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时间:2024-02-04 19:07:21来源:本站整理点击:
一、活动目标1、通过创设雨天情境和讲述故事,让幼儿了解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知道爱帮助人、关心他人才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并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
2、通过爱心小天使版块,让幼儿学会坚持做一个爱帮助他人的好孩子,培养关心他人、帮助他人的好品质。二、活动准备1、7块大地垫。2、雨声音乐。3、音乐:好朋友4、雨天的背景图一张。5、小猫、小兔、小青蛙、熊爷爷、大蘑菇、大荷叶、两把雨伞(一大一小)图片6、“爱心小天使”版块。三、活动过程(一)创设情景,听着雨声进教室。今天王老师带小朋友出来游玩喽!(放雨声)下雨啦,下雨啦!怎么办?(撑雨伞)我没有雨伞怎么办?(用垫子挡雨吧)可是有些小朋友没有挡雨的垫子怎么办?(互相帮助)谢谢你帮助了我!(我们要对帮助你的人说声谢谢)我们一起到椅子那里休息一下.雨停了,我们把挡雨的垫子送回家.刚才我们有些小朋友没有挡雨垫子,是谁帮助了你?你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开心)我刚才也帮助了***,他对我说了声谢谢,我心里真开心,就像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的感觉,心里暖烘烘的.(二)教师讲述故事1、教师分段讲述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王老师给你们讲个关于雨伞的故事吧。(讲述故事第一段至小狗向小猫借雨伞)师:小猫会借雨伞给小狗吗?(幼儿进行猜测)(继续讲述故事至小青蛙说“我只看看您的雨伞行吗?”)师:小猫会给小青蛙看漂亮雨伞吗?(幼儿进行猜测)师:小动物向小猫借雨伞,它都说不借,你们喜欢这个小猫吗?为什么?幼:不喜欢,因为它都不借雨伞给别人。(继续讲述故事至大雨点儿不停地敲打着小青蛙)师:小青蛙的身体被淋湿了,你说这时候向小猫借雨伞,它会借吗?(幼儿进行猜测)(继续讲述故事至最后)师:小猫的雨伞有没有借给小动物们呢?幼:有师:你们现在喜欢小猫吗?为什么?幼:喜欢,因为小猫借雨伞给小动物了,帮助了别人。2、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次。师:小猫把雨伞借给了小动物,他的心里感觉怎么样?幼:开心、高兴。师小结:小猫现在能关心别人、帮助别人了,所以大家都喜欢它。它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暖烘烘的。(三)律动:好朋友小猫现在都会帮助别人了,我们小朋友愿意帮助别人吗?我们一起听音乐来帮帮我们的好朋友梳头、扣纽扣吧!师幼一起做律动《好朋友》(四)介绍“爱心小天使”的评选活动师:平时,你遇到困难有别人帮助你吗?他帮助你做了什么事情?你帮助过别人吗?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师:你们帮助了别人,心里感觉怎么样?(暖烘烘的)请幼儿讲讲生活中自己遇到困难谁帮助了自己。出示爱心评比版块,向幼儿介绍爱心小天使评选活动。在生活中,谁帮助了你,就和老师说,老师给那位爱帮助人的小朋友的照片旁边贴上贴贴纸,学期结束时看看谁是我们班得到爱心贴贴纸最多的小朋友,那他就是小三班爱心小天使。四、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故事:雨伞小猫有一把漂亮的雨伞。小狗要出门,向小猫借伞,小猫说:“不借不借。”小兔要出门,向小猫借伞,小猫说:“不借不借。”小青蛙说:“你的雨伞真漂亮,我看看你的雨伞行吗?”小猫说:“不行,不行,看坏了怎么办?”过了几天,熊爷爷要出门,天上下起了雨。小狗看见了,立刻拿出一把伞,举在熊爷爷头顶。可是,自己的半个身体还在伞外被雨淋着。小兔看见了,举着一个大蘑菇,遮住了小狗。自己的半个身体还在伞外,被雨淋湿了。小青蛙看见了,举着一片大荷叶遮住了小兔。可是,大雨点儿不停地敲打着小青蛙的身体。小猫再也坐不住了,举起了雨伞一下把熊爷爷、小狗、小青蛙和小兔都遮住了。更奇怪的是,雨伞变得更大了,更漂亮了,小猫的心里暖烘烘的。大家一起护送着熊爷爷往前走。雨点儿敲打着伞面,像在唱歌,也像在跳舞。教师通过示范茶艺,让幼儿领会茶艺的含义,让幼儿回家给爷爷奶奶到茶,引导幼儿学会尊重长辈,做一个有教养的好孩子
一、找音乐(耳朵)(艺术)
二、找颜色不同,分类(眼睛)科学
三、户外找相同树叶,
讲课目标五只猴子荡秋千,手指操学习,要求孩子掌握要领,并能独自和其他小伙伴进行操作,讲课分析老师可以把五只猴子荡秋千手指操的活动步骤,方法考核标准一直在手指操操作过程中所要注意的各种情况,把他一步一步的列在黑板上,给孩子们讲解清楚,让孩子们熟悉整个手指操的活动流程和程序,老师也可以示范性地进行操作,让孩子在一旁观看模仿,然后让孩子动手完成整个手指操的学习活动,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年龄段4-5岁,喜欢提问,喜欢解决问题,但不知道团结,想通过这样的区角游戏方式,让幼儿知道团结合作,才能完成。还有幼儿在整理物品上稍有欠缺,不太喜欢整理,想利用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整理物品,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选择活动区角,与活动伙伴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并获得成功的情感。
