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1-02 20:51:18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谢邀。
前几天和几个朋友聚餐,饭桌上谈起家庭教育的问题,其中一位已为人父的男士说:“家庭教育真的太重要了,我的小孩,以后坚决不会找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也有另一个朋友和我说:“我一定不会找单亲家庭的女孩结婚的”。
知乎上也有这样一个问题: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到底缺什么?但是我想说,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其实什么都不缺。如果非要说缺什么,唯独缺的,大概就是这个社会不带偏见的正视。
同样作为一个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我可以底气十足地说:我们配得上这世间最好的爱。
很多人可能会说,之所以会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不恰恰是因为家庭发生了太多的战争吗?如果是和睦美好的家庭,谁会想成为单亲家庭的孩子?
我暂时不想探讨,是否所有的家庭都是因为争吵而离婚。我想说的是另外一个问题,即:一个人的优势和问题,往往是并存的。
必须坦诚,比如说我,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确实给我带来了很多其他孩子可能没有的问题,比方说特别敏感,比方说有点自卑,比方说特别渴望被外界认同。
但是,也恰恰是这这些缺点,成就了我另外一些优点:
敏感,让我更容易跟别人共情,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绪,所以从小到大,每逢演讲比赛,我总是能够拿到第一名,因为我的演讲稿总是能够感人至深;
自卑,让我更加努力,让我更有目标感,为此,我的母亲最得意的事情,便是从小到大,从来不需要担心我的学习,而且一路成长,都是“别人家眼里的好孩子”;
渴望被外界认同,也促使我不懈地对优秀的追求,我想,虽然目前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但是一直保持100斤左右的体重,至少是受惠于此的吧。
不仅如此,很多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也更独立、更自主、更懂得爱为何物。
单亲家庭的孩子,会在很早就意识到自己可依靠的力量,不像其他小朋友那么多,所以TA会很早就学会依靠自己,这让TA更加独立和自主。
由于身处单亲家庭,孩子在潜意识里会替补父母缺失的一方,换言之,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其实很小就懂得如何照顾人,如何爱别人。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做“观察者偏差”,它的大意是说,人们更愿意观察到对方符合自己内心期望的行为,从而影响观察结果的客观性。
当我们对单亲家庭的孩子首先预设了“TA的人格不健康不完善”刻板印象,那么你观察的结果也必定是如此的,因为你只会看到符合你期待的敏感、自卑等问题,而看不到这些问题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而现实是:一枚硬币,总是有两面的。而你,只愿意看到其中的一面。——by杨思远
胡慎之工作室签约咨询师
我来说一下吧
我的父母,应该都算是有智力障碍的,生了我和弟弟。我和弟弟呢,相差七岁。我的父母有智力障碍,但是没有特别严重,父亲比较严重,母亲应该更多的算情商低。
我们从小就是爷爷奶奶带大,家里很穷,到现在也很穷。这个社会很现实,小时候上学,没有人会认真我上学好,小学就在家附近,那里的老师对我冷嘲热讽。我每年都拿奖状,但是老师背后都会说:“她只是现在还可以,以后就跟不上了。”以至于我小升初毕业考试的时候,外校的老师都可以对我说:“你考不考无所谓,反正你家穷上不起”我当时就顶起来了,当然小升初成绩我是七个小学中的第一名。后来杜初中,被老师青睐,成绩慢慢变好,进入县一中实验班,大学是一本,现在毕业一年,刚给奶奶买了冰箱。我并不是说自己有多优秀,我只是想告诉有些人,莫欺少年穷,不要认为父母有问题,孩子就是智障。你的一言一行,都会激励别人上进,啪啪打响你的脸。后来,那些小学老师,不断的到处夸我,说我有家教,独立,有主见,长得漂亮,善良,可是,你不知道,你的夸奖和当初的歧视在我看来,多么渺小。
接下来说我弟,我弟一度被认为是“智障”。幼儿园考试倒数第一,0分。小学一二年级也就60-70分,还是我那个小学,那时候老师都不要他,侮辱他,侮辱我奶奶,好,我们卑微的在那个学校呆到了小学毕业。后来,我弟也进了和我一样的初中,那个初中还记得我,对我弟也多有青睐,中考我弟677分,一样考进了县一中。
这个年代,有太多人陪读,请家教,或者有人辅导。我想说,我和我弟上学时,连吃饭都舍不得。我们什么都没有,只有那些歧视的目光,以及生活的艰辛,和我们良善的信仰。我们都不是最优秀的,但是,从付出的和收获来说,我想我的父母是最幸运的人。
图一,是我大学兼职的照片
图二,我在中国科技大学赏樱花
谢谢邀请!一是父母长期强势必然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自卑,软弱,敏感,同时也会导致孩子性格暴躁,自大,刚愎自用。
这两个极端的性格特点,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个家庭,就是因为父母长期强势。自卑,软弱,敏感是根源,暴躁,自大是一种表现。
一个极端是软弱,因为被长期压制,翻身无望,在强势的父母面前一无是处,只有听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和行动,便放弃了反抗的欲望,只能听之任之,在外表现为软弱。
另一个极端,因为自卑而处处想表现自己的正确性,以至于听不进去别人任何建议,导致刚愎自用,甚至把父母对自己的强势强加给其他人,比如配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自省,无法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因为在他们的父母那里自己到处都是缺点,自卑之心使得他们不愿意再发现自己的缺点,反到是别人到处都是缺点。
我认为一个正常的人应该知道自己的优点,同时也明白自己的缺点,不卑不亢,笑对生活的毒打!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了人生,不幸的人用人生治愈了童年。
一个人在孩童时期如果得不到爱的话,直接就会导致他不会去爱,俗称爱无力。当然这个也不是一辈子都是这样,可能会在成长道路上遇到的人,经历的事情会感悟到他,会改变,但终究是个痛苦的过程!
