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13 16:13:32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本科生大三就可以报考资格证(专科生二年级可报考,硕士生一年级可报考),跟师范或非师范没有关系,也不是说要拿到毕业证书后才能报考。已毕业的社会人士,如果学历达到招考条件即可报名,学历要求如下↓↓↓↓↓
? 报考幼师: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 报考小学: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
? 报考初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有些省份大专学历也可以,具体以考生考的省市公告为准)? 报考高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具体
(尤其是非师范类考生)可浏览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报名、资格审核和缴费均在这个网站完成。xx省的招考信息也在此网站查找,如图所示
答疑:并不是考完小学教师资格证才能考中学教师资格证,不是一级一级往上考的,如果你学历达到(本科)可直接报中学笔试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网上缴费(70一门)→准考证打印→笔试→成绩查询→(如果笔试通过)面试网上报名→现场审核→网上缴费(好像是240元)→准考证打印→面试→成绩查询→(如果面试通过)→资格认定申请→拿到证
书现场审核时,考生提交材料如下(出自官网):
1.以户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有效期内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毕业证书原件(在读生可提交有学校名称及注册信息的学生证原件和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本人户口本或集体户口证明原件。
2.以就读学校所在地报考的考生?有效期内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有学校名称及注册信息的学生证原件和学校学籍管理部门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普通高等院校全日制在读专升本学生还需提供专科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
3.以单位所在地报考的考生(有些省市要求人事档案所在地,出具社保证明都不行,具体以考生当地公告为准)?有效期内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原件;?毕业证书原件;?社保部门出具能证明考生正在当地参加社保的社保缴费证明、明细等证明材料。
答疑:大家能报名考试的地方应为户籍所在地、人事档案或工作所在地和学籍所在地。
上半年考试
:网上报名时间:1月13—16日笔试考试时间:3月11日
I笔试成绩查询时间:4月18日面试报名时间:4月19日-24日
I笔试成绩查询时间:6月20日之后
提醒:江苏、湖南、云南、河南、黑龙江、山西、四川、青海这几个省份上半年不举行统考!
下半年
笔试报名时间:9月6—9日笔试考试时间:2017年11月4日
I笔试成绩查询时间:12月12日面试报名时间:12月13—16日
I面试考试时间:来年1月6-7日
答疑:教师资格证分为笔试和面试,两科均70分以上认定为合格,才有资格进入面试,要是一科补考的话,另一科的分数保留有效时间为2年。同样,要是面试没过,笔试成绩的分数保留有效时间为2年。
因为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由原来的各省自主考试改为全国统一考试。到2016年下半年全国绝大部分省份都将纳入“国考”,仅新疆、西藏、内蒙古三地尚未给出改革时间表,所以大多数的省份的教材和资料都通用哦~(不过还得看当地招考公告了~)
注意!!以下为新政策!!!1.自2017年下半年起,中学新增学科有“心理健康教育”、“日语”、“俄语”专业,笔试科目为科目一301中学《综合素质》)、科目二302《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暂不进行笔试,其学科知识与能力在面试时一并考核。
2.各类别音、体、美专业的笔试科目一、科目二实行单独编码,代码为小学201A、202A,初中、高中、中职301A、302A,考试内容暂与201、202、301、302相同。取得201A、202A合格成绩的人员,只能报考小学音、体、美专业的面试,取得301A、302A合格成绩的人员,只能报考初中、高中、中职音、体、美专业的面试。201、202、301、302科目成绩,可相应替代201A、202A、301A、302A科目成绩,但201A、202A、301A、302A科目成绩不能替代201、202、301、302科目成绩。
