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时间:2024-02-07 09:03:47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活动目的:
1.在说说、画画中了解一些自己会做的事情。2.在自己制定计划中体验做事的快乐,萌发幼儿乐意做事的情感。
活动准备:
1.ppt(小红做事)2.自己、家里、大三班、小区的四列小火车样板。3.幼儿操作的纸和笔、浆糊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老师讲故事《军军请客》2.幼儿讨论:军军为什么留不住朋友?
二、观看ppt(小红做事)1.我们看看小红会做些什么事?
a.自己穿衣服b.在家里扫地c.帮助班级整理图书。d.在小区中捡垃圾
三、幼儿制定计划
想一想:你为自己、家人、班级、小区做过什么事?2.幼儿制定计划用简单的绘画表现为自己、家里、班级、小区做的事。
四、计划归类
1.我们一起把你们做的事来分一分,帖一贴(幼儿将自己计划书,按自己、家里、班级、小区进行归类。)2.教师总结归类。
五、拓展
“我会做……”引导幼儿尝试做更多的事。
1、课件准备:画有动物水果、标有中英文的卡片。
2、情境教育,带领小朋友做一个涉及动物角色的游戏,用时10分钟;
3、互动教育,请小朋友回答刚才游戏中涉及的动物名称、叫声、喜欢吃哪种水果等问题,用时10分钟;
4、朗读:请小朋友一起用中英文反复大声朗读动物名称。用时2分钟。
5、出示卡片,引导小朋友识别动物水果的中英文,用时3分钟。
6、表扬,奖励小红花,用时5分钟。
中班社会领域教案
《漂亮的小发卡》
教学目标:
1、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不是自己的不能拿。
2、教育幼儿拾到东西要归还。
教学重点:
使幼儿知道拾到东西不是自己的不能拿。
教学难点:
教育幼儿拾到东西要归还。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便听故事
小红和小兰在整理积木,他们刚走了几步,小红发现地上有一个红色的发卡,小红捡起来了,看看小红是怎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引导观察
提问:
1、说一说小红是怎么做的?对不对?
2、想一想小兰是怎么说的?对不对?
3、你会像谁一样做?
2、教师和幼儿表演故事
讨论:捡到东西该怎么办?
三、结束部分
教育幼儿拾到东西要归还,才是对的,是好宝宝。
这位老师你好,教案可以通过模版进行修改,添加进自己的个人特色,我这里有份模版可以参考一下
这节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二课时的内容。在上一节课“前后”教学知识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生创设具体情境,通过观察比较两个、三个小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体验由于参照物不同,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初步发展空间念。基于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感知上下位置关系的经验,在生活或是具体活动中,基本能确定上下的位置顺序,但关于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认识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环节帮助学生初步体验和理解,设计了四个环节帮助学生巩固提高。1.说一说。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两只动物的上下位置关系,教师提出“小鸟在小兔的()面”的问题,为学生做了示范,即在说上下关系时,要用“()在()的()面”的方式进行表述。接着又问“小兔在小鸟的()面”,借助对比初步体会交换位置来说上下的相对性。2.确定三只动物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用上、下表述小动物们的位置。接着教师进一步提问“小鸟下面有谁?”,“小兔的上面有谁?”借助生活经验体会小鸟的下面不单单是指与它相邻才是下面,而小兔的上面不单单是指与它相邻的才是上面。教师再次提问“那小鸟、小松鼠、小兔它们当中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呢?”从而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3.理解一只动物的相对性。在前一环节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用上、下表述松鼠的位置,通过交流引导一致得出“松鼠在小兔的上面,在小鸟的下面”的表述。这时候教师抛出疑问“为什么一会说松鼠在下面,一会又说松鼠在上面呢?”这个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产生冲突,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通过观察和思考,学生发现松鼠是在中间的,说它在上面是因为它和最下面的兔子比,说它在下面是因为它和最上面的小鸟比。学生的感知认识可能不够全面,这就需要老师的总结引导。4.猜一猜,它是谁?有了第二环节的支撑,学生不再以为小兔的上面只有松鼠了,从看图表述到根据对话推理猜测,并请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初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百宝柜,帮助学生学会用上下来描述甚或中的事物。送小动物回家,在巩固上下知识的同时还训练了孩子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5.摆一摆。通过动手摆学具的游戏活动,帮助学生在操作和描述中进一步体会上下位置的相对性。这一环节的设计,我遵循儿童认知操作由简到难的发展趋势,以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游戏的形式展开。