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0 21:41:3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性格?性格属于个性心理特征范畴,一个人的性格给人的感觉,是通过这个人性格的各种特征表现出来的。
性格特征包括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和理智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性格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自己和对学习工作生活的态度上的特点。对他人是真诚热情还是虚伪冷漠,对自己是自尊自信还是自负自卑,对工作是认真负责还是敷衍拖拉等等。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性格在语言、行为和表情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特点。是秉性温柔仁厚还是脾气暴躁,是外露强烈还是隐现内敛等等。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性格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意志特点。是坚定果断还是优柔寡断,是坚强还是懦弱等等。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性格在处事时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是形象思维型还是抽象思维型,是想象丰富还是想象贫乏等等。
性格就是通过这些特征中的不同特点的组合而综合地表现出来的。
因此,性格形成中先天因素固然很重要,但也离不开后天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的巨大影响。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说,性格是先天遗传的气质和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两者的合金。
气质是大脑皮层神经活动类型在心理上的表现,主要有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气质是先天遗传的,没有好坏之分。
条件反射则是在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各种类型教育中建立的,这种影响和教育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因而在性格的特征中也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良好或者不良的性格特征。
总之,性格的形成既有先天遗传因素的作用,也受到后天环境和教育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在学龄前成长发育的关键年龄段,这种后天的影响更为重要,作用也更为巨大。要培养孩良好的性格特征,幼小时良好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长自己在各方面也应该以身作则,用良好的行为规范影响孩子的性格形成。
最大原因是父母没有足够时间去了解孩子和陪伴孩子。穷养富养都不如爱养,孩子是大人的缩影,如果你脾气暴躁,他们也会失去安全感,以为暴躁才能保护自己才是解决事情的方法。所以我们大人首先就要学会在孩子面前控制情绪。先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好好沟通
孩子入学之后有些变化是很自然的事,原因很多,不外乎这几点:
其一,环境的变化。幼儿园和学校从校园硬件、教室布置、甚至桌椅摆放都不一样,离开了熟悉的环境,暂时不适应很自然,要注意的是原来在幼儿园中是不是有孩子特别在意的物件、玩具啥的,有的话,要注意引导、引开注意力。
其二,要求的变化。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小学逐渐要过度到学习。由此,老师讲课、对待学生的态度也会相应有变化。要引导孩子适应要求,不能让老师来适应你的孩子。
其三,家长的变化。在幼儿园时,家长主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到了小学,有些家长比较焦虑,从而会影响孩子。这个需要家长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过度期望,有点耐心,慢慢就会好的!
这个现象不要掉以轻心,刚入学、三年级,快毕业这三个阶段,家长要加强观察,随时注意孩子的变化,做出正确的反应,孩子就会健康阳光地成长!
我是若水:专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孩子成长等,专注悟空问答。欢迎关注!
古希腊哲学家亚历士多德说: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种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无数的行为活动中凸显其性格的的。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家庭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是性格的教育,是生命的教育。人之初,性本善。作为父母,应尊重顺应孩子的天性,使孩子的性格自然形成。作为父母,不能控制孩子,也不能让孩子控制父母。要想孩子性格好,父母首先应该清楚:孩子生而平等,地位不比父母高,也不比父母低;父母只有培养教育孩子既是义务,也是责任;没有控制、命令孩子的权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倾听,学会尊重,让孩子感到他是家庭的一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要给孩子做好表率。父母也不能做口头上的发号施令者,而是参与到孩子具体的学习生活活动当中去,和孩子一起做事,一起探究,一起思考,一起分享。
学校教育是知识的教育,是性格的教育,是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受玩小动作,孩子做事粗心大意,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孩子做事、做作业拖拉,孩子的日常学习活动中专注度不高等,都是客观而真实的存在着。什么是好学校?悦纳自己的就是好学校。什么是好校长?有办学思想的校长就是好校长。什么是好老师?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的老师就是好老师。我们每个人高矮不一、美丑不等、各有所长、五光十色、甚至千奇百怪,一个好的学校就是绝不大惊小怪,无论怎样,都统统接纳。这就是教育的意义,这就是教育的内涵;这就是校长的担当,这就是老师的作为。
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无论是家长、校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是既能享受得了幸福,也能担负得起苦难。良好的教育,并不会帮我们免除人生的苦痛,但可以决定我们的态度,教得我们应对的方法,直面所有想得到和想不到的结果。假如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的性格上,如此有机的结合起来,我们相信,未来的孩子,性格上一定是坚毅的孩子,一定是果敢的孩子,一定是规矩的孩子,一定是自有作为有担当的孩子,一定是既能拿得起放得下的孩子,一定是宠辱不惊的孩子。
一家之言,敬请批评指正。(图片来自网络,联系必删。)
若水---2019年7月22日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