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2-07 11:13:40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写上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抄上几个重点题,分析一下,后面写上本节课反思就好了。
初中数学测试教案,首先要案中心内容,重难点,然后再基本题型。
1、尽量把问题简单化,突出重点,不要让孩子觉得难,这很重要2、及时鼓励,给他们成就感,我认为是教好小学数学非常非常重要的3、有趣,越有趣越好4、规范,我指对大多数一般智商的孩子,教给他们完整有效解题方法,不要完全听信素质教育开拓思维那一套,那是对聪明孩子提出的5、如果非常聪明的孩子让他接触更多高难度,不要磨灭他的斗志其他暂时想不到
课堂练习设计就是要针对不同的课型,采用不同的练习设计方法。
1、新授课的练习设计。
新授课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为内容的课型,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而又最复杂的一种课型。
一般的说,在新授课之前要安排一些“铺垫性”的练习,“铺垫题”的设计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新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另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逐步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地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
讲解新知识之后要安排巩固练习,即通过提问、板演等形式,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练习中加深理解,消除疑难,力争使新知识当堂消化。
练习设计的艺术是教师紧紧围某一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一种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常见的形式是:基本题(与例题相仿)——变式题(比例题稍有变化)——综合题(新旧知识的适当结合)——思考题(仅供学有余力的同学练习)。
体现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巩固、加深和发展”的过程。
2、练习课的练习设计。
练习课主要是以练习为主,教师要针对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以及不同的知识点,通过多种方式设计练习。
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基础知识,形成娴熟的技能技巧。
应在练习的形式、层次和安排上狠下功夫。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变式练习和综合练习。
(1)巩固练习。
这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目的是进一步引导学生巩固和加强新知。
(2)变式练习,即变换概念、图形、应用题等非本质特征,突出其本质特征的一种练习。
在练习课上经常应用这种练习,对学生概念的正确形成、图形特征的认识、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及解法的掌握,有着显著的效果。
(3)综合练习,就是注意把新旧知识放在一起或把相关的不同的知识放在一起而进行的练习。
一般有五种形式:①统一计算法则的综合练习;②进行知识间比较区别和联系的综合练习;③进行知识归类的综合练习;④单一知识练习到复合知识的综合练习。
例如教了归一应用题后,可进行与一般应用题进行复合应用的综合练习;⑤以一个单元的内容进行综合练习等。
3、复习课的练习设计。
复习课的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并使知识系统化,以便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与技巧。
复习课并不是把所讲述的内容简单地重复、再现,它不同于新授课和练习课,因而在练习设计上,要服从复习课的“查漏(缺漏知识)、系统、加深、提高”的特点。
常见的练习形式有巩固练习、归纳练习、引伸练习、发散练习等。
(1)巩固练习。
复习课的巩固练习要抓住重点知识、主要的能力要求,可抽取某一部分内容或学生的疑难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练习题,目的是让学生排除错误,加深、提高。
(2)归纳练习。
主要是学生学完某章、某节或某一单元之后,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条理化的整理而设计的练习。
它一般采用归纳要点、列表总结、列表对比等形式来进行。
(3)引伸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以某一类知识为起点,把与其有联系的相关知识也容纳进来而设计的目的明确、层次清楚、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系统练习。
其目的有二,一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某一类知识全面、深入的了解;二是促进学生用基础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更好地形成技能技巧。
(4)发散练习。
即在复习课上引导学生从某一类知识出发,紧紧围绕这一类知识内容而进行的多种形式的练习,其目的是把封闭性习题变为开放性习题,以开阔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理解问题的实质,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题的能力以及多向思维能力。
如果你要参加比赛的话我建议你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现在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发展方向。
传统的教学设计是针对一个个知识点的设计,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点内在联系的理解,注重知识点的整体建构。
如何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呢?
首先,我们要明确单元学习主题。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围绕这个主题连接着各个知识点。我们要从多维度理解这个知识点。把知识点的内外本质找出来,具有同样本质的东西可以进行整体设计教学。比如,加减乘除的运算,它们其实都是计数单位的计算,都是整体与部分之前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把他们设计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加减乘除的内在本质。
其次,确定单元学习目标。整个单元有一个大目标,所有知识点的教学不能偏离这个大目标。
再次,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围绕主题进行,设计问题,创造情境。
最后,开展持续性的教学评价。
所以我们的单元设计应该抓住核心,整体建构,凸显本质。
大家不防尝试一下吧。
活动名称:
计算—在哪里(认识方位:上下前后)
活动目标:
1、学会以自身和以客体为中心区分上下、前后。
2、学习方位词:上面、下面、前面、后面。
活动准备:
一幅图画、布娃娃几个,小猫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1、游戏:找一找。
为幼儿提供娃娃几个,分别藏在桌子下面,上面,椅子前面,后面等位置。
导入:今天我们班上来了许多小动物,请小朋友瞪大眼睛找一找,它们都在哪里?
(引导幼儿说出“我在某某地方找到的某革玩具”)
教师随机进行讲评,巩固幼儿对前面、后面、上面、下面的认识,并引导幼儿正确学说以上方位词。
2、游戏:小猫在哪里。
一名幼儿戴头饰扮小猫藏起来,师扮猫妈妈,其它幼儿先闭眼再寻找,并大声告诉猫妈妈,它的孩子在哪里。
3、看图说一说。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
天上(上面)有什么?
地上(下面)有什么?
房子的前面有什么?
房子的后面有什么?
4、师总结讲评,并请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谁?后面呢?
作为一名学生,我觉得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是:
1.教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容易接受,听得懂。
2.懂得抓住重点并用简洁易懂的方式教出来。
3.优秀数学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教过的学生大多都能在做题时迅速找到思路,会做题。
4.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最大的魅力不是课堂教学魅力,而是人格魅力。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会是一个优秀的人生导师。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