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优秀教案?作为教师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

admin时间:2024-03-15 20:10:3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初中各学科适合老师阅读的书

摘自百度文库

中学老师该读什么书?

一、要固好本——学科专业知识,立业之基——“精”

我们教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广博的、精深的专业知识。所以,我们要阅读的首先就是自己的专业著作,对我来说,也就是史学类书籍。

教师首先反复读教材、读课标,教材和课标是我们最主要的课程资源和载体。我们要尽力做到吃透教材、吃透课标。吃透教材是上好课的基础,唯有吃透教材,才能设计出好的教路、学路;唯有吃透教材,课堂上才能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应对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唯有吃透教材,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潇洒走一回”。吃透教材就是做到“煮”教材,这要下大力气,费大工夫。举几个历史教学的例子,如《凡尔赛和约》军事上: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义制,保留陆军十万人,为什么?这是本节课的疑点。很多教师不知道,这10万陆军布置在德、俄边境,随时准备进攻苏联,由此,得出结论:巴黎和会是一次反苏会议。再如“战国七雄的货币的排序和形状的含义”《天工开物》的封面右下角“千里必究”,是世界上最早的知识产权保护……只有吃透教材,才能把握教材、驾驭教材,才能从宏观上整合教材,在课堂上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淋漓尽致。其次,由于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经史子集”,方方面面,涉猎“浅尝辄止”点到即可,具有面广、点浅的特点。所以要读通史,如《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有了“通史”、“通才”,才能为教授的具体教学内容定好位。再次,要读专修史,如《美国史》、《德意志史》等国别史;唐史、宋史、明清史、近现代史等断代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专题史。没有专,业务就深入不下去,知识就会浮于表面。第四,要读一些和专业有关的畅销书,如《大国的兴衰》、《大国的崛起》、《世界是平的》、《世纪回眸》、《于丹读论语》、《王立群读史记》(很多的资料就可以直接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等等;第五,还要阅读专业期刊:《中教参》、《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中国教师报》、《素质教育报》;另外,在信息的时代,我们还要经常浏览专业网站:人教网、新思考网、历史家园网……这样,可以学习当代新知识,成为知识不断更新的行家,尽量尽早地掌握自己专业国内外最新的学术成就和学术动态,随时把它们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才会常教常新,教一遍有一遍的收获,教师的专业功底会越来越深厚,做到专业知识的“精”。

一、经典文学作品

我们首先要阅读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必读的和推荐阅读的几十本名著。指导学生读这些名著的前提是我们自己读过,而且我们的阅读深读应该高于学生。初中十二部和高中二十余部必读名著中有不少是老汪没有读过的,这些书,老汪不管有没有兴趣,都要细细地读,否则我就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了。以孔、孟、老、庄为代表的古典作品,老汪建议阅读有专家注释和解读的版本。

我们还要阅读古往今来所有的文学经典。书是读不完的,经典也是如此。因此,老汪建议读影响力最大的、文学价值最高的和自己最感兴趣的经典。如英国文学,莎士比亚的代表作,是不能不读的;美国文学,海明威、欧·亨利等的代表作是不可不读的;俄罗斯文学,托尔斯泰、索尔仁尼等的代表作不可不读;日本文学,川端康成等的代表作不可不读……当然,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最应该读的还是中国每个时代最杰出的文学家的代表作。先秦的孔孟老庄、屈原等,秦汉的司马迁等,魏晋的陶渊明等,唐代的李杜等,宋代的苏辛等,明清的吴承恩施耐庵、罗贯中、蒲松龄、曹雪芹等,现代的鲁迅等。华夏每个时代最杰出作家最杰出的作品,我们中学语文老师是一定要读的,而且还要尽可能地细读。

二、文学美学理论作品

要教好语文,必须对语文本身有较深入的理解,那么我们就必须读一些经典的文学、美学理论作品。这些理论作品会让我们对语文、文学等有较深入的理性认识。一些理论的阐释会给我们醍醐灌顶的感觉,如朱光潜在《诗论》中阐述文学与人生的关系:自然与艺术的结合,结果乃在实际的人生世相之上,另建一个宇宙,正犹如织丝缕为锦绣,非全是空中楼阁,亦非是依样画葫芦。诗与实际的人生世相的关系,妙处惟在不即不离。唯其“不离”,所以有真实感;唯其“不即”,所以有新鲜感。朱光潜的这番论述,可谓振聋发聩。