以下为2017年6月出台的新增科目,目前还在是试点,并不是所以省市都举行,具体以考生所考省市为准,此外,新增科目的意思是:你有更多的可选择科目,而非考试必考科目,也就是说,考试内容并没有实质性增加,只是增加了你的选择性,让你多了几种选择而已。
笔试的前两个科目知识点基本是一样的笔试侧重点不同,所以你们买的教材也不一样。教材建议买“中公教育”的书籍,淘宝上有中公旗舰店,一整套分为教材和真题,小学的教材有《知识与技能》《综合素质》两本,赠送笔试真题和模拟题,小学以上考三科,具体大家在网上自行查找。个人认为这一套书再背背重点就够了,无须多买。PS:个人认为非师范生还是得好好看看书,理解知识点概念,脑子里得有个系统框架。我本专业就是师范文科生,心理咨询师也过了,所以复习起来概念方面相对容易一些,尤其是心理学部分,所以总共花了12天,每天大概4小时。
对于非师范生来说,根据自身特点应早些复习,至少得4周吧。
ps:大家根据自身学习特点和效率酌情调整,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
1.基础阶段(2周):根据自己所报考学段和学科,将2周的时间分配到《知识与技能》中,对于内容较多的章节可以适当多分配时间,这个阶段不做题。看完之后做近两年的试卷,感知重点。
2.强化阶段(1周):1.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准备和理论基础,这一阶段要再看一遍《知识与技能》,边看边整理笔记,要是嫌写字麻烦,也可以把我的笔记打印出来,在上面做题型记号并且背知识点。2.背累了可以休息看《综合素质》这本书,大家应该懂得大脑的注意力不可能维持太久,嘴巴也会不想动,这时候,看书比较不费力,
3.冲刺阶段(1周)每天一定要保证按规定时间答一套真题,通过做真题看自己哪方面比较弱,强化弥补,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避免出现能背得出知识点,却不会做题的现象;而且要从题目中总结做题技巧,特别是案例分析题。
小学教师资格证《知识与能力》这本书,它分为7个章节,分别为
:第一章教育基础
第二章学生指导
第三章班级管理
第四章学科知识(考哪个学科看哪个学科,其他科目不用看,给你们节约几十页的量,哈哈中学没有这一章节)
第五章教学设计
第六章教学实施
第七章教学评价与反思
除了第四章,建议剩下的都要认真看一遍,中公只是按往年考试真题的知识点来勾的重点,但是有些没勾波浪线的部分也是重点,看完一遍之后大家尝试不看书做两套真题。做完真题后,大家初步感知知识点分布和题型后,就可以自己按书本顺序整理一下知识点,建议手写,加深记忆,也可以梳理脉络,一边整理,一边背,背累了就可以看《综合素质》这本书了,我敢肯定,你在看完《知识与技能》后再看这本,觉得这本简单死了,加起来需要背的,一张A4纸都不要,所以,复习的重点必在《知识与技能》!!
简言之就是:看书→做两套真题→整理重点(或背我的笔记)→做完真题,并巩固背诵重点
大家在梳理时会发现这本知识点很多
,题型分为:
选择题--20题x2分:大多都来自定义,所以大家在看的时候不一定要背一定要理解;
简答题--3题x10分:会出在第一章“教育基础“心理学”第三章“班级管理”各一题,也不一定,但大部分都是;材料分析题--2x20分:集中在第三章“班级管理”和“教学原则与方法”里面;
教学设计题1x50分:这道大题分为三个小问,1.分析文本主题、2.撰写教学目标、3、写话教学这题主要在于第五章和平时积累,此外,真题答案中的教学设计也是很好的套用模板,必背。我已经划得很细咯,尤其是教学原则与方法,太太太重要,五颗星,大题中的战斗机,所以“教学原则与方法”的定义,要求都要认真背,尤其是定义,(你们题目做多就晓得了,我说的是大实话╮(╯_╰)╭)。
《综合素质》共有五章,分别为:
第一章职业理念(分为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
第二章教育法律法规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
第四章文化素养
第五章教师基本能力一本书需要背的知识点可以几句口诀浓缩,但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理解
。1.教育观:“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
2.学生观:学生是独特的人、发展的人、独立意义的人。(重点中的重点,五颗星)
3.教师观
4.教育法律法规:“六法一纲要”,大家仔细看过就好,不用背,出选择题。
5.教师职业道德:“三爱两人一终身”重点五颗星。
6.文化素养部分:知识点实在太多,大家有时间就看,没时间就不看,反正你看了也不一定记得住,记住了也不一定考啊~~~真的坑爹。
题型分为:单选题--29题x2分:出自文化素养部分和法律法规;材料题分析题--2题x14分:大多出自学生观、教师职业道德;阅读题--1x14分:其实就是初中语文考试的阅读题,做做真题就好,没什么要准备的;作文--1x50分:800字作文建议写五段式议论文,还必须跟教师有关,(⊙﹏⊙),在考前一定要几个通用素材(可网上下载),当然,要是你妙笔生花,也可以自由发挥。
