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20 06:56:1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农村的孩子学习积极性普遍下降,辍学也比较多,这是现实。为什么会这样呢?一,农村留守儿童多。在农村,50岁以下的人,在外打工的多,由于文化水平不高,打工也只能维持家庭日常花销,这样的环境下,打工者的子女,大多成了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生活;隔代人,无法胜任孩子的家庭教育,导致孩子任意妄为,直到发生大事,家长才知晓,这个时候已经是晚期,家长想管,也难以让孩子重新进入学习状态,也就是说,想改好,已经追不上了。何况,打工的父母为了方便与孩子的联系,很多家长给孩子配了手机,加快了孩子学习上的下滑的速度!
二,家长观念的淡薄。农村孩子考住大学,留在城市,买房、结婚包括上学,把本不富裕的家庭,拖进还贷的深渊,让几辈人贫穷下来,这导致农村的父母对孩子的求学,并不热心,孩子学习孬好,任其自然;孩子缺乏管教、监督,于是不很懂事的孩子成了牺牲品!
三,片面追求升学率,现实又很残酷,中考能上普通高中的百分之五十不到,而职业高中,又未能起带动作用,上职业中学与不上职业中学,将来都是打工,以往事例让人对职业学校失去信心,自然厌学、辍学的学生大有人在了。
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家长改变观念,既然生了孩子,就得对孩子负责!这个方法很难;就是让家长就近打工,也很难办到。重要的是改变、重视职业学校,可以让职业学校中的优秀学生,能进一步得到深造,同时让职业学校的毕业生有工作可干,而且收入上、工作的稳定上,都有一定保障!最后要彻底改变学校唯分数、升学率论英雄的片面评价方式,让“教书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这样或许能改变现状!
一己之见,欢迎交流。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性格偏执的老年人确实令周边的人不寒而栗,既使偶尔有意释放出“善意”但周围人敬而远之,唯恐躲避不及,性格偏执与幼小时、中青年时成长环境有关,如家庭变故,惊吓恐怖遭遇,文化程度,或无缝地模仿了有性格缺陷的人,变成自己为处事的性格全部,个性充满了玩世不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阴暗心里,如今老了,已经很难改过,偏执大致有三种类型,“虎毒不食子”爱护子女,但经常与周围邻里闹矛盾;常与里外熟人生人生气闹事一言不合就“”鸡飞狗跳”;对外能说会道、尊从他人对内残暴不仁,所以对待偏执尽可能不去招惹,“火克木,水克火,一物降一物,克一物”让偏执者疼爱、信任、崇拜、佩服的人与其沟通能事半功倍,言听计从,如果子女别处有住房可将其迁出另住,从而断绝其“破罐破摔”的恶念,假如错在偏执人一方,亲属可向周围邻里道歉达到街坊邻居的谅解。
该让她(他)尝点“挫折”。
现在的孩子是父母掌上明珠。含在口中怕化了,捧在手上怕伤着,养尊处优,经不起挫折。
出现这种情况也不能全怪孩子,因为她一出生就被几个成人无微不至地关爱着。就像电影、电视剧中的皇子、皇孙一样,经常身边伴随着一群“丫头”。娇生惯养,在她的人生旅途中,父母早已把她的生活安排得妥妥贴贴。这样培养起来的孩子,经受不了风雨,遇到一点挫折就知道哭。
父母是时候改变教育方法了,要让孩子知道好钢是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锻成,明白好刀要走切肤之痛的磨砺才能达到!让她尝点苦头,来一点挫折教育。
不明白为什么觉得孩子性格不好就是因为爷爷奶奶带的原因?是爷爷奶奶本身性格就不好吗?
孩子的性格大部分与生俱来的,少部分后天环境造成,如果觉得爷爷奶奶有性格问题,那还是不要再让老人带是最好的选择。
隔代教育一直都是婆媳关系的重要话题,很多媳妇自己无法带孩子,寄个老人来带,说实话,老人如果愿意帮你带,就应该心怀感恩,她们并没有帮你带孩子的义务。
每个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方式都会不同,对孩子都是有影响,我想你能嫁他们的儿子,标明爷爷奶奶家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没什么大问题。
多些包容和理解吧,有问题及时跟老人沟通,毕竟大家的目标都是为了孩子好。不要带有色眼镜看这件事,讲实话,带孩子真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我家我带孩子多,有时候先生都会觉得孩子身上一些不好习惯随我,你说我会不会觉得委屈?管得多错就多的感觉!
如果真的觉得无法沟通或你恨不能接受,就带回来自己带吧,自己带比老人带确实教导孩子的空间更大些,也避免一家人关系不融洽。
农村人也不必自卑,城里生活困难的有的是,有些不如咱农村,农村你要生活拮据,你可以自己自足,而且自己种的粮菜还新鲜可口,纯天然绿色,城里人一天没钱也不行,咱们十天半月没钱也照样,把自卑心换成动力,凡事努力了就好,城市里不见得家家都好,农村也不是户户自卑,学那些心态好的人,挺起腰杆,出生不能选择,道路却在自己脚下,任你选择!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