原生家庭不幸的话,他会自卑,自负,多疑、自暴自弃,淡漠等等,这个也不是绝对的,也可能有些人的天性乐观。
说说我自己吧,属于原生家庭不幸福的那种,小时候极度自卑,一直觉的自己丑和矮,讨厌自己,你说这种状态下的心理,成长道路上会有多痛苦!
后来到了二十多岁,身边有很多人追我,事业上也得到企业的肯定,慢慢的重新审视自己,发现自己还是很优秀的。单位里经常会有各方面不出色,但是极度自信的那种,说实话,我是打心眼里羡慕。
直至成了家,有了孩子,老公对我很谦让,家庭生活很幸福。我是母亲我是榜样,为此还考取心理咨询师证,我非常注重孩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我要让我的宝贝在幸福温馨的家庭中成长,祝天下所有宝贝都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
夫妻离婚都是无奈之举,离婚后只要父母处理好双方的关系,对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我身边也有朋友离婚,不过,离婚后对未来很乐观,孩子的性格也非常开朗。父母在离婚前或离婚后要注意一些事项:
一、要对孩子解释为什么要离婚。
不要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包括成年人之间感情的变化。要坦诚的与孩子谈一谈,为什么爸爸妈妈要分开了。是因为有些生活方式不一样,很难在一起相处,还是因为别的原因分开?与孩子解释清楚后,孩子会认为父母是尊重自己的,父母把自己当成了这个家庭中的一员。也不会让孩子感到困惑。父母在对孩子讲完这些事后,要告诉孩子,虽然爸爸妈妈离婚了,但是我们依然很爱你。
二、不要说配偶的坏话。夫妻间离婚可能是因为彼此的生活观和价值观有差异。当对方的价值观与自己不一致时,可能会认为对方是错的,而自己是对的。陷入到非黑即白的绝对化思维中去。不要对对方做出不好的评判。如果在孩子的面前说配偶的坏话,孩子就学会了给一个人贴标签。认为他就是"坏人"。还会使孩子疏远与对方的关系?在生活当中,有一些夫妻离婚后,妈妈会当着孩子的面说:"你爸爸就是个没良心的东西。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如果孩子是女孩,她会一辈子都很恨男人,并且对异性没有信任感。如果是男孩,他会以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耻辱,并且憎恨父亲。多说一些对方的优点,使对方成为孩子的正面的学习的榜样。
三、要告诉孩子,这不是孩子的错。在一些家庭当中,夫妻离婚的时候会把责任推在孩子的身上。认为是孩子带来了这些矛盾。是孩子没有好好学习,父母因教育观点不一致而引起争吵。以前在我的家庭当中也经常有这样的争吵。孩子的爸爸很少管孩子的学习,当有一天发现孩子的考试并成绩并不理想时,我和他说话,他就容易上火。我们都不敢喘大气。孩子也会认为我们争吵,是因为她的学习不理想。导致孩子会有内疚感。
四、经常拥抱孩子,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无论父母有多么爱孩子,都要把对孩子的爱表达出来。拥抱就是非常好的方式。在一个单亲家庭中,孩子是会感到孤单的,他们更需要父母的关爱。有些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注,他们缺少归属感,还会感到自卑。还有的时候发生了事情不愿意告诉爸爸妈妈。他会感到无助压抑内向。拥抱孩子能够让孩子感觉到爱的存在。哪怕一句话都不说,也能够让孩子与父母之间产生信任感。要允许对方在合理的时间内看孩子。在有的离异家庭中,孩子还会挽着妈妈的手逛街,非常亲密。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会把爱表达出来。
单亲妈妈爸爸,其实不用太悲观。现在的单亲家庭已越来越多,但并不是所有的单亲家庭,都对孩子有不良的影响。你微笑着看待着未来的生活,孩子也会微笑着去面对。事情本身不是问题,你如何去对待才是问题。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讲师和家庭教育指导师。感谢您点赞留言或关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