊阶段。

反抗期是什么意思呢?是指宝宝所有的想法都围绕“我要”进行,很多时候宝宝的的诉求在大人看来是不能允许的,不管你怎样阻止,宝宝都听不进去,非要坚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这孩子怎么脾气这么犟呢。

其实,宝宝的行为并不难理解,因为这么大的宝宝已经具备一定的基本行为能力,如可以自由跑动,可以抓、握、拿各种东西,也有了自己的想法,也能简单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问题随之而来,宝宝缺乏安全意识,常给你“惹祸”,结果把大人惹的火起,但是孩子有绝招,用哭闹来表达他对大人的不满。结果呢,常常是大人拗不过一个小不点。

应对的方法,可不能用说教的方式哟,因为宝宝此时恰处于单向思维发展阶段,单向思维和单行道一样,只能顺着一个方向开车。你想啊,宝宝打定主意的事,你哪能劝他(她)回头。再说,这么大的宝宝理解能力还很弱,你用大人语言去说教,宝宝一是听不懂,二是也听不进去,所以你就不要白费口舌了。下面,我给你几招应对吧。

第一招:大声说不。只要宝宝的要求是无理的,坚决不能同意,不管宝宝怎么倔强,你都要反复说不,看谁坚持到最后。这有点较劲的意味,宝宝坚持半天,一看你就是不允许,人家也会换招数。

第二招:任你哭闹。这就是宝宝在第一招失效后用的必杀技哟,有时会打着滚哭,或者摔玩具,或者拿着小拳头捶打你,你就是不回应他(她)。宝宝哭啊闹啊,你千万别心软哟,哪怕他哭哑了嗓子,你不能安慰。宝宝很聪明的,当他看到你不理他时,哭累了,要么睡着了,要么干脆当啥事没有一样去自己玩儿了。有的宝宝还特别坚持,过一阵子又来闹,你故伎重演就行了,最后宝宝会长经验,还是算了吧。

第三招:注意转移法。这么大的宝宝像只跟屁虫,就怕你远离他(她),当他无休止地哭闹时,你可以坚定地说,妈妈要去外面玩喽,你假装要出去的样子,穿衣服,换鞋子,打开客厅门,你慢慢做这些动作时,偷眼瞧,小东西开始着急了,哭声也弱了。你这时再问他,跟妈妈玩儿去吗?如果去,停止哭,妈妈就带你走。小家伙也很快就停止哭泣,然后乖乖跟着你走了。

第四招:选择法。这其实也是注意力转移的一种形式,只是单独拿出来了,容易让家长灵活使用。当宝宝固执地坚持原来的想法时,你可以用几种玩具或好吃的东西,让宝宝选择其中一个。大声告诉宝宝,停止哭,来选择吧,不然一个也没有喽。宝宝注意力很快就放在观察、比较和选择上面,刚才还固执地坚持一下子就没影了。

以上几招,如果你感觉还不够用,不妨动动脑筋,想想办法,自己总结几招吧。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