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上学教案(中班语言教案慢腾腾的蜗牛)

时间:2024-03-22 19:28:53来源:本站整理作者:admin点击: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怎么学?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小学数学大概要学一些什么内容,做到心中有数。

总的来说,小学数学分为四大块,一块是数与代数,也就是数的认识部分,包括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因数倍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正负数的认识等。一块是图形与几何,这里面包括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圆环,扇形等),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图形与变换(平移,旋转,对称,图形大小缩放等),图形与位置(数对,确定位置,等)。一块是统计与可能性,这包括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可能性等。最后一块是实践与应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解决问题策略,应用题,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一块。这是从内容上分为四大块。

从三年级开始,每本书都是按照这个模块来编排的,同学们可以按照这个模块来总结,整理,归纳知识点,进行复习。这样会更加有条理,更容易掌握!

如果从基础知识来分类,小学数学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基础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一类是基础运算。一类是基础应用题。除此以外,就属于拔高,培优的部分!在小升初考试中的附加题,或者重点学校招生考试和分班考试会考到这些奥数题型。

在了解完小学数学学习内容以后,我们再来谈谈,怎样学数学?

第一,打好基础!

这里的基础指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基础概念公式,基础的运算,基础的应用题等。

当天学习的数学知识点,基础概念,公式,法则等文字部分的内容要记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一定要滚瓜烂熟。基础的运算的部分要会计算,基础应用题部分要会思考,会解答。争取做到当天学习的内容,当天消化。

例如,比这个知识点,首先要了解比的意义,什么是比,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有前项,后项,还有比号,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和区别,这些就属于基础概念部分,要记熟。除了这些,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直接用前项除以后项就可以。还有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根据比的性质,可以化简比,怎样把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整数比,这些就属于比这个知识点里面的基础计算部分。比里面还有按比例分配等应用题,这些都要会。

第二,养成打数学草稿的习惯。

越到高年级,数学草稿就越重要,到了初中,高中,就更不用说了。希望我们的家长朋友们要足够重视数学草稿的重要性,然后帮助孩子养成打草稿的好习惯。

第三,养成提前预习的好习惯。

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同样适合学习数学。我们有一些同学,很少有预习的习惯,还有一部分同学是因为作业太多了,光写作业都写到很晚,根本没有时间预习。当然这个预习一定是建立在把当天学习的知识点学会了,会做题,消化了的基础上,不能说今天学的都没有搞懂,或者半懂,就去预习明天学的内容,这个不可取。还有一种预习是利用寒假,暑假,在复习完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点以后,可以适当安排时间去预习新学期的重难点知识点。这个要因人而异。

第四,培养数学思想方法,进行适当地拔高。

如果同学们感觉自己基础比较扎实,平时做基础的题目很少出错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地拔高培优。

结束语:小学数学还是要注重打好基础。从小升初考试,中考,高考的出题方向也能看到,小升初,中高考还是注重对基础的考查,所以同学们还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打好数学基础上,在把基础打扎实,养成预习,打草稿这些良好习惯的基础上,再适当的拔高,就一定能把数学学好。我是大鹏老师,专注孩子教育!做教育,我们是认真的!

中班幼儿用书《学会这样说》教案

夸奖朋友,就是说出朋友的了不起。夸奖朋友,给自己也会带来快乐。

2.我们一起来说说朋友的了不起。

3.要是朋友一下子想不出来,我们可以把老师和爸爸、妈妈表扬过自己的话,告诉朋友。

4.知道了朋友的了不起,要拍一下朋友的手,表示夸奖。

5.教师示范:“夸朋友”的游戏。选择2~3名幼儿,教师给予夸奖,并与之击掌。请受夸奖的幼儿,夸奖下一名幼儿,并击掌。

建议

1.同伴的夸奖会使幼儿产生积极的自我评价。这种夸奖不应是牵强的、空泛的,而应是真诚的,基于确切事实的。

2.蜗牛攀爬,蚯蚓钻土、堆土,小蚂蚁排队以及蜘蚓结网都是这些角色本身的基本特点。引导幼儿夸奖同伴时要避免空泛、牵强,发现和评价朋友确实具有的优点。

3.引导幼儿观察,描述画面时,应辅以肢体语言的表现。例如:蜗牛一步一步,不停地攀爬……蚂蚁挺起胸脯、神气地行进。

4.在语言区中,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册第页《快乐是这样开始》的,并让幼儿回家与父母共同分享。

中班语言教案慢腾腾的蜗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发现角色的心理变化。

2、锻炼幼儿能在集体面前自然、大方、连贯的讲述。

3、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列并讲述,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求异思维。

【活动准备】

大挂图、每组一套故事图片、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引起兴趣。

1、谜语:头上两对小触角,背上一座小房子;任你怨它走的慢,悠悠闲闲从不急。(蜗牛)

2、请小朋友说一说蜗牛是什么样子的?你捉蜗牛时,蜗牛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要把头缩进去?