【万能答案】要是大家遇到实在实在不会答的大题,下面有几个可以套(路)的关键词,你写了老师或多或少会给你分的,毕竟嘛,言之有理即可。
1.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充分认识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老师的教育机智。
3.启发性教育原则
4.遵循了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5.xx引起儿童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
《知识与能力》:提题型与小学的不同,分为单选题21题x2分:主要是来源于定义;辨析题4题x8分:先判断对错,再阐述原因,一般是3错1对,偶尔4错。简答题4题x10分材料分析题2题X18分:主要来源与教学原则、德育原则、学习心理、发展心理.结构化面试(两个问题5mins)——试讲(12min左右为好)——答辩(3mins
)一、 面试准备:
1.最关键的是自己准备要充分。面试培训只是辅助性的,决定你们能不能通过的还是自己课外的练习。这是最关键的。在准备面试的过程中,最好在相应的学科教材里选择不同题材或内容的课文,自己尝试多写写教案,写好后,再从网上检索其他中小学老师写的同一课文的教案,比较一下差距,思考一下怎么设计教学活动效果更好。改好教案后在教室里试讲一下,最好有其他同学在下面帮自己听一下,提一些意见。但是自己模拟上课时,不需要和他们互动。最后在网上检索相应的优质课视频,学习一下那些老师是怎样上这节课的。如果在网上找不到对应的优质课视频,就先在网上看看现有的优质课视频,然后自己把优质课视频中老师讲得内容自己再写下教案,自己试讲一下,再比较学习。这样的过程是必须的,而且也是最有效的。
2.要熟悉相应学科的课程标准,清楚不同年级或年段的课程目标的差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5版↑↑↑↑↑↑这是小学语文课标的网址,百度一下就有的,课标是纲领性的文件,跟着课标走大方向不会错的。比如对小学低段(一、二年级)的学生,课程阶段目标在阅读上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段(三、四年级)的学生则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阅读的要求对不同年段的学生是不一样的。要求一二年级的学生默读显然是错的。所以大家要注意相应学科的阶段性目标的差异。
3.熟悉教材大家要是有一起考同一门科目的,可以拼单在淘宝买小学语文或数学的教材,所有的面试试题都是从中选取的课文,正所谓知己知彼嘛~熟悉课文有利于在面试时你能更好的感知文章的情感和方向,熟悉数学课本有助于形成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提示:要想在20分钟内写完一个教案,你必须对小学语文课文很熟悉,如果能把全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都看一遍自然最好。考虑到我们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侧重于高年级的,一般是四五六年级的考到的概率大一些。如果时间紧迫,低年级的语文书就不用看了。
二、抽取试题和备课
2.抽取试题后有20分钟的备课时间,备课内容写在一张比A4小一些的白纸上,白纸就是教学设计纸,上面要求写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在答辩后和真题一起上交给评委老师。这份教学设计应该是计入面试分数之内的,大家不要写得太乱。
3.答辩完再擦黑板,因为老师可能会根据你的板书进行提问。三、面试注意问题(一)结构化问题
(二)试讲面试形式为试讲,试讲是教案的呈现,时间10-12分钟。当然面试时可能考官不一定会让考生讲满10分钟,这不一定意味着考生试讲情况不好,可能考官觉得讲的内容已经体现考生的教学能力了,但考官没让停,十分钟内就不要停。
试讲需要注意的问题:
1.互动
试讲时教态必须自然、放松,语言表达流利,有适当的肢体语言和动作。要自然放松地站在讲台上,既不要做出过分随意的动作,不要显得拘谨,应根据需要适当地走动。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模拟试讲没有学生,但要当做有学生,即“此时无生胜有生”。教师需要有很强的表演性,即一个人的讲课,却要让评委感觉你就是在给学生上课,课堂的热烈气氛、学生的反应等都要表现出来。
