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哲学与人生教案?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admin时间:2024-03-13 16:14:5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网红李永乐是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物理教师科普达人拥有超凡实力吗

网红教师李永乐拥有超凡实力!

一个老师怎么样才能把课上好,怎么样才能让学生们喜欢你的课堂。

李永乐,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物理教师、科普达人

我们在学习教育学时有这样一种说法,说教师的发展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叫关注生存,第二个层次叫关注情境,第三个层次叫关注学生。什么意思呢?先说关注生存。一个新入职的老师进入到学校之后,首先关注的是自己能不能长期在教学岗位上待下去,不被学生轰下讲台,不被家长投诉,不被领导谈话。教学工作熟练之后,教师会更加注重教学本身,去想怎么样才能提高课堂效率,活跃学生学习的气氛。最终,这个教师会发展到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做到针对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充分的教育空间,这是第三个层次。

我在2009年加入人大附中,刚入职的时候,我显然处于第一个阶段,总是对自己的教学谨小慎微,每天晚上都要备课到很晚很晚,还害怕自己是不是有的地方没讲到,考试成绩万一出来了,学生和家长会不会有意见。为了和学生搞好关系,还要有意在课堂中加上故事、笑话,所以我那会儿天天听郭德纲的相声,让学生喜欢我,觉得我有趣。课下拼命找学生谈话、给学生分析错题,在考试前总是给学生发很多复习资料,生怕学生考不好,但是事实上事与愿违。在第一次考试的时候,我教的班考试成绩依然垫底。我就很困惑:你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为什么还是成绩不好呢?我觉得我自己对物理的理解已经很透彻了,上学的时候还参加了物理竞赛,为什么还不会教中学生了呢?

我觉得现在的我已经成功跨越了第一个阶段,我已经不再需要那么长的备课时间,也不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与学生谈话了,我在上课的时候也不会有意加入一些笑话了,但是现在的教学效果也比以前好的多。这么多年来我的变化到底有哪些?也许就是我从一个布道者的角色,更多地变成了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我希望在课堂上带着学生感受到物理本身的美,希望学生把学习物理变成了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

长久以来,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他们都认为课本知识是脱离实际的,学习的目的是考试、考证、考大学、找好工作。只要通过了考试,考上了大学,课本知识就再没有任何作用。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感觉到疲倦。

发现学科本身之美

由于中考、高考指挥棒的原因,很多教育工作者可能也会有这样的观点,把过多的精力放在讲授考试技巧、解题套路上,但是忽视了知识本身的美。我们经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发现物理是有趣的,是有用的,他才不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才会主动去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教我儿子学习的过程中才有体会,我觉得教育的最低层次是教知识,告诉他你这道题这么做、那么做,他会了,但是稍微换个方式他又不会了。稍微高一点的层次的是找方法,自然而然可以举一反三。但是最高层次是重塑意识,让他了解学习这些知识是有利的、有帮助的,对你了解世界是有帮助的,他才能主动去探究。不管是小孩子还是高中生,其实这套理论都是适用的。但是很遗憾我们很多人都是达到了第一、第二层次,没有向第三个层次引导孩子的意识这个方向去努力。说得更大一些,如果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美,对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是很有意义的。

以物理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怎样让学生体会到物理教学之美呢?我说几个例子。比如说我是一个物理教师,我就应该对这个学科的逻辑有更深的认识,并教会学生这种逻辑。教师应该让学生懂得这个学科不管是物理、化学、生物、数学、语文、历史、政治,它都应该是讲理的、讲逻辑的,而不是强迫你去接受我的观点。为了做到这一点,老师应该把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或者在不同学科之间彼此交叉、印证,你才会发现学习之间的联系,学生们在学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不是一把散沙,而是一抓一片,这样学生们体会到学科彼此的联系和印证,他才能体会到学科之美。

