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16 07:15:44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对于4岁的孩子可能从玩耍上提高孩子的专注力是最好的办法
那些游戏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1找不同
找不同也就是我们承认也会玩的“找茬”,在找茬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特别的认真,并且发挥记忆力,才能找到不同之处。
2涂色
一张有线组成的图,或者孩子喜爱的卡通人物,让孩子按照自己喜欢的颜色把图填满,并且鼓励孩子要涂的漂亮。
孩子为了把自己喜爱的图片涂的更好看,肯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3以点连线
纸上以用点的方式绘制出图形,然后让孩子把每一个点都连接起来。
4找遗漏
在纸上公正的写下,30到50个数字(按照年龄可以有多减少),这些数字以无序方式出现,并且在其中留下1到2个空白,空白的就是遗漏的数字。
5搭积木
搭积木是每个孩子都会接触的游戏,因为搭积木不但是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同样也是在锻炼孩子发挥想象力,并且锻炼手眼协调的能力。如果专注力或者手眼协调能力不足,很可能会前功尽弃。
6简单的拼图
为什么要说是简单的拼图,是因为孩子的专注力时间有限,太复杂的拼图,不但不会起到培养专注力,甚至可能让孩子从此就讨厌这一类型的游戏。
在孩子做以上游戏的时候,请家长自觉走开,或者是把自己当成一个又聋又瞎的人。整个过程必须由孩子自己完成,不论好坏。你说的每一句不论是赞扬或者批评都是在打扰,在打断。
抓准孩子的专注力时间,不要过分强求,切忌拔苗助长之前也有看过一篇关于专注力时长调查的时间,上面对小学生的专注力解释为认真听课20分钟,抄写15分钟,背诵8分钟。正常上小学的时间应该是7岁,而题目中的孩子只有4岁,所以我认为只要可以专注15分钟就可以算是完美了。
培养专注力也要伴随着夸奖,即使要表达不满也请带着幽默感。打击孩子只会让孩子对专注训练的游戏失去兴趣,家长们可以先说,恩,看着挺不错的,宝贝妈妈觉得你下次能做的更好一点。不要过分的指责和批评,这样做只能让孩子对专注力训练游戏慢慢失去兴趣。
专注力是需要培养,但是不要过分要求,毕竟专注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延长时间,这也是不同的学龄课时时长不同的愿意。专注力不好的孩子,并不一定是真的不好。如果始终盯着专注力,你可能会让孩子失去,想象力和探索能力。40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昭昭之语
2020年03月17日
关注我家小宝刚过三岁,不过是男宝一枚,他三到四岁的安排分为四块:日常生活练习,语言能力启蒙,感觉系统训练,数学素质能力培养。想加入科学能力培养,目前正在研究。
日常生活练习包括:运动,社交,自理,爱。
语言能力培养:英语、中文。英语目前是自己在家启蒙,中文主要借助绘本。
感觉系统训练主要包括五个方面: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训练。主要通过各类小游戏进行。
数学素质能力训练:分类,比较,空间,方位,排序等。
目前阶段技能性能力引入主要是运动,有去试听过这方面课程,还没找到合适的。自己在家训练篮球。
在语言方面,因0-6岁是孩子语言学习敏感期,且因工作关系,对英语启蒙体系了解。目前在家自己启蒙。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所以我安排孩子活动时候,都习惯先去了解这套体系。根据这套体系制定计划,再确定是否要引入辅导班,然后再去寻找试听比较。虽然比较费时间,但是我更喜欢长远规划。
以上是我家小孩一些情况,供参考。
您好,我是高级育婴师木莲妈妈,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
首先感谢邀请。
俗话说得好:“三岁看到老。”许多家长都担心孩子这时候脾气大,长大后的性格也会十分不好。但是,这时期其实只是孩子个性形成发展的重要时期之一,只要在今后的教育中,找对方法,孩子一样能健康积极地长大。
孩子可能进入了“叛逆期”
家长在这个时期常常头疼,因为“terribletwo,horriblethree”,也就是说“糟糕的两岁,可怕的三岁”。这个形容十分形象,不要担心只有你家孩子这样,宝妈们一交流,发现这时候的孩子都“不大可爱”。这是因为孩子已经进入“幼儿叛逆期”啦!
