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2-11 14:21:59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教学设计也是在面试时提到的教案,在真正教学过程中也是教师必不可少的一项备课任务,下面分享一份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的教学设计即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鸦片战争”教案》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知道鸦片战争发生的背景和过程;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理解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鸦片战争相关问题的探究,培养学会客观、全面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提高辨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指导阅读、理解和分析相关的历史材料,认识到史料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培养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分析与深入理解,感悟与体验,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尤其是学习同仇敌忾、英勇斗争的爱国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鸦片战争的影响。
【难点】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史料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烂苹果的定律”,创设情境并提问:如果十九世纪中期的中国就像这个腐烂了的苹果,同学们能想到它衰败的原因有哪些?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由此引出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前的中英形势,从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鸦片战争的背景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三个问题,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问题为:(1)你能归纳出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吗?
(2)中英对外贸易的情况怎样?鸦片战争的导火线是什么?
(3)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在规定时间内学生回顾知识,对各问题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总结逐一解决以上问题。
2.鸦片战争的过程
教师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示意图,要求学生结合示意图阅读教材内容,归纳鸦片战争的过程。学生阅读教材自行归纳总结。
教师播放电影《鸦片战争》的几个片段,提问:你熟悉这些场面吗?你可以将它们按一定的顺序准确排列吗?学生根据自行总结的鸦片战争过程对电影片段进行排序,巩固对鸦片战争过程的认识。
3.鸦片战争的影响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南京条约》签订时的场景,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归纳《南京条约》内容,完成表格中内容项的知识填充。
(3)教师强调:鸦片战争带给我们的最大影响是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开始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于一系列权益的丧失,中国开始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成为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4)教师提问:什么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求学生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学生讨论完成后发言,教师总结:所谓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的社会形态;所谓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
4.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的原因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19世纪中叶英国刊登的一幅漫画,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人物的服饰、发型、手中所持的武器等方面,要求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鸦片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教师引导学生从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等方面多角度分析。
小组讨论完成后学生自由发言,突破难点,师生总结:
(1)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
(2)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没落。
(3)根本原因──中国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课内容。教师点明鸦片战争引发了近代中国的生存危机,使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思想观念、清朝政局等方面开始发生全方位的变化。
作业:假如要为在鸦片战争中英勇战斗的民族英雄建立一座纪念碑,你将会撰写怎样的碑文?
五、板书设计
以上分享了初中历史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教学设计即教案一份,希望对大家有用。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与鸦片并无关联,实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故名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1856年至1860年间发生于中国本土,英国与法国联手进攻清朝的战争。
英国与法国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以亚罗号事件及西林教案事件为借口,联手进攻清朝政府的战争,所以被英国人称为“亚罗号战争”(TheArrowWar)。又称“英法联军之役”或“第二次中英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延续,所以也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争中沙俄出兵后以“调停有功”自居,并胁迫清政府割让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至今,从而成为最大的赢家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瑷珲条约》等条约,中国因此而丧失了东北及西北共15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得以集中力量镇压了太平天国,维持统治,清史称同治中兴。
第二次鸦片战争又名英法战争或亚罗号战争。
公元1856年,英国借“亚罗号事件”侵入虎门,攻入广州,后被击退。公元1857年法国以“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与英国合谋再次进攻并占领广州。
1958年英、法、俄、美四国公使纠结北上,英法联军在1958年至1960年间三次进攻大沽,占领大沽后入侵北京,烧毁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公园-圆明园。
事件在俄罗斯公使的调停下,双方签订北京条约(中英《北京条约》;中法《北京条约》;中俄《北京条约》):除了开放更多港口以外,还把九龙半岛(香港)割让给英国,及承让法国在印支半岛的权益,割占乌苏哩江以东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1864年,俄国据此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又割占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这场战争可以看作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所以叫第二次鸦片战争。
马神甫事件。
马神甫事件又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
1853年(清咸丰三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我国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1856年(清咸丰六年),西林知县张鸣凤根据村民控呈,调查据实后,将马赖及不法教徒共26人逮捕归案,依法判处马赖及不法教徒2人死刑,其余分别论罪处罚。
法国政府,借口挑起侵华战争。
1857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八国联军为什么侵华,当然是为了维护已有的在华殖民利益!义和团运动只是给他们插手干涉中国的一个借口。
林则徐虎门销烟也是同样的道理,大烟的危害世人都知道,但是为什么英国人不依不饶的要打上门来,也是因为经济利益。
因为对华贸易逆差把他们快搞破产,面对中国的瓷器和丝绸,英国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与中国竞争,他们的产品对于中国来说,只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他们唯一能够挽回这部份贸易逆差的产品只有东印度公司的鸦片。
所以义和团运动和林则徐销烟只是借口。西方所谓的文明实际上就是动物世界的那一套,弱肉强食,从林法则。
有些人还在赞美这种文化。就好比我们做生意,你因为产品好、品质好、生意好,嫌了我的钱。所以我提着刀冲上你的店门,要求你交保护费,买我的垃圾产品。如果你不交钱也不买我的垃圾,还在我抢劫时候反抗了几下,那我就要杀人放火。你还得对我唱赞美的歌一样一样的。
就和现在美国对中国开展贸易战一样,由于对华贸易逆差越来越大,美国已经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可以卖给中国了,用上亿件衬衫换飞机的时代早已过去了。怎么办,就用金融鸦片来掠夺中国的财富,还要求买他的转基因农产品。
而现在,我们已经不是101年前的中国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坚决打回去。
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到1842年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首先我先介绍一下“马神甫事件”的简单经过。根据1844年中法《黄埔条约》规定,法国人可以在通商口岸传教,建立教堂等。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违法进入内地广西西林进行侵略活动。他勾结官府,欺压百姓、强奸妇女、无恶不作,被当地政府处死。
此时正值1844年中美、中法条约规定十二后即1856年修改条约时间,英国也借口最惠国待遇也同样要求“修约”。英、美两国公使提出修订税率,在北京设住使节,开放天津,获得在内地购置地产主权,鸦片进合法化,废除内地厘金等等诸多非法要求遭到清政府拒绝。
于是,为了共同利益,英、法决定联合起来,逼迫清政府答应修改条件。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法国以“马神甫事件”为借口。1857年12月,英法联军炮击广州,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烧杀掠掠,纵火焚烧了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主要原因是:英、法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马神甫事件”和“亚罗号事件”不过是法、英为发动侵略战争找的一个借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