我举个例子,我以前也教过数学,教数学上讲圆锥曲线时,如果我们用一个平面切割圆锥,横着切是圆形,斜一点是椭圆,再斜一点是抛物线,再斜一点就是双曲线了。我们已经知道了圆锥曲线的渐变过程。我们在讲物理的时候又讲什么呢?我们讲天体运动的轨道,如果速度合适就是个圆,速度不合适是椭圆,速度再大就是抛物线,更大就是双曲线,为什么呢?你可以把数学和物理联系起来,因为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你进而可以问学生,为什么开普勒告诉我们行星运动是椭圆而不是圆啊?因为圆是一种状态,而椭圆是一个范围,学生很快就可以明白。因为能量的不同,天体运动轨道会出现一些差别,就会把数学和物理的知识联系起来,他们会感觉到科学之间是相通的,你并不是让我死记这个观点,你是跟我讲道理的。

再比如说如果我们抛一个小球的速度比较快,这个小球可以成为一颗人造卫星绕地球运动,这就是所谓的“牛顿大炮”。当速度没有到达最低宇宙速度,小球会怎么样呢?会落地。它落地的轨道是什么?很多学生跟我说是抛物线,因为速度慢,可不就是抛物线落地吗?实际不是。如果数学上来讲,我们横着切一刀是圆形,往下歪一点是椭圆,往上歪一点依然是切出一个椭圆,所以速度不够依然是椭圆,只是速度很慢的时候接近于抛物线而已。把这个逻辑线给同学们讲清楚,物理和数学知识就融会贯通了。

其实有一年北京高考的时候就考了这么一个问题,为什么扔小球速度慢是抛物线,速度快就变成圆,再快就变成椭圆?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回答,如果我们讲课的时候把这个问题讲清楚了,学生可以很轻松地回答出这个问题的。

