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6 07:34:4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我是海滨,我来回答。
人的性格,本我这部分那是改不掉的,本我性格中一大部分是来源于父母的基因,一部分来源于学校的教育,还有一部分则由社会的大环境所影响塑造成的。
那么,人在压力点和轻松点时,性格是可以通过修炼自己的心理健康层级,而慢慢地提升起来。
左翼和右翼也是同上。这部分内容,可以关注我,翻看我之前的文章。今天就不赘述了。
还有人的性格有三个副型:一对一、社交型、自保型,顾名思义,有这三个副型在人成年后,基本上就会聚焦在一个上面。
有的人是自保型,那么他就会在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考虑自己的安全和利益。
有的人是一对一,那么他就会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太愿意去那些闹哄哄人特别多的场合,比较喜欢一个人静静,或者带上自己的伴侣藏身于山水之间,过他们的二人世界。
有的人是社交型,那么他天生就喜欢闹哄哄的场合,比方说很多老外,每周都要办Paty,要是自己一个人的话,就会极其难过,痛苦至极,所以这样的人,他一定要把自己投身于人多的圈子活动中去,他会参加很多圈子,以此来度过自己的时间。
人活一世,不单单是为了受苦,也要享福。
所谓:苦苦地追求,甜甜的享受!那么,在工作生活当中,人的性格如何进行自由的调配,就需要在技术上和艺术上,自己下功夫,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找适合自己的方案来一步一步的实现。
这其中,就包括如果调配自己的气质、能力、性格、兴趣和需要,这五个维度来思考。
以上,是我的一点思考和经验,供你参考。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我,并翻看我之前写的九型人格关于性格方面的文章和微头条。
网友你好,这问题有意思[玫瑰][玫瑰],小孩的行为折射大人的言行,你对她什么样,他也对你同样。
有一次我训了孩子,训得特别狠,没想到,过了一天,他脾气就上来也以同样方式教训我。当然,我天天早晨给他炖鸡蛋,这些步骤他也会了。还有在楼下偶然看到一只野猫蹲在垃圾桶边上吃东西,我儿子赶紧劝说下来下来,我家有鱼有饼干,你等着,我上楼给你拿,别吃那些脏东西,吃了吐呀!
通过以上种种,我们才知道自己不好的行为会引起孩子的反抗,长大后可能升级,需要第一时间纠正。还有,简单早饭孩子可以做了,说明孩子的动手能力在提升,孩子学了一项新技能,我们也有成就感,最后就是爱护小动物,孩子的小爱心激励我们,应该有更大的爱心去关心动物类。感谢邀请@悟空问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父亲,父亲一定要在孩子面前说话要注意,对孩子成长不利的话不要在孩子面前说,要树立对孩子成长的榜样,不要在孩子面前玩手机,这个特别重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应该是孩子学习者,崇拜者,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哥哥和弟弟妹妹在说话,要让孩子在父亲面前做到,父亲轻轻的说,孩子重重敬!我不喜欢别人说的严教出孝子,一定要孩子懂的礼貌,感恩!
人的性格三岁开始形成的。
3-6岁学龄前通常被称为“潮湿的水泥”期,这是孩子性格形成最重要的阶段,孩子85%-90%性格、理想和生活方式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父母都希望宝宝成为一个快乐、自信、受欢迎的人,只不过这些特质不会因为父母的“希望”就会出现,更多情况下,是需要家长关注和培养的。而7-12岁则是“正在凝固的水泥”。这时,孩子85%-90%的性格都已经形成了。而他仍然需要成人不断地支持来巩固已经建立起来的自信心,以应付即将来临的青春期的冲击。在这段时间里,由于学业压力日益繁重,学习习惯正在养成,孩子又急于尝试独立,试图从思想上逐渐挣脱父母的束缚,也从更大程度上容易受到媒体和同伴的影响。因此,特别需要父母的关注。
性格体现的是人格的社会属性,性格一旦形成就会在对人、对事、对己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展现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性和心理特征。这种倾向或特征是在社会中形成的,显然3-4岁小朋友尚处在社会性的塑造期,不是性格差异,而是气质差异。
孩子爱动爱静是气质决定的
气质是与生俱来的,是先天的。心理学家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简单来说多血质、胆汁质的孩子“大胆”“很闹”,粘液质、抑郁质的孩子多“胆怯”“安静”。这都是天生的,是父母造就的原始气质,甚至无法改变。
孩子的性格是社会化中培养出来的
性格是后天形成的。是培养孩子社会化进程中的塑造。孩子从出生到成人,都是社会化过程,即将原始成分的自然人培养成社会人。
因材施教是培养孩子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因材施教是老夫子提出的,但孩子在学校很难实现因材施教,重任主要落在家庭教育。对于多血质、胆汁质管教多余鼓励;对于粘液质、抑郁质鼓励多于管教,就是因材施教家教的方向的总览。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基于社会行为,建立正确的对人、对事、对己的是非观。一旦的性格养成就带有稳定性,可能影响一生。这就是为什么人们总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道理。
因材施教是孩子建立良好性格的路径
不认识孩子是家庭教育常犯的错误。很多家庭父母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孩子的气质类型,一片好心办错事。对于多血质、胆汁质的孩子再加上娇生惯养,就会养成胆大包天的性格及言行;对于粘液质、抑郁质的孩子再加上各种培训班的打压,就会失去自信和自尊。还有的孩子是多种气质组成的先天素质,家庭教育更要花心思认识孩子、了解孩子。否则,殚精竭虑也难以教育好孩子。
不认识孩子就教育部好孩子
所以,3-4岁小朋友的不同表现是气质作用而非性格作用。孩子良好性格的养成是家庭一切教育的前提和重要任务。先天的气质和良好的从众性格组成优质的人格魅力,是孩子独立于社会,实现个体价值的保证。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