个人以为值得我们细读的文学美学理论作品有朱光潜的《诗论》《文艺心理学》《谈美》,雷·韦勒克,奥·沃伦的《文学理论》,孙绍振《如是解读文本》,袁行霈《文学文本细读演讲录》等等。

三、语文教育专著

并非学富五车、文学美学理论修养极高就一定能较好中学语文,我们还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所有的语文教育专著都是在探索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我们中学语文老师应该根据实际需要和专家意见选读其中价值大的,基本为社会所认可的作品。个人以为,值得中学语文老师细读的语文教育专著有叶圣陶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李海林的《李海林讲语文》《言语教学论》、王崧舟的《诗意语文七讲》、王尚文的《语感论》、王荣生的《语文课程论基础》等等。

个人以为在现代语文教育史上叶圣陶和王荣生是两个划时代的人物。读《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的感觉是,叶老把语文教学应该要注意的方方面面都讲得非常透彻了,后人的研究几乎难以超越叶老。王荣生教授借鉴国外最新的语文教育研究成果,在课程体系的建构方面超越了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的论述。大概正是这个原因,王荣生教授的专著成了当代最受欢迎,得到认可最多的语文教育专著。

个人觉得李海林和王崧舟对语文教学的阐释也非常有价值。李海林强调语言运用中的言语智慧是语文的核心内容,强调阅读教学要教学生独立状态下读不出来的内容,强调语文教师要有“干货”——即能在学生以为平淡无味处读出波澜,读出深度。王崧舟认为,阅读教学的全部奥妙就在“还原”二字。所谓"还原",就是把词语转化为生活的某个形象,某个场景,某个细节,某个情节等等。作为生活、生命符号的语言,我们在学习它、掌握它、顺应它、同化它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一个还原的过程。我们的“还原”越真切、越生动、越细致、越深入,我们的语文学习就越能进入积极的状态。

四、教学杂志

教学杂志是当下学术界对语文教学的研究成果。作为中学语文老师有必要选读1本到2本教学杂志。目前中语界学术价值最高的杂志大概是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和《高中语文教与学》,而后是所谓的“四大名杂志”:《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个人觉得,人大复印资料选一本,“四大名杂志”选一本,坚持阅读,对我们的语文教学是大有裨益的。

对于读书,个人以为,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朱光潜先生对世人的忠告: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因此,老汪觉得,我们不妨在上文所述的中学语文老师应读的四类书中各选一本反复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我选《红楼梦》;文学美学理论作品,我选朱光潜的《诗论》;语文教育专著,我选叶圣陶的《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学杂志,我选人大复印资料《初中语文教与学》。

中学语文教师比其他教师更须要读书。如果我们不读书,未来的语文教学最基本的工作任务,我们都难以完成,更不要说创造性工作。

身为教师,你觉得现在的工资收入如何

教师的工资比国有企业工资高一倍,国有企业工人每个月挣2000块钱左右,而教师的工资都在4000块钱以上。

作为教师应该向名师学习什么

作为一个教师,因工作需要,我经常参加教研活动,听了不少名师上课,对名师有了一些浅薄的看法。在我看来,当今教育界名师可划分为两类。一类名师名不副实,主要靠“商业化炒作”或宣传获得。另一类名师,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认真钻研,从基层学校崛起,获得学生、家长和同行认可,名至实归。

靠炒作而成名的教师,在目前浮躁的社会,人数不少。随便浏览网上,为了招生需要,几乎每一个培训学校,都用名师作为主打招牌。在广告宣传中,名师来自重点大学,甚至有出国留学经历,教学成绩显著。这些名师,对外人来说,雾里看花,真假难辨。