让课堂变得有趣

除了物理学本身严谨的逻辑性之美之外,物理学家研究物理的过程也是很有趣的,任何一个学科的研究过程都是非常有趣的,如果你能在上课过程中把物理学史的知识介绍给学生,学生一定感觉这个老师很有意思,这门学科很有趣,学生就会知道物理学家们并不是书本上印着的冷冰冰的名字,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他们也会互相斗争,也会有八卦故事,这些都能够有效激励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述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怎么发现的?牛顿在苹果树下坐着被苹果砸了,就发现了万有引力。这是小学老师也会讲的故事,到了初中也会说。到了高中,老师说这个故事不一定是真的,你们记住了。事实是怎么回事儿呢?事实上牛顿的确有一段时间坐在苹果树下,那是第三次世界鼠疫大流行的时候,英国死了几十万人,牛顿回到家乡躲避瘟疫,在此期间做了著名了光的色散实验,后来疫情结束他又回到了剑桥大学,给物理学会提交了一篇报告,说我研究了光的特点,说光是一种粒子。但是当时英国皇家学会主要的科学家名字叫胡克,他认为光是波,牛顿这个年轻人不讲武德。俩人因此有些嫌隙,但他们没有完全决裂。那个时代人们已经知道了开普勒定律,知道了天上的星球是围绕太阳转的,而且转的过程中能走出一个椭圆来。于是有人思考为什么是椭圆呢?牛顿跟胡克之间有通信,胡克就跟牛顿讨论问题。牛顿说,您说物体在地球的重力是不是一样的?胡克说不一样,哪个地方的重力有大有小,离的越远重力越小,有平方反比的关系。换句话说,这个关系的确是胡克告诉牛顿的。1687年,牛顿写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了牛顿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写完这本书之后胡克不干了,胡克说明明这个万有引力的理念是我告诉你的,你怎么能把它写到自己的书呢?我真是太感谢你了,你把我的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了。牛顿就非常非常生气,于是就有了那句著名的话,“如果说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用于讽刺胡克个子非常矮小,而且是个驼背。因为这些问题,牛顿和胡克老死不相往来。最后在悲愤交加之中胡克被气死了。胡克被气死之后,牛顿就成了英国皇家学会的会长,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搬家,把皇家学会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而在搬家过程中又不慎遗失了胡克的所有画像和著作以及所有的研究成果。万有引力的发现是这样一个过程。如果我们能把这个过程讲给孩子们听,其实并不需要跟大家讲什么笑话,这样的故事足以让同学们记住这些伟大科学家的名字了。还有,我们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辩证的看问题,因为物理学是不断进步的科学,我们不会因为今天的成就去否定古代先贤们的发现,我们也不会自我膨胀到认为已经掌握了宇宙真理。我们总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互联网非常发达,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留言,如果学生们没有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思想就很容易被极端的言论所左右,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什么是辩证的思维?比如在讲天体运动的时候首先从托勒密的“地心说”开始,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行星和太阳围绕着地球转。后来哥白尼说不对,说太阳在那儿待着,地球围绕太阳转啊转。于是我们很多老师会讲托勒密错了,而哥白尼是正确的。真的是这样吗?真正运动是相对的,所谓相对的就是你既可以认为太阳不动,也可以认为地球不动,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差别。你认为地球不动就是太阳围绕太阳转,太阳不动就是地球围绕太阳转,二者本质上只是参照系选取的不同,并没有绝对的对与不对。后来牛顿出现了,他说根据万有引力定理认为,只有以太阳为中心这个问题才是可解的,所以人们再一次抛弃了地心说的观点,认为日心说是正确的。不过我们要明白,爱因斯坦说参考系的选取是相对的,没有一个绝对静止的参考系,所有的物理规律在所有的参考系下都保持不变,这个叫做广义相对性原理。既然已经有了广义相对性原理,我们到底取日心和地心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牛顿定律只是一个近似的理论,牛顿定律并不一定是正确的。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不管是开普勒、伽利略还是牛顿,他们可能都不是那么完美。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是我们目前所知道的最完美的科学理论,但是我们有信心说爱因斯坦一定是对的吗?不一定。也许在未来爱因斯坦的理论也会被人推翻,我们说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待证伪的理论,没有绝对正确的理论,只有待证伪的科学理论。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待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也让学生明白,当我们看到一个观点的时候,可能我们不着急确认它,或者否认它,当看看与它相对的观点,才能综合起来判断。在这个过程中,我给同学们解释科学是一点点进步的,托勒密并不是完全错的,哥白尼、爱因斯坦也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让学生们从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也是教师的责任。

让学科走向生活

最后一点,我想让同学们能够明白,物理学和生活是相联系的,你学习了物理学确实可以理解生活中的一种现象。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只有能赚钱的才是有用的学问,不能赚钱的学问就不是有用的学问,所以学习好的学生希望学习经济管理,学习差的学生要去学汽修烹饪。而物理学、数学这种基础学科,许多人认为是不能赚钱的。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区。我经常给学生讲,物理学和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学好物理学,不光可以让你更深刻的认识世界,同时也能改造世界,让你获得你想要的回报。我有一个同学是学量子力学的,看起来好像与生活距离很远,但是他现在回国之后创立了一个公司,使用量子力学的方法计算药物结构,为许多大型药企提供设计,还获得了腾讯和谷歌几千万美元的投资。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近年中美贸易战,美国对我国进行芯片制裁。物理课本中就有数字电路一章,很多老师可能不讲,因为考试不考,但是每次我在教学时都会专门抽出时间来讲。我会给大家讲三种基本门电路、以及与非门、或非门、与或非门,我会讲如何利用二极管实现这些门电路,以及如何用这些门电路实现加法器。我还会讲如何通过光刻的方法将我们的设计变成芯片,以及芯片制作过程中的难度究竟在哪里。后来学生发现:一个基本的物理元件居然真的可以制造出计算机这么神奇的东西,他在这其中感受到了物理的美。我始终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们考试考出好成绩,这只达到了教师发展的第一阶段——生存。当我们做了一段时间教师,教学工作熟练之后,应该通过关注情境,进而达到关注学生个体的发展。这需要教师本身首先扭转观念,认识到向学生传达科学观、展现科学之美也是教师的职责。为了让学生体会科学之美,教师首先要体会科学之美,这也是教师的责任。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学习之美,这就需要教师终身学习,多读书、多看论文、多思考,不能落到一套教案走天涯的舒适区,而要把课程常讲常新。