【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体会上下的相对性,能正确描述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2.通过具体的活动操作,经历看、说、猜、摆的过程,体验上下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空间观念。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与顺序,会用上、下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初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难点】体会上下的相对性,初步发展空间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初步感知上下位置关系的经验,尤其是在生活中,基本能确定上下的位置顺序。但由很多学生对上下位置关系的相对性认识不够清晰,不能正确的表达位置关系。所以这节课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之体会上下的相对性,组织开展丰富的活动,适时地引导,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教学策略选择】通过情景,引导学生观察说图意,采用讨论交流、观察法、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上下师:同学们,今天呀,郑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来和我们一起学数学,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想)那老师现在就把他请到黑板上来。(在黑板上贴出树爷爷图)师:对呀,是树爷爷,树爷爷可是大森林里最有智慧的老人啦。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群可爱的动物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谁来得最早?(出示小鸟和小兔子的图片)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童话故事里的事物充满了好奇,以树爷爷和小动物们来班级做客来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地呈现主题图,一下就激起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师:小鸟和小兔来得最早。诶,树爷爷告诉郑老师,他想考考大家,“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呀!”生会有各种答案,只要答案合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但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规范地说出“小鸟在小兔的上面,小兔在小鸟的下面”。让几个同学说,全班一起说。师:刚才我们同学用上、下说出了小鸟和小兔的位置,回答了树爷爷的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与上下有关的知识。板书课题:上下师:这两个字你们认识吗?(认识)请你把手伸出来,跟着老师一边做手势一边把这个课题读出来好吗?这是(上),这是(下)。设计意图:先呈现两个物体,让学生说说他们的位置关系,并逐步引导学生说准确,即谁在谁的上(下)面,顺势揭示课题。二、探究新知,理解上下1.确定三只小动物之间的上下位置关系师:瞧,小松鼠也来了(出示小松鼠的图片),现在咱们的课堂上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3只)师: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三只小动物的位置,想一想你能不能也像这样用“上”、“下”来说一说它们的位置呢?想一想,该怎么说?请几个学生上来说,其他学生同桌互相说。师:很好。同学们都非常聪明,不但观察得很仔细,而且反应特别快,说的也非常的棒。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上下已经有一定的感知,经过第一环节的铺垫,孩子已经能够说出物体的上下位置关系。由两个物体比较上下位置过渡到三个物体之间的比较,让孩子们充分尽情地说。由简单到复杂,学生在互相说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上下位置的感受。2.一只动物位置的相对性师:小松鼠刚才也在很认真的听小朋友们精彩的回答,可是现在小松鼠有点儿糊涂了,怎么有的小朋友说它在上面,有的小朋友说它在下面呀?它不是一直都在这儿的吗?谁能给它解释解释。师:哦,老师听明白你的意思了,说小松鼠在上面是因为把它和小兔子比,它在小兔子的上面。说小松鼠在下面是因为把它和小鸟比,它在小鸟的下面。那大家看,同一样东西和不同的东西比较的时候,它的位置就可能不一样了。师:在大家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小松鼠解决了疑惑,那现在郑老师这里也有几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有信心解决吗?(有)请问:小鸟的下面有谁?小兔的上面有谁?师:那小鸟,小松鼠,小兔当中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呢?师:请问从上往下数的第一只小动物是谁?(小鸟)请问从下往上数的第二只小动物是谁?(松鼠)师:你能像老师一样同桌之间互相提问,考考你的同桌吗?生生提问回答。教师加以规范引导。完成数学书64页习题。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体验位置的相对性,即比的对象不同,比的结果也不同。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使学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上下的位置关系。三、巩固练习,进一步体会上下1.猜一猜,它是谁师:现在呀,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好吗?