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2 17:15:0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这个是不一定的,有可能是性格比较的孤僻,但是这种也不需要太担心,建议你带她去医院做个详细的检查,平时可以多多关注他,没事可以与他一起玩耍,可以培养一件他感兴趣的事让他跟你一起玩变的专注起来,父母一定要做好表率,可以多带他出去和其他小朋友一块玩耍,慢慢的会变得开朗起来。
女儿五岁经常和幼儿园小朋友打架,说看谁可爱就想欺负,这是一个很不好的苗头,要坚决刹住,不能任由她发展。
我认识一个小女孩,原先是一个非常有礼貌地乖孩子,可是,上小班下学期的时候,突然像变了一个人,天天出状况。捣蛋、打小朋友,班级里面的小男孩也见她怕。她会在长长的队伍里乘着老师不注意突然之间将别的小朋友推到,老师批评她,她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有的时候在班级里开展游戏活动的时候,有旁边的小朋友经过她那里,她会冷不丁地伸出脚拌人家一跤;她也会将水彩颜料画到老师一直表扬的小朋友衣服上;她还会将自己不要吃的菜偷偷放到小朋友的碗里,也会将自己喜欢吃的菜从小朋友的碗里夹一块……总之,为吸引老师眼球,她一天到晚不知道要做多少你想不到的“坏事”。以至于好多家长找到老师,提出将自己的孩子离她的座位远一点,省得被她天天欺负。
后来,我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才发现,这个小女孩是在她妈妈生了小弟弟以后才这样的。家里生了一个小弟弟,可能家人对她的关注会少一点,以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碰到熟人,交流的话题往往是她,而今大人的对话都围绕着小弟弟,令她很失落。孩子年龄小,以为家人不喜欢她了,所以她竭尽所能地想去引起家人和其他人的注意。但是,孩子的语言发展能力还很有限,她不会表达她的诉求。结果,她发现有一次,她这个乖乖女无意之中做了一件“坏事”,将小弟弟心爱的奶壶给摔坏了,于是,全家人一起炮轰她,她感到大家又开始“重视”她了。于是,她就故意制造一些“小错误”,让一家子人批评她,她还在那窃窃私笑呢。
了解了孩子的所思所想以后,教育就有了方向,后来小女孩的家人慢慢地也改变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小女孩重新感觉到了家人的关爱,慢慢地改掉了攻击性行为。
我不知道您家的具体情况,但是,孩子出现了不好的习惯肯定是有原因的,所以,作为成人,一定要帮她找出原因,只有对症下药方能奏效。希望我的小故事能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佳期有遇欢迎互动留言
这个问题我觉得还是挺有意思的,虽然司空见惯,但估计很少会有人正儿八经地思考过,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
于是我就大胆猜想一番,觉得有以下3个原因:
1、害怕孤独这个原因,是我与周围的女性朋友闲聊时无意间得知的。
当听到这个原因时,我感到真的匪夷所思,真不知道女的心里都是咋想的。不就是上个厕所嘛,这有什么好孤独的呢?
可能是因为女的平时总有说不完的话,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上厕所的时候突然安静了下来,不太习惯吧?
拉上一个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去上厕所,可以让自己不那么孤独,起码旁边有个人说话,一边上厕所一边闲聊天,不知不觉间就完事儿了。
2、不必担心自己忘带纸或其他重要的女生用品有些人出门总喜欢丢三落四的,女的当然也不例外。
因为女的上厕所和男的不一样,她们无论大小号都得用到纸,在特殊的日子里,还要用到必要的女生专用品。
如果哪天上厕所,她万一忘了带纸,一点都不用担心,就可以向和自己一起上厕所的朋友借。要是你自己一个人上厕所,那该怎么办才好?
即便是自己重要的亲戚突然来访,完全也不必担心,朋友有存货当然最好,朋友没有存货也没关系,当时去外面的超市买都来得及。
3、有人给自己拿衣服和包包等其他物品大多数女的出门都爱拎着个包,上厕所的时候,把包放在厕所外面怕被人拿走,厕所里面又太脏,根本就没放包的地方。
如果两个人一起上厕所,这根本就不是问题。
一个人先上厕所,把包让另一个人先给拿着,等她上完厕所,然后再交换即可。
还有冬天的时候,有的女生穿的羽绒服太长了,上厕所时不太方便怕弄脏了,就可以先脱下来,让朋友先拿着,同样地,她上完厕所再交换。
感谢阅读!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大胆猜测,欢迎留言补充。如果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请点个赞支持一下,谢谢~^^~这个很正常啊,其实每个小孩都这样的,小孩有小孩的特征和脾气,作为大人应该做人生大得指引
1、父母应该去了解孩子的心声,多听少说。
2、经常和孩子沟通很重要,和孩子正确有效的沟通更重要,愿我们都能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3、要接纳犟孩子,育儿也育己。别觉得孩子小,感觉跟孩子之间的沟通不是很好,大多时候是自己缺少耐心,总是想着下次多一些耐心给孩子,事到跟前又控制不住急性子。
育儿路漫漫,孩子眨眼就长大了,小脑袋思想意识有了,很多时候开始说不,但又有时候表达不出来。妈妈靠着365天的相处猜呀,问呀,慢慢发现孩子不听话,其实是我们不懂他们内心真实想法。希望家长能成长最懂你孩子的那个人,愿每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此“自言自语”非彼“自言自语”。
这里的自言自语更多的是孩子玩的一种多角色扮演的游戏而已。
学龄前的孩子正处于语言发育学习的关键期。他们会无时无刻不在学习说话。
比如当他们看到或者听到动画片里的对话,他们觉得很有趣,就想通过自己的话去表达出来。这个时候他们往往会借助于身边的玩具娃娃来进行角色扮演。就是俗称的“过家家”。
我女儿现在3岁多一点,小家伙每天最喜欢的就是拿着好多娃娃来玩过家家。所有的配音都是她自己,故事情节也都是她自己来定义。一会儿是爸爸,一会儿是妈妈,音调还会随之变化。说实话,我有时候听着都觉得很搞笑。
当爸爸妈妈发现自己的孩子有类似的行为时,建议不要干扰孩子,让孩子在游戏的海洋中自由徜徉就行。这样的行为对孩子来说还是好处挺多的。
1、提升了孩子的想象力
当孩子在扮演角色对话时,他们会自然的融入其中,这时候孩子的想象力也在飞速提升。不要小看孩子的想象力,看似无厘头,其实有头有尾,很有意思的。
2、提升了孩子的语言能力
通过扮演角色对话的游戏可以快速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对于学龄前学说话的孩子来说这不失为学习说话的一种好方法。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