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2 21:54:5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游戏玩多了,不想再玩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个:
一是造成了兴趣疲劳,对某款游戏已经感觉不到相应的兴趣,在玩游戏过程中感觉不到成就感或者愉悦感,会产生兴趣疲劳,直至产生厌烦的情绪或感觉,不想再玩;
二是,游戏开发的策略不高明,不能吸引人逐步深入游戏角色的代入感,产生不了深层次的兴趣,因此会感觉索然无味,不想再玩;
三是,游戏的界面设计粗糙或者游戏色彩渲染不够,不能吸引人的兴趣;
四是,游戏的故事情节整体安排没有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不能环环相扣,不能吸引人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导致游戏过程中感觉索然无味,不想再玩。
把你当朋友了,什么事都可以商量着来,也更愿意打开心扉,所以说任何人之间的沟通很重要。不论哪个年龄段,想必都不喜欢别人用高高的姿态,指手画脚的命令语气与你说话,本能的就会产生排斥心理,反而觉得得不到的,能偷偷做的才是最好的,过分追求自由的感觉,导致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你好,我是从事教育和主持工作二十五年,从事心理咨询工作十年的季老师,很高兴为你解答这个问题。你反应孩子懒惰、厌学,沉溺游戏,这是两个问题。
我们先看看懒惰,懒惰的原因是依赖性强,什么都靠家人给安排,很可能从小过度溺爱,即使一些原则性事情,在孩子不想做时,就退步了,没有坚持家长的原则和底线。所以长大了,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他自己就妥协放弃了,慢慢就懒得学习了。
第二个原因就是学习没有培养出兴趣,你说他懒,但是你看他打起游戏是不是很勤奋呢,甚至废寝忘食,腰酸手痛是不是也不愿意休息呢?为什么?因为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
我们现在需要做的是把游戏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强制禁止孩子玩游戏,会对孩子心理产生负面影响。暂时禁止不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做些约定加以限制,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心平气和,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通过沟通制定出的约定会使孩子心服口服,当然接下来就是要贯彻执行了。执行也是关键,一定要按照事先约定好的去执行,执行要坚定。
然后领着孩子寻找比游戏更有意思的事情是当务之急,全家人在空闲时间可以走出去,到户外散步、运动、玩游戏,回到家中可以陪着孩子搭积木,玩棋类游戏,作为父母,一定要想办法多陪孩子,不能为了工作为了应酬,经常把孩子放在一边,家长也要远离手机电视,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当孩子一点点远离网络后,就要和孩子制定一个学习计划和生活计划,定一些小目标,可以仿照游戏模式,可以晋级,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真诚鼓励、也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兴趣逐渐提高了,浑身就充满了正能量,就一定会积极向上,改变自己,改变未来。
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季枫在路上
呵呵,说到这个我想我最有发言权了,因为我以前最爱玩单机游戏了,特别是那个雷神,还有那个血战上海滩,觉得很热血也很激情。不过要说玩久了性格会不会改变我觉得那倒不至于吧。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的性格在很早之前就差不多形成了,想改变也是个很难的,就算是变那也是一点点而已,不会有太多的改变。确实,玩单机游戏玩久了人就会沉迷下去,一天到晚都泡在电脑面前,这样就会很少愿意跟其他人交流了,从而让人感觉到你玩游戏玩久了性格就会变得孤僻了,不像以前那么爱说话。
首先,家长应该承认一点,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孩子是最善于模仿大人行为的。你的一个不经意间行为,不要以为对于孩子影响不大,恰恰是你当时的无所谓所造成孩子现在的问题。
对于三年级孩子爱玩手机,我认为以下几点可以借鉴:
1.父母从此时此刻起,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用手机上网看资料,做到以身作则。
2.孩子爱玩手机肯定对学习不是很感兴趣了,补救的方法在于家长强有力自我约束力(最少两个月时间),比如可以晚上增加亲子阅读时间,共同看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来增加孩子和父母的粘合度,来达到兴趣目标的转变。
3.和孩子一起设定一个短期目标,比如时间为一个学期。最好别总以孩子成绩提高为目标,效果并不能持久。短期目标可以是孩子以前所不愿意去做的事情,小到家庭家务,邀请同学家里做客,当完成五个成功小日记时(可以让孩子记录自己的成功事情),一个学期到了就可以奖励孩子带他旅游或者亲子活动,更好的让他对手机消除依恋。
4.切忌只想改变孩子,自己没有改变的父母。结果是徒劳的。
总之,作为家长对孩子的任何问题,都不要只想解决表面,更要解决根本问题。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