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2-11 03:32:45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老师通过绘本影子飞机给幼儿讲述完后,、让幼儿了解影子飞机的故事,老师向幼儿提问,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目标:
一、清楚简洁地描述影子造型的过程。
二、别人发言时认真倾听。
重点难点:
清楚简洁地描述影子造型的过程。
活动准备:
一、幼儿用书《影子黑》
二、教学电子资源《影子黑》
三、歌曲《影子黑》
活动过程:
一、出示电子教学资源中的图片,请幼儿先讨论,再出示挂图。
1、这是什么动物?他们有什么区别?
2、他们的影子会一样吗?都是什么颜色?
3、挂图中的影子是怎么样?和你们猜的一样吗?
二、教师念歌词2~3遍,引导幼儿发现歌词绕口幽默的特点,并鼓励幼儿想办法清楚地念歌词。
1、这首歌的歌词有什么特点?哪一句比较不好念?哪些字容易念混?
2、你有什么办法能把歌词念的很清楚?
3、谁能用慢慢的节奏念歌词?谁能用快快的节奏念呢?
三、教师一边弹奏钢琴一边唱歌,先快后慢的带幼儿唱。
1、我们先慢慢的唱一唱这首歌,再加快速度唱一唱。哪一种比较有意思呢?
2、分两组来玩游戏,一组先慢慢的唱,另一组再加快速度唱;一组再慢慢地唱,另一组再加快速度唱。按照ABABAB的模式唱3遍,看哪一组的节奏最准。
首先影子这活动要选择在晴天,带领孩子们走出教室,让孩子在阳光下尽情的游戏,去观察各种植物,大型玩具及自己的影子,观察不同时间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最后做《踩影子》的游戏,反思通过这一次的活动怎样引导孩子去探索大自然,培养孩子从小爱科学。
【活动目标】
1、喜欢探索和动手操作。
2、在游戏中获得关于影子现象产生和变化的感性经验。
3、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4、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活动准备】
1、白色幕布、提线木偶、灯、音乐课件。
2、小玩具、手电筒若干个。
3、和幼儿一起做定位测量记录(量自己在阳光下的影子在早、中、傍晚的长短和方向)。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大家一起来跳舞。
1、引起幼儿对影子的兴趣。
教师操纵提线木偶在有灯光的白色幕布后面表演,幼儿观看木偶的影子跳舞。
2、幼儿分批尝试,观察自己和小朋友的影子,体验有影子的乐趣。
二、观察活动:为什么有影子?
1、小朋友站在幕布后,把灯关掉,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为什么影子不见了?
2、把灯打开,看看幕布上有没有影子?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幕布上才能有影子?
3、小结:物体挡住了光就有影子。老师刚才就是利用影子表演了木偶跳舞。
三、实验活动:影子会变吗?
幼儿操作实验:每个幼儿拿一把手电筒和一个小玩具,玩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观察,手电筒位置不同时,影子有没有变化,鼓励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发现。
四、讨论活动:有趣的影子。
1、讲一讲:刚才发现了什么?
2、想一想:早上和傍晚人的影子是怎样的?为什么?中午影子又是怎样的?为什么?什么时候的影子最长?什么时候的影子最短?
3、观看课件,小结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4、想一想,在什么地方看到过什么影子?
【活动延伸】
与幼儿一起到室外玩踩影子和藏影子(用什么方法可以把影子藏起来)的游戏。
教学反思:
要上好科学活动,就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也要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更要让幼儿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提高。”
过程:
一、导入:猜谜语1、教师:今天,我请你们猜一个新谜语。(朗读儿歌《太阳画像》)
2、教师:太阳画在地上的大巨人和小矮人是什么呢?
对,是影子。
(出示字卡影子)
3、教师:下面请你们看一幅有关影子的画,看谁能发现这些影子有什么特点?二、图画阅读1、打开第9页第5课,请幼儿阅读图画。
2、阅读后提问(1)这是什么地方?
有谁?
太阳手里拿着什么,要做什么?
(出示字卡太阳)
(2)能看出这幅画是什么时间?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公鸡、、太阳的位置)
(3)早晨的影子有什么特点?...
活动目标:
1、体验时间的长短,感受时间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关系,尝试对自己的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并简单分析。
2、增强幼儿的时间意识,懂得无论做任何事都要专心,不拖拉,抓紧时间。
3、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屈老师.教案网出处!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初步认识时钟,学会看整点.
2、物质材料准备:教育挂图、大时钟1个、小时钟5个、记录表、笔、橡皮泥、皮球、串珠等。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出示挂图,教师讲述生活小故事〈〈一分钟〉〉。
2、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为什么明明上学会迟到?”
二、引发猜想:一分钟有多长?
请幼儿说说:你觉得一分钟有多长?
三、亲身探究与体验。
1、在时钟的协助下,请全体幼儿静坐一分钟,感受一分钟有多长。(懂得一分钟是秒针绕钟面一圈)引导讨论:一分钟你能做好哪些事情?
2、游戏:“一分钟穿衣服”,初步感受动作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1)请全班幼儿脱下衣服,听教师口令,大家同时把脱下的衣服穿好,时间为一分钟。教师帮助幼儿统计、记录第一次穿好衣服的幼儿人数。
(2)继续第二次游戏,同样统计、记录完成任务的幼儿人数。
(3)请幼儿对前后两次游戏结果进行对比。并请两次活动结果不同的幼儿说说为什么第一次时间不够,第二次时间就够了。
3、分组探究:玩“一分钟”游戏比赛:
分五个小组进行,每组请一名幼儿当记时员,其余幼儿自由选择游戏项目参加游戏:①一分钟画画;②一分钟串项链;③一分钟拍球;④一分钟跳绳;⑤一分钟搓汤圆;要求幼儿对自已前后两次的游戏结果进行记录、比较。
四、分享交流:
展示幼儿游戏活动记录表,引导幼儿进行交流、讨论。重点讨论前后两次不同的游戏结果。进一步让幼儿感受时间与生活节奏的关系,懂得做事情要专心、抓紧时间不拖拉、动作就快了。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开展“一分钟”游戏比赛活动,进一步增强幼儿的时间观念。
活动反思:
1、整个活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游戏化,环节安排合理、层层递进。目标定位和教玩具材料的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能力水平。教师能仔细、用心观察,发现孩子们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借助生活中的小故事和游戏情节,并以一种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幼儿亲身去体验、感受。从发现问题、猜想到动静结合的验证、交流与讨论,让幼儿思维从具体形像自然向抽象过度,逐步获得数学感性经验。从而激发了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一步步感受了时间与动作节奏的关系,玩得十分开心。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活动过程中教师能较好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为幼儿创设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地引导幼儿参与尝试,支持、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幼儿在活动中形成一种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氛围,真正做到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附故事:
《一分钟》
丁零零,闹钟响了。明明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过了一分钟,明明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了好一会儿,才走过十字路口。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要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等呀等,一直不见汽车的影子,明明决定走到学校去。到了学校,已经上课了。老师看了看时钟,说“明明,今天你迟到了20分钟。明明红着脸,低着头,非常后悔。
普遍的现象,因为现在人多了,领导安排了很多闲职,这些闲职坐在那个位置,总不好白拿工资,就想歪点子:怎么来证明我也做了很多事,就让下面做实事的这里交材料,那里整资料,没有真实的东西,造假都要弄。年终了,我手上有那么一撂资料了,我拿工资奖金也不心虚了,却不知浪费了下面干实事的人的多少时间,其实那些时间可以用在教学上的。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