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小孩性格怎么培养(三岁小孩性格怎么培养好)

admin时间:2024-01-14 23:22:1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三岁的孩子总是不听话,说什么都不听,实在太生气会打她几下,脾气倔还摔东西,怎么正确引导并教育他?

三十岁的读者太蠢了,说什么也不听,还会打孩子,脾气倔打完孩子还觉得自己有理,发帖子问怎么办。实在太生气了,我很想打她。

看看,得到这样的回复有何感觉?

谁家没有熊孩子啊?

三岁的孩子,不是七岁。他们/她们还不会犯那些触及到社会规则底线的错。他们现在正在积极地探索世界,也在探索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他们当然不爱听你的话。

如果孩子达到了说什么都不听的阶段,恭喜你,你已经成功地破坏了孩子对你的正常依恋和信任。也就是说,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了,所以,你这个做父母的也太牛了,居然能让孩子什么都不听你的了?

要让孩子听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讲理。

从孩子很小很小,都没有满周岁开始,就和孩子建立:妈妈是很讲理的。合理的事可以做,不合理的事,妈妈会告诉你为什么不行,而一旦不行,就是不行。

这样的沟通会给孩子建立良性的模式:妈妈跟我讲理,我也可以通过跟妈妈讲理来实现我的想法,那我为啥还要撒泼打滚呢?

你讲道理,给出路,坚决拒绝有危害的要求,孩子自然也变成一个懂事的好宝宝。你一味压制孩子的正当需求,也不给道理,也不给出路,他唯一的途径就是撒泼发泄胡闹了啊。

一般情况下,孩子无非是为玩具、出去玩耍、食物、不肯睡觉这几个事吵闹,玩具,尽可能地满足她/他,出去玩耍,没毛病吧?食物?比如他要吃很多很多的糖,那么你跟他说好,只能吃一块,如果听话,额外奖励一块,如果闹,一块都没有。孩子会被大棒和胡萝卜所管理得很好的。你硬要一个糖都不给,还教训他必须听话,他肯定跟你闹啊。

如果是为了孩子安全,比如摸电插头,摸热水,那必须严加约束,而且重复告诫。

3岁男孩儿,性格温顺,谦让。担心受气,怎么办?

宸妈日记一则

2015年6月8日星期一晴

今天,宸哥儿终于“闯祸”了。

Mico老师在电话里简单描述了事情的经过:

软陶课上,有个小朋友不由分说,上来就抢宸哥儿的白色软陶泥,宸哥儿先是奋起维护自己的利益,紧抓不放。眼看着小朋友力道越来越大,宸哥儿情急之下咬了小朋友的手。

宸哥儿很愤怒,同时很委屈地向老师反馈:“老师,他连问都不问,上来就抢。”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一起上课的其他小朋友的证实。

我知道,迟早会有这样一天。甚至,我曾期盼过类似的事情发生,并想象过他在不可避免的冲突时会作何反应。

我承认,我不希望他怂。今天,他用事实告诉我,他竟可以如此彪悍。

我的宸哥儿,他日常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记得有一次,他在滑滑梯玩得正开心,突然来了几个更大一些的孩子,很快就“抢占”了上梯的通道。他很快就回到我身边,说咱们去散散步吧!我问他:“你不想玩了吗?”他说:“我玩够了,让他们玩吧!”

幼儿园老师给他一颗核桃,他吃一半,剩一半揣在口袋里,等我去接他的时候,掰一半放进我嘴里,说剩下一半要带给爸爸一起分享。

他的玩具和食物,只要小伙伴喜欢,他都乐于分享。

曾经,我既欣慰,又担心。他如此温顺谦让,遇到冲突,莫不是要退避三舍了?

如今,冲突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事实证明,他不是怕事的。但是,暴力也非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一次交心地沟通是再所难免了。

宸哥儿深知老师向我告了状,回家一路沉默不语。我亦给了他充分的心理准备时间。

到家了,我问:“宝贝,你现在有没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呢?”

