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9 11:26:3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1.听辩节奏游戏:巩固幼儿对二分、四分、八分音符的辨别。
2.让幼儿学唱并演奏歌曲。
3.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4.进一步学习在指定的范围内均匀地进行美术活动。
活动准备:歌曲《咚咚锵》,节奏卡片,钢琴,鼓类、铁类乐器。
活动过程:
1.听辩节奏游戏(1)节奏传递游戏(2)教师演奏"火车快飞"(钢琴),变换不同的速度让幼儿走。教师展示八分音符时,提示幼儿小火车要走快一点,以此类推,走完全曲之后回到教师处,也就是火车站。教师选择一位扮演火车头的幼儿,挂好四分音符的卡片,请幼儿带领,用四分音符的速度走完全曲,教师通过钢琴来配合并帮助幼儿。
2.歌曲《咚咚锵》
(1)让幼儿欣赏音乐。
(2)教师引导幼儿念歌词,配合歌曲的原节奏,教师念一句,幼儿跟着念一句,到最后一句时幼儿与教师一起念。
(3)将幼儿分成"咚"、"锵"两组,"咚"为鼓类乐器,"锵"为铁类乐器。按照固定的节奏敲奏出来。
(4)跟随歌曲音乐进行乐器敲奏。
活动反思:
通过简易的图谱让幼儿认识节奏并学会打击,幼儿掌握节奏之后。我再教整首歌曲,在歌曲的节奏部分用锣和鼓来表达。
相关文章
《中班主题教案:绿色食品》:中班主题活动绿色食品教案主要包含了环境创设,家园共育,主题目标等内容,认识绿色食品的标志,知道绿色食品是营养丰富、没有污染、安全的食品,初步掌握几种分辨绿色食品的方法。知道哪些是绿色食品,了解绿色食品的相关知识,愿意选择并食用绿色食品,喜欢健康生活。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主题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主题绿色食品教案吧。
《中班主题系列活动:我住的地方》:中班主题活动我住的地方教案主要包含了主题来源和设计思路,主题目标,主题网络,活动反思等内容,能够用简单的方法,初步发现环境和交通等生活设施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对周边生活环境产生亲近感。愿意尝试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进行拼装、制作和绘画,激发
授课目标,让孩子们学会加油鸭,律动各种动作,并且在活动中达到各项指标和各项要求,孩子们能自己组织进行游戏
讲课内容及分析,老师,可以把这项活动的方法方式,原则以及在活动中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给孩子们讲清楚,甚至列在黑板上,让孩子们熟知,最后,独立完成任务
在活动评价方面,可以让同学们分成组,对于好的游戏组进行表扬或者奖励
活动名称:巧巧和小小
活动目标:1.学习绕口令,能清楚准确的读准绕口令中的字音。
2.培养幼儿学习绕口令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1.熟读绕口令。2.准确读准绕口令中的字音。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字卡书。
活动过程:1.谈话导入出示用书图片。引导幼儿阅读图书。“图画中的两个宝宝叫什么名字?”“谁大谁小?”
2.解释绕口令:
教师用较快的速度朗诵绕口令,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教师边讲解绕口令边提问:
“这首绕口令的名字叫什么?”
“巧巧和小小去看望谁了。”
“姥姥见了他们高兴吗?姥姥搀的谁?拉的谁?”
“姥姥是怎么夸他们的?”
3.幼儿学说绕口令:
重点学说难念的字与易读错的句子。引导幼儿认识本首绕口令中的字卡,分组接龙练习。
活动结束:
小杰结:绕口令中出现的人分别是谁?巧巧和小小谁大谁小?他们看见姥姥高兴吗?姥姥怎么夸他们的?