2.试讲内容是否是把一节课压缩成10分钟来上呢?(重点,重点,敲黑板,每天大家都私戳我的问题~~~我都有回答诶)不是。备课和试讲时要按照所抽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课文面试10-12分钟并非让大家把40分钟的内容压缩成10-12分钟讲完,给大家的备课内容往往也不是完整的一篇课文,而是一部分,所以大家备课时只要教案的结构完整,能按照题目的具体要求把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说。
3.课堂反馈对学生的反馈都是“回答的很好,请坐”。这种评价不仅单调,而且不太符合实际提问。建议提问和评价要提前设计。要把学生的回答先预设好,再转述出来。同时,学生能否回答出来,回答的完整与否,都要先预设好,还要多样化,不能让人觉得所有学生都是那么配合你,而且每个学生都回答的那么完美。
4.避免低水平的知识性错误。
5.使用标准的普通话,不要使用港台腔或者网络用语等不规范的表达方式。比如“很高兴”不能说成“好高兴”或者“超高兴”。
6..按照试讲内容的基本要求上课
7..讲课思路要清楚,条理性要好,重点突出,能让考官感到通过试讲,预期的教学目标可以实现。
8.板书必须有相应板书,板书字迹要清晰、工整,板书设计简单明确,能够展现试讲的基本思路。最好是一边讲,一边写。如果面试时紧张忘记写板书,讲往以后才意识到,那和考官说一下再补上也问题不大。但是没有板书是要扣分的。
9.面试形式为讲课,不是说课。
10.仪态和服装在面试中,仪态分占10分,女生的话要穿得干净、大方、得体,淡妆应该会加分。男生也是穿着得体,大方,不要驼背。个人觉得不用特意穿职业西装,
我面试是5月份,比较热,当时穿的是蓝色衬衫+西装裤+小白鞋我觉得女生的穿搭选择面挺广的,颜色不要大面积的红色、荧光色就好。
1月份很冷,我建议女生内搭:A,毛衣+裙子+加绒打底袜B.毛衣/卫衣+阔腿裤/西装裤外搭:大衣/羽绒服/棉服围巾的话,面试摘掉吧,反正室内也不冷,摘掉围巾清爽些。男生内搭:衬衫(领子露出来好感度飙升哦)+毛衣+西装裤/休闲裤外搭:大衣/羽绒服/棉服男生的穿搭只能想到那么多了,原谅我没有男票o(╯□╰)o。。。
(三)考官自由提问(答辩)。这部分是针对你上课的环节进行提问。
【关于教学设计】关于教学设计大概如图所示,要有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具、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育过程分为导入、新授、练习、课堂小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知识与技能的写法一般大同小异,实在不知道写什么可以套用“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果课文还有什么写作手法、技巧之类的,也可以在知识与技能目标中写上要求学生掌握某某写作手法、技巧。
②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就是指老师运用何种方法,采用怎样的过程让学生掌握上述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语文教学中经常采用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一般是“读”。各种形式的读课文,自由朗读、小组互读互评、老师点名学生朗读之类的。让学生在读中体悟情感,掌握知识与技能。
③情态态度价值观:这一部分我想是三维教学目标中最好写的,只要有一定的文学素养的人都能提炼出文章的情感态度来。必须写三维教学目标,把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写上去这样才正规。如果大家看到的教案中教学目标没有按照三维教学目标来写,请自动将之转换成三维目标。笔试我觉得是不用报班的,面试的话非师范生报一个比较稳妥,师范生大学三年所学面试是不成问题的。
关于结构化面试的两个问题,大家只要看一下我下面列出的结构面面试题目,大致了解答题的方法,考试时答题不要紧张,给考官留下好印象就成。教案的写法,模板如上(数学模板也是如此)。语文课文数不胜数,大家可以选取典型来写,比如描写人物的教案应该抓住什么特点来写,散文怎么写,诗歌怎么写,写景的文章怎么写,
大家可以总结一下,同一种类型的文章教案也是大同小异的。最后试讲的时候你要把考官当成学生,要给他们有互动,虽然他们不会给你任何反应,但是你还是要假装让学生来读一下课文,问学生(其实是空气)你是怎么认为的?不要只顾着自己讲,要注重互动。虽然没人回答你的问题,但是你在向空气提问了之后,你要自己把答案重复一遍,顺便夸张学生。讲师时不要紧张,要仪态大方,哪怕你内容讲得不好,给能给面试考官留下良好的印象。
不是必考科目,并不是说要考过了心理咨询师才能报考教师资格证,两者没有关系,只是说教师资格证里面有涉及到心理学的知识,所以考过心理咨询师的人那部分可以不用看,没考的人也不着急,看书上的知识就好
。心理咨询师复习策略:心理咨询师三级怎么复习?-大七的回答
1.普通话证书在后期认定现场确认时才需要,笔试、面试时不需要提供,也就是说,笔试面试时普通话没过都是可以的,但一定要抓紧过!每个省份的要求不同,浙江省要求考语文方向的一定要过二甲,其他科目的二乙(一些省份要求三甲就好),具体看当地公告
.2.证书长期有效,全国通用.