我的和颜悦色并没有让他愿意马上开口,开是我继续默许他独处,平静一下心情。于是转身进厨房忙活开了。

准备晚饭的过程中,我抽空悄悄给受伤的小朋友的家长打了电话表示歉意,对方很宽容表示不必放在心上。

晚饭时分,我示意宸爸暂时不提此事,大家平静地吃完了晚餐,之后正式的沟通开始了——

我:“宝贝,来,咱们现在把今天的事情解决一下好吗?老师已经把事情的经过告诉我了,对于这件事你还有什么补充吗?你可以说说你的感受。”

宸:“是他先抢的,问都不问一句,上来就抢。”当他开口叙述这件事,还是有一些激动,委屈的眼泪湿了眼眶。

我:“我知道,老师也说是他有错在先。但是咱们是否可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呢?比如请老师再分配一些软陶泥给他,暴力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哦!本来错在他,但是你却咬了他,这就是你理亏了,知道吗?”

宸哥儿沉默……

妈:“妈妈知道子宸一向都是善良的好孩子,我知道将来也是。今天的事只是让我有一点点意外,不过我觉得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是吗?”

宸:“嗯,以后我会好好说,不暴力。”

妈:“这就对了,那咱们现在买些好吃的一起去看看他好吗?”

宸:“这……就不用了吧?”

妈:“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犯错不可怕,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咱们要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去纠正和弥补,明白吗?如果今天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咬伤,妈妈一定会很心疼难过的,现在宇轩妈妈肯定也很心疼,每个孩子都是爸爸妈妈的宝贝。你是我的孩子,你犯错,妈妈也有责任,所以,刚才妈妈已经跟宇轩妈妈道歉了,她很宽容,让我不要批评你。事实上,直到现在为止,爸爸妈妈也都没有批评你的意思对吗?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会陪着你一起面对,你看,你犯了错,妈妈先要道歉,但我觉得你有必要当面跟宇轩说对不起。如果你愿意,我们会陪你一起去,好吗?”

宸:“那好吧,宇轩喜欢吃西瓜,咱们买个大西瓜去看他吧。”

妈:“好啊,不过为了表示你对这件事情的担当,买瓜必须用你的零花钱,如果不够,我可以帮你补贴差额,可以吗?毕竟,犯错都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宸:“OK,走吧走吧,快点快点。”

妈:“好孩子,妈妈希望你记住,咱们轻易不惹事,但遇到事也不要怕事,只是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去解决冲突。万一做错了,也不要紧,马上去纠正弥补,明白了吗?”

宸:“妈妈,我知道了。”

面对不可避免的冲突,你会希望孩子息事宁人,还是希望他打回去呢?

我希望是先礼后兵。

在幼年时期,孩子身边通常都是父母或师长在旁。我会告诉孩子,遇到不公平待遇,先与对方说理,若是不依,再向师长诉说,寻求帮助。

敌不动手,我不动手。若遇到特别蛮横的孩子,而身边又一时找不到可以评理主持的大人时,对方先动手了,不要怯懦,不妨跟他打一架。

要打,一定要打赢。让他下次不敢再小瞧了你,不敢再欺负你。

要打,一定要让他疼,但不能造成严重的身体伤害。不准使用“武器”,不准击打头部等要害部位,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要害部位不受到伤害。

要打,一定要尽快结束战斗,毕竟“久战”之下,受伤程度不好估量。尽量发出声音和动静,吸引大人们过来解决纠纷。

要打,要敢于承担责任和后果。如果确实是自己做错了,必须如实客观地向父母说明,不能说谎以回避责任。

要宽容,孩子间的纠纷打闹,过后要懂得放下。不要让愤怒和怨恨伤了自己。有些朋友“不打不相识”,宸哥儿自从带了西瓜去看望了被他咬了的小朋友,之后两人奇迹般地变成了死党。那位小朋友在幼儿园是个“江湖义气”很重的“小霸王”,没人敢惹。自那次以后,他跟宸哥儿勾肩搭背,逢人就说:“这是我兄弟,谁要是欺负他,我就打谁!”

所以,性格温顺谦让的孩子,不见得会一定受气!关键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让孩子建立自我意识,让具有界线感。属于自己的权利,神圣不可侵犯,值得奋起捍卫。

第二,悍卫自己权利的过程,应该注意的分寸和要点必须明了。

最后一点,让孩子明白,只要他是在道理之上,情理之中,父母永远与他站在一起,有了坚实的后盾,孩子才能更具有底气和勇气。

三岁的孩子自控能力差,脾气倔强,应该怎么调教?

