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的玩具教案 中班收拾玩具教案课后反思

admin时间:2024-02-16 20:59:1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小班社会《火车上有什么》的教案

活动过程记录:(详案)

一、活动目标

1、能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性别和年龄。

2、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

二、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用桌子区分几个区域,分别在桌子上摆上幼儿喜欢的玩具、代表不同的地区。

2、已学过的儿歌《拍拍手》。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游戏:开火车去游乐场。引导幼儿正确的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

1、在音乐的伴奏下,师幼搭成一列长的火车在教室里做开火车状。

教师:今天,我们要坐火车去游乐场玩,出发咯。

2、火车每经过一个游乐场。教师便向幼儿介绍这个活动区的玩具,请愿意在这个游乐场玩的小朋友,大声说出:“我叫xxx,我x岁了。”说对了即可下车去玩。

3、火车将所有幼儿送到自己喜欢的游乐场。引导幼儿正确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所有的活动区都走完后,还没有下车的幼儿,教师询问他们想去哪个区,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姓名和年龄,或者跟着老师学说)

(二)巡回指导幼儿在活动区的游戏。

(三)情景游戏:坐火车回家。引导幼儿正确的说出自己的性别。

1、游乐场关门的时间到了,请所有的男孩子上车。

2、用同样的方法请女孩子上车回家,从而让幼儿分自己的性别。

3、火车开到了家,请幼儿下车。教师问:“你是男孩还是女孩”,引导幼儿回答“我是x孩”。回答正确即可下车。

(四)游戏:拍拍手。让幼儿进一步区分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

1、请全体幼儿边拍手边念儿歌:“拍拍手,拍拍手,我们都是好朋友,男孩举起手,女孩点点头。”

2、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尝试变换男孩、女孩的动作。

(五)结束活动

以“我喜欢的游戏”为主题的中班教案

目标:观看情境表演,知道与同伴一起玩桌面玩具时,要有次序地拿放玩具。??

?准备:1、布袋木偶小猴、小狗各一只。??

?2、桌面小积木一筐,放在一张桌子的中间。??

?过程:??

?(一)组织幼儿围成半圆坐好,教师的左右手分别套上小猴、小狗的木偶,藏在身后。??

?(二)教师操纵木偶情境表演“我们这样玩”。???1、出示小猴、小狗,并互相问好,告诉幼儿:小猴、小狗要一起玩玩具啦,看看,它们是怎么玩的。??

?2、小猴把放在桌子中间的积木筐拿到自己的面前,小狗说:“把玩具放在桌子中间吧,大家都拿得到。”

小猴说:“好的”。就把玩具筐放到了桌子中间。??

?3、小狗说:“我用积木造房子。先要一块长积木。”

小狗从筐中挑了一块长积木放在桌子上。??

?4、小猴说:“我用积木造大炮。先要一块大积木。”

小猴在筐子里找呀找,找到了一块大一点的积木,拿出来放在桌子上。??

?5、小狗说:“我造的房子是绿墙壁,我需要一块绿积木”

小狗找了一块绿积木拿出来房子长积木的上面。??

?6、小猴说:“我要一块红积木”。

小猴从筐里拿起红积木放在大积木的上面。??

?7、教师分别操纵小猴、小狗一块一块拿积木,直至搭出大炮和房子的造型。??

?(三)引导幼儿观看小猴、小狗搭造的大炮和房子。

教师表扬小猴、小狗能一块一块拿积木。??

?(四)告诉幼儿:玩具玩好啦,看看小猴、小狗怎样收玩具。

教师操纵木偶将积木自上而下一块一块拿起放回筐里,然后放回玩具架上。??

?(五)用小猴、小狗的口吻告诉幼儿:“小朋友,我们是这样玩玩具的,玩积木时要玩一块拿一块,玩好后一块一块放回去。请你们也像我们这样玩玩具好吗?再见。”

小班综合《什么玩具不见了》 教案

目标:

1、学习通过观察,在教师语言的提示下,按规则进行游戏。

2、根据对玩具外形特征的认识,判断并用语言说出什么玩具不见了。

3、喜欢玩游戏,并体验和玩具一起游戏的乐趣。准备: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2、班级中的各种玩具过程:1、教师出示活动材料,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1)幼儿围坐在桌边,教师提问,引起幼儿的注意。教师:猜猜是什么?(2)揭开盖布,引导幼儿观察桌上放了哪些玩具,并鼓励幼儿大声说出玩具的名称,进一步激发幼儿夺玩具的兴趣。2、教师和幼儿一起游戏。(1)教师:今天玩具要和我们玩捉迷藏的游戏。待会儿,人匀闭上眼睛,有一个玩具要藏起来,看看,是谁藏起了。(2)教师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藏起一样玩具(积木),再让幼儿睁开眼睛,猜猜什么玩具不见了,幼儿说出后,教师请幼儿说“积木积木快出来”后,将积木拿出。(3)更换收藏的玩具,游戏多次反复进行,教师请个别幼儿猜,也可以请个别幼儿来藏玩具,以增加游戏的乐趣。3、引导幼儿把玩具送回玩具柜中,和玩具说再见。

幼儿园不让玩具伤人教案

活动目标1、了解玩具塞入器官的不良后果,指导玩具不能塞进耳朵等身体器官。

2、知道发生意外是要去医院。活动准备1、男孩木偶。2、教学挂图和幼儿用书。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活动。教师:(1)小朋友们,你们玩过穿珠游戏吗?(2)明明也来玩串珠,发生了什么事呢?2、教师操作木偶表演故事情景。(1)木偶表演:旁白:游戏时间到了,明明选了自己最喜欢的穿珠游戏。明明:小珠子,真有趣。(明明把小珠子塞到了耳朵里。)(2)教师:明明玩串珠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你们觉得明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3、引导幼儿观察挂图,继续讲述故事。(1)教师:我们来看看后来怎么样了。珠子塞在耳朵里出不来了,老师赶紧把明明送到了哪里?医生是怎么做的?老师送明明到医院,医生挖出珠子。医生还告诉明明,下次可不能再把珠子塞到耳朵、鼻孔、嘴巴里了,那样做耳朵和鼻孔会流血,还有可能会发生危险。(2)教师操作木偶,模仿明明的声音说:我再也不把玩具塞到耳朵里了。4、拓展幼儿经验。(1)教师:我们身体上有一些小小的孔,如:耳朵、鼻子等等,这些小小的孔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不能把东西塞进这些小孔里。想想看,还有什么东西像小珠子一样小?什么东西比小珠子还小?它们可千万不能塞进我们身上的小孔孔里呀。(2)教师总结:教室里的小珠子、小插粒、小磁钉,家里的小纽扣、小橡皮都不能塞进我们的耳朵、鼻孔、嘴巴里,如果不小心掉进去,一定要马上去医院请医生来帮助我们。家园共育家长应将家里的细小物品摆放在幼儿不易接触到的地方,同时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有趣的文具盒教案反思

1.强调互动和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合作,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让学生们在合作中分享想法和经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设计有趣的实验或活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或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探究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可以使用文具盒制作简单的电路,或者让学生通过观察文具盒的颜色和形状来推断其中的元素和结构。

3.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增加教学效果,例如使用视频、图片、音频等形式来展示文具盒的属性和用途,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具盒的结构和功能。

4.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活动,让他们在探索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强调反思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反思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例如,可以在每次教学结束后,回顾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以便下次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中班玩具宝宝回家了教案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让幼儿能根据提示,观察图意,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小象要回家的心情,乐意把好玩的玩具送回家,并懂得幼儿园的玩具是大家玩的,不能自己拿回家。

这次活动通过元元在回家的时候把原本属于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了,导致在幼儿园的小象妈妈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宝宝而伤心难过,最后,元元知道自己做错了然后把玩具送回家的故事让幼儿来了解、讨论小朋友是否应该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玩。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对自己的想法说了很多关于自己的见解,也能对故事中元元所作的事情有一个很好的了解,知道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的行为是错的,从而对幼儿的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产生一些行为的准照。

中班收拾玩具教案课后反思

中班的孩子非常可爱,上课能够随着老师的指挥,积极配合,完成教学任务。

孩子们在课堂上,非常积极活跃,尤其是在教学中,使用玩具教学,孩子们在玩中学,在游戏中愉快的学到了知识,孩子们非常高兴,效果也非常好。

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去改进,做一个孩子们喜欢的好老师。

相关文章
儿童视频
推荐文章

关于摇篮网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