1.微信公众号推荐:“中国教师报”、“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网”、“中小学教师资格证”,有些是培训机构的,但不定期会放出一些免费资料,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2.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这个网站的教案质量会比百度的高,而且各个年级都有)
中小学:http://1s1k.eduyun.cn/resource/resource/CaseVote/caseTicketMain.jspx?year=2015&sessionKey=aIli10fTRIWxaell9CGj幼儿园:http://www.todayyj.com/jiaosiziyuan/jiaoxueziyuan/ketangshilu/2016-11-15/2225.html
丁香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3.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4.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学重点
1.品读优美句子,学会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2.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培养自己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正确读写“缀满、幽雅、笨拙、单薄、模糊”等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具准备
课件: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梅花、菊花、牡丹等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傲岸长青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的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丁香结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个究竟吧。
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板书:丁香结)
3.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哲学家冯友兰之女。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中篇小说《三生石》。《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
2.学生按照提示要求自学。
3.交流学习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认读生字、新词。
出示字词:缀窥幽雅浑浊笨拙单薄遮掩照耀花蕾愁怨断断续续模糊
指名读。
男女生读。
全班齐读。
(2)学写字词。
师指导书写“幽、薄、缀、雅”。
学生练写,个别展示,集体评议。
(3)理解词语。
幽雅:幽静而雅致。
笨拙:反应迟钝,手脚不灵活的、动作难看的。
单薄:指身体瘦弱;不强壮。
愁怨:忧愁怨恨。
断断续续:不连续的。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这篇课文一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师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生长环境、开放态势、花的气味、花的形状、花的颜色描写了丁香花。(主体写丁香花样貌。)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别从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问、作者的浮想联翩描写了丁香花。最后以一个反问句作为总结,意义深远,告诉了读者要以豁达胸怀对待人生中的“结”。(主体写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评议。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我们读了课文,你能说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
指名回答,师适时呈现:
《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四、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总结感悟
师:谁说草木无情?它们也各有自己的品性与精神。宗璞笔下的丁香就是如此。作者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丁香花的形象,丰富了丁香花的内涵,不禁让我们喜欢上了这一簇簇的可爱的丁香花。这是一篇清新雅致的散文,你喜欢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吗?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读一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学生自由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2)展示读,并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2.布置作业
(1)正确、美观地书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优美句子,理解丁香结的象征意义。
2.学习本文多角度描写景物方法,仿写作文。
3.比较古人寄寓在丁香结中的情感,学习作者豁达的胸怀。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谈话导入新课:作者笔下的丁香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作者是怎样描写丁香花的?又赋予丁香花什么样的情感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丁香结》。
二、精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研读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2.思考:这三个自然段分别写了哪里的丁香花,各是怎样的?找出你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3.学生交流。
4.学生汇报。
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城里街旁、宅院里的丁香花;第二自然段描写的是校园里的丁香花;第三自然段描写的是我家屋外的三棵白丁香。
师适时呈现: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好在哪里?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丁香花呈现的样貌,“探”“窥”两个动词形象地突出了丁香花的体态娇小,姿态动人。)
(2)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你从这句中,能知道什么?(丁香花的颜色、气味。)在晚间能辨出是丁香花的原因是什么?(丁香花独特的淡淡的幽雅的甜香,能使人一下子辨别出来。)
(3)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的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檐前积雪”指的是什么?(丁香花。)“香气直透毫端”说明了什么?(说明香气非常浓郁。)为什么说“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丁香花虽然微小却繁多,单个的固然单薄,可是众多的花聚到一起就形成许多簇,使整棵树耀眼夺目。)
5.思考:想想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学生回答。
师梳理:
(1)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颜色:紫色、白色;
(3)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从感觉角度分析,形状,颜色,气味是哪种感觉?(视觉、嗅觉)
(板书: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
作者赋予丁香什么样的品格?(结合课文,圈划出关键词,总结归纳)
灵动优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
6.再指名读第1至3自然段。
(二)研读课文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4至6自然段。思考:在这部分,哪些是作者对丁香花的具体描写?哪些是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
读后小组里交流,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2.研读第4自然段,感受雨中的丁香。
(1)雨中的丁香是怎样的?
指名回答。
师适时呈现: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外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师:在这几句中,雨中的丁香具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来表现雨中的丁香?(格外妩媚,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紫色的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表现了雨中的丁香色彩仿佛流动一般,紫色与白色自然交融,给人极美的感受。)
(2)师适时呈现:
代赠二首(其一)
李商隐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摊破浣溪沙
李璟
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
思考:古人对丁香寄寓着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作者引用的古人的诗句,引用它有什么作用?