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要多强的自控力呀,脾气倔强也没什么不好的。

三岁的小孩应该算是乳儿,哪有什么自控力呀?到了少年,青年自控力都不能很完善,何况一个乳儿,一个人的自控力,要靠自身慢慢完善,做为家长,大可不必这么早就着急,就担心。

至于孩子倔强,也不用刻意的去改变,倔强是一个人的本质,做为家长只是正确的给予疏导,如果强硬的改变,会让小孩子受伤的。

通常倔的人都比较正直,小孩子的倔,可能会夹杂着一些任性,只要孩子的任性不是胡为,就不用刻意的去调教,应耐心的给予疏导,用小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去慢慢的开解,同时大人的所作所为,也影响着小孩子,让小孩子看到大人的正直,善良,而不是圆滑的世故,小孩子慢慢的就会改变。

别刻意的把孩子,训导成大人的样子,也别用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更不能粗暴的把社会上的东西,强加给小孩,让孩子保持童真,保持小孩子应有的特点。

谢邀请!

孩子三岁了,总有逆反心理,性子急,我该怎么疏导?

三岁多的孩子因为自主意识发展,喜欢跟大人对着干,就容易被大人误以为是不听话,爱乱发脾气,爱造反等等!但是其实这种大人所谓的“逆反心理”不只是表面上的坏事情,而是好事!怎么说呢?

我们来问问自己:你真的希望孩子什么时候都听话吗?

下面是同一个孩子在两个不同情景中的真实故事。

情景1:

爸爸开车带游游(4岁)回家。停好车以后,游游要求从车库的A口出去。A口好玩,但是绕远,B口才是回家最近的路线。

但今天爸爸手里拿了很多东西,因此希望走B口。

游游想方设法坚持自己:“我可以帮你拿东西。或者,你自己走B口,我走A口。”

如果你是游游的父母,手里拿着大包小包,此时多半会有点恼火吧:这孩子为什么就这么不听话呢!

情景2:

放学后,幼儿园门口,游游和果果约好要去果果家玩。这时另一个小朋友佳佳来了,邀请游游去她家。

游游说:“不行,我已经跟果果约好了。”佳佳很不高兴,威胁说:“你要不去我家,我就不跟你做好朋友了!”

如果你是游游的父母,那么你会希望孩子接下来怎样做?应该会希望孩子坚持自己吧。

我们有时候希望孩子听话,有时候又希望他能有主见。这两种希望矛盾吗?

很多人会说,不矛盾呀。就是要教育孩子该听话的时候听话,该坚持的时候坚持呀。

可是现实中的事情并不这么简单,或者说并不如我们所愿。

例如,在美国一份关于青少年吸毒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就看到这样一个引人深思的发现:

80%的孩子第一次吸毒是被同龄人拉去的。这些孩子当时都知道:这是一件不该去做的事。但是出于种种原因,他们抵抗不住同伴软硬兼施的诱惑或者威胁,还是被拉去了。

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知道要做的事是不对的,知道应该坚持不去,但是却没有坚持自己的能力。

坚持自己,不仅需要“懂道理”,更需要“有勇气”。

相信大家都会同意:要想能够坚持自己,不仅需要懂道理,更需要有勇气。(我们自己的经历中就有很多证据。)

但也许,我们不了解另一个更重要的事实:

人脑中,“懂道理”和“有勇气”,并不是同步发展,而是有先有后的。

谁先谁后呢?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一致认为:

第一,“懂道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能力,这个能力的发展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这一点并不新鲜,我们自己的人生已经告诉我们了。)

第二,“有勇气”并不需要从0开始培养,它是人脑先天自带的功能,在早年就开始自动发展。(我们之前的文章介绍过一些脑科学的发现)只不过“勇气”发展的表现方式,就是我们经常为之烦恼的“不听话”。

《游戏力》中对此也有专门的阐述:

“幸运的是,天然的发育过程,有利于大部分孩子在适应这个世界的经历中,获得一波又一波积极的力量感。

第一波自信力,来自孩子在刚刚出生时,获取基本生存需要的能力……第二波自信力,来自孩子在蹒跚学步时,发现自己可以对别人说”不“,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

如果这种力量感得到尊重,受到爱的约束,而非被权威镇压,那么成长中的孩子就可以维护他的自我认同,而不会伤害任何人,包括他自己。”

“不听话”不仅仅是孩子的天性,而且对于孩子的心理成长和自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神经科学近年的研究结果也进一步印证了心理学的这个观点。

例如,神经生物学家雅克·潘克塞普认为:探索环境,不断突破既有的限制是动物最基本的生存本能。

他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在人脑的原始结构中,具有专门的神经生理结构,来负责这样一系列的活动:不断探索环境,如果遇到阻碍和限制,就尽量突破。如果被强加他人意志,就尽量反抗,摆脱控制,争取主动权。(前提是反抗不会导致生命危险。)

