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3 08:33:46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这个问题真的不是一两句话能讲清楚,也不是一个模式都适合每个孩子,家长在这方面要尤其有耐心。
首先自己要做好表率,如果自己做事拖拉,天天就刷手机,你怎么去潜移默化小孩?
然后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帮父母也不是帮老师学的。家长不要一天到晚监督小孩,催小孩做作业,这样的结果小孩会觉得作业只是家长要我做的,不是我自己的事。
第三,引导小孩爱上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我的这几个意见看起来很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不容易。需要时间,需要智慧,需要爱和耐心。
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好习惯是教出来的;是学出来的;孩子的好习惯是夸出来的。
首先,培养孩子好的学习习惯要做好与老师的沟通工作,一个好习惯的形成离不开孩子所处的环境。比如孩子上课不专心,爱搞小动作就需要老师的帮忙,希望老师经常提醒。孩子回家后,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父母可以选择孩子爱看的书籍,让他读一段感兴趣的文章,培养孩子养成专注于做一件事。
第二,家长在家做好陪伴,学习要有规划循序渐进。比如: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后作业,家长最好是在旁陪做,既能拉近关系,又能让孩子感受到学习不是件苦差事,同时还能有利于家长监督孩子中途溜号,作业做完后,要让孩子能把学习用具、书包整理好,这样做更有利于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发挥榜样作用,父母做事仔细认真,孩子也会有样学样。家长必须以身作则,时时刻刻给孩子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第四。孩子的好习惯是夸出来的,进步得到及时表扬,孩子会更加努力的。
有了好的习惯,一定能养成好的性格,他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性格多半是天生的,受后天的环境影响也有一部分。
我儿子小时候不善言谈,长大后自己去外省念几年大学,工作后自己处的女朋友,现在又去外省自己打拼。他现在可能说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要想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须做一个“不越界”的父母,倾听孩子的心声,给孩子独立自主的空间,父母的角色只是时时地引导建议而不是否定孩子的想法,或是取代孩子的想法,更不是完全包办代替孩子!
现在发现很多父母都是“掌控型”的,孩子是“绝对服从型”的,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从来不会自己做决定,从来不会有自己的想法,这种关系表面上看起来孩子很听话,实际上在父母的掌控下,孩子已经完全失去了自我,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更谈不上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放手就是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法宝,让孩子自己去经历、体验、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培养孩子独立性。如果父母不懂得放手,父母就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利,时间一长,孩子就不知不觉地什么都不想了,反正有想法也没有人听,反正有想法也会被无视!最后孩子就成了遇事怕事,遇事无主见的人了。
如果你养大一个这样听话的孩子,是不是最大的悲哀呢?
所以父母要懂得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适当引导,这样孩子才能在自主的过程中获得独立的能力。切记千万不能包办代替!
正如纪伯伦说的:“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只是借助你的身体来到这个世界”,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孩子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世界有着天生的探索欲。父母如果不懂得适时放手,孩子就犹如断掉了飞翔的翅膀,让他们如何去探索世界?
反之亦然,如果父母懂得适时放手,孩子才能学着飞起来,也能飞得更好更高。
所以,父母保持界限感,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才是对孩子最长久、最深远的爱!
问答题:人的性格会影响下一代吗?
谢邀请:
回答: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你的所有举动,都会传给孩子的。
在这个方面教育孩子,母亲要多做些工作了。一周岁的孩子,他她们的模仿力很强的,特别是现在的孩子,各个精灵聪明。家中所拥有的电子商品,物件都敢碰一碰,摸一摸。你家的环境的好与不好都直接影响孩子的。
大人的喜怒哀乐都会使孩子受到影响的。要教育好这一代孩子的成长,做为父母们是要下一番工夫的。在孩子面前,不能乱说没有用的话,不能在他她们面前吵架,伴嘴,做些不该做的举动,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好的影响。大人什么样,孩子就什么样,所以说大人的性格会直接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