指名回答。
师:“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这两句诗中把花蕾丛生的丁香,喻人愁心不解,丁香在古人的眼中就是惆怅的代表,愁思的象征。作者引用古诗句有利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使意境更加优美。
3.研读第5自然段,思考:什么是丁香结?它有什么象征意义?作者为什么要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
(1)交流。
(2)师指名朗读: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本义: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象征意义:人生中不顺心的事(愁怨)
作者把丁香花比作丁香结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丁香花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二是丁香花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3)作者多年赏花,为什么今年突然明白了丁香结的内涵?
雨后赏花的触动。
补充介绍:作者自身经历的感悟。(经受病痛折磨。)
4.研读第6自然段。
(1)默读第6自然段,思考:作者对丁香结什么态度?你从哪里能看出来?
交流,师适时点拨:作者对丁香结的态度是从容、豁达、积极的。
师适时呈现: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师:古人寄托在丁香结的情感是愁思,是忧怨,这从李商隐的《代赠二首》和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就可以体会到。而作者一反古人寄托在丁香结上的情感,以开阔的胸襟为今天的读者开阔一个“丁香结”全新的艺术境界。
(2)出示:“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
指名读,全班齐读。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含义?
交流。
师呈现: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人生的问题也是永远也解不完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永远也解不完的结,我们的人生才充满乐趣,我们的明天才更加灿烂。
(3)师: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荆棘,学完了课文,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人生的挫折与不幸?
学生发言。
(4)全班齐读第六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总结:
丁香的脉脉香气驰骋了作者的想象,也给了我们尺幅千里的功效,让我们感受到了因丁香而带来的欢愉。多少年了,作者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然而,一次雨中的偶然发现,给了作者新的感悟:结,是解不完的;人生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然而正是这解不完的结,才让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充满了乐趣。这正是我们要找到的答案。
(板书:丁香结人生才充满乐趣)
2.揭示主题。
师:想一想,这篇文章,作者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活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遇到不顺心的事是经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些问题,把它看作是生活有益的补充,所以,我们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结”: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3.布置作业
(1)完成同步课时练。
(2)体会和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
板书设计:
丁香结
形状颜色气味(视觉嗅觉)
人生才充满乐趣
丁香结教学评价:
1.自由朗读课文,面向全体,还学生读书的时间,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第二步学习生字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正确书写字词;第三步是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有了这三步,基本就扫清了文字障碍,为学生学习文本,打下坚实的基础。
2.在充分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文本的内容;分段并概括段意,促使学生理清了课文的层次。通过这几个环节,从整体上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清晰的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
3.以问题作为牵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自主探究,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其中,本环节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朗读,通过朗读,使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有更加清晰的认识,然后再着重引导学生抓关键的句段揣摩体会句子的含义,以期达到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
但教学永远是有缺憾的,在本课时的教学中,我认为还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好。老师在教学中放手不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质疑、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
2.面对学生出色的表现,我不能及时地找出更为合适的评价用语。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从指导者的角度出发,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认真学习课堂评价语言,争取恰如其分,及时到位地评价学生。
教案,写在教科书上,这个建议很不错。我就是把教案写在教科书上的,也要求学生把笔记做在课本上。
上学期,教研室的领导到我们学校推门听课,没有给任何人打招呼,直接推开了教室的后门,进入课堂,那节课正是我在上初三物理的第十三章第三节比热容的内容,我从内心来说,很反感这种推门听课的方式,打断了老师上课的思路,影响了老师的发挥和学生的听课。
下课后,教研室的领导问我,你上课怎么没有备课本?我回答道:"我的确没有备课本,备课本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已,没有几位老师上课时拿着备课本上课,备课包括了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课后反思,我把这些全部备在了头脑中和教科书上。我把教科书递给领导看,书上写的密密麻麻,领导认真翻了翻教科书,说了五个字:"不错,真仔细!"