因此,“不听话”是动物(包括人类)的生存本能,而且这项本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潘克塞普把这项本能称为动物生命力的发动机,挑战困难的勇气之源。其它学者更把这项能力称为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源泉。

如果我们急于让孩子早早“听话”、懂道理,不仅不符合孩子生理发育的特点,更严重的是可能会阻碍勇气的自然发展。

对于人类,另一个、也是更重要的生存能力是“合作”,但是主动的配合与被动的屈从是两回事。

讨论到这里,也许有人会提出:坚持自己的能力固然重要,但是一味坚持,不会服从,恐怕很难在社会上立足。

这个看法没错,更准确地说,生存的另一个能力,甚至可以说是更重要的能力,是合作。不过,我们在这里说的合作应该是“主动的合作”、“主动的服从”,这与“被迫的屈从”是两回事。

也许我们会认为,自主和服从是相互对立,非此即彼的两个极端。

但实际上,性格和心理的搭建,用“盖楼”来比喻更加贴切。在“性格”这座大楼中,自主和服从都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只不过一个是在上层的高级能力,另一个是下层的基础能力。

正如下图显示,“自主”是基础能力。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上层的“服从”才是自主的服从,而自主的服从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对此,游戏力有一个通俗的解释:健康的心理意味着,我可以不听你的,但是我决定听你的。

能够得到机会充分发展自主能力的孩子,他的主动合作行为更好。

面对孩子“不听话”,大部分父母的担心是:“他现在就那么淘气(固执己见、不守规矩),再长大些可怎么办?”

而关于“保护孩子的自主感”,也可能会带来顾虑:会不会把孩子惯坏了?他会不会得寸进尺?。

无论是亲身经验还是大量研究的结果都表明:能够得到机会充分发展自主能力的孩子,主动合作行为更好。尤其是到小学之后,孩子的主动合作行为相对会更加突出。

也就是说,对于孩子早年的不听话,如果我们能以恰当的方式应对,那么孩子长大以后不但不会“得寸进尺”,而且还会在应该合作的时候更加主动地合作(即便是在没有任何外力约束的情况下)。

尽管“不听话”会給我们造成不少麻烦,但是它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我们讨论不听话的积极意义,不是宣扬“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而是为了要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看待孩子不听话的问题,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法。

而且,必须强调的是,当孩子大发脾气、满地打滚的时候,更不应该通过满足物质或行为要求来缓解情绪。

如果我们能够认同:“不听话”是成长的必经阶段,并且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在面对孩子“不听话”的情境时,我们就不会认为是自己的教育出了问题,或者担心“他长大了可怎么办”。

新的认识会转变我们的心态,而在更加轻松的状态里,我们也更容易找到既保护孩子的”自主性”,又能让孩子愿意合作的方法。

了解更多请关注游戏力工作室头条号!

小孩3岁,不愿意自己吃饭,每次都要喂,有什么办法解决?

谢谢邀请![祈祷][祈祷][祈祷]

3岁的孩子不愿意自己吃饭,家长应该先找到原因。我分析应该有如下原因:

一、家长给孩子吃了太多零食,导致他(她)在吃饭的时候没有饥饿感。没有饥饿感自然也就没有食欲。

二、也许孩子在几个月大的时候,他(她)想自己吃饭,可家长觉得孩子小,自己吃饭会弄得到处都是,吃完饭家长收拾起来太麻烦,还不如大人一勺勺地喂他(她)来得撇脱,没有给孩子锻炼的机会。被拒绝的次数多了,孩子对自己主动吃饭渐渐失去了兴趣,到后来就没有了自己主动吃饭的意识。

三、家长溺爱孩子,让孩子边玩边吃饭,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

四、孩子脾胃虚弱,食欲不振。

建议:

一、如果是前三种原因,家长可以从现在开始改变自己:

1.控制孩子的零食,让孩子到了饭点儿有饥饿感,有食欲。

2.不要怕麻烦,逐渐鼓励并培养孩子自主吃饭,可以经常性采用一些小小的奖励。

3.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溺爱孩子了,纠正他(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如果孩子任性不吃,就狠下心来让他(她)饿上一两顿也无妨。

二、如果是因为身体原因,就尽快就医,看看中医,把孩子的脾胃调理调理,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