师:游戏的名称叫做“猜一猜,它是谁”。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树爷爷呀会给我们一些小提示,我们要通过这些小提示猜一猜树爷爷说的是哪一只小动物,请动作来告诉大家。如果你觉得是小鸟,你就做一个飞的动作,如果你觉得是小松鼠,那就做一个小松鼠吃松果的动作,如果你觉得是小兔子,你就做一个长耳朵的动作,听明白老师的要求了吗?师:准备好了吗?请看树爷爷的第一条提示:它在小兔的上面。师: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说是小鸟,有的小朋友说是小松鼠,那到底是谁呢?请看树爷爷的第二条提示:它不在最上面。那它一定是?(小松鼠)师:小朋友们,你们都答对了吗?老师现在要采访一个小朋友,请他说一说他是怎么猜出来的呀!师:想不想再猜一次呀!好,请看树爷爷的第一条提示,它在小鸟的下面。老师看到有的同学说是小兔,有的小朋友说是小松鼠,那到底是谁呢?请看树爷爷的第二条提示:它是从下往上数的第一只小动物。那它一定是?(小兔)师:我们小朋友的反应能力实在是太快了,真让老师佩服呀!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环节培养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推理正确结论的能力,通过让孩子用动作表示激发孩子的积极性。2.百宝柜师:同学们,树爷爷今天还给我们带来了它的百宝柜,里面有许多有趣的东西,你们想不想参观一下。师:这个呀就是树爷爷的百宝柜,(出示百宝柜图)里面都有哪些东西呀!(有花瓶,有小猫,有书,有闹钟,有轮船)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想一想,这些东西里面你最喜欢什么东西呀,你能用上下来书一说他们的位置吗?生自由的说,只要说的正确都予以肯定。完成数学书第65页习题。展示两个学生的作业。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经历观察,说,写的过程,进一步巩固孩子对上下位置关系的掌握和应用。加强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3.送小动物回家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最近呀,大象、小猫、小兔、小狗要搬新家啦!这是它们的新房子,房子有四层楼,每层楼可以住一只小动物。等一下,我要请认真听讲,坐姿最端正的小朋友上来把它们送回家好吗?下面呀,我们先来听听小动物们对自己的房间都有哪些要求呀!大象说:我想住在这栋楼的最下面一层小猫说:我想住在第2层的上面,第4层的下面小兔说:我想住在小猫的上面小狗说:我想住在大象的上面,小猫的下面请几个学生根据动物们的要求上台来一个一个把小动物头像贴到相应的位置,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贴的结果进行提问。如:谁住在最上面?谁住在最下面?第2层住的是谁?它在谁的上面呢?它的上面有谁?第3层住着谁?它的下面都有谁?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培养学生根据所给信息推理正确结论,解决身边的问题的能力。同时加深巩固所学的上下的有关知识。师:小朋友们,如果让你们自己给小动物分房子,你们会怎么分呢?现在请小朋友们打开数学书第65页。看第二题,快给小动物们分分房子吧!同桌之间互相介绍你是怎么给小动物安排房间的。说完以后呢,每个同学都像老师刚才提问大家一样出两道题来考考你的同桌,看他是不是能答对。设计意图: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有了先前的示范,同桌再交流粘贴情况就没有问题了,培养了孩子们同桌合作的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问题意识。4.摆一摆,说一说师:小红,小兰,和小英是好朋友。她们三个人住在同一栋楼里面。这三个小女孩打算考考大家,请你们猜一猜她们都住在哪一层?瞧,她们给了我们两条提示。我们来看一下是什么提示呀!第一:小红住在小英的楼上,第二:小英住在小兰的楼上。那到底她们住在哪里呢?请你拿出学具袋中的学具,按照提示摆一摆,看看谁住在最上面啊(小红)谁住在最下面啊(小英)学生动手摆,获得知识。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借助摆一摆来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加深上下位置关系的理解,发展学生的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总结全课,收获“上下”师: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生:开心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生1:我认识了上下。生2:我知道怎样判断物体的上下了。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同时将数学学习的内容拓展到生活中,使学生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验到数学有用。
板书设计:略
给朋友送果果这篇教案写得非常好,从评价方面,老师对做得好的孩子给予了小红花或者是掌声奖励,在内容讲述方面,老师,把这项活动的方法方式原则都裂到了黑板上,让同学们一项一项的去做,最后,完整地完成了这项内容,从内容讲授,总之,从方方面面来说,这篇教案都是非常棒的
幼儿园小班品格教案:《小红花,送给谁》
活动准备:
1、能大胆地使用剪刀,敢于克服困难。2、学习正确地自评与他评。活动准备:1、画好小红花轮廓线的红纸两张。2、剪刀每人一把。3、盛放剪下的碎纸的小筐若干。4、征集家长来信,来信内容是关于幼儿勇敢的事迹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
通过念家长来信,引出关于“勇敢事迹”的话题
二、关键步骤
1、提问:“你身边的小朋友都有哪些勇敢事变?”“你做过什么表现勇敢的事情?”
2、出示“小红花”,激发幼儿制作“小红花”的愿望
老师:“小朋友,想不想剪些小红花,并把它送给你边勇敢的人?不要忘记也送一朵给勇敢的自己的哦!