第二节课开始评课,我以为教研室领导要把我当做一个典型来批评,我也准备了一些话语来应付教研室领导,首先领导让我发言,说一说这节课是如何上的?重难点是什么?突破了没有?自我评价这堂课怎么样?我按照领导的提问,逐一回答完后,领导很满意。
关于备课本一事,领导很赞成我的做法,并用手机拍了照,带回去讨论后,准备全区推广,从此以后,我们学校的老师都把教案备在教科书上。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执教的活动是中班美术活动《海底世界》。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美术教育的重点所在,在美术教育中,废旧的纸盒,瓶罐、餐桌上的水果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制作材料。今天的活动是选自《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班教材主题五《奇妙的动物》,依据《幼儿园课程指导》中提出的“关注生活、力求整合”的概念,结合幼儿日常生活兴趣点,本着理解教材、深化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原则,遵循中班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借助幼儿喜爱的“美人鱼姐姐”这个角色贯穿始终,让孩子充分的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本次活动的目标为:1、尝试用剪贴、泥工等不同形式和多种材料制作螃蟹、海星等水生动物。2、能与同伴合作表现海底世界的景物。本次活动分为“视频导入激兴趣-----畅所欲言说海底------合作制作水生动物-------随机环保教育四个环节,将语言、科学、艺术等领域融于一体。
根据活动情节及活动内容需要,制成了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并加以轻松自然的讨论和认知,引导幼儿感受海底世界的神奇魅力,激起幼儿制作的兴趣,力求达到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的教育佳境。现在就请走进美术活动《海底世界》,谢谢大家!
活动内容: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剪贴、泥工等不同表现形式和多种材料制作螃蟹、海星等水生动物。
2、能与同伴合作表现海底世界的景物。
活动准备:
1、《海底世界》课件,海底背景图。
2、纸盒、卡纸、海绵纸、小剪刀、双面胶、水彩笔、橡皮泥等若干。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欣赏视频。
嗨,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美人鱼姐姐,今天我来到这里想和大家交个朋友,好吗?来大家握握手,我们就是好朋友了。你们想不想知道美人鱼姐姐住在哪里?(想?)美人鱼姐姐的家可漂亮了,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欣赏视频)
畅所欲言说海底:(重点是螃蟹、海星、小鱼)
美人鱼姐姐的家里都有什么朋友?什么样子?你们喜欢他们吗?
制作水生小动物
看看谁来了?(小金鱼)小金鱼听说美人鱼姐姐的家非常的美丽和神奇,他也想来做客,可是今天我的家里太冷清了,小金鱼想和更多的海底生物做朋友,这可怎么办啊?(幼儿讨论)这里有一些材料,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帮助小金鱼完成这个心愿吧。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
螃蟹的制作方法:这是一个小小的纸盒,美人鱼姐姐先把它用海绵纸包了一下,我们把它当做螃蟹的身体,然后用剪刀剪出螃蟹的眼睛和嘴巴,再剪出螃蟹的钳子和腿,(剪钳子的时候可以先把它剪成一个椭圆形,然后再剪出一个角。)腿是几条?八条。用双面胶把眼睛、嘴巴、钳子和腿给粘到螃蟹的身体上,一个可爱的螃蟹就做成了。
(大多数海星五角,但有少数有六个及更多.最多的有五十个角)海星的制作方法:用我们的手掌和手心进行搓圆,然后压扁,用手捏出五个角,然后再压扁,最后用小点、细长条做出眼睛和嘴巴。一个漂亮的海星做好了。
小鱼的制作方法:在卡纸上画出小鱼的图案,将画好的小图案剪下来就好了。
我们小朋友的手是最灵巧的,相信你们一定会帮助小金鱼和美人鱼姐姐完成心愿的。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合作吧,现在开始制作海底小动物喽。
幼儿结伴,分组合作进行创作活动,教师观察指导。
环保教育:蓝蓝的大海是那么的宽广美丽,美人鱼姐姐和伙伴们喜欢生活在怎样的海水中?(干净的)希望小朋友回去告诉自己周围的人,让大家一起来保护环境,让海洋动物有一个清洁又快乐的家。好吗?
5、活动结束。
?
