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9 11:00:3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一立方米(即长,宽,高都是一米的水槽装满4摄氏度的纯净水)其质量为1吨,重量也就是一吨重。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橘子的特征,进一步了解1和许多的关系。
2、愿意自己动手,体验自我服务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认识橘子、吃过橘子
物质准备:
摸箱一个(装有各种与橘子相似的物体以及橘子四个),幼儿人手一个橘子。
尊敬的各位家长们:
你们好!借此机会,我想就“如何配合学校的教学,有效地指导孩子的学习”这个话题和家长朋友们做一个沟通。围绕这个话题,我想从这两个方面谈谈:
一、如何指导自己的孩子家庭学习
作为一个三年级学生的知识知识基础和理解水平,我觉得家长朋友在指导孩子的学习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孩子终生受用,我便有这样一个体会:一个好习惯一旦养成,长大后便会一直坚持下去。做为父母要帮助孩子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1.专心致志。有的孩子入学之后,由于自学能力较差,上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长应严格要求并经常提醒孩子在上课时,一定要用心听讲,聚精会神,不要作小动作,更不要说话影响别人听课。回到家时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合孩子学习的环境,让孩子养成放学及时做作业,按规定时间完成作业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习惯。2.独立思考。父母对孩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要采取诱导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重要的不是教会孩子一道题怎样解决,而是要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3.认真细致。孩子的作业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马虎。这就要求内容正确、书写工整、按时完成等方面。作业格式训练也是学习习惯培养的一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包括作业做起后勤于检查的习惯,每天晚上能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学习用具等多方面。[小学教学设计网--网址:XXJXSJ.CN更多教学资源]
2、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数学计算包括口算、估算.计算是数学的基础,孩子必须学好,并能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正确率达90—95%。由于孩子的基础不同,不同孩子的计算熟练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异,要缩小这一差异,仅靠每天一节数学课练习是不客观的,因此还需要各位家长做有心之人,多进行这方面的练习。同时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
3、依据生活理解数学,让孩子在游戏中成长
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标小学数学的特点。课本中许多题目就是来源于生活。如果孩子们平时缺乏生活中的经验积累,学习的效率就会下降,学数学也会感到枯燥。面对孩子对解决数学问题的疑惑,你们不要觉得孩子们数学能力差。这时往往是在理解中出了问题,各位家长可以联系家庭实际,给孩子们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数学题。在理解的时候,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把思考的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在和孩子交谈时,家长多听少说;有时还有意向孩子“请教”,孩子会特别兴奋。
4、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5、注重孩子学习过程,正视孩子考试成绩
有些孩子在学习前可能就已学会了课本的知识,掌握一些简单的运算,这样在老师讲这部分内容时,孩子看上去豪不费力就懂了,但事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学习方法,并非真正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当他们面对新内容,特别是思维含量较高的问题时,孩子就会感到困难,因此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家长在家看孩子的计算很熟练,就以为孩子的数学学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决实际问题时,孩子往往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能如家长之意。这就需要我们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孩子的学习内容,关注孩子的数学思维方法,因为数学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计算。同时,在评价孩子的学习成绩时,不要只看分数,“唯分数是问”,90分与100分的孩子的数学能力究竟相差多少,孩子有失误,是纯粹的粗心,还是思考问题的方式有问题。是临考心理欠佳,还是其它的原因等等。要“多向比较”,关键看孩子有没有进步。如果成绩不够理想,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这样会更有利于孩子将来的学习,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二、针对学生下在的学习情况,提几点建议
1、重视孩子的口算和估算,这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特别是学生在计算乘法时,口算能力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速度;在计算除法时,估算能力强可以帮助学生很快地试商。
2、每天挤一点时间看一看孩子的学习,督促孩子把家庭作业做起,并力争做对、做好。如果条件许可,可对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题目,让孩子说说“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这样引导学生小结思维方法,提高思维水平。(不提倡“超前”把课本的作业做了。现在有的孩子提前把老师没有上的做了,而当天老师布置的很少能做得很好的,相反错得很多。
各位家长,“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您对孩子的关注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走到一起来了。为了我们美好的理想,我们必须一起努力,来实现这个理想.我愿意从一点一滴做起,和各位家长一道共同教育好你的子女,我们的学生。我相信,你们的到来,将会使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更上一层楼。
在三年级数学中,常见的调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几种:
1.调查问卷:设计简单的问卷,向同学、老师或家长收集数据,了解他们的数学学习情况、兴趣爱好或数学困惑等。
2.观察法:观察同学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行为和表现,如他们解题的方法、思考的过程,或者观察他们在数学游戏或活动中的参与情况。
3.记录法:记录同学们的数学成绩、学习进步或参与数学活动的情况,通过比较数据来了解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效果。
4.实地调研:带领同学们到实际场景中进行数学观察和探究,如测量教室或校园中的长度、面积,或者观察身边的几何形状等。
5.小组讨论: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数学问题或解决数学难题的方法,收集他们的意见和想法。
6.数学游戏和竞赛:通过进行数学游戏或竞赛,了解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程度、参与程度和解题能力。
这些调查方法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问题和需求,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个性化指导。同时,这些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进行调查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选择适合的方法和问题,并确保调查过程安全、有趣和有意义。
小数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第88~89页例1,“做一做”及练习第1、2及补充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创设的情境,初步认识小数。
2、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能识别小数,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4、体会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情感目标:
1、大胆想象,类推能力得到提高。
2、通过小组实践操作,增强团结合作意识、交往能力。
3、增强对大自然及珍稀动物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学会用小数表示数量。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各部分在价格和长度中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用来测量身高的尺子、记录本等。
,想请同学们帮帮忙,你们愿意吗?小红同学星期天和妈妈一起到超市去购物,可是她却看不懂商品标签上的价格,你们愿意告诉她商品的价格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课件播放课件,超市各类物品及其价格,请同学们大声报出价格。(可以说成“几角几分”,认识小数的也可以说成“几点几几元”)
2、仔细观察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知识。(板书课题:认识小数)师指出:刚才看到的价格都是用小数表示的。
师:猜猜看,小数中的点叫什么名字?(可让知道的学生回答,或请同学们根据“分数中的线叫‘分数线’”来类推出小数中的点叫“小数点”。)这些小数中的“.”叫小数点,它是一个小小的圆点。(板书:小数点)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小数
①读数:让学生试读标价上的四个小数,谁来试一试。他读得对不对?你也来读一读好吗?读错的地方由教师或学生加以更正。
提问:读小数时,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小数点右边的数读法一样吗?
请学生试着小结。
②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课件一一出示食品的价格,问: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③完成课本第88页表格中的填空。
要求学生轻声读出货架上三种食品标价中的小数,填写它们分别表示____元____角____分。
距离测量是指测量地面上两点连线长度的工作。通常需要测定的是水平距离,即两点连线投影在某水准面上的长度。它是确定地面点的平面位置的要素之一。
测量距离常用的三种方法有:
1、工具测量,一般为用刻度尺测量。
2、步测,即先大约估计一步有多长,再量出有多少步,从而得出距离。
3、目测,即通过眼睛结合实际经验估计出距离。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