教师并不应该被比作园丁,因为园丁会把花草修剪成他们喜欢的样子。教师应该是导游,他把学生带到科学的花园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美。

近期,学生在家上网课的感觉怎么样

学生在家上网课,有人欢喜有人忧。先说喜欢网课的人,多数是学子们。在家上网课,少了很多课堂教学的做笔记、守纪律、学习习惯的束缚,也没有了课堂教学的压力,甚至有人一旁玩手机、吃东西、看课外书或睡觉等等,因此多数学子会更喜欢。再来说担忧的人,多数是老师、家长们。老师、家长都知道孩子在家上网课,缺乏有效的监督,学习效果能不能保证?这些孩子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怎样?布置的作业能不能独立完成等等。老师、家长的担忧还是不少啊!

教师招聘考试难吗

谢谢邀请。

教师招聘考试的种类多,级别高低不等,难以一概而论,只能以案例分析个好。

一,在所难免的编制内教师招聘考试,近年来的考试题难易程度不均衡,考试内容也是范围比较宽,各个专业的知识点更是活泛而不死板。但作为一名“旁观者”,我觉得是偏难而不是易懂。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储存量,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师,我更觉得自己侥幸在职,逃脱聘考。如果让我去参加现在的教师招聘考试,实感力不从心,愧对职业。那个时代的教师录用考试,与现在的编制内教师招聘考试,相差甚远,难易悬殊大。但还是要看每个人的应变能力与活学活用智力发挥。

二,我不想说什么教师招聘考试的难度大,我又觉得现在的有些应聘者“急与求成”,盲目跟风现象比较严重。在我这里的有些青年学生,倒是有一种习惯性是抓题,测题,买单买题,甚至会托人打听,机密套取,用“高级手段”获得成功。众说纷纭,议论纷纷扬扬,捕风捉影或者是神机妙算等等。好多人陷入困境,思想跑毛,心思放不在真正的正确学习和认真复习功课上。所以我觉得,打听教师招聘考试的人,心里的准备条件很复杂,难易程度一言难尽,走捷径,抓考题,想方设法获得“意外收获”是主要因素。我建议你还是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系统复习一下有关专业课知识点,参考一下近年来的编制内教师招聘考试题型,举一反三的从自己的基础知识点上巩固练习,稳定的去投入到“应试指南”中,储存量大而基本功扎实才是关键。

教育综合知识与教育基础知识区别

1、包含学科不同:

教育综合知识包括:

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还包括教师能力、学科专业知识。德育,课程,教育法规和班主任工作这几个块。

教育基础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法规三个部分。

2、答题内容不同:

教育综合知识包括:

教育与教学理论及政策法规,教学方式方法及教材分析,课本上的知识。

教育基础主要包括:

教育学概论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起源、发展、本质和基本规律,教育劳动的特点及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中小学教师基础知识看什么书

作为教师,基础知识的阅读范围很广泛,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书籍:

《教育心理学》-理查德·格里格斯和菲利普·马茨

《教育与人生》-罗伯特·尼采

这些书籍可以教授教师心理学、学生管理、教学技巧、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可以阅读以下书籍:

《课程设计与管理》-谢文娟和唐亚林

《班主任》-谢维启

《教育游戏》-理查德·哈蒙德和菲利普·马茨

这些书籍可能更适用于教学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内容,可以教授教师如何设计课程、管理班级、与家长和学生进行沟通等。

生命的目的是什么

19932

收藏分享转发到头条复制链接微信微信扫码分享新浪微博QQ空间举报人生美景123

2022年04月11日

关注

回答了:凡有生命的叫动物,各类的动物,生命只有一次,其生命就是好好地活着,为有生命之作贡献,分为高级动物和人类,其它生命的东西之为较低级的动物为兽类。说说:

生命的目的是什么:所有的动物,就是好好地生活下去,为了炎黄子孙都有他(她)们的本能,比如:人类称为高级动物,人类的思维方式,他(她)们聪明才智可以为社会作贡献,都想有价值的活着,为社会创造不同的人生财富,为家人,为有着关连的人而创造美好的生活,就是好好的生活。

其它的动物,它们也同样为同类而好好地活下去,知道生命是重要的,也同样是有着炎黄子孙的同一目标作贡献,只有好好的活着才有希望。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有着生命的东西,都会是为了自己的生命而生存下去,有时候会要伤害其它的生命为代价,各类的生存方式不同,各类所需。(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好好的生存下去)~~人生美景(本人原创,不得抄袭)

大学时和老师发生过哪些事

如果我说,大学和女老师谈过恋爱,会不会被人骂?

毕竟,大家也是成年了,大学时候我也20岁,她大概25-26岁,个子不高,但是长得很甜美。

她是我们的毛概课老师,一个本地人,班上喜欢她的男生很多,她很开朗,课后总是会和大家一块聊天,而不是回到办公室。

记得,大一的下学期,我和她已经一起吃过好多次饭,旁敲侧击的打听她的择偶观,年龄啊,长相啊,身高啊,有没有什么标准。

总之,了解过了她的想法以后,当然就忍不住要向她表白了。那一次,我叫了好多朋友,他们也知道我喜欢她,大家很乐意帮我筹备一场秘密的求爱。

班里组织了一场活动,吃饭,ktv,然后吃夜宵,惯有的三部曲。那天,大家都去邀请她,她熬不过,只好答应。我们吃过饭以后,有些同学就已经回到宿舍,去ktv唱歌的也不多,自然,她是肯定不能离开。

唱完歌,我们去了海边的一个大排档,听说那里的味道不错,而且吹着晚风的感觉很好。记得那一天的晚上星星不多,连月亮都没舍得冒头,大家吃了点东西,我就问她愿不愿意去海边走走。

她对我并无戒心,平时聊天吃饭,都很频繁。到了海边,就剩我和她两个人,除了岸上的灯光,基本就是一片漆黑。这时候,自然就是我要表白的时候,走到一处空旷点的地方,我便问她,有没有想过找个男朋友。

很早就听她说,她现在还没有找对象,但是求爱的人非常多。“当然想啦,只不过还没找到。”她的回答让我有点失落,可能我就是襄王有意,她神女无心了。

但我还是不愿放过这个机会,“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我喜欢你好久了,我想你能明白我的意思。”我站在她的面前,拦住她的脚步。

她有点猝不及防,虽然看不见她的脸,但我能想到她的表情。只听到她有细微的声音说:“师生恋会被人说的,你不怕吗?”

听她这么一说,我瞬间觉得好像有点机会,连忙说我当然不怕,接着讲了一堆准备好的话。

两人沉寂了好几分钟,就在我等的快有点崩溃时,听到她说:“好,试试吧。”

她的回答声很轻,但是在这个只有海风的晚上显得格外清晰,顿时,我的心里开心的像是吃了蜜一样。“她答应做我女朋友啦”我开心的朝着大海喊,她站在我身边开心的笑着。

旁边的空地突然亮了起来,没错,是我安排好的,有一个朋友帮我点亮,地上是一个爱心,里面是一束玫瑰花。

我牵着她,走进爱心中间,拿着地上的花,“我再问你一次,做我女朋友好不好”,我想在火光中看到她的脸,再听她回答一次。

“好啦,好啦,答应你就是了”她依然是一副小女人的样子说道。

再次得到她的回答,我一把抱住了她,躲在边上石头后的同学们全都跑了出来。这就是我追求她的经历。

如今,我们恋爱了三年,马上就要结婚了,师生恋并没有不可以战胜的阻碍,只要真心相爱,就可以克服万难,我爱她,一辈子都爱。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