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0 08:19:4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孩子总听不进大人的话,得出结论是:“仆人”“跟班”的话孩子不听!
父母为了培养孩子连父母都不敢当了,要当仆人;父母教育孩子连领导都不敢当了要去当跟班;制定孩子发展规划还要和乳臭未干的孩子商量制定,否则就是不民主,就会伤害孩子,如此等等,其实这样的孩子真的不需要培养了,因为,这是神童降世和天才诞生了。问题是我们大多数孩子都是普普通通的凡人降世,可怜的父母把他们都当做了神童去教育,所以,孩子不听仆人、跟班的话了。悲哀,家庭教育的乱象已经告诉我们,现在的危机已经不是“美伊冲突”而是家庭孩子早期教育了。
首先是理论危机:照搬照抄西方发展心理学,只言片语夸大其作用。如“自由发展论”,孩子正需要规范发展的时候,或放任自流、或随孩子所愿。孩子如同站在十字路口的问路人,父母熟悉路线而不给孩子指路,这是典型的生娃不养娃的表现,这理论还要么?况且东西方对自由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西方的自由不一定适合东方。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社会越发展人会越来越不自由,从猿到人,都是在规范中发展的,现代人再热也要穿裤子,猿人则不然。所以,自由又是一个认知问题,如果一个人想要没有规矩的自由,就会感到浑身不自由,当人在规矩的范围内享受自由时,就会感到无限的自由。
第二是行为危机:偏执的理论就会使人不知所措。有人大谈父母不是领导,那就只能当仆人了。有人还搬出梁启超,说“梁启超先生对家庭子女总是温文尔雅、平等对待,所以他养育出的子女个个都很有出息——“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有理有据,理直气壮。似乎梁启超就是仆人。现在有人不时在文章里放上几个英文字母,似乎中文无法概括其意思,其结果是连“领导”二字都不认识了,打骂才是领导?梁启超“温文尔雅、平等对待”就没有领导了?孩子没有阅历、经验、没有是非观念,为什么不能“领”不能“导”?
第三是违背人类发展规律而不自知。“教育家”们,大谈父母应该怎么样“尊重孩子”,但忘记了一个基本规律,虽父母不可能都是圣人、君子,但孩子第一个崇拜的对象就是父母,父母的言语行为都是孩子的榜样,这种力量一直要延续到初中甚至高中,孩子是非观念建立起来后或肯定或否定“偶像”才会慢慢演变。孩子的两个逆反期反对的对象也是父母,但也不是逢父母必反,引导好了都能顺利度过逆反期。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这是铁一般的事实,切不可用自己的不良言行误导了孩子,更不能放弃自己的老本当几天假洋鬼子害了孩子。
第四是孩子不听话,首先检讨自己。A,你是否不听你父母的话?过去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二难选择题“老婆和老娘同时掉进河里先求谁?”,现在的话题更有意思“老娘和宠物同时掉进水里,问你先求谁?”,貌似轻飘飘的笑话,却反映了现实,同情狗比同情人更胜已是时尚,有时间照看狗无时间照看年老的父母的人大有人在。你是怎么看待的?B,你是怎么社交的?是占便宜多或是谦让得多?C,你对金钱是怎么对待的?是见钱眼开还是取之有道?D,孩子是否尊重你,视你为偶像?E,你是否是称职的父母?F,孩子不听话,你说的话对不对?要相信孩子不会无缘无故不听你的话,问问自己,可能一切都明白了。
年轻的父母们,面对犯罪分子年轻化、少年化的现象,是要高度重视家庭教育的时候了。小编觉得家庭教育抓住三个核心点守住三条底线足矣:一是正确对待孩子,不要低看,连婴幼儿都不能低看,他们都具备看样学样的能力,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孩子,可能发展潜力更大,更不能低看;不要高看,他们毕竟是孩子,要让他们做人、知道是非,必须父母带领;二是父母示范带头作用要做足,用最朴素的方式不要故弄玄虚照搬照抄“洋理论”,即使你是农民、识字很少,只要你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采回了粮食,孩子也会崇拜你的,看到父母的辛苦,还会激发学习的斗志的。三是一定要当好“领导”。领导的定义是指引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领导不是个别人认为的那么坏。家庭教育的领导作用主要是“正直领导”“行为领导”“情绪领导”,用正能量规范孩子、引导孩子做人,建立是非观念,随时发现并解决孩子的情绪变化并引导。归纳起来就是教做人、教情绪控制、培养学习兴趣。并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变化,由填鸭式到导引导式再到指导式过度。坚守三条底线:守住家长权威底线(权威来自你是孩子崇拜的偶像);守住孩子必须尊长的底线(对爷爷奶奶叔叔阿姨要毕恭毕敬);守住孩子善良的底线(对穷人、弱者的表现)。这样教育孩子的脉络就清楚了,重点就突出了。假设有一天你和宠物同时掉进水里,长大成人的孩子就不会放弃你不管去救宠物了!