活动延伸:
幼儿把绕口令中的字卡找出,回家指给爸爸妈妈看并熟读绕口令给爸爸妈妈。
中班音乐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是:
音乐教学游戏是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中的一种,它是一种把教学和游戏相结合,以促进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音乐能力的培养。
在音乐能力方面,中班幼儿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因此,在设计游戏活动内容时,要充分考虑这一点,不要什么都由老师定好,可以留出很多空间,让幼儿发挥想象。这样更能促进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1、小朋友,你们想去森林里玩吗?有许多小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听!它们是谁?2、逐一播放小动物叫声喜鹊(小鸟)老牛小猪小鸡小鸭3、你听见有哪些小动物来欢迎我吗?(幼儿相互说说)
我个人认为盒子动物会唱歌手工中班教案设计符合幼儿中班身心认知规律、通过手工制作、动手操作、来激发幼儿的兴趣爱好、培养幼儿的爱动脑思考、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活动目标:
1.在熟悉、理解歌词和旋律的基础上学会念唱歌曲。
2.通过逐步累加歌词的方法,学会用主唱和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用欢快的情绪表现歌曲,体会歌曲的诙谐幽默。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幼儿学会编创歌词。
2.难点:幼儿根据歌词表演伴唱与演唱结合、进一步体会歌曲的情趣
活动准备:
1.歌曲《三轮车跑得快》的学唱视频。
2.flash课件。
活动教法、学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教与学是一个统一和谐的过程在活动中我从调动幼儿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出发,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让幼儿在不断的探究中学习,进步。因此,本次活动我采用了以下方法:
1.互动法:在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重视于师幼互动,在互动中以幼儿为主,教师起引导作用,
2.游戏法:幼儿主动参与伴奏、演唱。教师做相应的指导、并体会歌曲的情趣。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见过三轮车?有没有坐过三轮车?有没有谁骑过三轮车呢?
(二)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欣赏,初步熟悉歌词
1.欣赏《三轮车跑得快》的学唱视频,理解歌词的内容:
?播放视频。
师:“有人为三轮车编了个曲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提问歌词内容。
歌词:
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小猴子,吱吱叫肚子饿了不能跳给香蕉,还不要你说好笑不好笑
师:“刚才这首歌里唱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幼:“老太太、小猴子、三轮车、香蕉。。。。。”
师:“发生了什么事?”
幼:“要五毛给一块。”
师:“奇怪不奇怪?”
幼:“奇怪!”
师:“还发生了什么事”
幼:“给香蕉还不要”
师:“好笑不好笑?”
幼:“好笑!”
2.初步学说、唱歌曲:
?教师朗读儿歌,幼儿学习,用各种方式让幼儿感受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提问引导幼儿学习
(1)师:“上面坐着老太太,所以三轮车跑的……”
引导幼儿学说句子“三轮车跑得快。”
(2)师:“那发生了什么奇怪的事?”
理解“要五毛给一块”的奇怪之处,学习儿歌后两句。
3.看flash课件,完整欣赏儿歌,鼓励幼儿跟念。
师:现在小朋友们已经熟悉了歌词,现在让我们一块来念一念。
按节奏打拍子。
师:现在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块来打拍子,把这首歌变得更加好听。
4.歌词创编:
师:“小朋友我们现在尝试创编歌词,如“要五毛给一块”可以尝试在认识简单的钱概念的基础上学习替换,如“要一块给两块”。还有什么可以替换的”
幼:“老太太替换成老爷爷”
幼:“小猴子替换成小猩猩”
幼:“要两块给三块”
...............
师:“小朋友们说的这真好,等会我们一起唱一唱吧”
三.学会伴唱:
1.学伴唱
师:小朋友们,三轮车会发出什么声音呢?
幼:其噶其噶铃铃。
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块把这声音学会。
2.歌曲与伴唱结合
师:歌曲和三轮车发出的声音我们都学会了,小朋友们真厉害啊。接下来啊,我们试着把这两个声音配在一起,不知道会不会更动听呢?
把小朋友们分成两队,一半唱伴唱,一半唱歌曲,边打节奏。
学会后两队换角色唱。
七、结束活动:
让幼儿替换伴奏、演唱,并把歌曲学会。
附童谣:
三轮车,跑得快,
上面做个老太太,
要五毛,给一块,
你说奇怪不奇怪。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