炒作名师,不仅出现在网络上,在一些中小学校,也不乏存在。有少数名师,几乎不承担实际教学,但在各类教学比赛中,却少不了他们身影。为了上一级公开课,他们长时间准备,并反复演练,似春节晚会彩排。他们虽获得了许多荣誉,被誉为名师。但是同事们一点不佩服,讥笑是作秀大师。这类名师,因缺乏深厚教育底蕴,宛似天上流星,名声很难维持长久。显而易见,这类名师,没有什么值得别人学习。

最令我敬佩的名师,还是后一类名师。他们不懂炒作打造,埋头教学,工作踏实,对学生有爱心。教学不墨守成规,与时俱进,善于学习,课堂教学和育人方法不断创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他们教学成绩显著,在教育界有一定影响,成了名师,是意外收获。他们名至实归,真正值得大家学习。学习名师高尚品德;学习名师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学习名师,善于学习,持之以恒的钻研精神。

洋务运动时期,为何没有任何列强敢入侵中国

洋务运动是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事实上在洋务运动进行期间中国依然遭受到列强的入侵,甚至还一度遭受过不那么强的国家入侵:

1865年浩罕汗国的阿古柏率军侵入新疆,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哲德沙尔汗国。

1871年7月沙俄趁阿古柏势力占据新疆大部分地区之机出兵侵占伊犁。

1873年日本派兵3000侵入台湾,在向清政府勒索50万两白银后撤军。

1883年12月—1885年4月法国由越南侵入我国西南地区及台湾。

1887年葡萄牙诱逼清政府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该条约明文声称:“由中国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以及北洋海军的覆灭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结束。

尽管洋务运动并未使中国完全摆脱被列强侵略的命运,不过这并不能证明洋务运动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恰恰相反洋务运动最终以甲午战败的方式宣告破产不能证明洋务运动本身是一个错误,而是证明洋务运动不够深入的局限性。事实上洋务运动在当时的确产生了不少正面效应:

洋务运动采用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机器织布局、福州船政局、汉阳铁厂等新式企业。这些新式企业的创办在一定程度上反击了列强对我国的经济侵略:轮船招商局成功将英国的太古、怡和、美国的旗昌等轮船公司排挤出中国江面。机器织布局用新式的机器织布方式同洋布展开激烈竞争。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人自主创办了约20种近代报刊,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系列新式学堂,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大批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方面的人才。这一时期京师同文馆曾翻译一系列介绍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书籍36种,大大启迪了人们的智慧。1872—1875年清政府向美国派遣了四期共120名幼童赴美留学;1877—1897年又先后派出四批福建船政学堂的学生赴欧留学。

1886年因东三省边防需要而架设了由奉天至珲春的电报线。1887年因郑州黄河决口“筹办工赈事宜”又架设了由山东济宁至开封的电报线。此后电报在中国日益普及起来,与此同时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也开始动工修建,海运也正逐渐替代传统的运河漕运。电报、铁路、海运的发展在和平年代促进了信息的传递,为与外国商战奠定了基础,在战争年代就会成为运送兵员、武器、粮草以及传递军情的重要工具。

在军事装备方面洋务运动同样取得了一些成效:安庆内军械所自主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机轮船,此后又成功仿制出当时西方的毛瑟枪和无烟火药。一方面安庆内军械所、福州船政局等军工企业通过对西方武器的仿制改进生产出国产新式武器,另一方面大力购进西方武器,终于得以打造出北洋海军这一当时世界排名第七、亚洲第一的舰队。

遗憾的是清政府被成绩迷失了心智:尽管左宗棠率领洋务运动后装备了新式武器的军队收复了新疆,尽管冯子材在镇南关下大胜法军,尽管刘铭传率部坚守住了台湾,就这一层面而言:洋务运动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列强的入侵。可在此之后中国就进入了大约十年左右的发展停滞时期,事后证明恰恰正是在这十年左右的时间内日本迎头赶上并最终在甲午战争中让清政府尝到了自己妄自尊大故步自封的苦果,而甲午战争的失败也宣告了洋务运动的最终破产。这恰恰说明了洋务运动不够深入的局限性——仅仅只单纯通过引入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却不思考如何健全完善自己的经济和国防体制,这样的发展模式注定是要被时代所淘汰的。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