3、示范正确拿握剪刀和剪小红花的方法
4、分发材料,幼儿尝试自己剪小红花
5、教师巡回指导
结束活动:
1、区域活动
美劳区:提供其他图形,供幼儿练习剪。教师个别指导,鼓励剪纸能力较弱的幼儿,勇于克服困难,加强练习。
2、家庭活动
1)家长在家指导幼儿制作有一定难度的美工作品,增强幼儿动手能力和信心
2)请家长继续观察幼儿在家中的行为表现,收集“勇敢”的事迹,写成信给老师。
课后反思:
1、孩子对活动的哪一环节最感兴趣,为什么?
2、你认为这个活动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3、你认为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该如何改进?
202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答案:C.陶行知
3.答案:B.实施
5.答案:D.
6.答案:B.标志舆论。
8.答案:A.区分选择
1-8题暂无题目
9.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又会妨碍问题的解决,这种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活动准备状态属于()
A.情绪
B.定势
C.动机
D.酝酿效应
【答案】B
10.皮亚杰认为,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其思维的典型特点是()
A.自我中心性
B.可逆性
C.客体永久性
D.可验证性
【答案】B
11.教师上课提问时,有的学生总是急于表现甚至没有弄清题意便抢先回答,这列学生的认知风格属于().
A.冲动型
B.沉思型
C.场独立型
D.场依存型
【答案】A
12.在教师的帮助下,小学生通过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进行学习,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计划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组织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答案】C
13.某小学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民族乐器、地方戏曲等课程,这类属于()
A.校本课程
B.学科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A
14.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常用“会读、会写、会说、会背”等行为动词表述教学目标,这类教学目标属于()。
A.知识与能力目标
B.价值观目标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
【答案】A
15.某小学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开设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民族乐器、地方戏曲等课程,这类属于()。
A.校本课程
B.学科课程
C.国家课程
D.地方课程
【答案】C
16.相比较而言,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知识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答案】A
17.2001年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即课程开发者”,该课程实施取向属于
()。
A.忠实取向
B.创生取向
C.实践取向
D.相互适应取
【答案】B
18.《学记》中的下列语句,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
B.开而弗达
C.禁于未发
D.罕譬而喻
【答案】A
19.科学课上,张老师在讲台上做水的加温和降温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状态变化。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实验法
B.探究法
C.演示法
D.练习法
【答案】C
20.小红语文测验得了90分,但与全班平均成绩相比属于“中下”,老师鼓励她继续努
力,争取取得更好成绩。这种评价方式属于()。
A.标准参照评价
B.常模参照评价
C.个体内差异评价
D.形成性评价
【答案】B
二、简答题(共3道大题,每道大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儿童心理发展“关键期”的教育意义。
【参考答案】
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茨在发现幼禽的印刻现象时提出“关键期"的概念。所谓关键期,是指一个时期,在这个时期,不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个体的影响变得很小或没有。当然,关键期也并非绝对的,错过关键期之后,经过补偿性学习仍有可能得到发展,只是难度很大。所以教育教学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22.简述学校德育陶冶法及其要求
【参考答案】
陶冶教育法也称情感陶冶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陶冶教育法的方式主要有人格感染、艺术陶冶和环境陶治。
应用要求:
①要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加强自身修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班风和校风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情境创设;
③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23.简述小学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学科教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1)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2)遵循学科的特点、规律;
(3)有目的性、计划性。
教学研究的一般要求
(1)要学习和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
(2)要掌握教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3)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要做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大题,每道大题20分,共40分)
24.材料:
一(2)班的学生经常向刘老师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当她在课堂上讲太阳和月亮时,有的学生便会问:“老师,太阳为什么白天出来?月亮为什么晚上才出来?”刘老师对这样的问题还能回答。但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就让她难以应对了。比如,有的学生会问:“老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跟爸爸姓,有的小朋友跟妈妈姓?”“我能成为齐天大圣吗?”“你喜欢熊大还是熊二?”等等。
问题:
(1)分析材料中低年级小学生的行为表现。(10分)
(2)结合材料谈谈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稀奇古怪”的提问。(10分)
【参考答案】
(1)根据材料可知,这位教师的困惑,一方面在于他不够了解小学生发展的特点: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另一方面在于老师自身的知识量储备得不够,所以面对学生的因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提出的各种问题显得力不从心,而老师之所以会产生困惑,主要是因为材料中的老师因自己的知识满足不了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和追求,才会产生r惑。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学生的知识领域日益丰富,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作为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总之,材料中的老师在专业化发展上有待进步。
(2)①教师应贯彻新课改中学生观的要求。新课改学生观要求学生是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发展的人。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学生和成人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
②教师应该应该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注重个性的塑造;开设培养创造性想象的课程。
③教师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的内容。除了具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和学科教学的实践知识之外,教师还要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材料中教师在遇到学生奇怪问题的时候不知所措,一方面因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充实,另一方面,要注重回答学生问题时,符合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看世界。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内容,并注重与时代生活相联系,跟上时代步伐的发展,不断充实自己,这样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知识需要和追求。
④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能力。教师专业能力主要包含:教学设计的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教育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在遇到学生各种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回答学生问题时候的创新。且用符合小学生经验发展的语言来表述,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25.材料:
刘老师讲到“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时,一个学生突然大声说:“那么远?怎么来?是坐飞机,还是坐轮船?”同学们都笑了起来。刘老师也笑了,想了想,向同学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白求恩来中国的方式可能有哪几种?“不远万里”又该怎样解释?这体现了白求恩的什么精神?经过热烈的讨论,同学们明白了:无论是坐飞机、轮船,还是坐汽车、马车,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这体现了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问题:
(1)对刘老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析。(10分)
(2)结合材料分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角色。(10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中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下的职业理念和教学原则的相关理论,值得我们学习。
①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
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教师利用一位学生的提问
引导同学们就此问题进行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找答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了学
生的主体地位,这正是启发性原则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个很好的应用。
②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下的学生观的理念。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独特
的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材料中,刘老师关注到个别学生的疑
问,能够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想法,并且能够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理解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
神。
③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的理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指出教学要
以学习者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材料中,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积极思
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④刘老师的做法符合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的理念。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教师是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促进学生的
发展。材料中,面对这位同学提出的独特问题,教师并没有压制,而是引导其他同学们一起
积极探索,最终解决了问题,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⑤刘老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师必须灵活地针
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对他们提出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因材施教。材
料中,老师对学生突然的提问,体现出了教师的因材施教以及教育机智。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1小题计分,40分。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鹿角和鹿腿
丛林中,住着一只漂亮的鹿。
有一天,鹿口渴了,找到一个池塘,痛痛快快地喝起水来。池水清清的,像一面镜子。
鹿忽然发现了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己是这么漂亮!他不着
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chèn),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shān)瑚(hú)!”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jīn)噘(juē)
起了嘴,皱(zhòu)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pèi)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开始抱怨(yuàn)起自己的腿来。就在他没精打采地准备离开的时侯,忽然听到远处
传来一阵脚步声。他机灵地支起耳朵,不错,正是脚步声!鹿猛一回头,哎呀,一头狮(shī)
子正悄悄地向自己逼(bī)近。
鹿不敢犹豫,撒(sā)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跳去,不一会儿,就把
凶猛的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不想再追的时候,鹿的角却被树枝挂住了。
狮子赶紧抓住这个机会,猛扑过来。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
只角从树枝中挣(zhèng)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
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1.文本形式
2.设定难点并评析怎么解决
3.根据鹿的语言和心情变化设计环节
【参考答案】略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
我们以前学过对称图形和对称轴,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等都是对称图形,都有对称轴。
这些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你能分别画出下面两个圆的对称轴吗?你能画出几条呢?
1.想想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中有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哪些图形的对称轴只有一
条?哪些不止一条?
2.根据对称轴画出给定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概述小学数学中“圆”的基础知识包括哪些内容。(8分)
(2)如指导高年段学生学习材料中的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12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重点、难点,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
理由。(20分)
【参考答案】略
28.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回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述小学阶段英语语音和词汇教学的重要性。(4分)
(2)如指导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相应的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词汇、语音部分的呈现和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
要说明理由。(27分)
【参考答案】略
29.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歌曲的节拍、风格、节奏特点及情绪情感。(4分)
(2)如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这首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唱歌曲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7分)
【参考答案】略
30.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50米快速跑
动作方法:采用站立式起跑。“各就位”时,站在起跑线后面,两脚前后开立,有力脚
靠近起跑线;“预备”时,两腿稍弯曲,前脚的异侧臂屈肘在体前,上体稍前倾;听到“跑”
或信号时,两脚用力蹬地,迅速向前跑出;途中跑时,后蹬充分有力,大腿积极前摆,用前
脚掌着地;眼看前方,上体保持正直;两臂屈肘前后协调摆动,并以最快的速度冲过终点。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简述“50米快速跑”的动作要点。(4分)
(2)拟定中年段学生练习“50米快速跑”第1课时的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内容的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7分)31.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参考答案】略
31.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请列举4种中国民间美术。(4分)
(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9分)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简要说明理由。(27分)
【参考答案】略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