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2 03:07:3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很多家长都说孩子的性格急躁,所以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显得特别没有耐心。其实这种情况的话,完全都可以通过家长日常的正确教导得到改善的,要知道孩子的性格越早进行管制,效果越好。
那么,孩子性格太急躁怎么办?在很多的时候,孩子性格呈现出一种比较急躁的状态,大多都是跟自己的爸爸妈妈学到的,如果家长想要让孩子更快的改掉急躁的这种毛病,那么首先就应该以身作则。另外一向比较温柔可亲的孩子,如果突然间出现明显的性格转变,非常的急躁,那么也不排除是因为生病的原因导致,最后这个时候把孩子带去医院里检查检查。
想要改善孩子的急躁性格,首先应该尝试多培养孩子一些良好的兴趣或者是一些爱好。家长要记得在孩子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让孩子再看电视或者是手机,因为这样的话就有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三心二意的坏毛病,如果家长在对孩子进行管教的情况下,也就会很有可能出现顶撞家长的情况,家长应该多和孩子做一些适当的交流。
导致孩子性格变坏的原因有多种多样,除了社会因素导致,更多的是因为家长的坏毛病。要知道每个家长都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想要让孩子有更好的性格,家长就应该检查一下自己的性格有哪些不足之处。
喜欢的玩具或者家有宝宝的小伙伴,还可以关注一档叫【阿哦玩具】的视频节目哦。节目介绍各种有趣的玩具,并且用玩具对战、过家家、做手工,挖掘玩具的各种玩法,同时也通过玩具和孩子们做朋友,非常的赞。孩子脾气暴躁不顺心就发飙哭闹的原因:
1.溺爱
2.家长无底线
3.学习母亲
本质是没有习得与年龄相符的情绪发泄方式,以及对发脾气哭闹的情绪发泄方式的效果深信不疑。
重点说一下“学习母亲”这一点,因为在3岁前的孩子,其形成自我性格特点的重要参照对象就是母亲,如果母亲在此时期是暴躁易怒的状态,孩子就会把这种性格特点内化为自己。
至于为什么重点强调是“母亲”,因为3岁前的孩子扔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体共生的,并在逐步走出这个认知过程的(这是3岁前孩子的主要成长任务)
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治本,了解本质问题只是治标。
是不是感觉有点反过来了?
因为要让孩子学习新的情绪宣泄方式,并且对此深信不疑,这会相对简单很多。
但如果我们一边教孩子这些新发泄方式,而又继续溺爱孩子、无底线容许他的要挟、或者妈妈一边教孩子要好好说话又一边自己很暴躁(说一套做一套),那么孩子必然是更改不了的。
不好立马调整,需要温火慢功夫!大部分孩子都会有粗心的毛病,个人感觉要渐渐引导,急了不见得有好效果!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发脾气的时候。
其实,这是我们的“情绪炸弹”被引爆,孩子的行为仅仅是导火索,而炸弹早已经埋在我们心中。
处理这类事,有几个小技巧和大家分享:
一、15秒呼吸转念法,我们现在就可以一起练习,吸气2秒(心中默数),呼气5秒,吸气3秒,再呼气5秒,对了,现在看看自己的情绪是什么?想想此时的我该怎么办?
二、冷静角,我们提前就要预设好,家里的某个角落作为冷静角,在这个当下,我们先对孩子说“我要走开冷静下”,然后在冷静角里,察觉自己的情绪,不急着离开,没事,这里我们很安全,有足够的时间,先照顾自己。
三、抗压包,现在就可以去制作这个神器,它可以是个里面有海绵的布袋,有情绪时就反复的捏它,直到情绪平稳;也可以是个装有彩色闪粉的瓶子,有情绪时就晃动,等瓶子的颜色稳定了,情绪也会跟着平稳哦。
四、正念法,平时就要想象一副美好的画面,可以是自己的回忆,比如和爱人在海滩散步。然后用if...then...的方式给自己潜意识催眠,比如告诉自己一旦发脾气,就想到这个美好的画面。很快,你会发现情绪就平稳了
提醒下,这一切需要我们平时就反复练习,刚开始可能会很难,一定要坚持,尤其是平时没情绪时。
我猜,等你运用好这些技巧后,情绪很快平静,至于如何跟孩子沟通,你肯定有很好的方法。
期待早日取出我们自己的“情绪炸弹”。
寄希望于别人好?还是自己好?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孩子特别爱发脾气,一发脾气,便谁谁都不对。他的爸爸很是用心,孩子每发一次脾气,他便在门后钉一个钉子。后来,爸爸让孩子看了门后的钉子,真不少!孩子后悔了,感觉自己发脾气不好,爸爸说:“以后少发一次脾气,便拔掉一颗钉子。”孩子同意了。数月后,孩子的脾气变好了一些,爸爸让孩子看了门后的钉子,钉子是少了,孩子很高兴。爸爸让孩子观察这个门,孩子很纳闷。爸爸指着拔下钉子之后那一个个的小洞洞说:“孩子,毛病改了,很好!但这些曾经的洞洞却永远留下了。”孩子意识到了原来发脾气会给别人、家人、朋友带来这么多伤害,真是不应该,更下定了改掉坏脾气的决心。
这个故事中你读出了什么?
对于急性子,试着从两方面来看待。
一是急而不乱型的。这种急,是做事速度急,说话速度急,甚至走路速度也急;这种急,多是有理性在其中,能力在其中,不会因为急而搞坏了事情;这种急,办起事来井井有条,说起话来有张有序,急而不乱,急中生智,便也会达到不错的效果。这种急脾气其实带给家人、孩子的是一种正面的影响。
第二种急,是急急忙忙、匆匆忙忙,急得让人烦心,不是滋味。比如:稍不顺心就发脾气,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就抓住不放,急脾气成了家常便饭,一急说话难听,一急乱埋怨,一急摔东西,一急耍脾气,一急没正性,等等,如此这般的急谁能忍得了?能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正能量?
作为妈妈,更应该身体力行,从责任感的角度改变自己。不要总寄希望于别人给你出谋献策,应从自己的实际给自己定个目标,列个计划,说到做到,接受家人的监督与督促,明知急性子不好,明知对孩子发脾气不好,不该掉自己的不足或错误,怎么给孩子做榜样?优良家风从母亲开始传承!
急性子的妈妈,您说呢?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