这个时候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增强,而且性格会更加敏感,缺乏安全感。以前家长只要哄两句就好,可是这个时候的宝宝已经不能被糊弄了,家长的敷衍已经不再有效。此时更需要的是有效的沟通。
孩子的正常需求被忽视
如果孩子偶尔通过哭闹的方式,来索取物品,那也算是合理的,可是每次都是这样,那就很不正常了。
家长要注意回顾反思一些往日的生活细节,是不是当孩子提出正当要求的时候,家长只是单纯地予以忽视?如果孩子用正常方式与大人进行沟通,但是结果却没有得到大人的重视,那么孩子就有可能走上偏激的道路,因为这样的方法才行之有效。久而久之,就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打骂使事情变得更糟
提问中提到“打也试过”,说明家长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曾用过肢体方面的惩处。但是近些年来,对孩子不施暴的教育方式才是主流。
很多家长在进行这种惩罚之后,发现孩子还是“记吃不记打”,打了之后还会忘,甚至继续再犯。因为往往在父母进行打骂的时候,都是在气头上,这时候对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撒气行为,根本没有给孩子讲道理,孩子也不明白这种惩罚的前因后果。
大人打孩子,希望孩子记住这种痛,下次不再犯。殊不知,当孩子对惩罚的原因一无所知的时候,这种打带来的只不过是应激反应。家长一抬手,孩子吓得一哆嗦。最后留下的不是教育成果,而是心理阴影。而打骂也有可能会激起孩子的反抗心理,情况更糟糕。
孩子曾经尝过这种甜头
我认为,孩子形成这样的习惯,家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通常情况下,孩子一闹,家长怕丢面子,或是为了尽快安抚孩子,就会马上满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无论是合理的或者是不合理的。事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可是,对于孩子来说,目的已经达到,甜头也已经尝到。那很有可能下次还会做出这种行为,甚至变本加厉。
家长要谨记,教育的原则是不能更改的,是始终如一的。不能因为外部条件变化了,教育也变了。当孩子无理取闹时,不能马上就哄,然后开始妥协。家长要进行冷处理,先任由孩子发泄,当你不在乎他的举动时,他就会发现,原来父母不吃这套,不受他的威胁。
两个孩子之间关系紧张
这种“紧张”不是说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不好,而是说隐隐地存在竞争家长注意力的情况。大宝原来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自然享受着全家人的关怀。但是年纪更小的二宝,占据了大人的更多视线。大宝心里会有落差,可能就会变本加厉,用这种方式引起大人的关注。
家长一定要平衡好两个孩子的关系,做到“一碗水端平”,不能让大宝有被冷落的感觉。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关注@木莲妈妈,每天为您推荐实用安全的育儿知识,感谢您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谢邀
体育项目,画画,音乐,武术,跆拳道等都可以,关键要看你女儿对什么有较大兴趣,没兴趣硬来没用
我家大宝今年四岁半,小宝两岁半,两个宝都特别爱看动画片,偶尔我也跟着看,和他们一起看过不少动画片,我推荐一下吧。
最喜欢的是《海底小纵队》,这是一部海洋探险题材的动画片,里面有巴克队长,呱唧,皮医生,突突兔,谢灵通,章教授,小萝卜7个小伙伴。他们一起在海洋探险,拯救海底小动物,保护海洋环境和生物。我家宝宝通过看这部动画片,知道了不少海洋生物的名字,地球的地质现象。另外孩子看到小纵队成员一起团结合作,战胜困难,也懂得了朋友和团体的力量。
另外推荐一下《超级飞侠》,大宝最初看这部动画片,是在学校看的,后来我才知道这部动画片。主要讲了超级飞侠乐迪为全世界小朋友送包裹,并和他的小伙伴们一起帮助小朋友解决困难的故事。乐迪每次送包裹的目的地都不一样,孩子跟随乐迪,能了解世界各地的建筑、语言、风俗人情。现在超级飞侠已经播出了好几季了,人物角色增多了,另外还多了超级飞侠团队,可以教会孩子团队协作。最初因为大宝太喜欢超级飞侠,家里买了不少玩具,不过真心贵。
还要推荐一下我家二岁多的小宝最喜欢的《小猪佩奇》,这部动画片大家都很熟悉,每一集时间很短,我觉得比较适合学龄前孩子看,我家大宝不太喜欢了,可能因为他大了点。之所以推荐小猪佩奇,是因为它能通过简短的动画故事,告诉孩子好多生活道理,比家长的唠叨效果好多了。
最后推荐一部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部电影,看了好多遍,后来发现大宝也喜欢。讲述了兔子朱迪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最后完成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了动物城警察的故事,很适合爸爸妈妈陪孩子一起看。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