不是都一样,孩子的性格有的随父母亲的其中一个,有的是天生的,有的是家长娇惯的,很任性或者特别蛮横等都会在孩子成长期形成为自己以后的脾气!当然也有不少脾气性格特别好的,特别温顺的!
你好,家长!决定孩子的性格因素一部分来源于先天遗传一部分来源于后天形成。跟父母在不在身边没有太大关系。我儿子今年四岁,性格就遗传了他爸爸的倔强。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会逐渐变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不想听从大人的指挥。不管是谁在看护孩子,大人要学会正确引导,而不是强制服从,针锋相对!
了解孩子倔强的原因,孩子为什么会反抗?
首先,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清楚的知道哪些是“我”想做的,哪些是让“我”做的。因此,他们很顽强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但这种表现往往违背大人制定的规范,孩子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会产生反抗行为。
其次,孩子的心智发育还不成熟,情绪控制能力还比较弱,他们一旦感到自己的内心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会用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和父母对抗到底。我们大人对孩子常说的话是“你怎么就不听话呢!”认为孩子是和我们故意作对。其实,他们只是忠于自己的想法,并不是针对某个人。
任何事情都会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我们要换个角度,看到孩子“倔强”背后的积极意义。
我儿子三岁的时候,有一次,我正准备把袋装大米倒入密封罐中保存。儿子看见了连忙说:“妈妈,我来倒吧。”我说:“现在你还做不了,会倒在地上的。”
我儿子是个急脾气,他一听我不同意,有点着急,马上说:“妈妈,你相信我,我不会倒在地上的,你就让我倒吧。”我心想随他吧,让他尝试一下也好,就同意了。
他迫不及待的开始行动。他倒的很认真,小心翼翼,我在后面帮他托着大米袋子(十斤装大米,他自己拿不动)。倒完了,地上一颗米粒都没有,他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极了,像得到了心爱的玩具一样。
“谢谢你帮妈妈的忙,你做的很好,妈妈以后有事情还找你来做。”我说到。“好的,妈妈,以后再有这种事,不用你,我来就行了,”他说。看着他满足,被肯定,被认可的笑脸,我发现孩子有其独立自主的想法,有时他不想服从大人的意思,不受干预也不受支配。
面对孩子的倔强,反抗,家长该如何应对?
一,勇敢的接纳和理解孩子,容许他们有反对我们的做法,孩子的反抗只是他想表达自己的一种方式而已。当我们和孩子出现意见不和,孩子非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时,我们不妨放下所谓的权威和虚荣,接纳孩子的想法和行为。
二,尊重、理解孩子。不用命令的口气和孩子说话,给孩子提出良好的建议,并让他们选择,让他们有做主的机会。
三,要相信孩子,对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适当满足。只要孩子愿意自己去做而他的能力又允许的话,我们一定要让孩子亲自去尝试。只要他们提出的要求不超越我们的原则,就尽力去满足他。
我们的教养和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将来的人格品质的养成。给自己和孩子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就会培养出一个有主见、独立性强的孩子。
做父亲的要从耐心中磨练自己的性格
,改变自己的”个性”,只要坚持没有做不到的。别让人家说“有其父必有其子”。通过磨练得知道什么时候什么事情该犟,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不该犟。不然会把儿子带到逆行道上去的,你说呢。
我用我自己活生生的例子来告诉你,孩子真的会遗传父母的性格。本人母亲超级大美女,本人父亲则是较为成功的小商人一枚。但是,我母亲有一个问题就在于,她的双商真的真的非常非常低,心智发育水平低,属于那种你几乎无法和她沟通的类型……
同款家长,孩子最后全靠自己悟性好,不然一生磕磕碰碰。其实不是遗传问题,是小时候母亲的性格,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你!父亲忙,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长。自然的学习了她的行为和性格!会反思并改进说明你双商没问题,只是以前环境所致认知有误。不然双商低如何考上高中,大学,研究生的?一般人学习不努力都考不上高中的。
很多人的性格问题,很大年纪才重塑过来,但失去的已经永远去,再也回不来,而未来也没有机会再去改变。童年和少年时期的经历真的非常重要,别人在耳濡目染自然而然本能就会的东西,我们却要在长大后在无数多的痛苦当中认识到再有意识的去改变,是多么的艰难,会走多少的弯路,在这一路上失去多少机会,错过多少美好的人,原生的家庭真的是一个人福报的体现。
我也是有爸爸妈妈的怪脾气,成年后,在工作和婚姻中,不断碰壁不断反思,才终成为现在的自己,蓦然回首,已是中年!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