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礼仪教案?仪表礼仪10个标准

admin时间:2024-04-08 21:49:0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仪容仪表培训开场白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在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注重自己的妆容打扮,但是作为一个个人来说,我们需要仪容仪表的培训,我们今天既然来到这里,一定是大家非常注重自己的完美的展现,期待着今天我们在这里能够跟随着导师一起去做,期待着你们有一个完美的收获!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细则仪表之礼

中小学生文明礼仪–[仪容、仪表、仪态的常规]

1、衣着得体:中小学生的日常着装要符合年龄,特别是符合学生身份,整洁大方。少先队员依照规定佩戴红领巾。不化妆、不戴饰物、不烫发、男生不留长发。

2、参加集会、听讲时坐正立直。坐正:头正颈直,上体与座椅平面基本垂直。立直:抬头挺胸,上体、双腿与地面成垂直。行直稳健:行走姿势正确、步履适中、稳健有力。在楼道、教室行走时,慢步轻声;在街道上,靠右行走;不摇肩晃臀,不多人勾肩搭背行走。

3、谈吐举止文明:是仪表的综合要求。与人交谈时,态度诚恳,语言文明。待人接物中,表情自然,动作大方。

仪表礼仪10个标准

1、头发:男生剪平头;女生剪短发型的游泳装。男女生均不汤发、染发。

2、鞋:穿平跟布面的运动鞋。不踏鞋跟。

3、不佩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4、在学校要佩戴胸卡,团员要戴团章。胸卡和团章要戴在左上胸。

5、使用礼貌用语。要求别人帮助时说“请”。得到别人的帮助说声“谢谢”。

6、与人交往热情有礼。

7、不要打断别人的讲话。

8、观看演出和比赛,不起哄;不顶撞长辈。

9、讲话注意场合。在图书馆、阅览室、教室、影剧院、集会、午休等场合不要大声喧哗。

10、净化语言环境。对人不叫侮辱性绰号;不说脏话;不骂人。

什么礼,什么是仪。礼仪的含义是什么

礼:礼数;仪:仪表;礼仪:就是待人接物的时候的言谈举止和着装以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原则: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中国的传统礼仪:

1、“揖让礼”“揖”是作揖,双手抱拳打拱,身体向前微倾;“让”表示谦让。这是一种大众化的礼节,一般用于宾主相见时,或平辈间、比较随便的场合。“打拱作揖”即是一种引见,也表示一种寒暄问候。这一礼节,最能体现中华民族“谦让”的美德。

2、“袒臂礼”又叫“左右袒”,是一种特定场合下的特殊礼节。所谓“左右袒”,是指露出左手臂或右手臂,以表示拥护哪一方面的意思。它一般用于事态严重的场合,通过“袒臂”表示拥护谁,藉以解决争端。相当于今天的举手表决。这种礼节,大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

3、“虚左礼”古人一般尊崇左,故以右为较尊贵的地位。但乘坐车辆时,却恰好相反:车骑以“左”为尊位。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车骑,虚左,自迎夷门后生。”后来经过演变,“虚左”就表示对人的尊敬。在“待客”或“给某人留下官位”时。常谦称“虚左以待”。

仪表礼仪报告主持结束语

中国是礼仪之邦,传承中华民族的礼仪是教师的责任和任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教师,特别是小学和幼儿教师,面对的是模仿能力很强的学生,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都可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久远影响。

时代的发展对教师的素养和形象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师在校内要为学生树立表率,在校外要为教育树立形象,教师学习和践行礼仪非常必要,是顺应时代要求的,在此特向与会同志提两点要求:

一是要求各单位参加会议的领导和教师,回去后要层层举办讲训班,把今天会议的内容和收获向全体教师进行传达培训,做到人人皆知,营造出人人“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的氛围;

二是要求今天与会领导、老师们听了徐老师的礼仪讲座后,从自身做起,要用礼仪影响你身边的人(你的学生、子女、亲朋好友等)---学礼仪、懂礼仪、用礼仪。“六加一”是什么意思?就是六个大人(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一个孩子,当代中国,我们六个大人还不能教育影响好一个孩子吗?我们做教师的更要顺应时代要求,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更高的标准履行教师义务,以高雅的职业美感和良好的礼仪形象培养和教育孩子成为新时代讲文明懂礼貌的一代新人,为建设和谐社会,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做出新的贡献。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徐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仪表的重要性

1、注重仪容仪表的意义:仪表美可以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在社会交往中,人们首先是通过仪表开始相互认识的。在最初的交往中,仪表往往比一个人的档案、介绍信、证明、文凭等的作用更直接,更能产生直觉的效果。

3、对方往往通过仪表来判断一个人的身份、地位、职业、学识、个性等。外表给人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会使人形成一种特殊的心理定势和情绪定势。

4、修整得体的仪表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相互交往的进展与深度注重仪表礼仪的意义注重仪表礼仪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仪表美是社交活动的“通行证”。

仪表之礼的具体规范有哪些

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表情状态、身体姿态、面容发型、穿着打扮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家庭日常就餐、公共场所用餐、社会交往聚餐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言语交谈、正式场合交流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特定场合交往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徒步行走、乘用交通工具等方面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讲究文明礼仪,做到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外出旅游、参观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参加升国旗、入队、入团、毕业、传统民俗等仪式活动时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