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4-29 14:33:33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班阶段是常规养成的重要时期,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出于个体发展的低级阶段,在品德教育上处于他律时期,这一年龄特点决定了教师进行常规管理的有利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
小班幼儿入园后由于改变了生活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建立新的规则,培养习惯相对来说要容易的多。
小班的常规建立好了,会为以后中班、大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区角规则是让幼儿在自由、宽松和有序的状态下,快乐、自主的学习和游戏,它不仅扩大了幼儿在活动区的自主权,还增强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及规则执行能力,保证了活动区活动有序、深入的开展,使幼儿真正成为区角活动的主人。
先说一下小中大班区域规则的不同之处:
小班:
规则意识较差,具体形象思维,更青睐用直观的方式理解事物。因此,小班进区规则要形象有趣、色彩鲜艳、以图为主。
孩子站在摇摇马的后面一个跟着一个,排好队跟着走。
2.
上摇摇马时候,要用双手抓住摇摇马的把手,用身体来回晃动,保持平衡
是,首先分为开班和合班两种状态。在开班状态,孩子们会散落在玩耍场地中,平时会有一个孩子持续拍手,其他孩子在听到后,就会像鸟一样在场地中跳跃,并在地上拍手,来回传递声音。在某个时刻,拍手声消失后,所有的孩子都要尽可能快速地找到自己的位置,站立不动。若有孩子找不到位置或动了,就会被判定为失败。在合班状态下,所有孩子会站在场地的一侧,听着拍手声,然后轮流跳到场地中央的指定位置。若有孩子跳错位置或未跳到指定位置,就会被淘汰。这样反复进行,直到只有最后一个孩子胜利。所以可以说小班开合跳游戏是一款考验孩子身体动作和听力反应的游戏。
幼儿园小班的区角规则一般要写的直白一点,可以用图文的方式让孩子容易理解。规则内容第一点要写取物,无论哪个区间,首先要取书、取玩具或取教具等。
第二点写游戏规则,怎么玩教具,如何操作等。
第三点可以强调一下纪律,比如保持安静,不要走动,第四点活动结束物品归位。这一点很重要,从哪拿放回哪处,培养孩子的良好常规。
进餐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很重要的环节,这也是孩子们健康的起点。为了保证这项集体活动的有序进行,提高孩子们的进餐质量,老师们要有一定的组织流程和常规要求。
一、餐前组织
01
用律动等方式组织幼儿盥洗
每餐前的盥洗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以往总是老师维护好幼儿的秩序,以组为单位进行盥洗,一位老师在教室看护好教室里的幼儿,另一位老师要注意幼儿上厕所的安全和幼儿洗手的情况。
从第一个孩子洗完手到最后一个孩子洗完手中间有一段时间差,从洗完手到端到碗吃饭又有一段时间差,这是幼儿消极等待比较多的环节,如老师组织不当,先前孩子洗干净的手又要再次污染。
为了减少多数幼儿的无谓等待,中间可以有目的穿插需要复习巩固的律动。
当一组幼儿进行盥洗活动时,其余的幼儿正在专心地做律动。盥洗回来的幼儿随时跟进,既照顾到了幼儿间盥洗时间长短的差异,又照顾到全体幼儿,没有了无谓等待时间,孩子洗干净的手也不会再次污染。中间穿插的音乐律动要定时更换,也可以用手指游戏为穿插,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02
创设宽松的就餐环境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活动的主要目的。
主要的方法是开展餐前播报活动,大班幼儿有了一定的独立性,为了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每天由值日生提前一天在家中和家长一起收集当天食谱的相关营养知识,在每餐前当小小信息播报员,向全体同伴播报当天的食谱及其营养价值。
中小班孩子自主性不够,对于饮食的营养价值认识不清。老师就事先了解当天的菜谱,利用网络搜索菜肴营养价值的图文,在餐前给孩子看。
色彩艳丽的图片,加上教师生动的描述,不仅让幼儿了解每种菜对自己身体生长的好处,还营造了孩子想吃、乐吃、爱吃的心理氛围,当保育员把饭端到班上时,用饭菜的香味再次调动孩子们的食欲。
二、就餐时的细节组织
01
规范好幼儿就餐时间和就餐方法
专家指出,就餐时间过少或过多,都会影响到孩子营养素的合理摄取,儿保专家主张,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幼儿每次就餐所用时间在30~40分钟为宜。
让幼儿逐步掌握正确的就餐方法。小班幼儿是用勺子进餐,中大班是用筷子进餐,在小班主要是教给幼儿进餐各环节的方法和要求,如先在椅子上坐端正,一手扶碗一手拿调羹,饭往嘴巴喂时,下面要用碗接住掉下来的饭粒等等。到了中大班就是学习怎样使用筷子正确进餐。
02
规范幼儿端饭线路