2、能专注、认真地进行活动,善于探索材料的玩法。
3、不乱拿乱放,有良好的收拾整理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通过活动体验和伙伴团结解决困难,带来的快乐。
活动难点:在活动过程中不打闹,活动结束后能收拾好各活动材料。
活动准备
益智区:找瓶盖、迷宫、数圈圈、
建构区:建构示意图、各种积木、小瓶子、牛奶盒
美工区:彩纸、皱纹纸、剪刀、胶水、手工纸、水彩笔、蜡笔
语言区:给字找朋友、图书、儿歌的卡片、故事录音、
数学区:数字卡片、图形配对、量一量、称一称、比一比、数一数
表演区:小话筒、表演头饰、各种乐器、节奏卡、各种服饰
活动过程
活动流程:激发兴趣——实践操作——分享快乐
一、激发兴趣
故事引入,今天我们要去奇幻王国,那里有很多很多好玩的东西,小朋友可以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玩?看谁能玩得最好,玩得开心!
二、实践操作
1、幼儿按意愿自选活动区和玩伴。
2、师观察幼儿与投入材料的互动性,加以引导。
3、重点观察:益智区,鼓励幼儿大胆操作寻找答案。
三、分享快乐
1、幼儿说一说,今天在哪里玩?玩了什么?怎么玩的?玩的时候有没碰到困难?怎么解决的?
2、请幼儿当小老师评一评。你觉得他今天做的好吗?什么地方做的最好?(为什么没做好?你觉得可以怎么做?)
3、教师对孩子的闪光点再次肯定,引发他们再次探索的兴趣。
4、教师带领幼儿排好队,回到自己的班级
教学反思
活动设计的不足:
1、区角的内容过多,幼儿自选区角游戏反而让幼儿在这种自由的趋势下,让幼儿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很多幼儿都是这个区角玩会那个区角玩会,少数幼儿不知道解决困难,遇到困难闹后幼儿就放弃了游戏,又进入下个游戏。
2、活动前的要求没提到位,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有打闹的,有抢玩具的,也有坐着不玩的。
3、教师只是在旁观看幼儿玩让孩子自由玩耍,没有实践的帮助幼儿,和幼儿一起互动,孩子们即使完成了,也没有被老师注意到,导致幼儿兴趣不够浓厚。
今后应完善的地方:
1,区角应减少,分次玩每个区角这样就可以避免幼儿不专心,东玩会西玩会
2、活动的要求应在游戏前就应该提出来,并且要抓住重点提,在活动过程中遇到的现象也可以在次提出,让幼儿有规矩的玩区角。
3、教师应该和孩子互动,和幼儿一起做有戏,帮助个别幼儿引导完成,幼儿有完成的很好的就可以立即表扬,让其他幼儿有信息继续完成。
反思:在次,上这堂课时,应该准备充分,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方案,要考虑周全,面面俱到,结合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教学。
1.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
幼儿美术的发展有其共同的规律,这是由幼儿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
如第一节所述,幼儿绘画、幼儿手工、幼儿欣赏的发展都表现出大致的规律。
这些规律能从视觉符号和视觉形象的角度,反映出某个时期幼儿认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总体水平。
因此,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终极目标的制定,必须依据幼儿美术发展的规律,才能符合幼儿生理发育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需求。
颜色是如此的神奇,它不仅仅是一种视觉的感受,更是一种情绪和文化的表达。
每一个颜色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和特点,而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也赋予了颜色不同的含义。
阅读这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了颜色的多元和丰富。
同时,也通过故事中的角色们,了解了各个颜色背后的含义和特点,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自己所处的文化和社会。
这本书让我对颜色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让我对世界有了更为细腻的观察和理解。
Copyright 2005-2023 yaolan.com 〖摇篮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2004586号-57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 侵权删除 478923@qq.com