词的上片描写了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下片写西湖,展现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其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云树,怒涛,珠玑,罗绮、桂子,荷花,烟霞等,营造了祥和安定的意境。作者在词中全面、细致地描绘了古都杭州的繁华与美丽,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杭州风物的惊叹、赞美与艳羡之情。
《望海潮》将杭州的富庶与美丽描写了出来,以点带面,明暗交叉,形容得体。此词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有人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引人入胜的导游图。板书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内容,好的板书能体现教学意图,理清全文脉络,突出教学重点,强化直观形象,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巩固记忆,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今天老柯说教育就和大家谈一谈语文板书的艺术问题,主要内容涉及板书设计的方法和板书设计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板书的设计方法
板书的方法主要有:
还有:
详解如下:
1.提纲式板书。
这种板书提纲挈领,能迅速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的思路。可分为段落提纲,情节提纲,人物分析提纲,景物描写提纲,论点论据提纲,说明顺序提纲等等。
2.形象式板书。
根据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的设计来安排板书,这种方法新奇,有助于强化感知,并能唤起想象。
3.摘要式板书。
抓住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通过板书精要显示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4.比较式板书。
抓住课文的内在因素,从不同的角度去进行比较时,使学生通过比较来鉴别,深入领悟课文内容。
5.回环式板书。
运用多种线条配合一定文字或勾勒出故事情节,或表示人物之间的关系,或表示事物的空间变化,化繁为简,使学生明了事理,理解课文,掌握知识。
6.照应式板书。
根据教学内容之间联系,通过线条虚实来表现内容之间相互照应和联结的各种关系,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理顺关系。
7.章回式板书。
运用我国古典章回小说的作题手法,来概括教学内容大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8.导游式板书。
根据游记文章的特点,采用导游的方法,抽出文章的线索,使学生拾级而上,领略风光。
9.图示式板书。
用图示的方法来体现课文中不太容易理解的地方,加强直观性。
10.表格式板书。用列表的方式来体现教学重点,揭示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学生迅速感知课文,理解内容。
二、板书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理布局。
教学板书合理布局是指对黑板上要书写的文字、图表、线条做到严密周到的安排,既符合书写规范要求,又能充分利用黑板的有限空间,使整个教学板书紧凑匀称协调完整美观。黑板一般分为左板中板和右板三个方块,中间为主板,左右为副板。中间的板书就是整个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般不轻易擦,便于记忆。左右板书补充一些重点的字词作者信息等内容。
2.形象直观。
板书要深入浅出,形象直观。就是把复杂内容变成简明扼要的语言、线条、表格或者图画,用形象加以表现,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兴趣。
3.简洁概括。板书就是对所教课文或讲授内容进行高度概括。或精选具有代表性的点睛之笔,或选用精当关键性词语,或标识醒目的符号,或制作恰当的表格,或勾勒得体的图形。
4.因文制宜。板书设计只是一种手段,手段是为目的服务的,不同的课文要用不同的教法,不同的课文也要用不同的板书设计。不同的文体板书内容和形式应该各有侧重,同一类文体也不会是一个板书的模式,哪怕是同一篇课文,由于具体教学要求和教学要点的不同,板书的设计也要求有所变化。
附录:精美的语文教案设计
1.斑羚飞渡
2.丑小鸭
3.看云识天气
4.游子吟
5.桂林山水甲天下
6.陋室铭
7.狼牙山五壮士
8.我的叔叔于勒
9.社戏
10.荷花
11.小蝌蚪找妈妈
比较怪异的设计:
老柯说教育欢迎大家参与交流!
1.感受欣赏秋天里大自然的美景,体验郊游的乐趣。
2.观察并发现秋天的特征及秋天里人们的活动。
3.有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知道爱护环境。
活动准备:
1.选择好郊游地点,确定线路,选择的地点尽量靠近果园或养鸡、养猪场或农村的菜园等地点。
2.带塑料瓶、捞网、小铲子等。
3.穿轻便服装,带少量食物、水、风筝等。
活动过程:
一、出发前做简短谈话,明确外出的任务和要求。
(1)教师:今天我们到XX地方去旅游,大家去找一找,看一看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回来后请大家谈谈你看到了什么。
(2)教师:秋天的景色是很美的,我们该怎样对待美丽的花草树木?
(3)教师:我们和别的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坐汽车时应注意什么?我们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什么?
二、沿指定地点,带领幼儿观察欣赏秋天的景色。
到达地点,按计划路线组织幼儿观赏重点景物。
(1)观察田野里的花及农作物,鼓励幼儿用语言形容、想象、比喻等。
(2)观察秋天的树叶,带领幼儿拣树叶,并收集外形比较好看的树叶。
(3)拣起被游人丢弃的垃圾,维护大自然或公园里的美好环境。
四、组织游戏:寻宝活动。
在树丛中、石头下寻找一些教师事先放好的小纸条等,按纸条指示完成任务,得到一份小礼物。
五、围坐在草坪上休息,吃点心。
提醒幼儿注意保持卫生,垃圾要放入垃圾箱。
六、自由活动。
放风筝、写生、踢足球等。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