在进餐过程中总有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那就是不安全因素,尽管幼儿也是很有序的按顺序行进,但还是免不了有因端饭引起的泼洒或碰撞,老师也是天天强调注意安全,但还是不尽人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窍门就是,如果所有的幼儿能都围绕在固定的线路上(如逆时针从后到前)进行活动,那么就不会出现交叉现象,就能避免人为的碰撞。这不是对幼儿的限制,而是一个培养规则意识的极好环节。
03
关注幼儿的进餐心理健康
在幼儿园进食中,常常听到这样善意的提醒:"好好吃,别说话""不要把米粒撒在桌上"……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严肃起来。
因为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普遍认为吃饭不说话是一种美德,有利于健康。所以幼儿必须遵守这种传统的美德,时刻提醒自己按要求吃饭,从生理特点来看,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
老师对吃的慢的幼儿的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的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引起幼儿情绪的反感、紧张,造成厌食、畏食。
老师们通过观察,会发现小班的孩子说话不多,而中、大班的孩子往往在吃饭时悄悄说话。在进餐活动中,幼儿愿意相互交流或自言自语,没有影响其他小朋友或破坏进食活动,个性行为就不应受到纪律的束缚。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些小孩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这时老师就需要维持纪律,让幼儿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使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04
良好就餐习惯的养成
①故事引导、榜样示范法。利用幼儿喜欢听故事、"爱表扬"的特点,利用集体的氛围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请吃饭干净整洁、动手能力强的幼儿示范吃饭样子给大家看,让幼儿明白自己动手吃饭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从而让依赖性强的幼儿开始自己动手吃饭。
②座位调整、小组比赛法。有的老师为了便于管理,把吃得特别慢的幼儿集中在一、二张桌子上督促,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老师试着把孩子们混搭在一起,这样,幼儿看到自己周围的朋友吃得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另外利用幼儿不服输的个性,平时吃饭时看哪组表现更好从而得到更多奖励,依靠集体的力量帮助他们养成良好进餐习惯。通过比赛幼儿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增加了自律性。
05
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家长对饮食往往特别关注,因此老师和保育员在分饭时,一定要做到统筹全局,公平对待。这里的公平不是说所有的孩子吃的一样多,而是要根据每位幼儿的饭量添加适量饭菜,保证每个幼儿都能吃好。特别是胃口差的孩子,盛的饭不能太多,否则会使他养成剩饭的习惯。
反之则使幼儿从自己独立吃饭的活动中体会成功的喜悦,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每位幼儿教师必修的基本功,幼儿进餐时,老师应注意到每个幼儿的进餐情况,包括速度和食量等。
不能催促幼儿,但要提醒他们时间,不能给幼儿养成偏食的习惯,不爱吃的可以少吃,但不能不吃。与个别幼儿的谈话不能影响其他幼儿,让所有的孩子都在自己眼中。
活动目标:会平稳、灵活地走螺旋形,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活动准备:物质准备:白菜头头饰若干。活动过程:1、引题:农民伯伯要开始耕种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忙吧。2、引导幼儿模仿柠檬伯伯锄地、播种、浇水、施肥等动作。3、介绍玩法:将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几组(每组10人左右)。每组幼儿手拉手排成一排,排头戴上白菜头饰。游戏开始后,以排头为中心,幼儿一边向一个方向卷,一边念:“卷呀,卷呀,卷白菜呀,卷成一个大白菜!”幼儿一边转一边卷,团团相裹,团团相转,站在最后的以为幼儿用力裹住,以卷得又快又好的一组为胜者。卷完白菜后,教师说:“剁白菜了”,幼儿立刻散开跑。游戏重新开始。4、交代游戏规则:卷白菜时手不能松开,一个挨一个向中心卷;听到“剁白菜”后才可散开。5、活动推进:可根据幼儿游戏的熟练程度,运用不同的节奏念儿歌走螺旋形。6、放松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农民伯伯收白菜,为抱着、提着、挑着、抬着白菜回家去。希望能帮到你,求采纳。
1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