二、观察图片,进行讲述。

1、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你看到了什么?(有小蜗牛、小乌龟、小蜗牛掉进水里了、小乌龟背着小蜗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

三、发散思维。

1、通过观察图片,提问:

小蜗牛为什么睡了?(累了,不舒服……)

蜗牛是怎么想的?会怎么做?

(爬到小乌龟背上多省劲呀,看风景,很舒服……)

2、小乌龟睡醒没有看到小蜗牛,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这时小蜗牛又在做什么?

3、如果小蜗牛没有爬到小乌龟背上,而是它们比赛又会怎样呢?(小蜗牛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小蜗牛自己不怕累,爬到了前面。)

4、通过观察图片你还想到了什么?(它们俩去洗澡,是好朋友。)

四、引导幼儿对图片进行创造性排序、讨论,并进行讲述。

1、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想法,然后讨论,最后排序。

2、大家根据排列顺序进行讲述并为故事取名字。

3、各组选派一名代表到前面给全体幼儿进行讲述。

五、教师小结。

通过这件事情,小蜗牛觉得很惭愧,它决心向勤劳的小乌龟、小蜜蜂学习,做一个人人喜爱的好孩子,教师引导幼儿随音乐到户外找小蜗牛一块儿做游戏。

【活动延伸】

搜集有关小蜗牛的资料,在区域中展示,大家分享。雨后带幼儿寻找小蜗牛,观察蜗牛的外形特征,搜索蜗牛的生活习性。

附故事:懒懒的小蜗牛

一天,乌龟和蜗牛去旅行,乌龟累了就趴在地上睡着了。懒惰的小蜗牛却悄悄地爬到乌龟的背上。乌龟醒来,找不着蜗牛,以为蜗牛早走远了,就急急忙忙地往前赶。蜗牛在乌龟背上舒服地睡着了。走着走着,乌龟看见前面有条河,它想洗个澡,就爬到河里。蜗牛也被带到河里。蜗牛急忙大叫:“救命啊!”乌龟连忙把它救到岸上,对小蜗牛说:“多危险啊,以后不能那么懒了哦。

幼儿园语言故事不听话的黄瓜教案

好的,下面是一份幼儿园语言故事教案,目标是让孩子们学习如何听从指令和尊重他人。这个故事叫做《不听话的黄瓜》。

【故事简介】

小猴子在庄稼地里种了一片蔬菜,其中有一个黄瓜非常调皮捣蛋,总是不听小猴子的话。小猴子为了让黄瓜懂得尊重他人,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方法。

【故事内容】

小猴子在庄稼地里种了一片蔬菜,其中有一个黄瓜非常调皮捣蛋,总是不听小猴子的话。每当小猴子让黄瓜往左边转,它却非要往右边走;每当小猴子叫它往上爬,它却跑到了下面。

有一天,小猴子决定给黄瓜一个教训。他把黄瓜放在一个魔法小屋里,告诉它只有听从他的指令才能出去。黄瓜开始非常生气,但是过了一会儿它开始思考:如果我不听小猴子的话,我就永远不能出去。最终,黄瓜明白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开始认真听从小猴子的指令,很快就出去了。

【教学目标】

1.学习如何听从指令;

2.学习尊重他人;

3.培养孩子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1.通过图片或者视频介绍故事背景,让孩子们对故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朗读故事并进行互动问答,让孩子们确定主要情节和主人公;

3.分组让孩子们表演故事,可以让其中的某一个孩子扮演黄瓜,通过表演来加深孩子们对故事的理解;

4.引导孩子们思考,并讨论故事中的价值观:为什么要听从指令?为什么要尊重他人?;

5.让孩子们画出故事中的场景,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课后延伸】

1.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复述故事,让孩子回想和总结当天所学;

2.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引导孩子们注意听从指令和尊重他人,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含义;

3.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种植蔬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成长的喜悦,并对于黄瓜不听话的行为有更深入的理解。

一年级果壳大变身教案

您好,教学目标:

1.学习认识果壳和果壳的特点;

2.了解果壳的变化过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步骤:

一、热身(5分钟)

1.师生互动,自由谈论果壳;

2.通过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感受果壳的硬度、颜色、形状等特点。

二、引入(5分钟)

1.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果壳的变化过程;

2.引导学生思考:当果壳落到地上后,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三、实验探究(20分钟)

1.将几个果壳放在阳光下,让学生观察果壳的变化过程;

2.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苹果核、橙子籽等放在果壳里面,然后放到阳光下观察变化。

四、总结(10分钟)

1.让学生说一说果壳的变化过程;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果壳变化的原因。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布置作业:在家中寻找各种果壳,观察它们的变化过程;

2.鼓励学生将家中的果壳带到学校来观察和讨论。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果壳的特点和变化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09035640号-3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